中新網蘭州12月17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換屆大會17日下午在蘭州召開。新當選該協會第二屆理事長的甘肅副省長夏紅民表示,協會未來將把發展對外交流、推動文化和經濟建設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傾力打造規格高、影響大、成效實的優秀文化交流品牌項目。
夏紅民當日在回顧總結第一屆理事會工作時說,14年來,甘肅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在經濟、文化、科技、學術等各個領域,創造性的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間對外交流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表現在:交流層次高、社會影響大、工作亮點多。
2002年1月15日,經甘肅省委、省政府批准,召開了甘肅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第一屆理事會。14年來,協會邀請俄羅斯、美國、印度、吉爾吉斯、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商人來甘參觀考察,協調安排俄羅斯、印度、臺灣歌舞團來甘交流演出,派團赴美國、泰國、臺灣等進行文化交流。
與此同時,甘肅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充分利用影視、網絡等媒體,向海內外成功展示了甘肅燦爛的文化和「精準扶貧」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拍攝的電影故事片《月圓涼州》是在聯合國放映的第一部國產片。
「通過這些活動,既提升了甘肅對外影響力,也提高了協會的社會知名度。」夏紅民表示,針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該協會參與組織了「新絲路戰略發展國際論壇」、「2015絲綢之路國際音樂節」、「第十二屆國際華人有機化學」、「第九屆國際華人無機化學」、「穆斯林與和諧社會」等國際性研討大會。
根據規劃,新一屆理事會將圍繞「一帶一路」絲綢之路黃金段、華夏文明創新區建設戰略部署,加強與國(境)內外的機構團體、專家學者、知名人士建立交流與合作,通過開展國際間文化藝術、科技經濟交流、組織國際會議、雙(多)邊互訪、舉辦演出展覽等活動,促進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搭建平臺。
夏紅民提出,協會要注重各類文化事業的協調發展,兼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在滿足群眾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確保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加強文化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探索「文化+」模式,通過文化與科技、旅遊、體育、衛生、農業、等方面的融合發展,有效發揮文化的巨大推動作用。
夏紅民表示,文化融合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勢。交流中既要有文化項目交流,又要有經濟項目合作;既要邀請國際人士來甘訪問,又要組織甘肅省文化經濟界人士走出去流;既要立足民間廣交朋友,又要積極做好上層人士工作,使對外交流活動向更加開放、更高水平、更具實效的方向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