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祈禱管用了,小楠近來的運氣很好。
繼之前八少八素通過復篩之後,幸運的小楠也通過了早培初篩,進入復篩。
小楠媽媽靈光一現,噢,兩校超常兒童的選拔形式今年完全一致,顯然是有關部門統一批覆的。
形式一致,內容完全不同。
八少八素這兩年初篩,復篩,都是以心理學量表為測試手段,應該說這也是測試超常兒童的標準手段。
只不過,今年題型變化很大。
小楠媽媽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跟風去報什麼中科院心理所的在職研究生。
她周圍很多媽媽都去報,一次幾萬元錢,甚至有些人拿著這資格回過頭來再辦這些針對八少八素的培訓班,且不止一個媽媽這麼幹。
這麼做有用嗎?
熟悉心理學各種量表,對孩子適應考試確實有幫助。但讓孩子們花那麼多時間去背各種量表,小楠媽媽覺得實在匪夷所思。
昨天上午,八中面試,小楠報了八少班,雖然班級號看起來並不有優勢,但入營這件事已經小楠一家很滿意了。
由於小楠主要精力在早培,所以雖然有針對性的心理學量表練習也做了一些,但也只是參加了一個短訓班然後進了密訓班,時間總量不夠,更多便是靠臨場發揮。尤其是復篩時候的劃消題目,僥倖過關。
面試也做題,有808和心理健康測試。
題目做完了,小楠感覺還可以,接下來的這兩天是入營以後的試讀網課。
所謂試讀網課就是在線上跟著老師學。
按照以往情況推測,估計學完就會考。
按照以往規律,入營以後,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習比重會增大。
小楠媽媽想到此處,頓然信心倍增,因為她家小楠是綜合高手,語文很好,數學雖然沒打進集訓隊,但在八少八素入營群體裡不弱的。
小楠媽媽越想越有點飄,甚至想到,如果八少八素和早培都錄取小楠她該怎麼選擇,這麼一個招人羨慕嫉妒恨的話題。
雙錄取這種假設不是沒有現實可能。
尤其是這次人大附中早培選拔,傳言紛紛,加之系統崩潰,形勢又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最大變化便是,這次從各種消息看,人大附中這次初篩放過關的孩子格外多,尤其四升五年級的同學比以往多。
往年入營總數是1千人左右,今年看起來一個四年級就得有1千人。
不管別人入圍有多少,不管是不是學校想平息家長們的怨氣,小楠媽媽很慶幸自家小楠也進來了。
入圍就是勝利的第一步。
小楠一家人對早培準備得遠遠比八少八素更充分。所以,小楠媽媽很清楚地了解過早培這幾年的選拔,一直非常非常超前。
昨晚的視頻課,人大附中早培老師開講貝葉斯概率了。
小楠媽媽對貝葉斯公式很熟悉,那一霎那,都有自己想作答的衝動,不為別的,只為這些本不屬於小學生的題目回歸正常。
雖然有些許不快,但小楠媽媽還是忍住了。畢竟,現在是學校選孩子,而不是孩子選學校。
和八少八素固定以心理學量表為主要測試手段不同,人大附中的早培選拔,自從仁華學校關閉以後,每年都在變,和教改異曲同工的是,這兩件事唯一不變的是變本身。
人大附中早培考試內容變來變去,是想讓培訓機構摸不到門路嗎?
這種猜想顯然沒有根據。
每年各家機構都在報送杯賽名單,這也不是新聞,而是太俗的老套了,要知道劉姥姥選材至少有23年了。早期仁華學校畢業生也已為人父母,有的甚至也教起奧數了。
小白家長不明白,小楠媽媽這類老司機心知肚明,入營即勝利。剛剛結束的2020年小升初,只要是海澱學籍的2019年入營生,大概率被人系錄取。
這就是拼早培的動力。
也許是天意,小楠媽媽對小楠學概率論的事情一直很上心,小楠考得應該不錯。
當然,小楠媽媽也不敢大意,該找人還得找人。
小楠媽媽很清楚,小楠的實力在龍爭虎鬥的黃莊一點優勢也沒有,僅僅憑一兩次不公開成績的測試,小楠媽媽沒有必勝的信念。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