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討厭我的孩子!」母慈子孝的包裝撕開後,多少媽媽在掙扎

2020-11-09 育小芽

在大眾一直以來的認知中,母親為孩子付出自己的所有仿佛是天經地義的,當孩子出生以後,女性同時也天然地獲得了屬於她的另一個稱呼——某某的媽媽,這種無私的母愛往往會成為大眾歌頌的對象。

然而世界上所有的親子關係都很融洽嗎?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當母慈子孝的包裝被撕開以後,裡面是無數媽媽夜裡輾轉難眠的痛苦掙扎

「我真的討厭我的孩子!」母慈子孝的包裝被撕開後,是多少媽媽的痛苦掙扎

林女士於一天的深夜中在自己某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了一則動態:「我真的討厭我的孩子!」,引來了高達2.6萬的轉發和32萬的點讚,在這條動態下媽媽們的絕大多數評論中都透露著自己對於孩子的各種不滿,話語中滿含著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無奈和痛苦

為什麼林女士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事情還要從她的成長軌跡開始講起,從農村裡出生的她,很小的時候就明白自己想要實現階級的躍遷,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轉變為都市中的白領麗人,只有讀書這一條路可以走,於是在每天同齡人一起無知無慮玩耍的時候,她總是獨自在看書學習,成為了家長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有志者事竟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十分優秀的她如願進入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最後回到了離自己老家最近的城市的銀行中工作,並找到了一個疼愛自己的老公,成為了小時候自己夢想成為的那個人

像絕大多數女性的人生軌跡一樣,結婚後的她不久就懷上了一個小女孩,經過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辛苦後,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小寶寶。深知教育對孩子重要性的她對孩子從小就十分嚴格,除了為孩子挑選了市內最優秀的幼兒園外,還為孩子早早報了課外輔導班,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然而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嚴格按照林女士的規划進行下去,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一切都很順利,即便孩子每天的生活都很勞累壓力很大,但是孩子每一次的不滿都被林女士一句「都是為了你好,長大以後你就明白了」搪塞了回去,孩子也只能在林女士規劃好的道路上按部就班的走著。

可是當孩子上了初中以後,隨著叛逆期的到來,這些年林女士對孩子家庭教育的不妥之處逐漸爆發了出來,在家長眼中一直有著「乖乖女」形象的孩子,慢慢變成了林女士最不喜歡的「壞孩子」,從不愛學習到和男同學談戀愛,越來越不服從林女士管教的孩子將母親從小施加給她的壓力以一種另類的方式釋放了出來

於是這天林女士失眠到凌晨後,想到自己為孩子付出這麼多,孩子卻用如此的表現來回報自己,不由在深夜中發出感嘆「我真的討厭自己的孩子」,引來了大家的感同身受。

為什麼媽媽會討厭自己的孩子?究竟是誰的錯?

1.親子關係出了問題

寶媽們之所以對這條吐槽都如此感同身受,說明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出了問題。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合作關係,而非單純的管理關係甚至是敵對關係

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那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氛圍是基礎,今天推薦美國著名親子教育專家羅娜·雷納的大作《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作者總結了她5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推出了這本育兒書。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並沒有試圖說教,而是從實際出發,幫家長理清跟孩子之間溝通障礙的根源,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溝通方法和處理情緒的方法,藉此重建親子關係,達成親子之間的合作,相信在學習了她的方法以後,寶媽一定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會在孩子的教育上能得心應手很多。所以就把這本書鄭重推薦給你,點擊即可購買。

2.對孩子期望過高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無非就是因為媽媽對於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而孩子卻讓她的希望落空所導致的。很難說造成這種情況究竟是誰的錯。畢竟作為孩子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孩子規劃人生路線,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所考慮,而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失去了很多支配自己自由生活的權利,不得不亦步亦趨走在家長為自己安排的道路上,出現反抗情緒也在情理之中。

3.父親在育兒中的缺失

想要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父親作為家庭中的成員理應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應該將照顧孩子的重擔全部壓到母親的身上。「喪偶式育兒」往往會更容易出現難以調和的家庭矛盾,孩子的媽媽也更容易情緒崩潰,無處釋放自己壓力的她們只能將過錯歸咎於孩子身上,甚至會因為孩子沒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去成長而產生厭惡感,失眠到深夜中只能無助地在網際網路上發洩自己的情緒,向大家尋求一絲共情

總結:

期待著自己的孩子能有所發展是每位母親的心願,即便媽媽對孩子產生厭煩情緒也只是一時的,畢竟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血脈聯繫是斷不掉的,總有家長和孩子相互理解的一天。另外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母親一個人的事情,孩子的父親也應該盡到自己作為父親的責任,除了掙錢養家外,儘量將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投放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來,分擔孩子母親教育孩子的壓力。

今日話題:你曾經對自己孩子出現過討厭的情緒嗎?

相關焦點

  • 我討厭媽媽
    我一邊給他穿衣服一邊說。「媽媽,你好討厭,你就像小兔子的媽媽一樣討厭。」我愣了一下,昨天晚上睡覺前我們一起讀了《我討厭媽媽》這本書,沒想到這孩子今天就用上了。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酒井駒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小兔子:有時我覺得媽媽好討厭!哼,她呀,就喜歡睡懶覺!
  • 真正為了孩子好,就要聽得了孩子說「我討厭媽媽」
    讓孩子在成長中漸漸學會克制自己,明白有些想法是不可能被滿足的,明白亂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酒井駒子有一本《我討厭媽媽》,曾經入圍過2007年的「父母必讀&紅泥巴優秀童書排行」。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非常非常生氣,甚至會說出恨你的話,讓你詫異又傷心。是啊!媽媽為了孩子付出這麼多,從小到大他多少願望,媽媽都竭盡全力地去滿足,為了他,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工作。
  •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34萬點讚熱帖,說出無數媽媽心裡話
    總有人說母愛是女性天生的本能,但真的是這樣麼,我們不否認女性對於一些小孩子很有包容心,但這並不代表就是愛,喜歡和愛差距很大。尤其是生下來就要負責一生的孩子,媽媽們真的愛麼,這是現如今很多女性都會考慮的問題,刨除傳統觀念,不少女性豁然開朗,她們對於孩子可能真的沒有這種本能的愛。
  • 「我是位媽媽,但是我很討厭自己的孩子」
    前幾天,有讀者Q向我們私信諮詢:我是一位媽媽,但是我非常討厭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又覺得自己這樣不對,可是卻控制不了那種討厭的感覺,我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在Q的來信中,我們了解到她今年生了二胎,但是還在哺乳期。每天在家帶孩子的生活讓她焦慮又壓抑,尤其是二胎這個寶寶還非常愛鬧,攪得她睡不好吃不香,整個人在崩潰邊緣。
  •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一位母親的自我剖白背後,警醒萬千父母
    「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世上會有人不愛自己的孩子嗎?小時候的我說我以後不要孩子,我想像不出我會愛他。媽媽悠然自在地回覆:等你生下來自然就愛了。我問她你是這樣嗎?她說當然。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熱帖「我非常討厭我的孩子」,則毫不留情地撕扯下母慈子孝的美麗包裝
  • 「媽媽,我討厭你!」孩子每天說好幾遍討厭我,我該怎麼辦
    「討厭哥哥,討厭媽媽,討厭爸爸!」每天我家二寶不知道要念叨多少遍「討厭」兩字,哥哥惹到他了,或者我們批評他了,他都會說討厭,沒有招惹他,他也會說。每當二寶說「討厭哥哥」時,大寶都會回嗆他,「討厭弟弟」,於是,哥倆就會爭吵起來。
  • 媽媽,我討厭你!——讀懂孩子的「報復」行為
    所以快速順利的完成洗漱工作是很難實現的,這對於工作一天精疲力盡的我來說很容易引起煩躁的情緒,我一遍一遍的催促,而小朋友卻充耳不聞,玩的依然不亦樂乎,在一次次的勸說無效之後我終於喪失了耐心,強行拿走肥皂、小水杯,在她試圖必須搶回「玩具」時打了她的屁股一下,然後堅定的把她抱出了浴室,她使勁掙扎的同時放聲大哭,姥爺聞聲而來,滿眼心疼的望著他的小孫女,面帶不悅的開始在我旁邊極力安撫,而她卻哭的更大聲更傷心
  • 《我討厭媽媽》,從「小題大做」探尋孩子的內心世界
    這是繪本《我討厭媽媽》的開頭。接下來,小兔子數落起了討厭媽媽的理由:喜歡睡懶覺,星期天的早上睡呀睡呀,怎麼也睡不醒就知道看電視劇,不讓我看動畫片說生氣就生氣就知道催我快點快點,自己卻慢吞吞的……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嗎?
  • 「媽媽,我討厭你!」「我知道,但是我愛你!」
    「我該怎麼辦?孩子居然說討厭我!」幾天前,有個媽媽的求助,讓原本平靜的育兒群炸開了鍋。因為不想去幼兒園,小寶貝和媽媽鬧起了彆扭,小傢伙衝著她大喊:「我討厭媽媽!」「我討厭你,永遠都不想理你了!」「我再也不要跟媽媽好了!」
  • 「我真的真的打心眼裡討厭我的孩子!」一母親凌晨一點吐槽惹贊同
    文/育兒全明白當所有人稱讚「母愛的偉大」,「孩子的美好時」,一位媽媽凌晨一點的「吐槽」惹到網友的熱議與贊同。這位媽媽發文道:「我真的真的打心眼裡討厭我的孩子!」這讓一向順風順水的林媽大喊:「滾出這個家,我沒有你這個女兒」而這天凌晨一點林媽也發出了這樣的話:「我真的發自內心討厭我家孩子!」而一串的留言也表示對林媽話的贊同。
  • 孩子說討厭媽媽太傷人?看繪本《我討厭媽媽》學著和孩子溝通
    大家好,我是娃娃繪本館的小喬老師,今天要和大家推薦的繪本故事是《我討厭媽媽》,這是一個小兔子既抱怨媽媽,又深深愛著媽媽的故事。這本書是日本繪本大獎得主酒井駒子的經典之作,用孩子的視角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和依戀,非常的溫馨動人。本書適合3歲以上的小朋友閱讀。
  • 讀繪本幫孩子發洩情緒:《我討厭媽媽》
    我找啊找,選了幾本繪本,較有效果地進行了「家長指導下的計劃」調節。 這三本書是《我討厭媽媽》、《生氣湯》和《菲菲生氣了》。誰說孩子不記事呢,你看這隻小兔子交叉手臂,氣呼呼地盯著桌面上的餅乾,紅鼻子氣得更紅了。那媽媽又是哪裡讓兔寶寶這麼氣鼓鼓呢,以至於發出討厭的吶喊? 這是一個周末的早上,小兔子寶寶一個人坐在餐桌邊吃餅乾,而兔媽媽還在睡大覺!時間是10點35分的樣子。他想啊想,怎麼媽媽有很多讓人討厭的事情呀!
  • 當孩子說「我知道你討厭我」,含辛茹苦的媽媽懵了:我明明最愛你
    文|秘籍君當媽後受到的最大一次震動,來自於幾天前。那天晚上我催著讓我娃洗漱睡覺,想趕在晚上十點前關燈。因為我娃動作慢了些,我不免有些急,話語裡夾著氣。突然我娃跟我說「我不想讓你當我媽了,你不是我親媽」,我有點發愣,嘴邊一句「你還不是我親孩子呢」差點脫口而出。定了定神後我問孩子「為啥這麼說?我要不是你親媽,會給你買玩具買衣服買書?會不管再困再累還要先顧著你?」一時間老母親的心酸一齊湧來。結果我那七歲的娃說「我知道你最討厭的人就是我」。我徹底懵了,第一反應是想反駁。
  • 「媽媽,我討厭姑姑來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
    "討厭姑姑來我家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小雨一直以來都和公婆同住,如今兒子已經四歲了,一家子擠在一起,表面上看很和氣,但實際上小雨有很多說不出的苦衷。日常間的婆媳關係也就罷了,最讓她介意的還是自己的小姑子,因為嫁得不遠丈夫又經常出差,每逢丈夫出差她就必然帶著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小雨的婆婆又提起女婿出差了,小姑子準備過來住幾天。還沒等小雨發話,孩子先開口了,直嚷嚷:我討厭姑姑來我家住!
  • 多少媽媽的崩潰,從輔導作業開始!學會情緒管理,母慈子孝不是夢
    幸好,在學習和實踐中,我慢慢找到了防治母子「兩敗俱傷」的良藥,它就是:科學的情緒管理。我們唯有從根本上擺脫憤怒、沮喪、挫敗、悲傷等負面情緒的控制,輔導作業時的母慈子孝才將不是夢。多少男人打著賺錢養家的幌子,把育兒全丟給了媽媽。喪偶式的育兒,成了多少媽媽肩上的重和心頭的痛。
  • 新媽媽:我討厭當媽媽,但我愛孩子!產後生活一團糟,我能怎麼辦
    小方最近因為照顧剛出生的女兒而時常感到沮喪和疲憊,她感覺自己很可怕,因為她總有不想當媽媽的想法,甚至很討厭當媽媽。但是她又確實非常愛3個月大的女兒,因為她非常非常的可愛。小方說:雖然孩子很可愛,但是我依然十分想念生孩子之前的世界,當我一想到我的餘生將完全被孩子支配時,我就充滿了恐懼。
  • 寶媽生二胎後,感覺自己討厭大寶,在深夜自責:我不是個好媽媽
    二寶出生後大寶每天總是被批評,家長有一瞬間會覺得自己開始討厭大寶,可過後卻對自己這種想法感到愧疚。每天都忍不住跟兒子喊,不讓兒子大聲說話、不讓兒子到處跑,生氣的時候還會感覺兒子有些「討厭」。但是每到晚上兒子安靜的睡著了,小薇看到兒子天真的臉龐就開始自責:一個2歲多的孩子懂什麼呢?我怎麼可以討厭他?我真的不是個好媽媽。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孩子無意間的一句話,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閨蜜小夏,自從結婚以後就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由於小夏和她老公都是上班一族,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是由公公婆婆照顧的,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比較複雜,如今又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小矛盾也是避免不了的
  • 孩子大喊「我討厭媽媽」,大多數人的回應都錯了
    叫她起床,她說:「我不喜歡你!」叫她吃飯,她半天不動,再叫,又來了:「我不喜歡你!別叫我了!」我早聽煩了。吼到:「你以為我喜歡你嗎!」她一聽,哭得更厲害了,尖叫一聲跑到過道上躺著,大喊:「我不喜歡媽媽!我討厭媽媽!」那一刻,我身心俱疲,感覺特別挫敗。以前那個動不動就說「媽媽,我最愛你」、「我要永遠和媽媽在一起」的果果哪裡去了?
  • 「撕開包裝紙」英語怎麼說?
    tearing the wrapper:撕開包裝紙。wrapper:包裝紙;封皮;封套;(食品等的)包裝材料。當我走上樓時,他正在撕開零食的包裝袋,「你在偷吃我的東西」我憤怒地說道。My mouth is watering to see so much delicious food.這麼多好吃的,我都流口水了!Don't panic.What's the hu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