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十四五」建言丨北航計算機學院教授牛建偉:工業網際網路基礎...

2020-12-13 中國電子報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產業鏈生態深度融合的產物。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提出工業網際網路「323」行動計劃,樹立了「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實現網絡化製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基本完善,形成3~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培育百萬工業APP,實現百萬家企業上雲,形成建平臺和用平臺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製造業新生態。

截至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改造成效顯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壯大,具有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平臺超70個,十大雙跨平臺平均連接設備數量達到80萬套,每個平臺工業APP平均數量超過3500個。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會議強調要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加快製造業生產方式、經營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提升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

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的重要意義

工業網際網路由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和5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通過實現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全生產鏈、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面連結的新型工業生產製造和服務體系,優化資源配置效率,發掘裝備工藝潛能,打造工業生產新範式。現階段,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對於加速促進位造業轉型升級和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對於推動網際網路價值向實體經濟延伸和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可以有效提升製造產業的高端化水平,包括生產裝備的高端化、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生產產品的精益化;二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可以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的數位化轉型,可以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催發生產製造新動力、構建新型產業體系和生態;三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可以有效激發創新創業新活力,可以跨時空、跨地域實現創新資源的匯聚共享,催生柔性生產、互聯製造、個性定製和預測性維護等工業生產新模式。

工業網際網路現狀的觀察與思考

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和應用已從基礎能力建設逐步走向行業落地階段,形成了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了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新智造模式的快速發展,但在工業數據採集、大數據建模分析、行業機理模型沉澱、工業APP培育等各個環節仍存在瓶頸,亟須儘快取得突破。

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的核心是對機器設備和業務系統產生的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將數據轉化為指導設備和業務進行優化的應用服務,促進工業知識的沉澱、傳播、復用與價值創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一套綜合技術體系,需結合不同行業應用加強核心技術突破,實現設計、生產、運維、管理等全流程數位化和模型化,匯聚共享設計能力、生產能力、軟體資源、知識模型等「智造」資源。同時大力培養通曉行業領域知識的工業網際網路複合型人才,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加強5G、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核心能力,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在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

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三點建議

在「十四五」規劃開啟的關鍵時期,推動工業網際網路深化發展,謹從高等教育和新型研發機構踐行者視角,對工業網際網路核心技術攻關、智造頂層設計、標準化工作、人才培養機制方面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創新研究和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基礎研究是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源泉,核心技術是工業網際網路生根落地的關鍵,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協同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理論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一方面,要加強生產要素全面互聯條件下的工業網際網路體系架構組織機理、流程行業柔性化生產製造網絡構造理論方法,以及生產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三鏈融合的生產優化和調控理論等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創新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強窄帶寬、低功耗約束條件下的雲邊端協同計算技術,複雜工況和動態任務場景下數據和知識混合驅動的智能控制技術,以及面向生產製造領域的數字孿生、VR/AR/MR、人機互動等工業網際網路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更寬領域、更廣行業和更深層次的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和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智造資源融合頂層設計和標準規範化建設。通過產學研用資源深度融合構建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生態體系,以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發機構等為基礎,與產業平臺緊密結合形成創新鏈,推動工業雲作業系統、新型工業軟體、大數據建模分析、微服務組件等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構建產學研用跨平臺服務體系,推進基礎共性技術和通用平臺商業化應用,同時強化工業網際網路在航空航天、重大裝備等高精尖領域的牽引作用,推動高端製造行業從生產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基礎共性技術和應用服務的標準體系,積極推動研發機構突破關鍵技術並參與國內、國際標準制定,同時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設備、網絡、控制、應用和數據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及評價體系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的同時,人才培養滯後問題凸顯。高校精細化學科專業設置難以適應當下人才培養需求,技能導向型職業教育學校存在知識系統性不足問題,亟待有適應新時期創新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首先,建設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人才數據平臺,匯聚各區域的工業網際網路投入、企業招聘信息、人力資源等數據,支持精準人才需求分析決策。其次,組織專家委員會,建立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引進、選拔和評價體系,擬定工業網際網路知識大綱,指導人才培養改革。最後,組織教育單位從師資、技術、管理側的高中低人才做好自身定位,開展工業網際網路教材編寫與課程開發工作,逐漸形成理論知識與實訓課程聯動的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機制。

相關焦點

  • 我為「十四五」建言丨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馮士維:應加強...
    總結「十三五」,布局「十四五」,對全面提升微電子產業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真正缺乏尖端人才的領域在於晶片的工藝研發和製造環節,如何能夠將這方面的人才納入,應當是「十四五」期間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關注重點。在「十四五」規劃中,應當加大對從事工藝開發人員的制度傾斜。首先,對於如何提升晶片研發和製造環節人才的薪資待遇,從而減少與晶片設計行業待遇的差距,是未來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實現的目標。薪資待遇水平提升後,人才自然願意留下來。
  • 我為重慶大學「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我為重慶大學「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2020-11-19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集思廣益】關於開展網上「我為開發區『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集思廣益】關於開展網上「我為開發區『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的通知 2020-09-28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各級人大代表建言「十四五」規劃:為深圳未來發展勾畫最美藍圖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要求深圳各級人大代表行動起來,為發展大局計、為民生福祉謀,為深圳新時期改革發展積極建言。深圳各級人大代表紛紛響應市人大常委會的倡議,立足實際崗位、走進基層一線,積極參與調研視察、執法檢查、意見徵集等活動,從產業發展到民計民生,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們為「十四五」規劃獻上了「金點子」,為深圳的未來發展勾畫最美藍圖。
  • 發揮智力優勢 廈門市政協為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核心提示】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的重要階段。今年市「兩會」以後,市政協在全市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委員中,開展了「我為『十四五』建一言」活動。
  • 羅江區新盛小學開展《我為學校「十四五」建言獻策》活動
    12月24日,新盛小學組織教師開展《我為學校「十四五」建言獻策》活動。學校負責人帶領教師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文件精神,並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們一定要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謀劃好這一階段的發展策略。全體教師踴躍響應號召,為學校長遠發展出謀劃策,提出了一些創造性、合理化的建議,比如關於創設校歌、增加骨幹教師學習交流的機會等。
  • 合成橡膠:創新技術夯實基礎|砥礪「十三五」建言「十四五」
    合成橡膠:創新技術夯實基礎|砥礪「十三五」建言「十四五」 2020-12-1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遼寧大學六位教授建言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關鍵
    會議上,遼寧大學的六位專家代表圍繞遼寧省"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言獻策,為突破東北振興與遼寧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出精準建議與決策參考。國企改革攻堅須結合八大任務推進"十四五規劃要與國家2035目標結合起來做,不要就十四五談十四五。"
  • 【齊思廣議十四五】基礎學科學者暢談「十四五」
    「齊思廣議十四五,共謀發展百人談」活動中,機關與直屬單位的14名同志對理學院、數學學院和前沿院14位教授進行了訪談,圍繞學校「十三五」規劃完成情況、「十四五」規劃編制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現摘錄要點與師生分享。
  •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維民為西北工業大學「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近日,圍繞學校「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發展規劃處專訪了潤滑材料與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北工業大學「先進潤滑與密封材料研究中心」人才特區首席科學家劉維民,以下是訪談要點。面對「十四五」期間外部環境的變化,劉維民院士指出,學校要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和西工大自身特點深入研判西工大未來新的發展機遇及發展定位。總體來說,「十四五」時期西工大的機遇會大於挑戰。
  • 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馮士維:應加強晶片工藝研發和製造人才...
    原標題:我為「十四五」建言丨北京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馮士維:應加強晶片工藝研發和製造人才培養   微電子與集成電路
  • 張慶偉:堅持新發展理念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 發揮學術專長為龍江全面振興資政建言
    座談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工程院院士周玉,哈獸研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主任、中科院院士陳化蘭,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工程院院士孫龍德,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工程院院士張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長江學者姚鬱,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周英東,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學部主任、教授劉挺,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李景富,黑龍江大學教授喬榛,黑龍江科技大學教授王振廷,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笪志剛圍繞宏觀經濟
  • 鼓勵加油、建言獻策...快來為我州「十四五」發展打call!
    鼓勵加油、建言獻策....快來為我州「十四五」發展打call!「我為紅河『十四五』獻一策」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請各位朋友積極為紅河發展建言獻策!留言不需要高大上,圍繞你關心的民生「大小事」積極發言,可以是一個發展的妙點子,也可以是一句鼓勵加油的贊。民生無小事,凡是您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心中所慮,均可留言,一切只為了我們的家——紅河的明天更美好!
  • 天津市政協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大家的建議很有價值,為編制和實施『十四五』規劃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我們將以今天的會議為契機,做好打基礎利長遠、理舊帳補短板、防風險守底線的工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提出『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工作思路、重點任務,規劃天津發展的美好藍圖。」
  • 北京黃城根小學五年級學生 為北京「十四五」規劃建言
    2020年9月16日,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公眾建言活動正式啟動。剛剛,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由市發改委獲悉,截至當日16時,活動共收到公眾建言161條。其中建言關注度最高的三類內容是城市建設管理、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這三方面的建言數量佔據了總數的83%。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在市政協十四屆十二次常委會會議上,委員們圍繞「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從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5G發展引領智慧天津建設等方面建言獻策。
  • 建言「十四五」,獻計強國策
    建言「十四五」,獻計強國策 2020-08-24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四五」廣州應該怎樣規劃?歡迎建言
    從即日起至2020年9月30日結束,說得好有獎勵 新快報訊 記者王彤 通訊員穗發宣報導 新快報記者5月14日從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為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
  • 建言「十四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
    城市到家服務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工業生產體系內外貿雙向循環機制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與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要納入國家出口製造商企業內銷轉型服務平臺1953-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開始實施,我生於1954年,父母期望我關顧國家經濟建設,這就是我的名字顧國建的由來。
  • 我為「十四五」建言丨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李強...
    功率半導體器件已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產業,是我國工業加工、汽車製造、無線通信、消費電子、電網輸變電和新能源等應用領域的核心。我國是全球最大功率半導體消費國,中國市場佔全球比例約49%。目前軌道交通、新能源、工業控制等高端領域中的核心產品仍高度依賴從歐美日進口。因此,功率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是「十四五」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