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專利信息共享平臺(http://ncp.patentstar.com.cn,以下簡稱平臺)英文版上線,受到公眾關注。
據介紹,為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下,中國專利信息中心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第一時間研發該平臺,免費向社會開放,為各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提供及時、專業的防疫相關專利信息服務。
平臺於2月7日正式上線,上線12小時訪問量和微信新聞瀏覽量均突破萬次。截至4月26日0時,平臺瀏覽使用量超17.5萬次,覆蓋獨立用戶超5.7萬人。用戶範圍遍布全國各地及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日上線的平臺英文版依託中國專利信息中心新一代人工智慧機器翻譯系統,實現中文專利在線翻譯,最大程度地為國外防疫科研工作提供使用便利。
平臺精準施策,盤活專利信息資源,資料庫包含與新冠肺炎防疫相關的中、外專利技術信息7000餘條,按照技術相關度和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涵蓋新冠肺炎治療用藥、預防用藥、病毒檢測、醫療器械、防護產品、環境消毒、廢棄物處理、廢水處理、大數據及人工智慧應用等9大技術領域。平臺基於中國專利信息中心自主研發的專利檢索引擎搭建,集合智能檢索、批量下載等眾多功能,收錄了防疫相關權威專利分析報告。
平臺上線後受到廣泛關注,被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等收錄。中國政府網、新華財經網等相繼報導平臺上線信息。科技部、工信部、衛健委、中科院等將平臺信息轉發至相關科研團隊,應用到防疫科研中。多家科研單位在應用平臺信息開展相關研發工作。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