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何湮滅?王朝為何誕生?梅爾吉布森告訴你:土歸土,塵歸塵

2020-12-11 騰訊網

1979年,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基本上將人類歷史上的戰爭為觀眾們講述的非常透徹,雖然有說教的意味在裡面,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忽視戰爭帶給人們的思考的意義。

意義始終是那個意義,但是時代卻有所不同,有的人經歷了一個時代,自然會品味到一些不同的觀點,而有的人則經歷了一個時代,僅僅是因為經歷了時間的變遷。有句話這樣說,「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歷史中沒有吸取任何教訓」。

人類基本上不會從歷史中吸取任何的教訓,這一點是肯定的,可以這樣說,一個王朝的開始與覆滅總是在重複著上一個王朝的開始和覆滅,如果幾千年,上萬年人類的文明濃縮成一段歷史,或者說濃縮成一個王朝的故事的話,基本上這個王朝的大框架放到哪一個朝代都是絲毫沒有違和感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個王朝的顛覆與新生。蘊含的歷史道理依舊是沒有超出我們的認知。可見,這一切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時間了。

《啟示錄》是著名導演梅爾吉布森的作品,該作品說的是一個世世代代聚居在叢林中的一個瑪雅人小部落。他們某一天突然遭到了瑪雅貴族們的血洗,最終部落的一位年輕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妻兒被抓去當了俘虜。

而他歷經千辛萬苦逃了出來後,追捕他的人卻遇見了預言中的景象,最終,他們被現代文明打倒了。這個年輕人最後依舊是回到了叢林中過著自己的生活。

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梅爾吉布森為我們講述的內容卻很多。首先他完全的還原了瑪雅文明,還原了人類的某一個輝煌鼎盛時期的文明,在這個文明之下,人們依舊是遵循著普遍的歷史盛衰規律的。

瑪雅文明作為人類文明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最終,瑪雅人創造出來了人類當時的文明神話,但是卻在後來銷聲匿跡,這一直是歷史學家解不開的謎團。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簡單的令人不相信。

梅爾吉布森給出了一種假設,這個假設服從於歷史的興衰規律,但是卻沒有對於細節進行過多的渲染。因此,這算是一個答案,但同時也僅僅是答案的一種。瑪雅人究竟為什麼會衰落,其實很簡單,還是因為自己。

如果大家僅僅是對於片中為我們呈現出來的那些預言感興趣,其實這就是完全的偏離了本片的主旨。作為一部史詩級別的電影,本片的核心其實很簡單。

他就是說出了歷史興衰中的普遍規律。打倒瑪雅人的並不是別人,也不是神級預言,而僅僅是他們自己。這跟很多王朝的興衰是一樣的。

當一個王朝強盛的時候,周邊的國家是會完全的聽從這個王朝的號令的,因此,王朝內部就會形成一股子勢力,這些勢力往往會剛愎自用,認為自己可以憑藉著淫威從此後高枕無憂。

帶著這種觀念時間久了以後,王朝就會慢慢的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中不能自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唐朝的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想一想安史之亂前後的唐玄宗我們就能發現,一個人在生平日久的大環境中待得時間久了之後,以後的日子裡就容易犯錯誤,犯什麼錯誤呢,就是覺得自己天國上朝,別的部落就都是不值一提。

因此,在這樣的觀念之下,難免就會做出來一些讓小部落憤恨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會間接的促成小部落的反叛。當小部落反叛的時候,沒有人會真的當這些人是威脅的,但是最終,總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卻改寫了歷史。

這就是啟示,同時也是歷史興衰中的普遍發展規律。本片旨在告訴我們,這些看似神奇的預言,並不是促成一個王朝衰落的真實原因。

而人們當發現自己的實力並不足以戰勝未知的恐懼的時候,就會將這些自己實力之外的力量歸結於不可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預言。

日食瑪雅人不了解,外部文明,瑪雅人依舊是不了解。當現代文明的大船開到了瑪雅人聚居的叢林的時候,通常只會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永遠的留自己在原始叢林中過著既有的生活。

另一種則是被外部文明同化,同時宣告自己的時代結束。當然,自相殘殺也是一種文明消亡的方式,只不過在歷史的車輪下,拒絕外部的世界,過度沉迷於自己所構造的世界裡,這才最可怕。

能戰勝自己的就只有自己了,這一點所有的研究歷史的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將這一點應用的非常好的卻寥寥。這恐怕就是梅爾吉布森想說的吧,歷史前進的時候,塵歸塵,土歸土,最終的結局都一樣。

……

你好,再見

相關焦點

  • 讓過去,塵歸塵,土歸土
    一生很長,年年又歲歲;一生很短,朝朝又暮暮,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鏡花水月,隨風而去。生命之所以永恆,是因為它靜默如水,因為我們感覺不到,摸不著,所以不知道什麼是浪費,其實,大多數時候的我們,並不是在享受生活,而是在浪費生命。
  • 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塵歸塵土歸土
    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塵歸塵土歸土原創: 靜觀星辰 靜觀星火 10月1日歲月會抹平一切,世間無常,人生實苦。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塵歸塵土歸土,只有自己的這顆心和身體,一直都無怨無悔陪伴著你。請對自己好一些吧,不要生無謂的悶氣,不要做無謂的虛榮的攀比,各人因緣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 《聖經》:「塵歸塵,土歸土」,生命中的福報,皆源於此!
    塵歸塵,土歸土。讓往生者安寧,讓在世者重獲解脫。的確,「塵歸塵,土歸土」,待繁花落盡,你我終究不過是一抔黃土,所以,一切順其所安就好。生的意義何在?餘華在《活著》中說,如果有人問我:「你為何來到這世上?」我會毫不含糊地回答:「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養心,是世間最好的修行。
  • 豆娘的啟示:塵歸塵 土歸土
    好朋友一隻輕盈的豆娘輕輕地落在我的袖口上,好像要告訴我什麼。豆娘--誰給它起的名字?這好聽的名字背後,是不是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想。她不僅僅是人類的地球,也是萬物生靈的家園,我們只需要像這大自然中的萬物生靈一樣,自然而然的生存,不去破壞它的原始美麗,塵歸塵,土歸土,足矣。
  • 讓它們塵歸塵土歸土,讓它們煙消雲散……
    有人告訴我,人生路註定是條充滿艱辛困苦的道路,因為你看,人從一出生便開始了哭泣;而成長的道路不過是將這種哭泣逐漸調成了禁音模式,然而沒有了聲音並不代表它消失不見了,相反它卻更沉重的壓在了你的心頭,時常會讓你喘不過氣來,可你偏偏還要努力的將它忽視將它暫時的遺忘,還要努力的將笑容掛在臉上,去掩飾自己內心那份真正的無助與痛苦,
  • 百年之後,塵歸塵,土歸土
    你告別了家鄉,遠離了家人,在異鄉的城市裡,靜候日出日落月升星墜。你告別了童年,遠離了稚嫩,在洶湧人潮中,左奔右突覓尋著你的雪月風花短愛情長。你離家了,畢業了,工作了,辭職了,搬家了,轉行了,變化的分分秒秒裡,你一天也沒有忘記曾經的現在的未來的愛情。愛情,是從十五歲開始的。省略掉的十四年,是因為這些年不具備發言權。十五歲的時候,愛情還是一個不知所以然的詞彙。暗戀,跟蹤,吹口哨,三五成群,十五歲的愛情很單純。
  • 收拾收拾凌亂的心情,重新啟程,讓過去,塵歸塵,土歸土
    收拾收拾凌亂的心情,重新啟程,讓過去,塵歸塵,土歸土。一輩子太短,只爭朝夕,結束便是開始。釋迦牟尼說: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簡單的佛語,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諦,一切隨緣,活在當下。讓過往,塵歸塵,土歸土。一輩子不長,能遇到心愛的人,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你要抓緊不放手;一輩子很長,只愛一個人,並不是很丟人的事情。
  • "追求塵歸塵、土歸土的平靜"
    我希望自己不要對時間的流逝感到恐懼,能擁有一種看明白塵歸塵、土歸土的平靜。」   對自己藝術的傳承,楊麗萍認為,最重要的是傳承一種精神,「讓舞者們找到自己為什麼學習舞蹈的初心。」這一次,她的外甥女小彩旗依然在舞臺上飾演「時間」,要不停地旋轉,楊麗萍希望小彩旗不是簡單地去旋轉,而是在旋轉中思考時間的意義。
  • 塵歸塵土歸土-說忌說破財
    塵歸塵土歸土-說忌說破財初級班還有8個名額開班
  • 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
    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我們,拼命著追求理想生活,拼命追逐金錢,到頭來一樣也帶不走,那可惡的螻蟻還要吞噬著我們的軀體。而是,在你有生之年,少留點遺憾!認真對待生活,思索未來!給自己給家人給周圍的一切,有所交代。我愛萬物生靈,並非我有多善良!而是,我知道因果輪迴必有回報!
  • 未曾了卻身前身後事,終化為一抔黃土塵歸塵土歸土
    關於財富的理解,馬雲有一句話說的極好:「當你擁有100萬時,這些錢是你的;當你擁有幾十上百億時,這些錢已經不是你的了,而是一種社會責任,要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賭王何鴻燊的確也做到應盡的社會責任,對祖國的熱愛,包括培養子女熱愛祖國這都是必須點讚的可貴精神。但賭王的財產卻沒有能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幸福。
  • 塵歸塵,土歸土,揮手告別二百五 1
    塵歸塵,土歸土,揮手告別二百五 11: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2:管到什麼時候,你都要始終堅信這樣的信念,那就是:相信自己!3:你要讓我下不了臺,我就讓你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我做事用不著所有人都點頭,我活著就是為了讓那些不喜歡我的人更加不爽4:許多事情表面看是艱難,實際卻是因為你鑽了牛角尖。並非每條路都能走得通,每件事都能成功,每個人都能得到。既然輸了,就要認輸。
  • 就讓過去:塵歸塵,土歸土!
    你不用在意,也不必理解,甚至是很快忘記,但只要你看過了這段文字,在特定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反應。在那時候,我們就有了一次精神和靈魂頻率的共鳴。在這個宇宙當中,人的出現也許只是偶然。就讓過去:塵歸塵,土歸土!因為過往不死,就沒有徹底純粹的新生。事實上,過去已經崩塌、虛無,我們對它的意念不過是它的一種迴響。
  • 牛人原創串編羽泉歌曲集:夢一場,塵歸塵,土歸土!
    為何還指責讓羽凡去傷害最親近的人?不是「塑料情」是什麼?!讓我們明白了一個真相:眼前所看到的不一定真實,你看到的黑不一定是黑,看到的白也不可能是白。一切都讓他像夢一場,塵歸塵,土歸土吧!【羽泉歌曲串編回顧】兄弟,」這樣的夜裡我容易喝醉「你知道嗎?這齣戲唱出了現實的「冷酷到底」,讓我們「超乎想像」的「千言萬語」之後的「懲罰」也是「在這一秒」當中「沒你不行」,試問微博發問是要送出「朋友難當」嗎?
  • 《香蜜》月下仙人有正事:塵歸塵,土歸土,葡萄歸鳳凰,厲害了
    旭鳳活過來之後一直以為是穗禾救了他,把錦覓送他的春華秋實送給穗禾,錦覓百般挽回,旭鳳誓死也不回頭,就這樣,終於旭鳳將娶穗禾為妻,並且還昭告天下,這旭鳳就是來專門虐錦覓的,上一世你殺了我,這一世要虐死你。
  • 塵歸塵 土歸土 塵埃 幸福的軌跡通關感受
    原創作者:巴士單機—【少年】   轉載請註明來源:pc.tgbus.com  塵歸塵,土歸土——從第一章主角達斯特(dust塵埃的意思)默默的念出這句話時,已註定了這位英雄不凡的結局。那麼接下來讓小編分享下自己的通關感受,是否有和你共鳴的地方。  整體難度:遊戲分成5大章節,平均一關卡大約在2小時左右(包括分支任務等)。小編個人認為正常難度下怪物的AI偏低,熟練的掌握「q」「e」躲避基本都能做到無傷,當然出現個別混亂的地方另當別論。
  • 西漢思皇后衛子夫,四十餘年繁華如雲煙,終究塵歸塵土歸土
    至此,母儀天下38載,陪伴漢武帝49年的衛皇后溘然長逝,曾經的繁華都成了雲煙,隨風飄散,終究塵歸塵土歸土。直到18年後,她的曾孫漢宣帝,才以皇后禮重新厚葬她,追諡號為思,建園置周衛。才告知世人,這位賢后雖然死於無端之禍,但她的品德卻不會因此而湮滅,而是會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
  •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塵歸塵,土歸土,人呢?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由1983出生於中國甘肅,年僅29歲的的導演李睿珺,影片改編自著名作家蘇童的同名小說,首次來臺訪問的導演,這是他第三部作品,前作分別是「夏至」與「老驢頭」,《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是他在書店寫劇本的休憩片刻,偶然間看到了名作家蘇童這短篇小說,覺得跟自己前一部的作品「老驢頭」理念相承,「老驢頭」描述的是一位農村老人眼中,對中國改革後急劇變化物質世界的觀感
  • 悲劇的結局,英雄最終還是塵歸塵土歸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悲劇的結局,英雄最終還是塵歸塵土歸土,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自由、夢想而戰,看的人熱血沸騰啊!克雷斯被梟首,甘尼克斯被釘死十字架,斯巴達克斯被長矛穿身,各自都為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戰到了最後,不管如何改編對於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我們只有一聲嘆息了 。
  • 《行屍走肉:最終季》全章節評測9分 塵歸塵土歸土
    塵歸塵,土歸土——我們至少獲得了足夠體面的機會跟這段長達7年的旅程說再見。最終季你將最後一次扮演克萊蒙婷,陪她迎接終極命運。你會為她的成長倍感自豪,會為她面臨的抉擇憂心忡忡,也會為她的結局同時感到悲愴和釋然。如果你在內心深處依然愛著這個小女孩,請務必抓住最後的機會鄭重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