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家具產業園將成為家具製造企業抱團發展的集群地。馬雲/攝
新聞速讀 隨著昆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需要搬出主城,遷入地的選擇成為了企業今後發展的關鍵。昆明家具產業園的規劃,將為這些企業抱團發展提供一個成熟的集群地。
2010年1月底,雲南捷森木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森木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難題——搬遷無門。由於昆明市出臺了一系列退二進三、美化春城創建衛生城市等政策,捷森木業被列入了搬遷出主城的名單內。通過和昆明市周邊40公裡範圍以內的工業園區聯繫後,捷森木業的負責人發現,進園區似乎不是想像的那麼容易,一是產業不配套,二是只憑一個企業的實力在買地方面不具備優勢。該負責人表示:捷森木業在昆明發展已經有17年的時間了,對昆明充滿了感情,但是目前卻出現了沒有地方讓企業立足的尷尬,他希望昆明能劃出專門的工業園區,作為林業加工企業及家具配套產業的集聚之地。
其實,和捷森木業遇到的問題相同,隨著昆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家具企業,比如森工、新飛林、好百年、康發等都需要搬出主城,遷入地的選擇成為了企業今後發展的關鍵。而關於建立林業加工企業及家具配套產業園的呼聲也日趨強烈。
半年後重新選址
記者從雲南省工信委了解到,其實,關於林業、家具工業園的規劃和新建,早在去年年初,就有了相關動作。當時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在全省建立三個家具園區,其中就包括了昆明家具中心園區。
此後,省工信委協同省家具協會多次組織龍頭企業進行選址,並初步將昆明家具中心園區確定放在宜良草甸,該園區計劃佔地5000畝,以家具工業製造加工和研發為主體,兼顧展覽、倉儲物流、休閒及社區服務等綜合配套功能,目標是打造面向東協的家具領域產學研基地。
但是,半年後,昆明家具中心園區的籌備工作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陽宗海汙染事件後對行政區域進行了重新劃分,陽宗鎮、七甸鎮、湯池鎮交由昆明託管,宜良草甸也在其中,所以在草甸片區建立家具園區的構想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雲南省家具行業協會會長席輝介紹說:「隨著昆明舊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現有很多家具企業面臨搬遷。當初落戶宜良草甸的計劃擱淺後,省家具協會帶領昆明各家具企業積極想對策,一種辦法是在宜良重新選合適的場地,另一種辦法是視野放寬,在昆明附近的工業園區選址,目前已經實地考察了空港經濟區和楊林工業園等地。」
定位東南亞南亞
在選址的這個過程中,昆明家具中心園區也明確的傳遞出雲南要搶灘東南亞南亞家具市場的決心。雲南區位優勢獨特,特別是作為中國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經濟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之一,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地理意義。
據了解,昆明家具中心園區項目計劃重新選址後,一期佔地也由原先的5000畝擴張到1萬畝。將實施「接軌國際木業產業園,融入國際木業產業園先進行列」的戰略,引入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大型木業生產、製造、加工企業,以木業產業為基點,帶動開發木業產業研發中心、木業文化博覽中心、學校、醫院、住宅群、綠色健康產業休閒度假區等相應配套設施,實現「木業產業集群化、木業產品精深化、木業企業國際化、木業服務配套化」的大格局。
園區將按產業可以分為木業生產加工區、展覽展銷區、倉儲物流區、家具主輔配套材料交易區、綜合商務區、醫院、學校、住宅區。
打造綜合園區
雲南省委省政府在《關於加速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指出:雲南林業要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路子。
而目前我省林業的發展現狀是:木業生產、銷售企業比較分散、技術含量較低,新材料的研發與應用緩慢,形成不了合力,進而難以和省外相關企業抗衡。
在昆明家具中園區內,集群化生產、經營成為了規劃之初的關鍵,在招商方面,希望引入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木業生產、加工企業,如大亞集團、大自然地板、IKEA(宜家)、聖象地板、香港嘉漢集團、雙虎家具企業、昆明新飛林人造板有限公司、香港好百年家具企業、昆明康發家具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全力打造集生產、研發、營銷、服務於一體的木業產業鏈,加速產業層次提升、空間布局合理、市場競爭力強的木業集群化建設,構築木業產品產銷渠道和國際貿易平臺,發展雲南木業循環經濟。
雲南省木業產品銷售布局目前比較分散,如昆明得勝家具城,佔地40餘萬平方米;雨龍家具城,佔地10餘萬平方米;華洋家居廣場,佔地16萬平方米,還有的家具商城分散在劍川、思茅、德宏等地。雲南省家具行業協會會長席輝說:「將這些分散家具銷售和生產企業統一到園區內,將會形成雲南最大規模的木業產品訂製、設計、生產、銷售、配送、維護等一條龍服務的大型營銷中心,所有木業製品直接面向世界不同消費群體。」
記者了解到,目前雲南省家具行業協會已經與中國家具CBD(武漢)聯繫,由香港香江集團到雲南投資建設昆明家具中心產業園,用螺螄灣模式運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建設。
而雲南東南亞南亞國際木業產業園在建設完成後,通過估測,國區內的企業,在木材加工和林產化工上也將擴增生產規模,產值可以達到150億元,在木業產品銷售額上可以突破100億元。(昆明日報 記者楊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