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尹順雄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湘雅醫院神經內科與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合力打造的「聚精會神」專欄,以臨床實用為基礎,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
解剖是神經定位診斷的基礎,它最能體現神經科的特點,但神經解剖內容繁多,且十分複雜,導致許多醫生不能輕易掌握,是每個初學者的「痛」。
那有沒有簡單的方法掌握呢?還真有!不信,我們來看看腦幹症候群中的延髓症候群。
首先,我們需了解臨床上最常見的延髓症候群包括兩個,即延髓背外側症候群,又稱Wallenberg syndrome;延髓內側症候群,又稱Dejerine syndrome。
【記憶訣竅:窪地(W,D)——低-腦幹最低→延髓】
其次,我們需掌握一些重要的「共性」和「個性」的知識,即有些結構貫穿腦幹全程,有些結構僅出現在腦幹的某個層面。
1
共性:即貫穿腦幹全程的結構
▎貫穿腦幹的傳導束
▎貫穿腦幹的顱神經核:三叉神經核(包括三叉N中腦核、三叉N感覺主核、三叉N脊束核)。
2
個性:即僅出現在延髓層面的結構
▎神經核:第IX、X、XI、Ⅻ對腦神經核及傳導深感覺的薄束核、楔束核。
▎小腦下腳(又稱繩狀體)。
然後,我們直接上口訣。
最後,我們通過兩個病例來鞏固以上知識
病例1
患者男性,62歲,因突發頭暈伴左肢及右側面部麻木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頭暈,伴視物旋轉、左側肢體、右側面部麻木,行走不穩、似腳踩棉花感、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水咳嗆、噁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上述症狀進行加重。無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四肢抽搐、頭痛、耳鳴、耳痛。
▎既往:有「高血壓病」病史。
▎神經系統查體:血壓 176/88mmHg。神清,構音障礙,雙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射靈敏,雙眼球各方向運動到位,無震顫及復視,雙側額紋對稱;雙側鼻唇溝對稱,口角不歪,伸舌居中,軟顎上抬力弱,咽反射消失,吞飲水試驗(+);左側肌力4級,雙側肢體肌張力增高,右側指鼻試驗、輪替動作及跟膝脛試驗不穩,右側面部、左側肢體淺感覺減弱;雙側腱反射(++);雙下肢病理徵(-)。
▎初步定位:
①頭暈伴視物旋轉、噁心、嘔吐→前庭神經核損害Ⅷ。
②左肢及右側面部麻木,查體右側面部、左側肢體淺感覺減弱→交叉性感覺障礙(右側三叉神經脊束核損害+脊髓丘腦側束損害)三叉/交叉。
③行走不穩、似腳踩棉花感,查體右側指鼻試驗、輪替動作及跟膝脛試驗不穩→右側共濟失調(右側繩狀體,小腦下腳)、脊髓小腦束、部分小腦半球損害(小腦)。
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水咳嗆,查體軟顎上抬力弱,咽反射消失,吞飲水試驗(+)→真性球麻痺(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經損害)Ⅸ、Ⅹ。
綜上所述存在8、9、10、小交叉損害,考慮右側延髓背外側症候群(Wallenberg syndrome )。
頭顱 MRI 示延髓急性腦梗死。
▎最後定位:右側延髓背外側症候群(Wallenberg syndrome)。
病例2
患者,男性,55歲,以「突發左肢無力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無力,行走不穩,伴頭暈,無噁心、嘔吐,無視物成雙、飲水嗆咳等。
▎既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個人史:有吸菸史,否認飲酒。
▎神經系統查體:神清語利,雙側鼻唇溝對稱,伸舌右偏,餘顱神經(-);右側肢體肌力5級,左側肢體肌力2級,四肢肌張力正常;左下肢觸覺及運動覺減退;指鼻試驗及跟膝脛試驗左側穩準,右側查體無法配合;左側Babinski徵(+)。
▎初步定位:
①左側肢體無力,且查體左側肢體肌力2級,左側Babinski徵(+),提示右側錐體束受損。
②頭暈、行走不穩,提示前庭-腦幹-小腦系統受累可能。
③伸舌右偏,但雙側鼻唇溝對稱,提示右側舌下神經核及其神經纖維受累→最關鍵的定位信息,直接定位在延髓。
④左下肢觸覺及運動覺減退,提示內側丘系損害。
綜上所述存在舌下神經交叉癱+內側丘系損害,頭暈、行走不穩考慮後循環缺血所致。故考慮延髓內側症候群(Dejerine syndrome);
完善頭顱MRI提示右側延髓腹內側梗死。
▎最後定位:延髓內側症候群(Dejerine syndrome)。
這個知識點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①延髓症候群就包括「窪地」(W,D:Wallenberg症候群、Dejerine症候群)兩大症候群。
②Wallenberg症候群的知識點即是「8、9、10、小交叉:Ⅷ、 Ⅸ、Ⅹ,小腦,交感,交叉性/三叉」或「前共交火球:前面有輛公交車起火了,形成一團火球」。
③Dejerine症候群的知識點即是「舌下神經交叉癱+內(內側丘系)」。
看完最後這個總結,是否有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本文來源: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作者:永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 尹順雄
原標題:《逢考必有的延髓症候群,輕鬆記憶的方法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