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訴診斷小課堂
本講重點提示:
(1)平等原則、同等原則、對等原則的區分
(2)約束性辯論原則
(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及其體現
(4)當事人處分權與法院審判權的結合
一、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民訴》第8條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訴訟權利的相同性:雙方當事人享有的相同的訴訟權利
(比如委託代理人的權利;提出證據的權利;進行辯論的權利等等)
2、訴訟權利的對應性:雙方當事人享有權利雖然不同,但是彼此對應
原告起訴權-被告答辯權;原告提出、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反駁訴訟請求
「平等」的理解與把握:機會的平等
法條體現
《民訴》第124條第七項: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係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訴不受限制,以保障平等的起訴權)
二、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1、同等原則:《民訴》第5條第1款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同等」的理解與把握:平等的訴訟地位,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既不擴大、也不限制;訴訟義務既不減少、也不加重。
特權×
歧視×
2、對等原則:《民訴》第5條第2款規定,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對等」的理解與把握:反報(即相應限制)
舉例
根據A國相關規定,中國公民提起訴訟需繳納訴訟保證金,那麼實行對等原則,A國公民在我國提起訴訟也需要繳納訴訟保證金。但是A國沒有要求中國公司繳納訴訟保證金,相應地,我國也不應該要求外國公司繳納。
(重點1)平等原則、同等原則、對等原則的區分
標準1:適用範圍——區別出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適用於一切民事訴訟,一視同仁對待當事雙方;
同等原則、對等原則適用於涉外民事訴訟
標準2:是否實行反報——區別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同等原則在於給予外國當事人予以國民待遇,一視同仁對待中外;
對等原則具有針對性,針對外國法院對中國當事人的限制而實行反報
故從普遍適用角度進行排序:平等原>同等原則>對等原則
三、辯論原則
《民訴》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主體:當事人
內容:程序問題+實體問題
方式:口頭方式+書面方式
範圍:適用審判程序的全過程,不適用執行程序、非訟審判程序。
(重點2)約束性辯論原則:法院審判權行使的範圍VS當事人辯論範圍
審判權行使範圍以當事人辯論的內容為限:
①法院審理與裁判的對象應以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為限;
②未經當事人主張與辯論的事實不得成為法院裁判的依據;
③當事人無爭議的案件事實,法院直接予以認定。
例 關於辯論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09/卷三/82)
A、當事人辯論權的行使僅局限於一審程序中開庭審理的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
B、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訴狀和答辯狀是其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C、證人出庭陳述證言是證人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D、督促程序不適用辯論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民訴》第13條第1款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立法背景:濫用訴訟權利行為猖獗
(重點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及其體現
1、規制當事人:
真實陳述;促進訴訟;禁止反言;禁止濫用權利等等
2、規製法官:
本著誠實、善意的理念;
客觀中立,對證據不任意取捨;
尊重保障當事人程序權益,不突襲審判
3、規制其他訴訟參與人:
證人如實作證;鑑定人客觀鑑定;翻譯人準確翻譯等等
例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精神,下列哪一選項符合誠信原則?(14/卷三/37)
A、當事人以欺騙的方法形成不正當的訴訟狀態
B、證人故意提供虛假證言
C、法院根據案件審理情況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予採信
D、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任意進行取捨或否定
五、處分原則
《民訴》第13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主體:當事人
內容: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範圍:民事訴訟全過程
限制: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不得侵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
(重點4)當事人處分權與法院審判權的結合
表現:
①民事訴訟程序開始:當事人提起訴訟-法院受理
②審理裁判對象:當事人主張、辯論-法院依此作出裁判
③一審結案方式:調解VS判決
④二審程序的開啟:當事人上訴-法院受理
⑤再審程序的開啟:當事人再審申請-法院、檢察院審查
⑥強制執行程序:當事人申請-法院受理
六、檢察監督原則
《民訴》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12年《民訴》修改後的補充:
1、監督範圍擴大:執行活動監督;法院調解監督
2、監督方式增加:再審檢察建議
3、監督手段的強化:向當事人、案外人調查核實
本講練習:
練習1 關於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外國人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中國人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體現了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法院未根據當事人的自認進行事實認定,違背了處分原則
C、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係與法院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根據處分原則,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D、環保組織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體現了支持起訴的原則
練習2 關於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委託代理人代理進行訴訟,是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體現
B、當事人均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處分原則的體現
C、原告與被告在訴訟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對等的權利,是同等原則的體現
D、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不僅要自願,內容也不得違法,是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原則的體現
練習3 甲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乙返還借款本金2萬元。在案件審理中,借款事實得以認定,同時,法院還查明乙逾期履行還款義務近一年,法院遂根據銀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決乙還甲存款本金2萬元,利息520元。關於法院對該案判決的評論,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該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實事求是,全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B、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處分原則
C、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辯論原則
D、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平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