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途法考公開課 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附練習

2021-01-10 法途司法考試

民訴診斷小課堂

本講重點提示:

(1)平等原則、同等原則、對等原則的區分

(2)約束性辯論原則

(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及其體現

(4)當事人處分權與法院審判權的結合

一、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民訴》第8條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1、訴訟權利的相同性:雙方當事人享有的相同的訴訟權利

(比如委託代理人的權利;提出證據的權利;進行辯論的權利等等)

2、訴訟權利的對應性:雙方當事人享有權利雖然不同,但是彼此對應

原告起訴權-被告答辯權;原告提出、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反駁訴訟請求

「平等」的理解與把握:機會的平等

法條體現

《民訴》第124條第七項: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係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訴不受限制,以保障平等的起訴權)

二、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1、同等原則:《民訴》第5條第1款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

「同等」的理解與把握:平等的訴訟地位,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既不擴大、也不限制;訴訟義務既不減少、也不加重。

特權×

歧視×

2、對等原則:《民訴》第5條第2款規定,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對等」的理解與把握:反報(即相應限制)

舉例

根據A國相關規定,中國公民提起訴訟需繳納訴訟保證金,那麼實行對等原則,A國公民在我國提起訴訟也需要繳納訴訟保證金。但是A國沒有要求中國公司繳納訴訟保證金,相應地,我國也不應該要求外國公司繳納。

(重點1)平等原則、同等原則、對等原則的區分

標準1:適用範圍——區別出平等原則

平等原則適用於一切民事訴訟,一視同仁對待當事雙方;

同等原則、對等原則適用於涉外民事訴訟

標準2:是否實行反報——區別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同等原則在於給予外國當事人予以國民待遇,一視同仁對待中外;

對等原則具有針對性,針對外國法院對中國當事人的限制而實行反報

故從普遍適用角度進行排序:平等原>同等原則>對等原則

三、辯論原則

《民訴》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主體:當事人

內容:程序問題+實體問題

方式:口頭方式+書面方式

範圍:適用審判程序的全過程,不適用執行程序、非訟審判程序。

(重點2)約束性辯論原則:法院審判權行使的範圍VS當事人辯論範圍

審判權行使範圍以當事人辯論的內容為限:

①法院審理與裁判的對象應以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為限;

②未經當事人主張與辯論的事實不得成為法院裁判的依據;

③當事人無爭議的案件事實,法院直接予以認定。

例 關於辯論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09/卷三/82)

A、當事人辯論權的行使僅局限於一審程序中開庭審理的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階段

B、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起訴狀和答辯狀是其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C、證人出庭陳述證言是證人行使辯論權的一種表現

D、督促程序不適用辯論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民訴》第13條第1款規定,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立法背景:濫用訴訟權利行為猖獗

(重點3)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及其體現

1、規制當事人:

真實陳述;促進訴訟;禁止反言;禁止濫用權利等等

2、規製法官:

本著誠實、善意的理念;

客觀中立,對證據不任意取捨;

尊重保障當事人程序權益,不突襲審判

3、規制其他訴訟參與人:

證人如實作證;鑑定人客觀鑑定;翻譯人準確翻譯等等

例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精神,下列哪一選項符合誠信原則?(14/卷三/37)

A、當事人以欺騙的方法形成不正當的訴訟狀態

B、證人故意提供虛假證言

C、法院根據案件審理情況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予採信

D、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任意進行取捨或否定

五、處分原則

《民訴》第13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主體:當事人

內容: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範圍:民事訴訟全過程

限制: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不得侵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他人利益

(重點4)當事人處分權與法院審判權的結合

表現:

①民事訴訟程序開始:當事人提起訴訟-法院受理

②審理裁判對象:當事人主張、辯論-法院依此作出裁判

③一審結案方式:調解VS判決

④二審程序的開啟:當事人上訴-法院受理

⑤再審程序的開啟:當事人再審申請-法院、檢察院審查

⑥強制執行程序:當事人申請-法院受理

六、檢察監督原則

《民訴》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12年《民訴》修改後的補充:

1、監督範圍擴大:執行活動監督;法院調解監督

2、監督方式增加:再審檢察建議

3、監督手段的強化:向當事人、案外人調查核實

本講練習:

練習1 關於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表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外國人在我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中國人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體現了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B、法院未根據當事人的自認進行事實認定,違背了處分原則

C、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係與法院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根據處分原則,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D、環保組織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體現了支持起訴的原則

練習2 關於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具體體現,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當事人有權決定是否委託代理人代理進行訴訟,是訴訟權利平等原則的體現

B、當事人均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代為進行訴訟,是處分原則的體現

C、原告與被告在訴訟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對等的權利,是同等原則的體現

D、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不僅要自願,內容也不得違法,是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原則的體現

練習3 甲向法院起訴,要求判決乙返還借款本金2萬元。在案件審理中,借款事實得以認定,同時,法院還查明乙逾期履行還款義務近一年,法院遂根據銀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判決乙還甲存款本金2萬元,利息520元。關於法院對該案判決的評論,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該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實事求是,全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B、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處分原則

C、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辯論原則

D、該判決不符合法律規定,違反了民事訴訟的平等原則

相關焦點

  • 2020年法考輔導用書民事訴訟法新增考點電子版資料全文!
    2020年法考輔導用書——民事訴訟法(新增考點內容)私信老師領民訴電子版內容民事訴訟法第14-27章新增考點內容匯總第14章:簡易程序想了解更多法考問題也可直接留言諮詢。往期精彩回顧法考乾貨:2020年法考輔導用書理論法新增考點匯總!
  • 法考主觀題必背之《民事訴訟法》救濟制度
    執行異議之訴、案外人申請再審及第三人撤銷之訴都是近幾年法考的重點。在司法實踐中,案外人的權益有時會被惡意訴訟所侵害。為了維護案外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法》中規定了相對嚴密的救濟制度。我們應當熟練掌握民訴法中對案外人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因為能夠運用法律規定解決現實的問題才是法考對考生的要求。下面我們來具體談一談。第一種是第三人參加訴訟制度。民訴法第56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的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 民事訴訟法中的基本原則
    大家下午好,我是法律小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民事訴訟制度中的基本原則。民事訴訟法是我們在法律適用中最常用的訴訟規範,也是司法工作者經常用到的法律規範。因此也是特別重要的,在接下來的八天裡我會不斷的更新一些重要的民事訴訟法中重要規定,希望對法律感興趣的朋友轉發出去,讓更多想了解我們擁有什麼樣具體法律權利,更好的維護好我們的合法權益。
  • 2020年法考輔導用書民事訴訟法新增考點電子版資料全文
    2020年法考輔導用書——民事訴訟法(新增考點內容)私信老師領民訴電子版內容民事訴訟法第14-27章新增考點內容匯總第14章:簡易程序編輯​第二十章 民事裁判編輯​第二十二章 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編輯​編輯​上述便是中公法考老師為大家介紹關於
  • 最高法發布民事訴訟法新舊銜接適用司法解釋
    最高法發布民事訴訟法新舊銜接適用司法解釋   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就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的適用問題出臺的第一個司法解釋,主要就民事訴訟法新舊銜接適用的問題作了具體規定。對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前已經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和執結的案件應當適用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但該司法解釋及以後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 民事訴訟法釋義: 民事訴訟法的立法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1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憲法為根據,結合我國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制定。【釋義】本條關於民事訴訟法的立法依據。民事訴訟法立法依據有兩個:第一,《憲法》是制定《民事訴訟法》的法律依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立法活動的基礎。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請求權基礎對民事程序法適用的影響
    總而言之,在裁判方法上,有必要以訴訟請求、權利依據、要件事實和證據主張四個層次分解民事審判的內容,並相應地以裁判主文、裁判理由、事實認定和證據心證組成裁判技術的基本框架。無論程序法是實體法目標實現的工具也罷,具有獨立的制度價值也罷,更為合理的恐怕還是如比較民事訴訟法上通常看到的,私法學者需要同時打通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任督二脈」,私法研究也應當儘可能從兩者出發,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綜合方案。  除了實體法規範之外,民事判決中當然也需要適用和引用程序法規範。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  記者: 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日本民事訴訟法理論及結構剖析
    關於實體法和程序法的區別,如絕對的上告理由,參見民訴法第312條2項,又如相對的上告理由,參見同條第3項,在與上告受理理由的關係上,參見日本民訴法第318條1項,此外,應注意的是,在國際民事訴訟中準據法的選擇規定,應認識「程序法應適用法庭地法」原則的重要性。
  • 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法學匯】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張衛平:我認為,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應儘快修訂民事訴訟法,使得民事訴訟法,包括民事訴訟法各種司法解釋在規範的表述上與民法典保持一致。
  • 法學匯 | 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民事實體法與程序法應協調一致
    >  4月24日,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民事實體法律逐漸完善,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合同法、公司法、海商法、證券法、擔保法、繼承法、婚姻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相繼出臺,並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然而,作為民事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自1991年實施以來,僅僅經過2007年的部分修改,並沒有大的改動。在民事實體法逐步完善並自成體系的背景下,筆者認為此次民訴法的修改也應該著重強調與民事實體法律相匹配、相協調。
  • 【鳳檢·轉播】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張衛平:我認為,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應儘快修訂民事訴訟法,使得民事訴訟法,包括民事訴訟法各種司法解釋在規範的表述上與民法典保持一致。民法典生效的同時,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同時廢止。因此,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中的表述也就要相應進行調整。第二,實現專有概念上的一致性。在應然層面,專有概念的使用上,實體法和程序法應當是統一的。但實際上,由於兩者的封閉發展,導致兩者在本應統一的概念上形成差異。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民事訴訟法對民法典的連接應當是全方位和體系化的,包括原則、起訴與立案、管轄、訴、當事人、訴訟與非訟程序的設置、保全措施、證據與證明、判決效力、執行等。對於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立法和司法方面予以認真對待,充分、紮實地做好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的連接,充分保障民法典的有效實施。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 法考各科特點以及分值分布,20法考生必看!
    兩屆法考已經過去,對於備戰2020年的考生而言,最想要了解的無非是「2020年法考究竟難不難呀!」,「過去每個科目的分值是怎麼分布的呀有什麼特點呀!」今天就跟小希一起來看看吧~民法總的來說,民法在法考中分值較高,民法體系性強且理論性強,基本概念、制度、體系的架構顯得尤為重要,需要理解的內容佔很大比重,理解基礎上進行刷題顯得尤為重要。
  • 請求權基礎對民事程序法適用的影響:關於《民法典》
    總而言之,在裁判方法上,有必要以訴訟請求、權利依據、要件事實和證據主張四個層次分解民事審判的內容,並相應地以裁判主文、裁判理由、事實認定和證據心證組成裁判技術的基本框架。無論程序法是實體法目標實現的工具也罷,具有獨立的制度價值也罷,更為合理的恐怕還是如比較民事訴訟法上通常看到的,私法學者需要同時打通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任督二脈」,私法研究也應當儘可能從兩者出發,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綜合方案。除了實體法規範之外,民事判決中當然也需要適用和引用程序法規範。
  • 法學匯|張衛平:儘快實現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全方位體系化連接
    記者:在您看來,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是什麼?張衛平:我認為,民事訴訟法與民法典連接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應儘快修訂民事訴訟法,使得民事訴訟法,包括民事訴訟法各種司法解釋在規範的表述上與民法典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