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與中國一汽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2020-12-25 澎湃新聞

11月4日,一汽與復旦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九章AI算法研究院揭牌儀式暨中國九章人工智慧產學創新生態聯盟發起儀式在南京隆重舉行。

教育部科技司高新技術處副處長劉法磊發表視頻致辭,南京市江寧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樊向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王國強,復旦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人禾,復旦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數學科學學院陳曉漫教授,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物理系龔新高出席儀式。

張人禾副校長強調,一汽和復旦都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也有著強勁的創新動力,更肩負重大的發展使命。此次復旦大學與共和國汽車長子攜手聯姻,是雙方服務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戰略,深化校企合作的重大布局,希望通過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強強聯合、聚力創新,連結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以學術界和工業界深度融合的方式構建產學研協作命運共同體,共同致力於破解人工智慧算法應用場景供需兩端的對接瓶頸,共同引領人工智慧算法產學研重大科技創新實踐,在下一代人工智慧算法原始創新和解決重大產業急需上真正有所作為。

王國強副總經理指出,「風景這邊獨好」是今年7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一汽時對自主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並在盛讚中國一汽的同時對一汽未來發展提出殷切期望。復旦大學不斷加大對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應用技術到終端產品的全產業鏈和全創新鏈布局,產出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原創成果,為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注入源頭活水。希望能通過雙方的合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要求,以創新驅動發展,打造產學結合新模式,樹立校企合作新標杆。

樊向前副區長表示,聯合實驗室落戶九龍湖畔,是江寧區貫徹落實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入推進智能汽車產業的重要抓手。中國一汽集團擁有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汽車製造與研發體系,復旦大學有著全球頂尖的人才梯隊,尤其在AI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智能領域,持續攻關前沿學術,兩者聯合必將產生1+1>2的疊加效應。

劉法磊副處長指出人工智慧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多次對人工智慧的重要性和發展前景做出重要論述。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特別指出,我國高校要勇擔重擔,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教育部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持續支持高校與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發揮高校自身優勢,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希望復旦和一汽能以產學研合作為契機,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形成發展的共同體,成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示範者,為智能未來的實現作出貢獻,為中國「智」造添磚加瓦。

會上,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與一汽集團(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博代表雙方籤署共建「復旦—一汽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

王國強副總經理、張人禾副校長等領導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在會議現場,聯合實驗室也舉辦了九章算法產學創新生態聯盟發起儀式,中汽創智、南京領行、魚快創領、上海博泰、地平線、黑芝麻及360政企集團等產業界共同參與。聯盟成員單位將加強科研聯合創新,共同推動自動駕駛領域的產學融合發展,促進人工智慧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力爭在制約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卡脖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為把我國汽車行業的民族品牌搞上去共同奮鬥!

會議還邀請了西安交通大學薛建儒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學Philip H.S. Torr教授圍繞當前無人駕駛領域面臨的關鍵問題作主題演講。

馮建峰教授主持圓桌峰會,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李丹、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何良華教授、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兼CEO餘凱、東南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耿新教授、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俞揚教授、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單記章、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副院長薛向陽教授等專家圍繞人工智慧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前景和目前遇到的瓶頸展開對話。

據悉,聯合實驗室取名「九章」,一是源自《九章算術》古代算法書籍,同時「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為最高數,又與「久」諧音,九章算法研究院坐落於九龍湖畔,其標識也兼具了「九」和「龍」的特徵,寓意著我國源遠流長的算法底蘊,和百年學府悠久的學術積澱與一汽集團卓越的創新精神間的融合碰撞。

未來,聯合實驗室將聚焦「AI大數據」與「AI自動駕駛」兩大主業,實現中國首個純視覺L4級自動駕駛車隊產業化落地。

以共建聯合實驗室為起點,一汽與復旦整裝出發,將共同推進人工智慧算法創新及應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為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再譜新華章。

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季華實驗室等多家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復旦大學類腦人工智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大數據學院、計算機學院、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數學科學學院等院系的研究人員以及機關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專家也出席了本次活動。

來 源

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編 輯

嚴奕晨

▼更多復旦新聞,敬請留意復旦大學官方網站。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復旦大學與中國一汽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一汽—電子科大汽車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成立
    6月3日,中國一汽—電子科大汽車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暨智能網聯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與學術報告會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中國一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建會,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首席工程師陳贛,電子科大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言榮出席儀式。
  • 瑞薩電子與中國一汽成立聯合實驗室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集團(TSE:6723)與先進汽車製造商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FAW)宣布,於2020年12月1日在中國長春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展開深度合作,助力中國一汽打造其智能駕駛自主開發平臺,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動力總成、車身控制等車載電控系統解決方案,並將首先應用於一汽旗艦品牌紅旗車型中。
  • 全民K歌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成立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全民 K 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 瑞薩電子與中國一汽成立聯合實驗室加速面向中國市場的下一代智能...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集團與先進汽車製造商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FAW)宣布,於2020年12月1日在中國長春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展開深度合作,助力中國一汽打造其智能駕駛自主開發平臺,共同開發自動駕駛
  • 深蘭科技-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6月6日上午,深蘭科技-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人工智慧研究院舉行。深蘭科技創始人兼CEO陳海波、董事副總裁王昕磊博士及相關技術研究人員,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奚立峰,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薛廣濤,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院長助理何黎明、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王景川副教授、蔣力副教授等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 東方證券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成立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月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證券)獲悉,公司近日攜手上海財經大學數據科學與統計研究院舉行「上海財經大學-東方證券」校企合作協議籤約及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揭牌儀式。
  • 東方證券(600958)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成立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1月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證券)獲悉,公司近日攜手上海財經大學數據科學與統計研究院舉行"上海財經大學-東方證券"校企合作協議籤約及人工智慧量化投資實驗室揭牌儀式。
  • 中國外文局—科大訊飛國際傳播超媒體聯合實驗室成立 以人工智慧...
    中國網9月30日訊 中國外文局—科大訊飛國際傳播超媒體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國際傳播超媒體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今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慶峰出席儀式。中國外文局—科大訊飛國際傳播超媒體聯合實驗室舉行揭牌儀式今年是中國外文局成立70周年。
  • 助力產學研深度結合,深蘭科技與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成立
    【獵雲網上海】6月6日報導(文/錢洛瀅)6月6日,由深蘭科技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組建的深蘭科技-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人工智慧研究院舉行了揭牌儀式。雙方對「深蘭科技-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的成立願景和目標做了詳細闡述。聯合實驗室成員合影上海交通大學奚立峰副校長表示,上海交通大學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紮實的學科基礎和深厚的學術資源力量,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支撐人工智慧基礎理論技術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均為A。
  • 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
    12月1日,上海電力大學-安芯教育-Arm中國嵌入式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該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舉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潘耀芳、副院長趙琰、副院長蔣偉、信息系全體教師,安謀中國市場經理宋斌、安芯教育總經理王翔以及學生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動。
  • 科技公司扎堆共建大學實驗室:人工智慧既是前沿科學又是前沿產品
    北京的高校最受科技公司歡迎,這些科技公司在掛牌實驗室和捐助方面的大手筆也較多,此外,上海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也成立了一些AI實驗室。武漢大學與小米聯合建立了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小米創始人雷軍是武大校友。
  • 騰訊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實驗室 智能問答、精準預約AI幫大忙
    騰訊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立實驗室 智能問答、精準預約AI幫大忙 2019年02月28日 12:3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月27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騰訊公司成立腫瘤專科「AI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計算機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瞄準大數據平臺與自然語言處理、精準醫療、計算機視覺、腫瘤知識庫、AI智能助手等五大領域,共同探索醫療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新技術、新場景、新應用,全面助力提升醫院智能化水準,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為臨床科研提供更強大的科研平臺
  •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聯合湖南高校 成立人工智慧聯合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董事長李澤湘參加2018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湘江對話。紅網時刻6月13日訊(記者 汪衡 實習生 羅翠)6月12日,2018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湘江對話暨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系統測試區開園儀式在湘江新區舉行。
  • ...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全民K歌聯合中傳成立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全民 K 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 智能網絡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新華三攜手人工智慧研究院以產學研...
    會議期間,由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簡稱「人工智慧研究院」)和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合作成立的智能網絡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產學研」深度融合 加速前沿科技成果孵化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可為未來網絡技術變革提供必要的實驗驗證手段,已經成為推動技術創新和體系演進的重要一環。
  •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成立聯合實驗室,重點突破AR核心技術
    11 月 11 日, 華中科技大學與亮風臺宣布成立「華中科技大學—亮風臺增強現實聯合實驗室」, 在計算機視覺、人機互動等增強現實 (AR)、人工智慧 (AI) 核心技術方面展開產學研合作, 這也是華中科技大學在 AR 領域首次與業界達成合作。
  • 人工智慧及虛擬實境聯合實驗室在同濟大學落成
    1月8日,同濟大學和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捐助共建的「人工智慧及虛擬實境聯合實驗室」啟動儀式在我校舉行。我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大中華區副總裁吳錫源,以及來自校團委、創新創業學院、設計創意學院的部分老師和同學參加了啟動儀式。
  • 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人工智慧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2月26日,北京外國語大學人工智慧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宣布成立。據悉,該實驗室將致力於研究人類語言習得的規律、探索外語學習的生理機制,並有效幹預外語學習。人工智慧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顧曰國介紹,該實驗室將聚焦人工智慧與語言教育領域的前沿課題,研究集中在5個方向,包括語言學習機理研究、基於人工智慧的語言教學研究、多語言語料庫、多語自然語言處理和外語健腦強智研究等。其中,「健腦強智研究中心」是較為有特色的。
  • 戴爾與西南交通大學合作共建「人工智慧及虛擬實境聯合實驗室」
    2019年3月21日,戴爾(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爾」)與西南交通大學就共建「人工智慧及虛擬實境聯合實驗室
  • 我校與戴爾(中國)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協議 共建「人工智慧創客聯合實驗室」 助力人工智慧創新人才培養
    (中國)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協議,在我校共建「人工智慧創客聯合實驗室」。與天津科技大學加深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對戴爾意義重大,創新技術與先進的產品組合可以幫助高校搭建先進的人工智慧教學和科研環境,推動前沿科技人才的培養以及創新技術的研發。希望藉助天津科技大學「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平臺,進一步加深與天津科技大學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科研、人才培養合作,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