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慶長假就要到了,你準備怎麼過呢?
身邊有很多朋友已經開始訂票了。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答案。
第一反應也許是,旅行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看看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看看別的地方的人是怎麼生活的,看看那些小時候只能從課本或雜誌書上看到的美景或名勝古蹟。
也有人說,去哪裡旅行不重要,關鍵是看和誰一起旅行。和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一起旅行,所有的不快樂都會煙消雲散。當你們見面的那一刻,你會覺得,值得,滿足。
《春光乍洩》中,黎耀輝對著南美洲大瀑布說:「我始終覺得,站在瀑布下面的,應該是兩個人。」
瀑布很美,可是你不在我身邊,我又怎麼會覺得它美呢。
如果旅行回來,你們的關係更加親近,那麼恭喜你,你將會獲得一生的摯友。
2.
去年我去了成都和重慶。
當在青旅裡碰見外國友人,想要打招呼卻不知怎麼開口時候,我忽然發現了自己軟肋——英語太差了。高考完後,我再也沒有好好學習過英語。
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了語言的重要性——只有學好語言,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國際化社會。
旅行最大的好處,不在於去過多少地方,看過多少風景,見過多少人。而在於在某一刻,忽然重新認識了自己。
是的,只有走出去了,才不至於是井底之蛙。
這一次旅行最大的收穫,就是感悟到了語言的重要性。
旅行回來的我,重新制定了學習英語的計劃,我的內心有了一束光亮,它來自未來,照亮了現在的我。
旅行,是生活的馬達;旅行後的我們,會更加拼命努力;只有不斷前進,下一次旅程才會開啟。
3.
舍友C說:「我不想花父母的錢去旅行,我想等自己工作之後,用自己的錢去旅行。」舍友C的想法固然沒有錯,可是她忘了——
工作之後,有時間旅行嗎?有飽滿的精力旅行嗎?有好友陪伴嗎?
生活的困境從來不會消失,只是因為年齡不同面對的困境不同罷了。
旅行的花銷不少:車費、住宿費、餐飲費、門票費等等,都需要錢。舍友C家庭情況也許負擔不了這麼大的開銷。
儘管如此,我還是鼓勵舍友C去旅行。
我們可以合理規划行程。高鐵略貴,可以乘坐火車出行,只需要提前規劃好時間,火車票是可以搶到的。不必追求江景房、大酒店,青年旅社就很好,便宜舒適。在陌生的城市,乘坐公交車和地鐵更能夠窺見這個城市最真實的樣子。
窮遊的攻略那麼多,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出行的步伐。
不必去多麼遙遠的地方,近處也有絕佳的風景。
只要你的心,一直在路上。
4.
有些小夥伴跟我說,他們也渴望旅行,可是總找不到同行的旅伴,便放棄了。節假日裡,他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刷朋友圈,偷窺著別人的動態,自己一個人呆在宿舍,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早知道我就一個人去了。」朋友A給我私信。他說:「我他媽現在天天躺在床上。」
一個人的旅行,聽上去好孤獨的一件事情啊。
幾年前的我也曾無數次因為找不到旅伴而悶在家裡,結果就是,荒廢了那些本該陽光燦爛的好日子。
可我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
聚會的時候喝酒的時候情緒高漲的時候,誰的眼裡總是會閃過一絲落寞。
人終究還是孤獨的個體。
可孤獨並不可怕,我們一定要學會與孤獨相處。
朋友B常常一個人背著包各處跑,不愛打卡網紅景點,也不打卡網紅小吃,他就愛在包裡塞一瓶水,背著包在陌生的城市亂竄。他是背包客,他說:「旅行時住哪兒不重要,有個地方睡就行了。」
他旅行的每天都非常充實,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過得自由自在。我曾想要跟他一起出行,他拒絕了我:「我習慣一個人轉,恐怕你會不適應的。我們可以分開玩,行程一樣時倒可以一起玩。」
一個人的旅行,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也許你會結實新的夥伴,也許你會慢慢愛上一個人的旅程。
青山七惠在《一個人的好天氣》裡寫到:「我既不悲觀,也不樂觀,只是每天早上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個人努力過下去。」
她說,好天氣裡的那種孤獨,既無奈又美好。但是好天氣,是自己給自己的。
5.
有些小夥伴想利用假期學習。
這固然是值得鼓勵的,但前提是你要是一個自制力很強的人。
如果你有一定的自制力,可以利用假期合理完成學習任務,或者完成其它你給自己規劃的任務,那麼我覺得即使呆在學校,你的假期也一樣非常充實。
可如果你自制力很差,你可能就會在遊戲和做夢中白白耗盡這三天。舍友B曾說要在假期裡好好學習,後來卻除了打遊戲就是睡覺。他說:「早知道我就出去旅行了。」
如果你的自制力不強,就走出去吧,不要讓這麼珍貴的青春白白睡過去了。
拿起行囊,旅行吧!世界那麼大,你不想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