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人大和政協會議3月在北京召開,政府報告、委員提案、熱門話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指引新一年經濟走向。製冷行業作為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朝陽產業,兩會上也多次被提及,特別是加強農業現代建設、大力發展節能產業、搶佔網際網路先機等熱門詞彙,為製冷行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
3月9日,總書記習近平談到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他說,中國現階段不是要不要農業的問題,而是在新形勢下怎樣迎難克艱、繼續抓好的問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不能拖後腿。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清醒,必須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遵循規律、科學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談到「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時也強調,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堅持「三農」重中之重地位不動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解讀:全國兩會的關注熱點,三農是個繞不開的話題。今年的一號文件第一條就提出「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而冷庫是近年來發展現代農業的一項重要建設內容,農民兄弟都知道「要致富,建冷庫」,《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出臺更是提出,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要達到20%、30%、36%以上,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無疑將助推製冷行業大發展。
當然「現代農業」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對於製冷行業而言,如何助力實現「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也頗為關鍵。一直一來,我國製冷行業還存在高中低端參差不齊、行業缺乏統一範例、高端人才缺失等問題,未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施,行業更需要從追求產量和依賴消耗的粗放型向高效、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
關鍵詞:食品安全「黑名單」
全國政協委員住瓊聯名其他委員建議,由國家制定統一的食品安全黑名單系統,使各地區統一在一個系統內,實現資源的互通和信息的及時發布與共享。
解讀: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單」,無疑將讓生產經營假冒偽劣食品的失德失信企業寸步難行,承受付不起的代價。這對製冷行業來說,也是一次新的機遇。國家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對冷凍冷藏設備行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食品安全需要冷凍冷藏設備提供低溫,擴大了冷凍冷藏設備的需求。另一方麵食品安全對冷凍冷藏設備品質要求越來越嚴格,這也將促進冷凍冷藏設備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網際網路+行動計劃」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破天荒的提出「開發利用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佔先機、取得突破。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
解讀: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5.66萬億,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暴漲至2千多億,網際網路時代已然到來。細分到製冷行業,隨著電子商務的大爆發,傳統渠道必將受到猛烈衝擊,製冷行業現有的「信息發布為主,線下交易為輔」的電子商務模式顯然已不能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只有緊跟市場發展趨勢,不斷做出行動,行業才能夠與時俱進。
目前長沙強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製冷行業「三網合一」電子商務體系,首次實現電腦端、手機端及微信端三網合一同步開展電子商務,這對於行業來,無疑是一次新的變革。還有更多的企業正最籌劃建立電子商城,相信未來隨著渠道的扁平化,電子商務將成為製冷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而把握住機遇的先行者必將拔得頭籌。
關鍵詞:能源革命
《政府工作報告》總體部署中著重指出要掀起能源革命,提到「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汙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推動。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解讀:眾所周知,整個地球系統的冷熱就象一個大的製冷循環,人民為了生活更為舒適,或在工業生產中完成生產工藝的要求,採取製冷或採暖等製冷技術,必須消耗一定的能量。積少成多,在全球就就要消耗巨大的能源。
製冷應用必定消耗能源,這是發展中不可迴避的矛盾。特別是有的製冷劑對大氣產生汙染,破壞臭氧層,更是行業必須直面的痛楚,《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也為行業「能源革命」指明方向——需要合理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未來行業需要在製冷技術中儘可能運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利能源、植物油燃料,這也是製冷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另外更完善製冷技術,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關鍵詞:「全程冷鏈」
「兩會」上,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團董事長李小紅提出「關於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加快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的大會建言,並首次提出了農產品全程冷鏈物流「最先一公裡」概念以及具體建設措施,建議支持中西部地區冷鏈發展。
解讀: 當前,我國處於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改革開放攻堅期,但2014年我國冷鏈需求規模達到1.05億噸,冷鏈物流市場整體增長率達到18%,冷鏈作為朝陽產業蓄勢待發,兩會上備受矚目也是必然。
不過也不得不指出,我國冷鏈布局依然過於分散,就冷庫而言,全國冷庫總容量現有880萬噸,這些冷庫主要分散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和滿足城區凍肉儲備任務的儲藏基地,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提供有效的低溫保障,因此在冷庫建設需求上仍存在很大缺口。縱觀整個冷鏈產業市場,還有太多的不合理現象有待改善。未來,冷鏈行業更需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完善相應技術標準,將各環節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模式,把握市場需求,遵循市場規律,實現冷鏈物流產業建設性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智慧民生」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CEO馬化騰提出通過網際網路解決防治霧霾等重大民生問題。馬化騰建議,政府部門應當加快移動網際網路在民生領域的普及和應用,把「人與公共服務」通過數位化的方式全面連接起來,有助於解決看病難、教育資源不均衡以及防治霧霾等新老重大民生問題。他表示,這種「智慧民生」可以提高生活便捷度,降低社會成本,而且為網際網路創業提供更多機會。
解讀: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也是一項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面對現實生活中的「霧霾」「汙水」,製冷行業同樣大有作為,企業需要付出實際行動,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交出一張足夠分量的「生態答卷」,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才是做活「發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才是國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而面對網際網路的新機遇,製冷行業更需要解放思想,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已經改變了民生的方方面面,製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有主動的變革迎接挑戰,才能更好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人工智慧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CEO李彥宏建議全面開放醫院掛號號源,讓病人找到最合適的醫生;而在科技方面,其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慧跨越發展,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
解讀:我國的冷庫建設一度在數量、規模的低階段上發展,對運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相對輕視,使得行業間出現結構不合理、質量效益低的現象,制約了我國冷庫的發展。兩會政府報告和委員提案都多次提及到了智能化,這必將是整個社會發展新的方向。
未來將會是製冷行業「物聯網」的時代,更將是製冷行業「智能化」的時代,隨著冷庫的繁榮建設,冷庫技術必將提出了更高要求,自動化控制、遠程監控等產品的地位將更為重要。冷庫控制系統也必將會和其他的應用逐漸融合,形成新一輪「智能化」大潮,最終改變行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