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患癌,兩個親姐姐一查,竟都長了腫瘤!女生照鏡子別忽視這些...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妹妹患癌,兩個親姐姐一查,竟都長了腫瘤!女生照鏡子別忽視這些...

乳腺癌

是公認的女性健康殺手之一

全球每年至少有40萬人死於乳腺癌

學會預防和早期發現乳腺癌

對女性來說異常重要

小妹查出乳腺癌勸兩位姐姐檢查

一家三姐妹都長了腫瘤

家住漢口的吳女士今年50歲。

•7月中旬,她參加社區的兩癌(乳腺癌、宮頸癌)篩查,查出乳腺有問題,醫生建議轉往上級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做進一步檢查。

8出初,她找到該科的葉春梅主任求診。葉主任初步檢查發現,吳女士雙乳有多發腫塊,左側有一個將近一公分的腫塊。雖然吳女士之前在外院查過B超和鉬靶,但提示為良性病灶,但葉主任覺得腫塊形狀不好,考慮到吳女士的年齡已經處於乳腺癌的高發年齡,葉春梅主任建議直接做微創手術進行切片活檢。

「一定要手術嗎?」吳女士起初有些猶豫,但葉春梅主任耐心告訴她自己的分析後,直言:「你把它放著幹嘛呢?等著癌變嗎?」這句話讓吳女士下定了決心。

8月10日,吳女士做了微創手術,切片活檢顯示為乳腺癌。得知結果,吳女士後怕又慶幸,葉春梅主任主刀,為她做了根治性的手術。因為發現得很早,腫塊很小,也沒有淋巴結轉移,根據她的綜合情況判斷,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術後,她讓家人替她送來第一面錦旗,稱讚葉主任「英明果斷」。

之後,吳女士的兩位姐姐來看望她。姐妹說私房話時,兩位姐姐都說:「我覺得我胸部也有腫塊」。吳女士已對葉主任十分信服,立馬催著姐姐們去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看病。

10月,兩位姐姐先後就診,大姐查出有腫瘤,二姐每側有十幾個鈣化的腫塊,還有癌前病變,都做了手術。

姐妹三人身體康復後,對葉主任很感激。

11月26日,吳女士作為代表,給葉春梅主任送來了「姐妹抱團來診治醫術精湛除頑疾」的第二面錦旗。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主任葉春梅介紹,吳女士家族裡,有長輩也曾因乳腺癌離世,她的決定很及時,因為乳腺癌是有一定家族傾向的。一部分患者罹患乳腺癌是由其父母通過特異的遺傳基因(BRCA1/BRCA2基因)遺傳下來的。這些基因所導致的結構或功能異常,會使其攜帶者乳癌發病危險度遠高於一般人群。若一級親屬(母女、姐妹)患有乳腺癌,本人患乳腺癌的機率會比正常人高四倍。

葉春梅主任介紹,家族史、生育太遲(大於35歲)、月經來潮早閉經晚、不哺乳,均是乳腺癌的明確高危因素,肥胖、飲酒也認為與乳腺癌有關,所以,對有家族史的人,對這些危險因素能避免就避免。對乳腺癌,早發現不僅治療方法更簡單、創傷小,很多患者還可以保留乳房,患者康復得也會越好。建議有家族史者,平時加強自檢,至少每半年到專科醫生處複診行B超檢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行鉬靶和磁共振檢查。 

一個月內母女先後查出乳腺癌

24歲的丁佳俐的家住松滋市新江口鎮。2016年7月,她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一家私企工作。

今年春節前,丁佳俐上班時接到親戚電話說母親身體不適,立即請假回家。

原來,45歲的母親張翠新從去年7月起就感覺左腋下長了個不疼不癢的小包,12月包塊腫大疼痛。

今年2月12日,丁佳俐陪張翠新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被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當即住院治療。

醫生告訴丁佳俐和她的父親丁永紅,化療、手術等費用大概需要20萬元,丁永紅拿出家中全部存款,並找所有親朋好友借錢,好不容易湊到9萬多元,醫院得知家庭特殊情況後,答應她們繼續治療。

在陪伴母親治療的過程中,丁佳俐聽醫生說乳腺癌有遺傳的可能,回想起自己去年七月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小腫塊,似乎還在慢慢變大。於是在醫院進行檢查,發現腫瘤直徑超過5釐米。

2月28日,通過手術對腫瘤進行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為「右乳腺高級別未分化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乳腺腫瘤。「萬幸的是,她們的癌細胞都沒有出現大範圍轉移,如果治療規範及時,母女兩人根治的機率非常大。」醫生說。

小丁母女

如何自查乳腺癌?

同濟醫院專家提醒:

女性的乳房十分嬌弱,容易受到乳腺增生、乳腺癌等的困擾。女性關注乳房健康要學會自查, 20歲起應每月自查。

當發現身體的「小信號」時,要及時就醫,這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治有著重要意義。

乳腺自查四字口訣

看、摸、擠、查

最佳自查時間是月經來潮後的第9~11天。這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比較容易發現病變。

20-39歲非高危人群建議用「看—摸—擠—查」方式自查,當自查發現這些「小信號」時,則需警惕乳腺癌的可能性,及時就診。

40歲以上人群建議體檢中加入乳腺篩查。

如何預防乳腺癌?

專家提醒:

預防乳腺癌,從管住口開始!

乳腺癌的發生是體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高危因素是多因素的綜合,並非只有基因突變和家族史這兩點。

從內分泌角度看,大多數學者認為性激素的長期刺激,如月經初潮<12歲;絕經>55歲;服用避孕藥史8—10年;不恰當的激素替代療法等都可能與乳腺癌的發生有關。

從遺傳角度看,病變有較明確的家族傾向,母系家族中有乳腺癌的人群發病率可增加一倍,而肥胖、酗酒、吸菸、放射線接觸及環境因素等也同樣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因此,建議女性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首先管住口,禁菸酒,控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以免熱量過剩而造成肥胖,從而減少腫瘤風險。

其次,避免雌孕激素濫用,更年期雌激素替代治療一定需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

適時婚育,鼓勵母乳餵養。

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等都能減少腫瘤風險。

相關焦點

  • 查腫瘤 不只是抽血查腫瘤標誌物
    核心提示:很多人認為要查腫瘤,抽血查一查腫瘤標註物就可以了,殊不知很多癌症通過這項檢查根本查不出來。癌症的檢查一定要配合一些儀器,比如胃癌要結合胃鏡,肺癌要通過CT,有些患者畏懼胃鏡,又害怕輻射拒絕CT,結果最終發現這些癌症時,都已經轉移了。大部分人的體檢還是停留在表面——不該做的體檢項目做了一堆,該做的沒有做。
  • 多數患者發現已是中晚期,別忽視這個動作!
    在寧波北侖區人民醫院肝膽甲乳外科30歲的沈女士被確診為乳腺癌而就在不久前她的親姐姐被查出乳腺癌數年之前她的媽媽也被發現患上了乳腺癌……母女三人竟相繼患上同種癌症!他說,媽媽和姐姐是單側乳腺癌,發現時為中期,沈女士是雙側乳腺癌,發現時為早期,經手術以及術後一系列治療,目前3人的病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李醫生介紹,臨床上,乳腺癌多發於兩個年齡段的女性,一是三四十歲,二是五六十歲,「女性三四十歲時,生活工作壓力大,體內雌激素水平波動大,五六十歲絕經後,雌激素水平變化也大。乳腺癌和雌激素關係密切。」此外,乳腺癌家族聚集性也很明顯。
  • 個高的男性或易患癌!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為何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癌?近期,《腫瘤學年鑑》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個子高是男性患癌高於女性的原因之一。一向被視為「加分項」的個兒高,竟成了易患癌因素。《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列舉男性10大高發癌症,給出5條防癌建議。
  • 「救我姐姐,沒有那麼多為什麼!」她捐出2米小腸救了親姐姐的命...
    38歲的嘉興桐鄉人方方是圓圓的親姐姐,姐妹倆都在當地的精編廠裡打工。方方育有兩個女兒,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圓圓生有一個兒子,現在也在讀小學。姐妹倆住得很近,三個孩子經常聚在一起玩遊戲、做作業,仿佛親姐弟一般。
  • 基因突變致乳腺腫瘤大如嬰兒頭
    如三代內兩位以上親屬患癌,患癌機率將增加 可進行基因檢測  父親患食道癌去世,妹妹曾患直腸癌,63歲的馬大娘體內也基因突變,長了乳腺腫瘤。  馬大娘今年63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兩年前,馬大娘摸出自己右側乳腺內有桌球大小的包塊,但沒有重視;一年後,包塊增大,同時乳腺皮膚出現破潰,氣味難聞。
  • 有一種「偏心」叫關曉彤父母,妹妹是一線明星,姐姐卻在老家賣面
    孩子多了,父母在很多方面都顧及不太全面,很容易把精力都偏向一個孩子身上,從而忽視了另一個孩子。大家也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從小長大的兩個孩子長大後發展有很大差異。大部分情況都是,一個孩子長大後很有能力,另一個則是普通人。其實這樣的現象不止存在於我們普通人中,不少明星也是這樣的現象。
  • 小S有兩個親姐姐,大S排行老二,看到大姐後,網友:平淡是真
    這些明星姐妹中,大S和小S似乎一直活躍著,而且兩人很優秀。這些年來只是看到姐妹倆忙著拍戲、主持節目,再到事業有成、結婚生子,讓人們一時間忘了,她們的身後還有一個親姐姐。小S有兩個親姐姐,大S排行老二大S曾經因為飾演《流星花園》走紅,當時的「杉菜」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她真正的名字是徐熙媛,因為和小S(徐熙娣)一同出道時,組合名字是「SOS」,所以大家才用「S」稱呼她們。
  • 一人患癌5名親屬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
    一人患癌,5名親屬竟查出基因突變 專家:乳腺癌、卵巢癌兩種婦科癌症有遺傳,男性也不能「逃脫」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61歲的朱女士患了卵巢癌,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進行了手術,並接受了基因檢測,被發現存在BRCA1突變。
  • 妹妹毀壞姐姐畫作,媽媽讓姐姐「以牙還牙」,妹妹崩潰笑翻網友
    今天要說的這姐妹倆就是如此,兩人都喜歡畫畫,不過姐姐學畫畫時間比較長,所以畫的好看,而妹妹學畫畫時間短,不比姐姐畫的好,於是就有了接下來的情節。姐姐正在專心畫畫,妹妹就拿著畫筆走到姐姐身邊,然後突然出手,在姐姐的畫作上塗鴉了起來。
  • 母親患癌後我放棄治療,如今姐姐出嫁我隨禮三萬,她卻把我攆走
    母親患癌後我放棄治療,如今姐姐出嫁我隨禮三萬,她卻把我攆走半個月前我的親姐姐結婚,她可卻沒有通知我,不過我還是不請自來,在姐姐出嫁那天,我包了一個3萬的紅包,沒想到姐夫把錢砸到我臉上,而姐姐當著眾親戚的面把我攆走了。
  • 慈禧的親妹妹,痛恨姐姐一生,親兒子竟然變成了外甥
    她容貌端莊,身份高貴,為醇親王誕有四子一女,早年與醇親王相敬如賓,後來因載湉的入宮、其餘三子一女的夭折,婉貞大受打擊,一度不振,令醇親王不再愛她,加之側福晉劉佳氏和李佳氏頻出子嗣,她便在掙扎與思念中過了二十二年。慈禧和光緒這對組合,是歷史上有名的掌權太后和傀儡皇帝。但是奇怪的是,光緒並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而是她的外甥。這個小皇帝的親生母親,便親是慈禧的妹妹婉貞。
  • 「腫瘤標誌物」升高就是患癌?專家:別驚慌了
    核心提示:很多體檢中都包有「腫瘤標記物」這個選項,當體檢報告中一連串的英符號文如AFP、CEA、PSA時就會很敏感,尤其是發現超過正常值時,很多人往往陷入「患癌」的恐慌中。但是腫瘤標記物升高就意味患癌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 醫生患癌後給出的良言忠告:這些錯誤真的別再犯了!
    婦科腫瘤專家患癌後:長期鬱悶真的會得癌!大約又過了一個月,有一天參加聚餐時,我覺得不妙,因為耳後下方突然隆起了一個鴿子蛋大的腫塊 ,我摸到時大吃一驚,第一個聯想,當然是以為長了不好的東西,尤其我的父親是因甲狀腺癌辭世。於是聚會結束後,我立即安排了詳盡的檢查。結果是:在副鼻竇裡有一個五六釐米的腫瘤,是「它」引起了三叉神經痛!
  • 27歲男子患癌臥床 妹妹為方便照顧辭去高薪工作
    摘要:看著妹妹和媽媽為自己忙前忙後,馬春偉不禁自責起來。中新網太原5月2日電 題:27歲男子患癌臥床 妹妹為方便照顧辭去高薪工作 租住房不足10平米的空間,容納了三個人吃喝拉撒全部的生活日常,一張雙人床佔據房間的二分之一。
  • 姐姐為救妹妹稱「誰給治病嫁給誰」
    醫生說,馬蹄腎如果要徹底治癒,要將連接在一起的兩個腎離斷,也就是分離開。而趙月的病情特殊,雙腎連接處太厚,離斷會造成無法止血,存在較大風險。23歲的妹妹患「馬蹄腎」,因患先天性腎畸形,兩個腎連在一起,長滿了結石。
  • 黃磊家的育兒觀:「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
    親貝網小編相信有很多人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故事中的孔融的做法,也一直被各位家長當成是教育孩子的典範。但是,如果家長不管什麼時候,都一定要讓大的孩子去讓著小的孩子的話,但這對於大的孩子來說,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也很容易引發矛盾。所以說,這種觀念在現在的很多人看來,都是一種錯誤的育兒觀。
  •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患癌?!
    1.什麼是腫瘤標誌物?腫瘤標誌物是在惡性腫瘤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基因表達而合成分泌的,或是由機體對腫瘤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存在於腫瘤患者的血液、體液、細胞或組織中,可用生物化學、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等方法測定,對腫瘤的普查、輔助性診斷及鑑別診斷、療效觀察、監測復發以及評價預後有一定的價值。
  • 關曉彤還有個親姐姐?和妹妹風格完全不同,短髮在北京經營麵館
    02關曉彤還有一個親姐姐,大家知道嗎?她的姐姐關曉珊,和她站一塊一點都不像,兩個人差異很大。有些明星的姐妹顏值一樣很高,可關曉彤姐姐風格和她完全不同。風格有些中性化,留著一頭短髮,顯得非常幹練。如果不是在綜藝節目上透露他們是親姐妹,估計沒人會相信。她們兩個一個是淑女,一個更像是男孩兒,氣質完全不同。更有網友覺得他們家的基因實在太不公平了,把好的基因都給了關曉彤。姐妹兩人都有著自己的事業,關曉彤在娛樂圈發展得很好。
  • 「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有毒?黃磊的解釋,是聽過最好的答案
    可兩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在相處過程難免有矛盾,於是很多家長為了平息這些矛盾,他們要求大寶讓給二寶。可大寶也是爸媽的孩子,一味地讓大寶懂事、退讓,久而久之,大寶心中也會有怨氣,就開始討厭父母跟二寶,家人之間相處得會不愉快。因此,這樣的做法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反而會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 說好的一起長大,妹妹卻比雙胞胎哥哥高出一截,憑實力「當姐姐」
    男生比女生發育要晚,家有男寶的忍不住犯愁,「咋還沒有女生高」,別急,長長就追上來了!說好的一起長大,妹妹卻比雙胞胎哥哥高出一截前段時間,一位寶媽曬出了兒女的身高對比視頻。在視頻中妹妹先是和雙胞胎哥哥站在了一排,三個小傢伙看樣子個頭差不多,而且眼睛也十分相像,一看就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