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支持、上海市商務委主辦、全國19個省市商務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2014中國(上海)國際網絡購物交易會」昨天在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開幕,500多家來自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的展商帶來了最新的電子商務形態。其中,包括24小時機器人商店等全新零售業態有望率先在上海落地。
不管是易碎的化妝品、價值高的數碼產品,還是需要保鮮的農副產品,都能在機器人商店裡買到。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24小時營業的機器人商店的整體外觀上與傳統的自助售貨機差不多,各種商品可以通過透明的櫥窗玻璃一覽無餘。不過,仔細看去,機器人商店要比自助售貨機大上一圈,增加了顯示屏、銀聯卡閃付、支付寶當面付等功能。消費者在顯示屏上點擊幾下,確定購買的商品後,選擇適當的方式付款,然後就看到一隻3D立體機械手在屏幕後緩緩抬起,拿起對應的商品輕輕放到出貨口。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一消費過程看起來與自助購物沒有區別,背後卻是「雲+端」的全新管理模式。也就是說,機器人商店不僅提供現有商品銷售服務,而且可以接連網上信息,消費者在網上看中的商品可以到機器人商店來取貨,且只要輸入網購驗證碼一個環節。工作人員說,一臺機器人商店可以容納50種—80種商品,對商品種類也沒有嚴格限制,所以可以成為線上線下零售的溝通點,24小時為消費者提供服務。正因為此,機器人商店逐漸在歐美市場流行起來,而中國尚未出現真正的機器人商店。不過,伴隨著機器人商店逐漸被中國市場認知,上海將成為這一新業態的落地城市。未來,機器人商店將進駐本市的機場、火車站、高端商務寫字樓等區域,同時深入各大社區。與之配套的App定位軟體也能幫助消費者找到最近的機器人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