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資深的遊泳愛好者,兒時就參加過幾年的專業遊泳隊訓練,常見身邊不會遊泳的朋友對你如此關心與關心。理我簡單說兩句我遊泳到現在的感受,以及我教別人遊泳的過程經驗,如果你能適用的那最好,如果你有自己的理解那更好
第一、遊泳的第一步是消除自己對水的恐懼感,有很多人由於各種因素從小對水就有很大的恐懼感,站在水邊就很擔心,一到水中就全身僵硬,這樣很難把泳姿動作做好,不到位的動作讓學習難度增加,直接導致信心喪失等各種問題。
第二,很多人因為本能的關係,心態特別緊張,每次感覺在水中憋氣沒多久就急急忙忙地站起來或將頭伸出水面,初學者很多都覺得別人的氣好長,其實更多的是自己太緊張而導致憋氣時身體消耗大量氧氣,而不是肺活量。
那麼,你周圍教你的人也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教是否專業,能否給你正確的指導、糾正和示範,是否讓你覺得他在你身邊就比較安全,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你在學習的時候是否能夠安心放鬆地做動作練習。因此,我認為有必要找一個專業人士來教你,特別是姿勢的正確與否,必須從一開始就練習。
我主學的是自由式,蛙泳仰泳蝶泳不出手都不說~~~
學會遊泳,首先要從憋氣開始,憋氣既是對水的熟悉,也是消除對水的恐懼的最佳方式,當你在水中憋氣時,放鬆自己的心,你肯定會感覺到它很久很久。在呼吸可以達到40秒後,練習遊泳將會更加流暢。
接著,你需要在岸上開始練習遊泳時打腿(我學的是自由式,如果你學的是其他的體式,請忽略這一點),腿必須崩直,膝蓋不能彎曲,以使大腿產生前進動力
然後是手劃的體式,這種體式適合先在岸上練功規範後再下水,直接在水中練功很容易動作變形,首先在岸上練功時要讓身體記住體式的動作要領,這樣在水中練功時動作變形不會太大。
下地練習時要注意手腳協調,很多初學者手腳不協調,腿上不能打水,手不能動,手不能動得很厲害,這需要時間來磨練,不是一日之功。不過由於是業餘愛好,動作難看也不是問題,只要能遊就行~看看自己的能力~
手與腳協調後,就可以練習換氣了,換氣要注意的是,頭只需側著讓嘴巴能有一半左右出水面,呼吸到空氣就夠了。許多新手恨不得把頭全抬起來,吸那麼一口氣,這樣不但影響了前進,還容易嗆到水。當需要換氣時應先將頭部在水中時需要呼出的氣吐出,當側頭換氣時只需吸氣,否則會造成時間過長而嗆水,非常危險,或需要將頭部暴露水面以完成換氣,很浪費力氣。
幾乎這樣一整個系統的練習下來遊泳就算是學會了,當然學習上的小點子實在是不少,動作的要領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具體的我還是建議找一個專業的教練,好好學習,如果有悟性,膽子大,一個星期學的我也看得出來,三天學的最快。但這種學遊泳也不是拼得快,最後學就好了!
重量和水相當,在水中不會沉入水中。假如你吸一大口氣,然後保持鎮靜,就可以浮出水面,露出頭部。呼吸要有條不紊,手臂、腿要有規律地向下、向後運動,根據牛頓力學,你的身體會得到一種向上、向前的力量,當你能夠漂浮和遊走時。
人類本來就會遊泳,只是後來因為不用而廢掉了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是要將其應用到實際中,你需要刻意練習。
在池水淺處,深呼吸,輕柔地將身體沉入水中。頭部沒有入水,屏住呼吸。放輕鬆,伸展四肢,感受身體浮力。你們會發現,你們的身體並沒有沉入海底,而是慢慢地漂浮起來,你們甚至可以感覺到有一塊身體露出水面,與空氣接觸。你們是如此的感覺。悶不起氣來,輕輕站起來,換口氣,再也沒有入水,繼續感覺,直到你克服了對水的恐懼。
當你屏住呼吸不在水中時,輕輕移動你的手臂、雙腿,感覺到水對你的反作用力。嘗試划水,往前走,感受身體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往前,往上。接著你加大划水動作的幅度,用力向下,向後劃,感受身體的運動狀態。
在水裡的時候,努力地將頭抬起,讓嘴露出水面。儘量做到身體與水平行,頭部與水垂直,就像你趴在床上看書或者玩手機一樣。你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當然,要在下半身沉入水中,動態地保持嘴露出水面,以便呼吸空氣。
當你在水中划水的時候,不要像在陸地上划水一樣均勻的呼吸,而是要迅速的吸氣,然後保持鎮定,雙腿向後退後,在水中劃一段距離。約5-10秒後,慢慢吐氣,然後再吸氣,繼續走。
如不慎進到嘴裡,不要驚慌,把水吐出來就可以了。
如此多的希望寫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