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小島老師的教學生涯中,遇到特別負責的家長,他們很喜歡講道理。性情溫和,從來不訓斥孩子,學生犯了錯,也能做到心平氣和地溝通。是真正意義上的佛系家長,接觸的久了,我漸漸發現,其實這些滿口大道理的家長,教導出來的孩子一樣還是叛逆、難管教。尤其是體現在學習上,考得不好,家長一頓溝通和說教,下一次還是考得不好。於是就有教育專家說,家長的教育方法一定不能太溫和了,該責罰的時候絕對不能手軟,真的是這樣的嗎?
作為老師,我不太推崇暴力教育。打,確實能夠短平快準解決學習問題。要說學生長不長記性?可能短時間內長了記性,但是該錯的還是會繼續錯,因為沒有人指導學生如何不再犯錯。家長會說的大道理,往往基於表面。上學前的囑託:好好聽講。寫作業前的吩咐:認真點寫、抓緊時間。考試前的技術指導:仔細點、細點心。什麼才是好好聽講?怎樣寫作業可以抓緊時間?考試中如何仔細點?這些內涵家長沒有輔導過,光是大道理的囑託,能提高成績嗎?
1、 如何好好聽講的技術指導
認真聽講、好好做筆記、提高注意力,這些都是家長最喜歡和孩子在日常說的學習方法。表面上,家長很負責,天天叮囑,實際上,小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好好聽講,可能進了校門,他就把家長的囑託給忘到九霄雲外了。好好聽講四個字,家長說起來輕鬆簡單,對於小學生來說,簡直如同去上一節高數課,除了不讓老師發現自己正在做小動作,我真不知道什麼樣的聽講才算是好好聽。
跟著老師的節奏,學會找問題,解答案,按照老師的要求在課堂上做好筆記和學習,除鵝遵守課堂紀律,還需要在45分鐘內,讓自己呈現出一個學習的狀態,認真和一絲不苟,這才是一個好好聽講的學生該有的學習姿勢。可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輔導方法,只停在了別開小差,好好聽講的技術指導上。
2、 寫作業怎樣才能抓緊時間的學習分享
我們家長在每天晚上的寫作業時間,最常說的就是:快點寫、別磨蹭。怎樣快點寫?孩子譁啦啦寫完了,家長說不對,字寫得太醜,重寫。繼續認真寫,一筆一划,家長又說,怎麼寫這麼幾個字要2個小時?寫個作業磨蹭死了,孩子非常委屈,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
其實,我們家長只要告訴小學生,抓緊時間寫作業,其實就是需要同學們對作業的難易度進行一個安排,先寫難度較大的作業,寫完了再寫輕鬆簡單的,甚至是先寫語文,再寫數學,把方法解構到日常學習中,督促學生去掌握寫作業的方法,這才能做到抓緊時間寫作業。
3、 考試中細點心說的是時間分配
每當考試的時候,家長說認真、細心,其實都想表達的是什麼?那就是檢查卷子,做好時間分配。平時學習慢、動作慢的學生,在考試中自然就很吃虧。家長提示一句:細點心,表達的是學習態度,執行的是學習意識。考試中分配好時間,預留十幾分鐘,對把握不準的題目進行檢查和最後的核對,這就是細點心的過程。但是家長能把細點心的細節告訴孩子嗎?不能,家長這麼說,就當是完成了對孩子的學習囑託,至於孩子會不會檢查試卷,能否考出優異的分數,家長看到的都是失敗的時間分配結果,而不是孩子沒有時間檢查試卷。
家長少說一個學習大道理,把道理的應用多引導孩子執行到學習細節中,這才是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前提。講了一堆大道理,家長也沒時間陪孩子學習,都是沒有用的輔導方法。對此,家長們都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