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吳林靜 實習記者 謝孟歡 成都攝影報導 每經編輯 楊歡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發展,各個城市「開放」格局也不斷打開。作為最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愈加成為向西開放門戶,其對外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10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歐洽會」)在成都召開,「尋找『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投資、貿易和科技領域全面合作的契合點與新機遇」。本屆歐洽會將進一步促進蓉歐深度合作,助推中國品牌在歐洲的技術轉移、品牌推廣,建立更加法制化、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今年5月,中國首個對歐合作綜合服務平臺——「中國-歐洲中心」在成都高新區Icon·雲端啟動,將成為「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和中國西部對歐全面合作的新窗口、歐洽會的永久會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 歐洽會上獲悉,國家商務部日前表示,有意向將「中國-歐洲中心」升格為國家級與歐洲交往的平臺。
歐洲被納入成都「朋友圈」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2017》,從貿易市場看,東南亞因與我國西南地區地理位置相近,成為2016年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成都在「新開放觀」中將「更全面」放在了首要位置,希望更多的企業走向更多的國家,更廣闊的地區成為成都的合作對象。
與「新開放觀」同步踐行的是不斷構建的大通道,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為成都新的開放時代提供了新的思路:迄今為止,從成都發出的國際航線已達102條,從成都出發的15小時經濟圈不斷成型;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開行,更為成都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不斷躍升的向西對外開放門戶,搭建了一個通向歐洲的物流貿易通道。自此,歐洲被納入成都的「朋友圈」。
「歐洲行」5年以來,成都創新創業企業的足跡,深入德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比利時、捷克等歐洲國家。在「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的時代背景下,歐洽會成為歐盟成員國參與最多、歐方企業參與最廣泛、中歐交流規模最大的投資、貿易和技術創新合作盛會之一。
中國-歐洲中心高193米
今年,一棟高達193米的城南標誌性建築正式落成,中國-歐洲中心將成為未來歐洽會永久會址,國際合作的美好藍圖正在徐徐展開。或許,這裡未來將成為國家級與歐洲交往的平臺,成都乃至西部與歐洲的交往將越來越密切,對外也越來越開放。
今年的「歐洲行」,首個投資貿易合作論壇就在世界移動之都——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根據《2016歐洲數字城市指數》,巴塞隆納是第九大最吸引數字企業家的歐洲城市。記者注意到,歐洽會期間,不少來自成都信息技術產業的企業對西班牙興趣濃厚。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貿易發展局上海代表處貿易與投資官員張淑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年來,成都乃至西部與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作為加泰隆尼亞地區在中國的政府派駐機構,目前僅在北京、上海和香港設立了辦事處,但張淑敏近兩年來成都的頻率越來越高,「9月剛來過,10月又來了。以後合作更頻繁以後不排除會在成都正式設立辦事處」。
對於成都越來越開放的局面,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四川代表處的王瑩感受更深。她告訴記者,成都不少高科技企業、貿易企業都開始與德國北威州建立了聯繫,北威州的外資投資到重組併購都出現了成都企業的聲影,「以前是比較保守的,但是現在越來越開放」。德國北威州投資促進署四川代表處也將進駐「中國-歐洲中心」,那裡上下遊服務的完備以及同行的聚集都讓王瑩充滿了期待。
又入駐17家歐洲機構及企業
歐洽會上,「中國-歐洲中心」舉行了歡迎入駐儀式,17家歐洲機構及企業代表籤署入駐「中國-歐洲中心」意向性協議。歐洲機構和企業入蓉數量再次增加。
另一個重頭戲,是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中國西部中心」正式揭牌,他們將入駐「中國-歐洲中心」。「成都成為歐盟卓越創新中心(中國)項目落地中國的第一個區域分中心。」歐盟項目創新中心主任代伊伶介紹,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中國西部中心」旨在促進歐盟創新研究機構及企業與中國西部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使之成為中國西部與歐盟研究創新合作的重要窗口。
同時,法國索菲亞科技園與成都高新區共同啟動索菲亞科技園中國創新中心和成都高新區(歐洲·法國)創新中心雙中心。雙中心會將雙方合作機制常態化,推動兩地頻繁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