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日本愛國者是如何玩死祖國的?

2021-02-07 飛碟說

導語:本文為舊文重發,始發於兩年前的今天。如今又是918,重發本文,希望大家能夠更加深刻地銘記歷史,反思歷史。

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對918事變不陌生,但大多數所了解的,我們的教科書和一般歷史讀物所描述的918,都是從中國的角度來描述,至於日本方面,他們為何敢對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東北地區下手?又是如何策劃這場戰爭的?而在奪得東北地區之後,他們又為什麼在作死之路上一路狂奔?

這些歷史故事除了有意思之外,在現在看,也有著極其深刻的現實意義。所以,在今天,我們就從日本的角度來講講918事變。


落後就要挨打

先講個小故事:

大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時候,一支外國艦隊開到了某國的港口,水兵長期生活在艦船上,根本見不到女人,所以他們上岸之後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去嫖妓。

幾名外國水兵在妓院門口排隊的時候,發現本國人居然不排隊直接進,外國人哪受過這待遇?於是一怒之下把妓院砸了個稀巴爛,當地的捕快迅速出動,把這個肇事者抓了起來。

誰知道軍艦上的外國人一聽敢抓我們的人,立刻下來四百多號,奔著巡捕房就去了,同時軍艦打炮直接對準當地衙門。當地政府一看這架勢,立馬嚇破了膽,趕緊給這些外國大爺賠禮道歉,至於砸妓院那事,當然是白砸了。

看到這,你可能覺得這是我們在晚清時代眾多屈辱史中的一件,但其實故事中的某國指的是日本,外國指的是大清,而這群水兵,就是大清的北洋水師。「長崎嫖娼事件」在日本是一件婦孺皆知的故事。

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的歷史也充滿了屈辱,而且欺負他們的除了各路西方列強之外,還有大清國,所以,「落後就要挨打」這種心態也深深存在於當時的日本人心中。

八年之後的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也從清帝國手中搶來了亞洲霸主的地位。

又過了十多年,日本在日俄戰爭中取勝。要知道,自從近代以來,黃種人一直都是被白種人按在地上摩擦的,這次日本人直接幹翻了沙俄帝國,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日本人有多麼歡欣鼓舞,這場勝利無疑也宣稱:

大和民族從此站起來了!

奇葩的制度

在全面侵華之前,日本的運氣簡直好的不像話,基本上連戰連勝,這也導致了軍國主義思想的膨脹,而最終之所以達到了窮兵黷武,甚至導致國家走向敗亡,也和日本的奇葩制度有很大關係。

正常的國家,都是由政府來掌管軍隊,比如美軍的三軍統帥是總統,但因為歷史原因,日本在近代的制度比較奇葩:政府和軍隊全部聽命於天皇,平時則是各幹各的,誰也管不了誰。

問題是天皇天天在深宮大內住著,偶爾才下個命令,所以軍隊其實是自己管自己,政府根本幹預不了。

日本昭和天皇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內閣還有個倒黴催的「現役軍官制」,即內閣的海軍大臣和陸軍大臣都要由現役軍人擔任,這就很容易造成一個惡果:如果軍隊不爽政府了,可以立刻讓兩個大臣辭職,內閣少了兩個大臣,那還怎麼運轉?

而日本軍隊高層的人員主要來自於陸軍大學,而陸軍大學的主要成員則來自於陸軍幼小的畢業生,這群日本未來的軍官從小就與社會隔絕,在軍校生活,所以他們往往有兩個特點:

一、中二病晚期。這群軍官從小與世隔絕,天天學習的是各種軍事、戰爭理論,平民百姓怎麼想他們不知道,政治、經濟基本白紙一張,至於人文關懷,抱歉,能吃嗎?所以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往往是按照自己的那一套理論來的,而出現問題的話,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戰爭。

日本神風隊隊員

二、迷信精神萬能論。在這群人心中,高科技武器屬於奇技淫巧,戰爭取勝的訣竅是武士道精神。所以到了二戰後期,美軍用機槍掃射的時候,日軍還用著三八大蓋,注意:這個三八不是指1938年,而是明治38年(1905)哦。

這麼一群中二病指揮軍隊,還沒有政府管著,他們幹出喪心病狂的事來也就不意外了。

豪賭九一八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趁著歐洲打得一塌糊塗,出兵侵佔了德國在膠東的殖民地。對於日本這種順手牽羊的行為,英美很不滿意,於是組織各個國家開了個華盛頓會議,重新劃分勢力地盤,也讓日本把膠東半島還給中國。

日本當然不樂意,但那時候的英美實在是惹不起,只能把吃進嘴裡的吐出去。

經過此事,日本發現,儘管自己和英美是盟友,但人家根本不把他當自己人,敢情你們搶夠了,我再搶就得吐出去,憑什麼?

在這個背景下,石原莞爾和他的《最終戰理論》冉冉升起。

石原莞爾

要說918事變,就不能不說石原莞爾和他的理論。石原當年是超級學霸,以第二名的成績從陸軍大學畢業,他提出的《最終戰理論》,就是指以日本為首的東方與以英美為首的西方遲早會有一場大決戰,而日本因為國土狹窄,難以進行現代戰爭,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基地,這個基地就是東北三省。

最終戰理論一經提出,特別符合軍隊的胃口,而當時的日本媒體也天天鼓吹這個理論,石原莞爾本人更是成了軍隊的偶像人物,其他軍官對其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但以犬養毅為首相的日本政府主張與中國交好,並不主張侵佔東北,而軍隊那邊也覺得出兵的話勝算幾乎沒有。

因為張學良當時擁有的部隊達到40萬,而關東軍只有兩萬人,但就在奉天省內的東北軍也達到了近十萬。另外,當時的東北空軍還擁有100多架新式飛機,以及海軍的21艘艦艇,這些都是日軍所沒有的。

關東軍在東北

1931年,9月,身在東北的石原莞爾已經開始同幾位主謀策劃侵佔東北的軍事行動。其實他的行動是沒有得到軍部授權的,但日本方面的軍官認為這是軍事天才在為帝國的千秋萬代謀劃,不但不管,還有人偷偷來幫忙。

雖然石原莞爾等人打算一意孤行,但這麼大個賭局,可以說賭上了日本國運,他們心裡也實在沒底,15日晚上,幾個主謀聚在一起,板垣徵四郎拿起一支筆,說放手後往左倒,就幹,往右,就算了,結果筆居然往右倒了下去。

當時氣氛一度非常尷尬,大傢伙你看我,我看你,要不,就這麼算了?

這時一個只有35歲,名叫今田新太郎的少佐拍案而起:你們不去幹,我就自己去!

其他幾位怔怔地看著這個憤怒的年輕人,許久,指揮部爆發出一陣怒吼,就這麼定了。

這就是青春的熱血啊!這就是荷爾蒙啊!這就是趁年輕幹大事啊!

兩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命運,就被一個少校軍官的一句話,兒戲般地決定了。

不斷作死,直到滅亡

全面侵華之前,日本的運氣簡直好得讓人眼紅,而918事件更是好得令人髮指,東北軍在地利和人數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居然直接放棄了抵抗,日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瀋陽。不僅如此,不久後,張學良就帶著東北軍跑到了關內,把整個東三省全部讓了出來。

天天聽著報紙廣播裡說「滿蒙生命線」的日本民眾先是一驚,然後就陷入了狂喜:每天魂牽夢繞,有關皇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戰居然一夜之間就兵不血刃的完成了!

這感覺,就跟你想跟馬雲握個手,誰知道馬雲看到你就給了你兩千萬一樣!

太不可思議了!

本來日本分主和和主戰兩派,如果東北軍當時能把日軍拖入戰爭泥潭,過不了幾個月,主和派就會佔據上風,之後的歷史走向或許就會大不相同。但張學良的不戰而撤,讓主和派徹底閉了嘴,畢竟主戰派用實際成績打了他們的臉。

但日本國內也不是沒有清醒的人,首相犬養毅就希望軍隊能把東北還給中國,這下可捅了大簍子:全國都處在兵不血刃佔領東北的狂熱民族自豪感當中,你犬養毅居然想讓皇軍把已經到手的滿蒙生命線吐出去?你丫這特麼不是日奸行為嗎?

犬養毅

1932年,日本軍方派人刺殺了犬養毅,按說首相被刺,這放哪國都是一場大案,需要嚴厲徹查的,但在當時的日本,所有人都知道是軍方幹的,但就沒人追究了。首先是政府管不了軍隊,918事變就是軍隊在政府極力反對的情況下發起的,其次,民族英雄槍斃了日奸,難道還讓民族英雄抵命不成?

從此之後,日本的理智人士噤若寒蟬,生怕發聲違背「國家利益」而被當日奸處決了。

按石原莞爾的理論,佔領東北之後就可以了,但他手下的下級軍官可不滿足,仍然不斷製造各種事變,當石原莞爾阻止他們的時候,這群下級軍官眼皮一翻:當初前輩也是在不聽命令的情況下擅自行動,從而建功立業的,我們只是在向前輩學習,有何不妥呢?

這就是石原等人製造918事變的惡果,日軍的各個下級軍官都以不聽軍令,擅自出擊為榮。就算失敗了,因為出發點是為了愛國,所以也可以原諒,免於處罰。

這種下克上的風氣一直帶到了全面侵華之後,直到把日本推向滅亡。

同時,日本的石油也非常尷尬,他們的自產石油只能滿足5%的需要,剩下九成多都要從美國進口。在此情況下,佐藤賢了再一次下克上,直接攻佔了法屬印度支那,希望以此做跳板,攻擊荷蘭屬印度,因為那有大量石油。

雖然那時候荷蘭已經被德國打得滿地找牙,但畢竟還是美國盟友,美國人一看怒了:你打中國我不管你,你連我朋友都打,那你七七事變之後打下的地盤吐出來吧,要不斷你的石油。

其實,這對日本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首先,全面侵華之後,日軍每年在中國戰場要損失總兵力的5%,明眼人已經看出日本陷入了戰爭的泥潭,美國這下正好可以讓日本借坡下驢,而且美國的言外之意就等於承認了偽滿洲國的合法性。

這就是美國出賣了中國的利益,換來與日本的和解。

但918奇蹟般的勝利早就讓日本軍方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愛國軍官」們更是不答應:那是皇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憑什麼你們美國人一句話我們就得吐出來。

於是軍方又打算進行一次豪賭:進攻美國。

這事稍有點嘗試的人都知道是在作死,但軍方表示:忘了918的奇蹟了嗎?當年能奇蹟能出現,為什麼這次不行?

於是珍珠港事件爆發,後面的歷史我們無需贅言。

文章開頭的時候,我說從日本的角度看918事變對我們很有現實意義,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有時在網上經常看到類似「中國就差打一仗去證明自己的強大了」的觀點,在這些人眼中,打仗似乎是一項穩賺不賠的生意,在提起戰爭的時候,他們甚至充滿了嚮往。

每次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發生摩擦和紛爭的時候,總有些人叫囂著要用戰爭手段教訓對手,甚至動不動就要「核平」這個,殺光那個。

確實,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舉足輕重,軍事力量也是一日千裡,突飛猛進。

然而,80多年前,亞洲最強的日本,就是在這種狂熱的好戰情緒和民族情緒的推動下,不顧自身的實力和理性人士的規勸,一步步走進瘋狂和滅亡的深淵的。

落後就要挨打不假,但並不代表強大了之後就要打別人。

記住忘戰必危,同時也別忘記另外一句:好戰必亡。


相關焦點

  • 國恥:九一八事變
    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倭寇侵華,絕非偶發,他們處心積慮,蓄謀日久...本庄繁與東條英機,乃九一八事變幕後黑手!在任關東軍作戰參謀時和板垣徵四郎一起策劃實施了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因和東條英機的對立而被編入預備役,在戰後因嚴重病狀等原因被免除戰犯起訴!蒼天有眼,首犯石原莞爾最終沒得好死!
  • 【九一八演講稿】高中生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
    【九一八演講稿】高中生紀念九一八事變演講 2011-09-13 13:04 來源:www.leadbbs.com 作者:
  •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勿忘國恥
    「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之際,為銘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9月18日,歷城職專全體師生在操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該活動由團委負責人劉金柱主持,全體師生參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九一八」事變雖然已經過去整整89年,但是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因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
  • 「九一八事變」——勿忘國恥,吾輩自強,不能錯過的知識
    2、中國社會性質的轉變:"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蓄意把中國變成日本獨佔殖民地的嚴重步驟,使得中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且日本侵略逐步向華北地區擴展;中日民族矛盾開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中國社會性質、國內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化。
  • 九一八事變前後,日本東京大學兩份問卷調查,結果顛覆了傳統認知!
    1931年9月18日夜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是夜,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給東北軍,隨即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 「九一八事變」,不能不知的8個歷史真相
    田中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圖謀侵佔「滿蒙」的「根本政策」,拋出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對日本的生存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公然宣稱「惟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如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侵佔中國野心的大暴露。在此前後的中國國內形勢,國民黨內部爭權奪利、四分五裂。
  • 918是什麼日子歷史事件回顧 2018年是九一八事變多少周年
    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018年是918事變87周年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被稱為「國恥日」。
  • 回顧「九一八」事變始末
  • 「九一八事變」——不能遺忘的歷史,不能錯過的知識
    4、九一八事變後,中華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同時國共兩黨的聯合也開創了團結禦侮,共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新局面,實現了民族大團結。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 英國在九一八事變時漠視中國利益,在一·二八事變中態度大變
    《泰晤士報》等英國報刊在九一八事變的報導上既有認同日本在東北的利益、中國應為中日衝突負責的主張,也積極呼籲國聯調停、日本應該撤軍,在一·二八事變中,報紙強烈譴責日本的行為、並稱讚中國軍隊的表現、積極呼籲雙方停戰。這種態度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英國的利益和殖民主義價值觀。
  • 成都石化工業學校開展紀念「九一八事變」團組織生活會
    9月18日,成都石化工業學校開展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紀念「九一八」事變團組織生活會。在振奮人心的團歌聲後,各班組織觀看了《勿忘國恥 九一八事變》紀錄片,同學們了解到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為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埋下了導火索,中國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並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廢帝溥儀
  • 勿忘國恥,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
    89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變」爆發14年間,3500萬同胞的鮮血灑滿中華大地「9.18」提醒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歷了怎樣的苦難,中國人民曾經過怎樣艱苦卓絕的鬥爭。為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凝聚民警鬥志,激發愛國主義精神,勐康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大黑山分站組織民警開展觀看「9.18」講述歷史、重溫入黨誓詞系列活動。
  • 整個抗戰過程中,自從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以來,就註定了失敗
    在整個抗戰過程中,自從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以來,就註定了日本要走向失敗。這就相當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這個魔盒一旦打開,就沒辦法再收回了。發動「九一八」事變的主要是石原莞爾和板垣徵四郎這兩人,其中的石原莞爾是日本的一個戰略天才,其人家庭出身十分優渥,自幼就聰明好學,對當時的國際形勢和戰略問題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1931年,一場由日本關東軍蓄意策劃的爆炸發生在瀋陽柳條湖畔,九一八事變由此爆發。眾所皆知的是,由於國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二十餘萬東北軍一月之內齊齊卸甲,將東北三省的大好國土拱手讓給了日本帝國主義。東北自此淪陷長達十四年,一首流傳甚廣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一代人的恥辱和悲愴。
  • 九一八事變時「不抵抗」命令到底是誰下的?蔣介石還是張學良?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你一定還記得這首哀婉悲傷的歌吧?1936年11月,著名音樂家張寒暉譜寫的這首獨唱曲,曾經傳唱一時,令無數國人動容。歌中提到的「九一八」事變,發生於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攻擊東北。
  • 有軌電車乘務員手繪宣傳畫 紀念九一八事變
    孫鑫想著馬上就要到「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了,應該讓更多的青年學生了解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青島有軌電車途經的明陽路和國城路站附近有小學、初中還有職業高中,早上乘坐有軌電車上學的學生很多,9月17日上午7點,乘務員孫鑫帶著自己手繪的抗戰宣傳畫為乘車的學生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歷史教育課。
  • 歷史過往:九一八事變,日軍查抄張學良家產,八萬根金條立刻被運回日本
    張家父子經營東北多年,擁有豐厚的財產,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日本人就衝進了瀋陽大帥府,當時日本人在統計張家財產,他們發現天津銀行和滙豐銀行裡面都有一千萬,朝鮮銀行四百萬和正隆銀行兩百萬。在九一八事變時,這所兵工廠步槍4000支,輕機槍400挺,重機槍100多挺,TNT炸藥120噸,另外這所兵工廠還可以製造日式37毫米平射炮,日式75毫米野炮、山炮、迫擊炮、高射炮,日式105毫米加農炮,日式150毫米榴彈炮,克式75毫米山炮,奧式77毫米野炮,奧式100毫米榴彈炮。
  • 一分鐘了解「九一八」事變,這8個真相老師該給孩子講!
    事變背後,老師該講給孩子們的八個真相……(下滑跳過文字,可直接查看漫畫版「一分鐘了解九一八事變」)真相一:日本蓄謀已久1931年9月18日22時,東北大地的爆炸聲震驚了世界。蘇聯政府致電中國表示同情,對日本侵犯蘇聯在中東鐵路擁有的權益提出強烈抗議。但與此同時,出於自身利益和在中國東北的權益,為避免與日本直接衝突,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政府兩次向日本致函表示,對於中日衝突將採取不幹涉主義的中立立場。九一八事變前一天,美國國務卿與日本駐美大使出淵勝次達成一項秘密諒解:美國保證不幹涉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日本則保證其在中國東北的行動應限於錦州以北。
  •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九一八事變」主題活動
    (楊傳旨 陳煒)為了讓幼兒了解「九一八」這個特殊日子,激發老師和幼兒的愛國熱情,2020年9月17日,惠濟區花園口幼兒園開展了「九一八事變」主題教育活動。班級開展「九一八」主題教育活動各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有序組織幼兒開展關於九一八事變的主題教育活動
  • 九一八事變後,中山先生的秘書長寫了兩首詩,張學良看後十分惱火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炮轟東北軍瀋陽北大營,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東北軍高層判定:第一,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中國也沒有力量跟日本打。如戰敗,日本將對我要求割地賠款,東北地區將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