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某省國稅系統發布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告,提供了一百八十多個職位,清一色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同時強調必須是教育部承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
為了避免誤會,公告招聘條件對「全日制學歷」進行了詳細解釋,尤其強調了「專科升本科」的情況。
「教育部承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是指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以及應屆全日制普通專科生在畢業之前一次機會參加普通專科升普通本科考試考取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
對公告中提到的留學生和獲得博士學位人員報名條件,我們不做評判。從解釋中,可以看出「全日制」非常重要。招聘條件明確了兩類本科生具有「全日制」身份。
一、參加高考,被普通高校錄取的本科生
高考時社會公認的最公平、公正的考試。為了夢想,一屆屆學子前赴後繼。所以高中三年的生活是如此緊張,大家在這樣的快節奏中努力奮鬥。而那些衝出重圍,考取了全日制本科的學生自然先勝了一步。
有人說「高考不重要,人生還有很多種選擇」,這只是一碗有毒的雞湯。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對特定人群的一種說辭。而正在奮鬥中的高中學子,切不能在高考這件事上掉以輕心。
二、參加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考試,成為全日制本科生
如果真的實力不濟或運氣不好,沒有考取全日制本科。在不願意復讀的情況下,可以去專科學校就讀,此時你的身份是全日制專科生。畢業之前,參加本省的普通教育專升本考試。只有全日制專科應屆畢業生具有報名這類考試的資格。所以,機會只有一次。
社會上也稱這種考試為「統招專升本」,因為是省級統招選拔性考試,標準相對較高。一般情況下,錄取人數控制在當前全日制專科應屆畢業生總數的5%以內。根據網友爆出來的錄取數據看,學習氛圍好一些的專科學校,錄取率可以達到10%,部分學習氛圍弱一點的專科學校,錄取率不足2%。
但無論有多難,努力一下,拿下「統招專升本」考試,就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升學、就業上與全日制四年制本科享受同等待遇。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獲取本科學歷之外,還有多種渠道可以獲得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如自考、成考、開放教育、遠程教育。通過這四個渠道獲得的本科學歷不屬於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學歷。有網友表示,非全日制本科學歷社會認可度很低,很多用人單位明確表示新員工必須具備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不過,在沒有機會和能力取得全日制本科學歷的情況下,通過自考、成考等方式獲得本科學歷也是必要的。在選讀專業和學校上,應符合本系統的工作性質和要求。
舉個例子。小張專科畢業後到某單位上班,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通過自考獲得本科學歷。那麼他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方面與擁有全日制本科學歷的同事享受同等待遇。這種情況在「體制內」比較普遍。
話說回來,既然取得了本科學歷,就說明具備了本科層次的水平。但為什麼非全日制本科學歷不受人們的待見?主要有兩個觀點
第一,拿不到「全日制本科學歷」,說明學習能力有限
以安徽為例,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錄取率超過40%,有些地區本科錄取率超過60%。有網友就說,高中生只要是真的在認真努力學習,一般都可以考取本科;就算考不取本科,進入專科學校之後,還可以繼續努力,爭取通過「統招專升本」考試。如果這樣都拿不到「全日制本科」學歷,只能說學習能力有限。
第二,非全日制學歷教育「水的很」
有大學生網友透露,自己幫老師修改學校成人教育畢業生論文,文章語句不通順很常見。一些論文水平很差。還有一位自稱通過電大學習取得本科學歷的網友表示,學了兩年,沒去上過幾次課,稀裡糊塗的考試,稀裡糊塗的拿到了本科學歷,真的不知道學了什麼。
其實,「全日制」學歷身份是一種頭銜,但也有些大學生渾渾噩噩的度過了四年,「混」到了一個「全日制本科」,他們只是很幸運的通過高考獲得了這種資格;而有的自考生,勤奮刻苦,學到了本領,拿到了本科學歷,但得不到肯定,令人惋惜!
當然,社會意識很難短時間發生改變,期待未來不再歧視「本科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