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2020-09-02 20: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美麗武清 ,作者美麗武清

美麗武清

宣傳推介武清

飄動的卡片寄託遙遠的思念

潔白的玫瑰代表深切的哀悼

在武清區松鶴園小區社區共祭的展板前,居民將手寫的卡片系在樹枝上,為離去的親人獻上一朵純白的花,他們用這樣文明環保的方式表達哀思。今天是中元節,下午五點,松鶴園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鄭茗準時來到社區祭祀的展板前,為居民準備好卡片、鮮花等物品。

鄭茗介紹道:「今年是我們小區開展共祭活動的第二年,從8月28日到9月2日,每天都有很多群眾參與其中,很多人都說非常滿意這樣文明環保的方式。在公祭點位我們有兩名工作人員服務群眾,還有兩名在小區周圍巡視,如果遇到燒紙祭祀的群眾,會進行勸導,讓文明祭祀的觀念深入群眾心中。」

在棲仙社區,工作人員懸掛文明祭祀宣傳橫幅,並發放《中元節文明祭祀倡議書》,向社區居民倡導綠色祭祀、安全祭祀。社區居委會門前豎起「追思牆」,引導居民以文明的方式懷念逝去的親人,居民紛紛在「追思牆」寫下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大家表示:要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文明祭祀方式來寄託哀思。

又是一年中元節

文明環保寄哀思

為紮實抓好「中元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文明祭祀工作,推動《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深入落實,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衛生區工作要求,確保「中元節」期間祭祀工作文明規範、安全有序,區民政局及早籌劃、周密組織,全面抓好文明祭祀宣傳、管控、檢查和疏導工作。

區民政局廣泛宣傳《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和《文明祭掃倡議書》,印製下發74000餘份《倡議書》、120餘條宣傳橫幅,積極倡導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為文明祭祀營造良好氛圍。

創新祭祀方式,製作了網上祭祀APP軟體,向全區群眾推廣,積極組織社區共祭活動,全區共設置46個社區共祭點位滿足群眾祭祀需求。在此基礎上,他們進一步淨化市場環境,會同市場監管局和屬地鎮街成立聯合檢查組,對殯葬用品市場進行全面檢查,嚴格查處封建迷信殯葬用品,嚴禁佔道經營銷售喪葬祭祀用品。

加強檢查督導,成立檢查督導組,在中元節期間對城區主要街道進行巡查檢查,一經發現隱患問題,及時督導整改落實,全力確保中元節祭祀工作文明安全、和諧有序。

文明祭祀,

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也是社會文明的表現,

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

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文明祭祀,移風易俗,

為我們的文明家園貢獻力量!

掃描二維碼

進入武清區「中元節」

網上祭祀,表達哀思

文字:龐俊彤

圖片:龐俊彤、楊村街

原標題:《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元節:緬懷新形式,祭祀新理念
    然而,露天焚燒冥紙冥幣導致街道煙霧繚繞、氣味刺鼻,在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人人都了解這樣的方式會導致空氣汙染,影響市民身體健康。同時,燃燒紙錢、燃放孔明燈等不文明祭祀行為也會造成消防隱患,每年因此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都讓人觸目驚心。現如今,傳統的燒香、焚紙祭祀方式已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中元節源遠流長,祭奠的目的在於表達哀思,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 雲端寄哀思,今年清明移動「5G+雲祭掃」即可預約
    清明節臨近,往年這個時候,不少人選擇在清明小長假期間返鄉祭掃。但受疫情影響,日前,浙江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群眾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群眾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為配合疫情防控下的清明安全祭掃工作,浙江移動近期結合5G、雲計算等通信科技推出多項遠程網絡祭掃應用,包括5G「雲上燭光會」網絡祭奠系統、「5G+雲祭掃」平臺、遠程視頻委託祭掃等多種形式,既有助於避免聚集祭掃風險,又能幫助人們寄託哀思,營造安全、環保的祭掃環境。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關於中元節文明祭掃的通知
    二、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祭掃。引導群眾摒棄焚燒紙錢、冥物等不文明的祭奠方式和祭拜活動,不在山頭、林地、墓地以及主次幹道、橋頭、城區大街小巷等公共場所燒祭品、撒冥幣、燃放煙花爆竹。倡導採用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網上祭奠、家庭追思會、撰寫追憶文章等文明健康的祭掃方式,寄託對逝者的哀思,用精神傳承代替實物祭掃,以肅穆、環保、節約、低碳的文明方式緬懷逝者。
  • 永州:中元節 文明祭祀是最好的緬懷
    紅網時刻8月24日訊(零陵分站記者 楊坤)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為倡導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風尚,減少環境汙染,連日來,永州市零陵區持續開展中元節文明祭祀專項行動,宣揚文明祭祀新風,引導市民破除祭祀中陳規陋習,確保中元節期間環境良好、社會和諧。
  • 今年清明咋祭掃?網上雲端寄哀思
    「清明時節寄相思」「爸爸媽媽,給我壓歲錢!」等多篇悼文,記錄無盡的思念,日後讀來,也是一種慰藉。除了清明節,這些年,每年大年初三、農曆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她都會通過網絡祭掃的方式緬懷逝去的親人,方便又環保,也能充分表達心意,她覺得「挺好」。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緬懷方式,她曾把自己清明節網上祭奠父母的截圖發到微博上,兩小時點擊量超過6000次,很多網友點讚。
  • 【文明祭祀】中元節文明祭祀的正確方式都在這兒~
    中元臨近,共寄哀思。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中元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在這個緬懷祭祀的節日,傳統的祭祀風俗如焚燒祭品、燃放鞭炮等方式,不但影響市容衛生、汙染大氣環境,而且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每年因為中元節祭掃而引發的火災很多,燒完紙錢留下的紙灰不僅汙染了空氣,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共建安全文明家園,共享寧靜舒適生活。
  • 中元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全旗廣大居(牧)民朋友們: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是緬懷先人、祭奠逝者的時節,傳統的祭祀方式既存在安全隱患,也影響了市容環境。當前正值呼倫貝爾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為進一步樹立祭掃新風,推行文明祭祀,傳承文明新風,共建氣清景明、文明美好的鄂溫克旗人居環境。
  • 「雲祭掃」上線!用另一種方式緬懷先人……
    清明節是緬懷先輩、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重要日子。但今年的清明節不同往年,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為防止疫情擴散和反覆,我縣倡導網上祭掃、文明祭掃。網上祭掃,遙寄哀思為滿足廣大市民清明祭掃的需求,睢寧縣融媒體中心融媒商貿微信公眾號融媒食客家已開通網上寄思祭掃活動,市民可通過線上獻花、點燭、上香祈福等方式為親人送上「雲端的思念」。
  • 文明祭祀 | 圖說中元節,新時代追思先人要文明~~
    中元節安全、環保、文明寄哀思!文明祭祀實地祭祀時可以通過鞠躬、獻花等新方式祭祀,摒棄焚燒祭品等陋習。廣大居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形式進行「網絡祭掃」。也可以通過家庭追思會、書寫寄語、誦讀祭文、種植花草樹木等方式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尚。
  • 倡議:中元節期間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文明祭祀
    廣大市民朋友: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到來,每年的中元節期間,焚紙錢、燒冥物、放鞭炮等方式祭奠先人、緬懷逝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然而,隨意祭祀導致城市環境汙染,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在這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深入倡導文明祭祀,樹立文明新風,確保中元節祭祀安全有序,雲陽縣文明辦向市民發出倡議。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全市清明暫停實地祭掃 市民選擇多種形式緬懷親人疫情防控期間,全市暫停現場祭掃。市民可撰寫紀念文章緬懷先人。清明祭掃拜祭祖先是由來已久的傳統民俗,每年清明期間,廣州有近600萬人次參與現場拜祭。今年,廣州全市暫停實地祭掃及群體性活動,同時推出了多種「雲祭掃」方式。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
  • 中元節將至,最好的祭祖方式看這裡
    中元祭祖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又稱盂蘭盆節。同一個中國,但中元節的習俗也各有不同。中元節習俗北方會在中元節這一天準備好水果、肉脯、酒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埂,稱之為「薦新」。2、倡導以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製作思念卡、網上祭奠等方式緬懷逝者,通過獻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樹、講一段故事等健康節儉方式寄託哀思,做到「追思先人,儉樸為本」。……焚燒祭品等的祭拜活動也慢慢杜絕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但沒了這些活動,我們緬懷祖先以何種方式?
  • 蘭州人用簡潔文明的祭祀方式緬懷親人 這個清明節更「清明」
    市民群眾採用簡潔文明的祭祀方式緬懷親人這個清明節更「清明」「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清明節掃墓祭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市民紛紛採用雲祭祀、網絡祭祀、代客祭掃等新型的祭奠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雲祭祀」表達哀思倡導了文明我市發布暫停清明節祭掃的通告後,各大公墓區紛紛推出了雲祭祀平臺幫助廣大市民實現祭奠親人、表達哀思的意願。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廣州全市清明暫停實地祭掃 市民選擇多種形式緬懷親人  清明祭掃拜祭祖先是由來已久的傳統民俗,每年清明期間,廣州有近600萬人次參與現場拜祭。今年,廣州全市暫停實地祭掃及群體性活動,同時推出了多種「雲祭掃」方式。
  • 開封人,中元節來臨,請文明祭祀!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在這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確保祭祀活動安全、文明、和諧、有序,開封市文明辦、開封市民政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遵守規定,防控疫情。廣大市民朋友要嚴格遵守我市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配合各殯葬服務機構做好體溫測量、實名登記、健康碼查驗以及錯峰、限流措施。
  • 德州:倡導中元節網上祭掃 禁止在公共場所及野外焚燒紙錢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9月1日,德州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倡導中元節網上祭掃,禁止在公共場所及野外焚燒紙錢。通告稱,為加強中元節期間祭掃服務管理,鞏固德州市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根據民政部社會事務司《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恢復殯葬服務秩序的通知》(民事字〔2020〕9號)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一、全市各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繼續執行機構內疫情防控消殺、「兩看一驗」(即看是否佩戴口罩,是否體溫正常,驗電子健康碼
  • 中元節,緬懷先人,文明祭祀!
    中元節的來源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中元節,它也被稱為七月半,鬼節,地官節等。中元節最主要的傳統習俗就是祭祖,祀亡魂,一般人們都會用焚燒紙錢的方式來緬懷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們。中元節吃什麼而說起節日習俗,那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元節的飲食習俗,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在飲食方面,中國的飲食習俗更是能說上三天三夜也不過是說個九牛一毛。今天別的不講,就單說一說這中元節吃什麼。
  • 清明節倡導文明祭祀 陵園開通「代客祭掃」寄託哀思
    中新網吉林4月4日電 (石洪宇)4日清晨5時許,45歲的徐志(化名)和同事一起清掃墓室、擺放幾束花、向墓碑行鞠躬禮,現場通過視頻連線或短視頻,將祭掃情況反饋給去世者親友。  徐志是吉林市佳龍陵園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整個陵園來說,今年的清明節不一樣。
  •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
    中元節:緬懷先人 文明祭祀作者:梁琦,宮玉婷時間:2020/09/03 08:26:16來源:威海市環翠區融媒體中心瀏覽次數:5秋風將至,又逢中元。中元節是祭奠先人的日子,為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各鎮街、相關部門多措並舉,努力營造平安、和諧、文明的祭掃氛圍。溫泉鎮、孫家疃街道、鯨園街道、嵩山街道、環翠樓街道開展了文明祭祀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寫寄語、手抄報等形式,倡導居民用文明綠色環保的方式祭奠先人,共同維護整潔文明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