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裝臺》原著,我才知道電視劇沒拍出來的部分,才是現實人生

2020-12-22 沁說

《裝臺》是劇作家陳彥所寫的長篇小說,因為同名改篇電視劇的大熱,也帶火了小說的熱度。陳彥是陝西人,在文藝團體中生活工作幾十年,臺上臺下的人物群像成為他汲取不斷的創作源泉。

陳彥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成名作《主角》,寫的是舞臺上為人矚目的秦腔名伶;《裝臺》則是寫舞臺背後不為人知的小人物,替別人的表演搭建裝置的苦力。陳彥說:

「裝臺人與舞臺上的表演是兩個系統、兩個概念的運動,裝臺的歸裝臺,表演的歸表演,兩條線在我看來,是永遠都平行得交匯不起來。「

生活有光鮮就有艱辛,住同一個城、走同一條街,人與人的生存質量卻如置身斷層的空間,就像舞臺前後的一體兩面,有人歌舞昇平,就有人揮汗如雨,正是基於這種割裂的生命感觸,帶著一份悲憫與致敬,陳彥寫下了《裝臺》。

小說主角刁順子,祖輩都生活於西京,在城中村置一棟二層小樓,帶著一群鄉下的民工四處裝臺討生活。小說以順子的工作與家庭兩條線交錯敘述,看他在「生」與「活」之間奔波輾轉,永遠雞飛狗跳、點頭哈腰,五十多歲 ,靠自己的一身力氣披星戴月埋頭苦幹,仍過得艱辛不堪。

想到雨果《悲慘世界》中的名句:「人, 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像順子這幫裝臺人,永遠為了「混口飯吃」而庸庸碌碌,存點積蓄、家庭順心就是最大的理想,但這樣的人散落在現實中的每一個角落,陳彥從這個最容易被忽視的社會視域入手,透過小人物卑微的生存現實,呈現出一個世情冷暖、喜樂悲歡的大世界。

從刁順子永遠挺不直的腰杆,看底層小人物的生存之辛

「這麼多年來,他就是用自己的低下,可憐,甚至裝孫子,化解了很多矛盾,解決了一個又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

小說中順子反覆說的一句話就是「咱就是個下苦的」,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這句話就是他放低的姿態、主動的弱勢,也是他活下去的能力。也因為這句話,他永遠低頭哈腰,被城中村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拆遷戶們看不起,被對他吆三喝四的「領導們」看不起,甚至連他親生女兒菊花和繼女韓梅,都從內心看不起他。

陳彥有意放大這種矛盾的價值觀,引發對於現實世界的反思。明明是平等的供需關係,但僱傭順子他們搭臺子的「上帝們」,卻像看到蟑螂般本能地厭惡他們,各種破口大罵、輕賤羞辱、剋扣薪水,他們幹著最辛苦的工作,享受到的是最差的待遇,成為每個層級「領導」的出氣口,因為只有順子他們得罪得起,不會給自己引來任何麻煩和損失。

村子裡的人靠著每個月的拆遷補助,誰都有底氣不去上班,提籠架鳥、象棋麻將悠閒打發著日子,但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力氣蹬三輪、裝臺掙錢的順子,卻成為全村「最沒出息」、「最窩囊」的人。靠著賭博發家的哥哥刁大軍,因為出手闊綽會享受,反而是村民們都歡迎敬重的「座上賓」。

刁順子的名字也很有深意,雖然姓刁但卻十足的老實忠厚,儘管名裡有順,卻一生坎坷。在工作中,他看甲方的臉色,曲意逢迎、低三下四,對他們極盡奉承,就為了哄他們開心了,能痛快點拿到工錢。再小心翼翼,也難免吃虧遭騙,夾在手下裝臺人的不滿和討不到錢的碰壁中,兩面不是人。

在生活裡,順子和第一任妻子生育的女兒菊花,三十出頭,因為長相欠佳一直沒有對象,在家混吃啃老。菊花覺得順子工作不體面又掙不到錢,她只要看到順子疲憊的身影就鬧到天翻地覆,家無寧日。順子沒日沒夜掙的辛苦錢,給菊花毫不心疼地揮霍一空還落不著好。雖身為父親,卻逼到給女兒磕頭下跪,毫無長輩的尊嚴。

順子直不起來的腰和反覆發作的痔瘡,貫穿了整部小說,人前受累,人後遭罪。哈著腰是為討生活,是他對現實的一份服軟,累到流膿帶血坐不下的屁股,是他擺脫不了的人生困境,也是對於痛苦當下的忍受。

這個為了家庭負重前行的勞苦之人,能忍下任何世道的不公和傷害,這樣伏到最低處、近乎屈辱的忍耐,是一種軟弱的力量,是順子這樣掙命活著的人的生存之道。他們像任人捶打的沙袋,默默吃下每一記痛苦又很快復原。

他們的生存法則上升不到《道德經》所言的「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境界,而是像餘華對《活著》的解讀,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 、無聊和平庸」。

從刁順子三任妻子的相繼離去,看人物命運被設限的輪迴

順子沒錢、貌醜、窩囊,但卻先後娶過三任妻子,也擁有過蜜裡調油的日子。就像他從來不去爭取的個人得失,他的婚姻也不是自己爭取來的,每任妻子都是主動走進了他的生活。

第一任妻子因為行為放浪而聲名遠播,實在嫁不出去才選擇了老實巴交的順子,生下女兒菊花沒幾年,就跟一個生意人跑了。第二任妻子是個裁縫,想著給女兒韓梅尋個可靠的「後爸」,順子善良質樸的性格打動了她,一心一意跟了順子過日子,對菊花也視如己出。日子剛紅火一些,她卻因積勞成疾病故了。

第三任妻子蔡素芬,漂亮溫柔,因為美貌導致丈夫與人爭執出了命案。她遠走西京,一心想找個性格軟弱溫厚一些的男人生活,這才設計撞上了順子的三輪車。但女兒菊花視蔡素芬為眼中釘,極盡欺辱,手段用盡,最終逼走了善良的她。

《裝臺》的整體敘事節奏都很緊繃,極具戲劇張力。開頭就從忙碌的工作一句過渡到亂糟的生活,給話劇團裝臺忙得沒白天沒黑夜,在不得空的間隙裡,匆匆娶回了蔡素芬。還沒來得及享受新婚夫妻的那點溫存,女兒菊花就摔摔打打鬧上了。

順子的人生就在此消彼長的磨難和小小溫情中緩緩行進。當讀者以為順子終於要有一段舒心日子時,新的麻煩又軋進現實,順子在工作和生活中疲於奔命,這種永遠焦頭爛額的無奈和持續迎難而上的疲憊感,構成了順子這種底層邊緣人物的生存常態。

當我們在巨大的壓抑中讀完這本小說時,這種情緒沉浸已然讓我們覺得忍無可忍、甚至絕望。而很多像順子這般活著的人,卻已經習慣到麻木。從苦難磨礪出的精神韌性,讓他們迸發出令人肅然起敬的原始的生命力量。

陳彥說「底層與貧困,往往相連接,」順子的隱疾在缺錢與忙碌中,一次次拖延去治療,總覺得咬牙忍一忍就過去,最後拖成了極嚴重的後果。他的這種自我忽視,像極了現實裡那些拖著小病小痛常年忍受著的人,為了家庭,兒女,更或者只是出於心疼錢,無限期地拖延,他們唯一能主宰並慷慨透支的,就是自己的身體健康。

很喜歡陳彥的後半句:「有時人生只要有一種叫溫暖的東西,即使身在底層、處身貧困,也會有一種恬適的存在」,正是人性裡的溫暖,支撐著「順子們」永遠的鬥志昂揚。

順子懦弱,卻是一幫裝臺民工的主心骨,沒他就攬不到好活。「讓兄弟們多掙點錢」,這份責任感是順子苦哈哈被人使喚叱責的動力。順子無能,但他的三任妻子都是甘心情願跟了他,善良可靠的他值得託付。韓梅媽媽和順子生活沒兩年病故,順子對韓梅掏心掏肺,供韓梅讀了大學。

生活並不會因為你辛苦就慈悲地寬待你,所以王小波說:「人活在世上,快樂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貨真價實」。順子歷任妻子帶給他短暫的幸福是真實的,裝臺累到幾夜合不上眼,條件艱苦到席地而睡,但兄弟們插科打諢的快樂是真實的,哪怕女兒菊花那麼作賤他,在他孤伶伶躺在病床上時來看他,敷衍地在他冰冷的腳底下塞個熱水袋,那一刻來自己女兒關懷的滿足感,亦是真實的。

生活給「順子們」七分苦,再塞三分甜,循環往復走不出自身能力的設限。像永遠推著巨石滾動的西西弗斯,加謬說「我們總看到他身上的重負,而西西弗斯告訴我們,最高的虔誠是不否認諸神並且搬掉石頭,他也認為自己是幸福的……他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鬥爭本身就足以使一個人心裡感到充實。」

他們是舞臺背後默默付出的邊緣人,出生、能力、境遇總總,限定了人生的天花板。即便再竭力拼搏,都無以掙脫命運,光鮮亮麗地在人前唱一出體面的戲。他們只有這樣一五一十地活著,笨拙地用明天重複著昨天,也唯有這樣憑本事踏實地活著,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人生的充實與意義。在很大程度上,這才最接近生存本質的眾生相。

寫在最後

小說的結尾很意味深長,蔡淑芬離去後,順子手下的夥計大吊,帶著媳婦周榮貴和自小燒傷毀容的女兒租進了他家。大吊是自知命不久矣,有意將妻女託付給順子。大吊死後,順子不忍心趕走無依無靠的周榮貴母女,收留了她們,存錢給大吊女兒做手術。

菊花豪門夢盡、落魄歸家,看到周榮貴後氣急,問順子是不是又找了女人,順子點了點頭。一切又回到小說開頭時,菊花見到蔡淑芬的場景,她同樣揚手掀翻了個花盆,碎了一地的瓷片,預示順子生活下一場雞飛狗跳的輪迴。命運的實質,是這般無以撼動。

書中反覆出現了螞蟻的意象,蟻群扛著比身體大幾倍的食物井然有序地前行,身處底層的順子心疼這些勤勉的小生命,小心避讓。陳彥不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讓順子在意識層面與蟻群有了深度的相處交流,有點用力過度的凸顯精神內核——

不因自己生命渺小,而放棄對其它生命的溫暖、託舉與責任,尤其是放棄自身生命演進的真誠、韌性與耐力。

陳彥幾近笨拙地點出、或者說是讚美那些如螻蟻般負重前行的邊緣群體,反而有種令人動容的真誠。順子是千千萬萬隱匿於城市血管中的小人物,本本份份一生,見慣世情冷暖,有點熟稔於世故的「刁」,接納一切現實的「順」,謹小慎微又篤定生活,那勤勞的姿態、無愧的良心、小小的善良,就是為自己平凡一生所打的一束追光。

這樣的人生,很堅定、很自尊、很莊嚴!

遇見一本好書,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裝臺》推薦給愛讀書的你。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裝臺的故事並非熱門題材,裝臺的話題略顯沉重,電視劇熱播令不少人意外。究其原因,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得益於電視劇的成功改編,更得益於原著小說中濃濃的煙火氣,寫出了小人物酸甜苦辣的生活真實。電視劇《裝臺》劇情動圖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裝臺》原著作者、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
  • 熱播劇《裝臺》大結局是敗筆?原著遺憾結尾更現實,令人回味無窮
    最近,熱播電視劇《裝臺》即將圓滿收官,該劇根據著名作家陳彥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閆妮、張嘉譯主演,該劇主要講述了底層小人物生活的酸甜苦辣。電視劇《裝臺》自開播以來,備受關注、好評如潮,口碑相當好,深受觀眾的喜愛。但是大結局卻與原著小說反差很大,感覺缺乏了真實性。
  • 《裝臺》電視劇中的刁菊花讓人厭惡,而原著裡更讓人討厭
    作為《裝臺》裡最讓人可恨的女人,刁菊花在原著裡比電視劇裡還讓人厭惡。最近根據作家陳彥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如火如荼的熱播中,如果問這部劇中你最討厭的人是誰?相信絕大部分人會想到刁菊花這個人,電視劇中的菊花相貌較好,但為人刻薄,愚昧無知,沒有工作整天啃老又看不起自己的父親,總之所有讓人厭惡的詞語似乎都能在她的身上找到,但你知道嗎?跟原著相比這幾乎已經是被美化的不行的刁菊花了。
  • 好評如潮的電視劇《裝臺》會拍續集嗎?
    電視劇《裝臺》已經大結局,劇中的各個人物也都有了歸宿。雖然對原著後半部劇情有較大的改動,但並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和觀眾如潮的好評。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也隨著劇中主人公的悲歡離合,度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夜晚。除了感懷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我們也對照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電視中那些鮮活的人物:順子、大雀兒、大軍、鐵扣、甚至瞿團長就是我們現實的自己;他們的故事正在我們身上發生著,或者在未來某個時候我們的結局,還不如他們那樣美好……電視劇已經落下帷幕,但意猶未盡。蔡素芬的回歸使順子的人生很圓滿,但其他裝臺工人的人生還在努力奮鬥。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電視劇《裝臺》的成功首先得益於原著的精神內核華商報:您從電視劇《裝臺》的劇本階段就參與了這部作品,在原著改編過程中有沒有什麼難點?張阿利:我參與了《裝臺》劇本前期的論證、策劃以及相關的工作。這樣一部厚重的作品要改編成電視劇,難度主要是取捨。
  • 電視劇《裝臺》爆火後 原著作者陳彥回家鄉和讀者面對面
    西安網訊:電視劇《裝臺》熱映,同名小說熱度也持續升溫。原著作者陳彥在曲江書城舉辦讀者見面會,和鄉黨、讀者面對面交流《裝臺》戲裡戲外,以及關於文學創作的故事。《裝臺》的故事主角、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順子,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陳彥的筆墨圍繞著他的家事與這一方使裝臺的老少爺們能夠養家餬口的舞臺展開。小說刻畫人物手法細膩,故事跌宕起伏,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這部電視劇屢次創下了收視新高。
  • 讀了《裝臺》原著,才明白刁菊花為什麼非要趕走「後媽」蔡素芬
    文:青檸圖:網絡電視劇《裝臺》,是由演員張嘉益、閆妮、尤勇、姬他、孫浩等人主演的一部家庭情感劇。該劇由於劇情接地氣,著墨點又在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身上,所以播出期間屢次創下收視新高,豆瓣評分更是達到8.4分之高。
  • 《甄嬛傳》原著的某部分,比電視劇更精彩,拍出來會大火!
    但其實電視劇版《甄嬛傳》還是刪除了很多小說中的精彩部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甄嬛傳》原著中那些,被改編或刪掉的精彩內容。這第一處不得不提的就是,原著中溫太醫和眉莊所生的孩子,並不是一位公主,而是一個皇子。或許大家在看《甄嬛傳》的時候會覺得,眉莊最後為皇上生一個她和溫太醫的女兒已經很解氣了,不過原著中眉姐姐生的可是一個皇子。
  • 網曝《主角》將拍電視劇,張藝謀執導,《裝臺》作者又一力作
    文/馬慶雲12月11日,知名媒體人「影視葛二蛋」老師通過個人媒體帳號發布動態內容稱,張藝謀導演將執導電視劇《主角》,這部電視劇講的則是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的人生奮鬥沉浮史。張藝謀導演進軍電視劇市場,無疑是震驚網友的事情。
  • 商洛文藝界舉辦「祝賀陳彥原著電視劇《裝臺》央視一套熱播」座談會
    12月7日下午,商洛市文聯、商洛市劇協、商洛市作協「祝賀商洛籍劇作家陳彥原著電視劇《裝臺》央視一套熱播座談會」在市行政中心舉行。會議伊始,王良用手機視頻連線陳彥,表達了商洛文藝界對電視劇《裝臺》熱播的祝賀之情,陳彥用商洛方言答謝,他說,《裝臺》在央視播出,得益於編劇、導演的二度三度創作,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明星們的真情付出,他們讓小說用電視這種形式呈現出來,從而引起廣泛關注。家鄉的關注更使我感動,我會一直持續努力,力爭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以回報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
  • 昨天,《裝臺》原著作者陳彥在詩經裡聊「順子」……
    連日來,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裝臺》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熱談,這部充分還原西安城普通老百姓煙火人生,讓陝西文化、西安美食與陝西方言火爆全網,被網友稱為「精品平民電視劇」「陝西旅遊宣傳片」的力作,引起人們探究
  • 我市舉辦陳彥原著《裝臺》央視熱播電視劇座談會
    12月7日,由市文聯、市劇協、市作協聯合舉辦的祝賀商洛籍劇作家陳彥原著《裝臺》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座談會在商州召開。陳彥系商洛籍著名作家,其長篇小說《主角》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其同名原著改編的《裝臺》電視連續劇於11月29日晚在央視一套熱播,張嘉益、閆妮等陝西著名演員為主演,以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地道的陝西味道引發觀眾追捧。
  • 《裝臺》被人民日報點名讚揚!這部劇,憑什麼火?8分鐘看懂
    其實,原著小說中的《裝臺》是一部悲劇,而在改編後的《裝臺》處處洋溢著「春風」給人生的希望,向上的信念和力量。就如張嘉譯在劇中的臺詞:「演戲,就是要給看戲人希望嘛」!這也正是潛在說明了為什麼改編後成了喜劇,很多觀眾不明白,為什麼改動如此大?
  • 《裝臺》大結局:大雀兒奮鬥一生,最大的遺憾,是沒見到麗麗變美
    宇哥帶你讀原著,一起來看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熱播劇《裝臺》第七回。看原著,更深入。整篇故事,都是圍繞著順子領導的裝臺隊,以及他的家人展開的。但看完全篇,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順子,卻是「大吊」,就是電視劇中的「大雀兒」。他那高大的身影,久久在我腦海,不能離去。
  • 「裝臺人」的 「愛」——我看電視劇《裝臺》
    文/臨海憑風愛情,這個詞真的很有魅力,古往今來一直出現在現實生活和影視等等文學作品中,讓人回味和思忖,她的酸甜苦辣和無窮魅力。眼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裝臺》在很好的表現接主旋律的同時,也全景式地講述了各方人物的愛戀,像天女散花般,色彩紛呈,給人以生活和生命的啟迪。
  • 《裝臺》原著小說比電視劇壓抑?這4本描寫西安的小說內容更深刻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裝臺》又一次讓西安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同樣的特色小吃和富有地域特色的語言讓人們了解到了西安的另外一面,我們這裡不僅有大唐不夜城,還有充滿煙火氣息的城中村和小人物。如果你看過《裝臺》的小說,會發現原著中的情節要比電視劇壓抑的多,畢竟描述的是小人物的故事,而小人物的生活往往都是苦難大於幸福的,像劇中的順子那般樂天知命和苦中作樂的都只是少數,多數人都在生活的奔波中被磨平了稜角。
  • 電視劇《裝臺》大結局:扒扒蔡素芬風花雪月的歷史
    電視劇《裝臺》中刁菊花曾經問過蔡素芬有沒有孩子,蔡素芬說因為怕影響前夫和她的感情,才一直沒有要孩子。其實是蔡素芬生不出來,這是蔡素芬心中的痛,也是她前夫喪命的禍根。原著中孫武元對蔡素芬生不出孩子並沒有什麼意見,帶蔡素芬在全國各地奔波看病,蔡素芬對孫武元也很愧疚,覺得他這一生不完整。
  • 大劇看總臺!電視劇《裝臺》登陸CCTV-1黃金檔
    來源:CCTV電視劇微信公眾號這是人生的「裝臺」,也是「裝臺」的人生!電視劇《裝臺》今晚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裝臺》預告片「人啊,就是你給我裝臺,我給你裝臺。」電視劇《裝臺》聚焦舞臺搭建的職業群體,圍繞一個充滿煙火氣息、極具生命力的家庭故事展開,講述了刁順子和他的裝臺隊遭遇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
  • 《匆匆那年》詮解析(原著、電影、電視劇)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在這眾多青春片當中我覺得大部分拍的其實並不怎麼樣,尤其鄙視趙導演的「致青春」,我覺得拍的傻逼之極,我哥們的評價更是一語中的「這哪是我們的青春啊?這是婊子的青春」。個人認為一部片子或好或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編劇的水平,比如我們的「手榴彈打飛機、手撕鬼子、褲襠裡藏手榴彈」基本全是編劇的腦殘行為。
  • 《裝臺》三皮賊眉鼠眼讓人噁心,不曾想在原著中還要變本加厲
    《裝臺》這部電視劇能有這麼高的收視率,和接地氣的劇情有很大關係,已經很久沒有看過這麼貼近生活的好作品了。劇中的三皮不知遭到多少人嫌棄,本以為這孩子精神上有問題、鬼迷心竅,後來才知道這孩子是真的有病,而且病得不輕,他的相思病已經病入膏肓,只有蔡素芬才治得了。在電視劇中三皮對蔡素芬的感情,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只有刁順子揣著明白裝糊塗,如果他去懷疑蔡素芬,就證明他不相信蔡素芬,夫妻關係就會有裂痕,他更不想讓自己成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