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習近平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
進入暑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學院副教授孫懷君一直沒有閒下來。
他和學院老師一起到慶陽開展「農機維修紅色之旅」,為當地老百姓免費維修農機具。回到蘭州後,又召集學生一起備戰中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省級選拔賽。
孫懷君是我省首屆評選出的「隴原工匠」。雖然是大學老師,但是說起汽車故障維修診斷,他是實打實的專家。
孫懷君經常出現在汽車修理廠、4S店裡,為的就是掌握最新的行業資訊和汽車維修技能。
這名「隴原工匠」,心裡還有更大的夢想——培養出未來的「大國工匠」。
暑假期間,孫懷君和學院老師,還有40多名選手全力備戰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這項比賽的勝出者,將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對於學生來說,是絕佳的鍛鍊機會。」
在孫懷君看來,國家級比賽的內容,都是最前沿、最新的典型案例。學生通過大賽的歷練,專業知識、實踐技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參加過比賽的學生,將來無論是學習,還是就業,都能夠一路「領跑」。
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孫懷君把國家級比賽的內容,引入了自己課堂,他通過理實一體化模塊式教學,把課堂設在工作現場,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學。在維修車輛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時,他還推動著工程實踐式教學改革。他為學生設定目標,要求學生開發相應的汽車產品,從設計、原材料採購到加工、裝配等,全部由學生完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實踐中打磨「工匠」。
在蘭州石化學院,像孫懷君這樣的「雙師型」教師還有很多,學院每學期都會選派老師進入企業,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流程、解決企業的生產難題、了解企業的最新產業動態。
為了培養高水平「工匠」,該校把學生帶到大賽中學習、磨練,在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甘肅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檢驗教育教學成果。
僅2019年,該校在納入教育部競賽排行榜的大賽、省級大賽和有關行業大賽中共獲獎308項,其中國家級32項,省級167項,行業賽109項。
孫懷君的學生,有好多就業沒幾年,就已經成為了單位的技術骨幹。該校的畢業生中,有50%以上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和化工500強企業工作。
正是對未來工匠的精心打磨,該校實現了高專業對口率、高起薪、高成長性、高就業穩定性和高就業滿意度的「五高」就業質量目標。
孫懷君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甘肅時說的:職業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們雖然從事的是汽車維修的工作,但是只要能實現個人價值,服務好社會,就是好工作;只要潛心培養,就能培養出「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