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中國一次性餐盒市場規模預測及發展前景分析(圖)
近日,「地攤經濟」備受到關注,除了成為朋友圈熱議話題之外,也受到資本追捧、帶動相關行業活躍。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此次「地攤經濟」之火將帶動一次性餐盒等塑料製品行業的發展。
後疫情時期,隨著餐飲行業的復甦,地攤經濟的崛起,我國市場對一次性餐盒的需求快速上升,產量不斷擴大。據數據顯示:若按每15元消耗一個一次性餐盒估算,2017年我國消耗198億個一次性餐盒,2019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更是突破400億個。據預測,2020年我國一次性餐盒消耗量將達450億個。考慮到外賣訂單金額的強勁增長,地攤經濟的火爆,未來外賣產生的一次性餐具數量將十分巨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未來一次性餐盒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環保政策的趨嚴,塑料汙染防治將進一步加強,未來我國一次快餐盒將由不可降解塑料材料向更環保可降解的材料轉換。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指出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了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
具體來看,到2022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開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而在網絡訂餐方面,各平臺大都通過技術手段統一調配,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餓了麼表示,將於7月1日推出「推薦無需餐具」功能。同時,餓了麼用綠色醒目字體,吸引用戶選擇「推薦無需餐具,支付寶付款獲得16g能量」。
美團外賣表示,已經在優化上海地區的產品功能,推動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上海用戶「餐具數量」將成為提交訂單前的必選項,同時將加強選項中「無需餐具」的引導提示。
盒馬表示從7月1日起,他們會在醒目位置張貼告示,說明如果顧客需要一次性餐具,可主動跟工作人員要,原有的自取點將取消。此外,該公司正洽談密胺材質餐碗的使用,可以方便清洗,反覆使用。
總體而言,隨著我國外賣行業的增長,一次性餐盒仍保持著強勁的增長趨勢,市場前景仍向好。但隨著塑料材料向環保材料轉換,一次性餐盒的成本將出現上漲,未來哪個企業掌握了環保的一次性餐盒生產規模優勢,有效控制成本,將獲得較大競爭力。在我國垃圾管理日益嚴格、環保政策日益嚴厲、市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一次性餐盒產品質量較差的小型企業將逐步被淘汰,大型企業市場佔有率將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DF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