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五年編纂,中國終於邁入「民法典時代」。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在瀋陽市人大常委會的統一組織下,9月11日,瀋陽市檢察院「民法典與民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在瀋陽市府廣場如約而至。這是繼民法典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之後,瀋陽市檢察院有序推進民法典宣傳的又一行動。
瀋陽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監察司法委主任委員王武範與人大代表等相關人員現場視察、指導宣傳活動。瀋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賈海洋、第五檢察部幹警以及青年志願者等數十人參加活動。
現場有「熱度」
活動剛剛開始,瀋陽市檢察院的宣傳點前就人頭攢動,前來「一探究竟」的群眾絡繹不絕,不少人首先是被桌上擺放的宣傳資料吸引而來。
「這本民法典我正要買呢!」「這份宣傳資料我能帶走嗎?」這部反映人民意願、聚焦人民關切、保障人民權利的民法典從編纂以來就備受關注。檢察幹警向過往群眾發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單行本,以及精心製作的虛假訴訟監督、民事執行監督等宣傳資料,得到現場群眾的熱烈歡迎。
內容有「深度」
活動現場,一塊瀋陽市檢察院的宣傳展板也引起了群眾的濃厚興趣,展板上是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為的署名文章《以實施民法典為契機 全面提升法律監督品質》。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有哪些重大意義?檢察機關該如何保障民法典的統一貫徹實施?對於這些問題,張為進行了深度闡述。
針對群眾需求,瀋陽市檢察院還精心挑選了民法典主要法條和亮點,印製成宣傳展板,讓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範,要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能力。
解讀有「廣度」
群眾關心什麼?當然是民法典的實施對每個人的生活會帶來哪些影響。「離婚30天內可撤回是什麼意思?」「小區電梯廣告收益到底歸誰?」「孩子在遊戲裡充了很多錢能否要求退款?」現場群眾不時向檢察官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
針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在場的幾位檢察官熱情地一一作出解答,並向群眾廣泛地介紹了民法典中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合同、侵權責任、婚姻家庭、繼承等內容。同時,通過介紹民事檢察工作職能,並結合日常辦案實際,以案釋法,向群眾告知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檢察機關申請民事訴訟監督,切實增強了檢察工作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主動性,真正做到「零距離」服務群眾。
此次普法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百餘件(份),現場接受法律諮詢百餘人(次)。而這只是民法典頒布以來,瀋陽市檢察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一個縮影。瀋陽市檢察機關將繼續當好民法典的實施者、傳播者和普及者,切實將民法典落到檢察履職當中,努力讓群眾在民法典實施中真正獲得實惠。
普法小貼士
民法典如何與生活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