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門口心酸一幕:老人佝僂身子扒著鐵門,像極了盼父母的孩子

2020-12-17 格格鬥愛baby

文/格格鬥

在網上刷到了這樣一個視頻:一家敬老院門口,6個老人佝僂著身子,扒著大鐵門的柵欄,眼巴巴看向門外,好像在等人一樣,眼神裡充滿期待…….也充滿深深的孤獨。

看到這一幕,心酸不止,仿佛看到了我們自己老了之後的樣子。還有網友更是直言:

這些翹首以盼的老人,像極了幼兒園的孩子在等待父母接自己回家,讓人心酸。

老人的養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晚年如何妥善度過,是我們子女和老人都要一起提前考慮的問題。

晚年是否去養老院,每個人看法不同。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能自理,就不要送養老院。

有一個朋友今年35歲,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她曾跟我說:還能自理,真的不用送養老院,除非痴呆、或者那種上廁所都要人幫忙的情況,那就得送去養老院。

她給出的理由如下:

1、我們不是醫護人員,很多護理工作,做起來沒有那麼專業;2、一個人的體力和精力有限,很難兼顧孩子,又照顧老人周全;3、自古以來久病床前無孝子,與其等到自己失去耐心,把情緒發洩在患病的老人身上,惹得老人和子女之間互相不滿,倒不如一開始就把老人送去養老院妥善照顧。按時按點去定期探望。

朋友的公公今年80多歲了,朋友曾經就跟他說過:「等以後,如果你自己可以自理不要去養老院;如果躺床不能動,就只能送養老院。」

沒想到她公公真的很理解。因為當時她婆婆生病,全程都是她公公在照顧,那時公公照顧婆婆,每天累得全身酸痛,但更累的是精神上的,

即便公公如此辛苦,婆婆還是逢人就說公公虐待自己。其實朋友真是看在眼裡,她曾說:「我公公真是很小心的照顧我婆婆的。」

2、越是不能自理,越不能送養老院。

還有網友強烈反對將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去養老院:

老年痴呆患者,不能動的人最不能送養老院!前者不會表達,後者無法自理。你兒女一個老人都伺候不來,養老院的護工就能管過來?說真的,想讓老人死的快儘管送去!反正我是累死也不會讓爸媽去養老院的!

一個朋友在養老院工作,她曾經說過,最好不要將生病不能自理的老人送過去,因為很多護工的耐心也並沒有很多。雖然不至於虐待老人,但是不上心的護工多,畢竟不是自己的親爸媽。

3、老了就去養老院,不比在家裡帶孫子當保姆強?

王大媽今年72歲了,但是身體硬朗。她大多時候會跟老姐妹去跳跳廣場舞,遛下彎,生活過得很滋潤。

跟她相比,她的很多老朋友就沒那麼幸運了,她身邊以前的老朋友大多都在幫子女帶孫輩,有時候這些朋友也會跟她訴苦:帶娃太累了!但是不帶娃,怕老了不受待見。

每每這時,王大媽都直言:

老了就去養老院,聚上3、5好友,一起去!不比在家裡帶孫子當保姆強?

不得不說,這王大媽思想還挺開明,挺想得開。

4、有去養老院的錢,不如請個保姆在家照顧老人。

還有的人擔心送去養老院,怕老人受苦。可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要照顧,再照顧一個生病的老人,確實力不從心。所以,這個時候,不如把送去養老院的錢,拿來叫個保姆,這樣兩全其美了。

總結:

無論哪種方式,都會有局限性。各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贍養老人的方式。其實一個老人晚景是否悽涼,能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顧,主要取決於以下4點:

1、 晚年兜裡要有錢。2、 年輕時不要溺愛孩子,否則老了受苦的是自己。3、 要有邊界和分寸,俗話講就是「少多管閒事」,不要隨意插手孩子的家庭生活。4、 言傳身教。你怎麼對待你的上一輩,你的下一代就怎樣對待你。記住:做永遠比說來得更深刻。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條,相信老了之後,也會跟子女關係融洽,晚年幸福的。

【今日話題】你覺得人老了,要去養老院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

相關焦點

  • 一個老人的自述: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
    我們以為,在養老院的父母是幸福的,他們會有足夠的物質保障,有一樣的老人陪他們說話玩耍,不用擔心因為我們的疏忽導致他們生病。但養老院的生活對老人來說是煎熬的。在養老院的老人說,不要把最後的生命浪費在養老院中。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可是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非讓女兒管。但是,陳阿姨身體虛弱,連扶母親上廁所都扶不動,她的子女工作也忙,老伴還沒退休。沒辦法,思來想去,她就陪著母親一起住進了養老院。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 脫貧之路(14) 他佝僂著身子釀造甜蜜的生活
    因年少時勞累過度,他的腰杆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直立起來,至今也沒有娶妻生子,一個人佝僂著身子,居住在悟峰山石頭寨一處偏僻的小山村。2014年,王克朝因疾病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12日下午,記者在大悟縣悟峰山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扶貧幹部的陪同下,沿著山道一路顛簸來到石頭寨。在一處依山而建的老舊土坯房前,王克朝正佝僂著身子,伺弄著蜂箱。
  • 「攢錢去養老院,死也不拖累孩子」,養老院老人卻哭訴:我要回家
    沒有一個父母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得好的,甚至在自己老去之後,為了減輕孩子們的負擔,不給孩子們添麻煩,會自願住進養老院之中。當然,還有有一部分在養老院中生活的父母,是被孩子逼迫的。這兩類老人們的狀態往往也會有所區別,被強迫的老人心中滿是怨氣,而自願住進來的老人,則體現出了父母之偉大。趙叔馬上就要到了退休的年紀,但他表示自己要在退休之後繼續謀點營生,自己開個小店做點小買賣,或著再去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 4歲小女孩站在教室門口「罰站」,背後的故事讓人心酸
    有些父母對待孩子會顯得嚴肅很多,而有些父母對待孩子的時候可能就會顯得溫馨,溫柔很多,那麼這其中又有哪些比較特別的親子相處讓大家印象格外深刻呢?眼前我們所看到的這位老師,為了更加專心上課,自己4歲的女兒卻站在門口「罰站」,門外站著的女孩時不時看向正在教室中上課的媽媽,眼神令人實在是心疼。本以為是個調皮的孩子被懲罰,然而這背後的故事卻是令人格外心酸。
  • 兒子外出謀生,7旬父母放下自己田間的熟杏,佝僂著身子幫兒採摘
    5月16日,75歲的史大爺努力地將自己佝僂的身子伸展,以方便採摘到樹枝高處的甜杏。據了解,史大爺也有兩畝杏林,現在正處於成熟期待摘,但他知道兒子在外謀生不容易,如果熟杏再不收就會自行掉落腐爛,影響收入,於是決定先幫著兒子,自己的稍後再說。史大爺介紹,他們家就住在山西運城中條山下的小村子,離地裡不太遠。
  • 為什麼父母送孩子到幼兒園是應當的,而孩子送父母到養老院是不孝
    但命運開了一個玩笑,他的生命軌跡是相反的:一出生就是老年,然後到中年和青少年,最後到童年和嬰兒期,所以他死的時候像嬰兒一樣,較小可愛,還被他的妻子抱在懷裡餵奶。這部電影極具反差的體現了老年人和嬰兒的相似之處:無助到生活無法自理,所以要依靠「大人」。
  • 70歲老人被兒女送養老院,原因值得深思:這3種父母往往不被孝順
    70歲老人被兒女送養老院,原因值得深思:這3種父母,往往不被孝順張爺爺年輕的時候40多歲才生了兒子,所以張爺爺夫妻倆對孩子萬般寵溺,卻不想,自己養了個「白眼狼」。原來是兒子要結婚了,張爺爺和老伴都很高興,但未過門的媳婦不願意和老人一起生活,說相處不到一塊,容易產生婆媳矛盾,揚言如果不能享受二人的世界,就不願意結婚。兒子又不想管身體不好的老母親,最後居然決定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去生活。
  • ...兒子 老人 蠟筆畫 回家過年 膽囊炎 護理員 子女-社會新聞-東方網
    崔大娘指的這個「家」是養老院。從新年起,老人就盼著4個兒子能接她回家過年住一段時間,哪怕到養老院來看看她也行,可是至今也沒等到。  老人嘴上起泡,一頓只吃兩酒盅飯。  養老院院長說,從去年7月至今,只見過一個兒子在大娘病時來過一次。現在大娘欠下7個月、上萬元養老院費用,院裡都不敢跟老人說,「老人心裡有個洞,這個洞只有兒女親情能填滿。
  • 爸爸有多愛自己的孩子?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溫暖又心酸
    也正因如此,孩子們總是更親近媽媽一些,但其實作為父母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呢,如果我們在生活的點滴中多加留心,不難發現父親對孩子飽含深沉的愛意。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溫暖又心酸那麼當爸爸的,有多愛自己的孩子?在網上,有一組催人淚下的真實父愛照片走紅,看了讓人淚目。一位年輕的爸爸正佝僂著背,背上正背著他生病的女兒。女兒沉沉地睡著,但爸爸稍稍直立起身子時,女兒便又驚醒。
  • 佝僂的背影
    我接過母親給我買的新衣,看著父母自己穿的打著補丁的洗了好幾水的舊衣服,只覺得鼻子有點酸。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學習,混出點名堂出來,報答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第三天,告別全村人,我和父親來到了縣城。晚上我和父親在縣城的一家私人旅館住下,私人旅館便宜,單間只要50塊錢一晚。
  • 養老已成子女最大負擔,為何老人不去養老院?三個老人不同的回答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在孩子小時候,是父母照顧著孩子長大,看著他們從一團小肉球長到這麼大。可是,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曾經身強體壯的父母也開始慢慢的駝背,白髮也悄悄爬上了她們的頭上,皺紋也開始越來越多。
  • 深夜12點顧客走後,父母看到寶寶暖心一幕,網友:像極了天使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有人說,孩子是上天恩賜的禮物,是父母的小天使。有些時候孩子發自內心的一些溫暖舉動,往往能融化一個成年人的內心。飯店老闆被自己的孩子感動了。而這溫馨一幕被拍攝下來上傳到網絡平臺後,也讓網友對小寶貝讚嘆和心疼不已。
  • 專門收住失能失智老人,觀海衛這家養老院每天都有針灸、推拿、按摩
    「大媽,你先躺下,我給你按摩一下,身子會比較舒服點」「好的,謝謝儂哦,每天給我們老人按摩洗腳,真是告代不過」……話音剛落,健康護理員黃玲就將老人扶著躺上床,然後開始熟練地為其按摩雙腿、後背,並囑咐一定要多活動活動筋骨,身體活絡了,酸脹疼痛也就緩解了。這是記者近日在觀海衛鎮海地養老院看到的一幕。
  • 幼兒園前人山人海,養老院前空無一人:我想回家
    幼兒園和養老院,一個是教育孩子的地方,一個是照顧老人的地方。  老人,他們的閱歷豐富,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可能已經行動不便,不能再幫你帶孩子,有時候還會帶來一些小麻煩。  所以在幼兒園門口總是人山人海,養老院前卻總是人單影只。
  • 重陽節養老院被扎堆探望 老人感嘆「甜蜜的負擔」
    然而,南京晨報記者對多家養老機構調查後發現,雖有不少子女探望老人,但有的老年公寓,超過一半的老人沒有子女前去探望,有的甚至達到三分之二。  甜蜜  各界人士探望,養老院熱鬧起來  昨天一大早,南京建鄴文體路附近的南湖養老院就熱鬧起來,各界人士紛紛前來探望老人。
  • 幼兒園過出養老院的氣質,這些孩子深得老人的精髓,網友:笑死了
    導讀:幼兒園過出養老院的氣質,這些孩子深得老人的精髓,網友:笑死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過出養老院的氣質,這些孩子深得老人的精髓,網友:笑死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城市與社會︱養老院「阿姨」的無奈與妥協
    清潔是工作的第一要務養老院的負責人蔣院長告訴我:「我對環境比較看重。原則上,我要求做到沒有味道。不像有的養老院,走進大廳就『轟』一陣。」家屬們評判一家養老院照顧質量的標準,首先也是看它「幹不乾淨」,「有沒有味道」。阿姨們的工作節律圍繞老人的一日三餐,除此之外,最主要的任務便是「清潔衛生」。
  • 養老院中的母親節:老人期盼家人團聚
    原標題:養老院中的母親節:老人期盼家人團聚   央廣網通化5月10日消息(通化臺記者關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是母親節,常年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多半寂寞,母親節多數老人更期盼能夠家人團聚。  在通化市廣緣老年公寓,82歲柳瑞蘭奶奶正在等著孩子們來養老院給她過母親節。
  • 「對不起,爸媽給你丟人了」,大學新生報到,無數父母心酸
    隨著大學錄取志願的填報結束,全國各大高校的錄取工作也會拉開帷幕,過不了多久,大一新生報到,校園裡總會出現這樣的一幕:兒女在前面趾高氣揚,父母在後面大包小包吃力地跟著。這樣的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的,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說這是令人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