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懂,還好有書法作陪。相識或是看過我的字的人都會問我:「你的字怎麼寫得那麼漂亮,練了多久?有什麼訣竅?跟哪位名師學的?以後是不是要成名?能否送我幾幅?」在他們眼中,我也算是個「書法家」。其實,我充其量算是一個書法愛好者而已。我只是花了太多時間用來寫字,而這,離我的夢想遙不可及。
喜歡上書法也是一件機緣巧合的事,你想,別人說,我就做了。起初也是為了寫好字,沒想到父親的鼓勵讓我一天天堅持下來,如今竟也小有年頭,至今我都尤為感激,為此,我把它當做是我的夢想。而當初說好一起寫字的人,你們都在哪裡呢?你們的夢想還在嗎?
小時候,買不起宣紙和墨汁,我就蘸著兌了水的墨汁在房頂上「寫寫畫畫」。那時候,因為家住農村,有很大且平整的房頂,當我的宣紙再好不過,寫滿了就用水管衝洗乾淨,幹了就繼續寫。雖然有房頂為我省下了買紙的錢,但是買毛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時候父親對於我寫字的支持,就是省下自己的那一點點菸錢,時不時為我添上一支新毛筆。然而在水泥地面和宣紙上寫字還是有區別的,就像地書一樣,你只能在字形和筆法上有進步,可書法終究還是要回歸於宣紙之上,是要講究運筆、用墨、結構和章法的,最終的創作還是要在宣紙上完成。對於這樣的條件,我已經很滿足了,只要是有進步,哪怕慢一點,走點彎路都行。後來遇到了我第一個書法啟蒙老師,讓我真正見識到了書法的精髓和美妙,在他的悉心指導下,我對書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進步。讀大學的那幾年裡,我把大多數的時間用在寫字上,說勤學苦練,廢寢忘食都不為過,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書畫協會辦公室的位置,那裡有一盞燈,時常陪我至深夜,那便是我堅持和追逐的夢想。沒想到的是,因為如此,我很榮幸的成為了黃陵礦業的一名員工。有的時候,夢想並不只是夢想,他會在不經意間點亮你的生活,讓你覺得,那些年來的執著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還好,我沒放棄」。
多年來,我一直筆耕不輟,寫過的紙不知扔了多少,房間裡的大紙箱也堆了好多,全是這些年寫的字,朋友見到調侃說,「與其放在這裡佔地方還不如送給我,等你以後成名了,這些都是錢。」我不答應,雖是些不滿意的習作,但可以時常提醒自己練字的毛病。「臨的帖太多,寫的又太雜,一味地去模仿,又過多的去表現。」這是好多老師給我的評價,起初不以為然,後來看的字多了,眼界開闊了,才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理解了老師的用心,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日後,我將先前以「練」為主的方法改變為先觀、再思、後練的方式,對之前寫過的作品逐字比對,每個筆畫、每個字形,嘗試不同的風格去體現,一點一點改正,一步一步提高,一段時間下來,竟有了不錯的改觀。現在,我的字被更多的老師、同事甚至陌生人所接受,新書的較為滿意的作品曬在朋友圈裡,也會得到大家的點讚和轉發,還有幾次發表到礦業公司、陝煤集團的網站、報刊上,家裡有孩子的朋友還幾次三番提議我開辦書法班,讓自家的孩子也能得到書法的薰陶,更讓我感到了書法的感染力,我的夢想,也可以成為大家的夢想。
其實書法是有靈性的,你真誠對待,他便回贈於你。當你用心去看你寫過的字的時候,你會發現,他遠比你想像的更美。因為喜歡上書法,我便喜歡上了古詩詞,喜歡上了中國古典文學,從古人的字裡行間讀出了感動與欽佩,我自達不到「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但仍可借詩詞文化清心、養志,閒暇之餘,臨上幾幅小楷,抄上幾句詩詞,再有清燈苦茶作伴,豈不樂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人生有很多選擇,你的選擇是別人給予你的,那別人的呢?這個世上很多事是沒有選擇的,比如父母、親人,比如環境,你無法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親人的離開、年齡的增長都是無法改變的,不忘初心,不念過往才是我們面對改變應有的態度。我還記得多年前讀完小說《平凡的世界》後寫的那篇讀後感,我曾把自己比作是農民、是攬工漢、是煤礦工人,前兩者我都是了,遺憾沒能成為一名煤礦工人時,我卻一腳踏進了電廠的大門,十多年來,眼看著電廠職工們默默無聞,踏實勤奮,沒有煤礦工人的故事那樣感人至深,也沒有被世人廣為稱頌,他們只是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奉獻的不只是光明,還有青春。青春本該是綻放異彩、光芒萬丈的,但是這些熱血青年卻甘願紮根電廠,在最好的年華裡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這是因為,他們有自己追逐的夢想。
「生命是一場旅程,我們要經過多少個輪迴才有機會享受這一次旅程,這短短的一生我們終將會失去,你不妨大膽一些,愛一個人,攀一座山,追一個夢,很多事我們不了解,很多問題都沒有答案,但我相信,上天給我們生命,一定是為了讓我們創造奇蹟的。」這是電影《大魚海棠》裡的一句臺詞,我希望有夢想的朋友們都要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要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信念,更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達,即便在追逐夢想的路上走得太難,但是千萬不能放棄,不要忘記當初的選擇。
人生難懂,歡喜快樂之時終歸短暫,煩惱愁苦才是一生,只要心中有夢,我便一路追隨,「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牛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