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得都很快,每個城市都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大城市之間互相追逐。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競爭相對激烈。然而,成都、武漢、重慶、杭州和南京等一批一線城市也在增強經濟實力,並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因此,近年來,有傳言說國家要設立第五個直轄市。
建國初期,我國有10多個直轄市,如今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了。正因為如此,國家對他們的扶持力度更大,在發展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優惠政策,這也加快了他們的發展。而它們作為「特殊身份」的擁有者,這四個城市已經成為我國發展較為快速的城市了,且經濟效益也很好。
例如,重慶在1997年被選為直轄市。從那以後,它的經濟發展很快。到2020年上半年,重慶已超過一線城市廣州,成為中國第四大城市。現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為了平衡區域協調,在原有四個直轄市的基礎上,增加直轄市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設立直轄市的目的是促進周邊地區經濟、貿易和文化的發展。要成為直轄市,需要具備很多條件,其中地理位置、經濟、交通及相關配套設施都是要考慮的因素。除這些條件外,設市還有一些硬條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首先,兩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在600到900公裡之間。二是城鎮人口,要求直轄市及其周邊地區常住人口不少於1074.57萬人。
在候選城市中,南京和武漢最受青睞,最新數據顯示,這兩個城市的人均GDP都超過了2萬元。那麼,在這兩者之間,誰更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五個直轄市?
其實,建國初期,中國最早的直轄市就有南京。然而,1952年,南京和蘇南、蘇北合併為江蘇省。1953年,南京成為江蘇省省會,從而從直轄市退出。儘管南京摘掉了直轄市的「帽子」,但南京的發展仍在繼續,並順利帶領江蘇成為中國第二大經濟大省,南京也連續多年被選為新的一線城市。
此外,根據今年相關數據分析,今年一季度南京GDP為3247億元,甚至高於天津市,位居全國第九位,這也是南京首次進入國內生產總值前十名。要知道,與去年相比,實際增長率為1.6%,而且這還是受到了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之下的數據。因此,實現如此高的增長速度並不容易,這是南京40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它位於沿海開放區和長江流域的交匯處。南京也是中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其公路網密度也位居全國前列。但如果與武漢競爭,南京的經濟優勢並不明顯。
根據2019年的數據,武漢GDP超過1.6萬億元,大大超過南京。雖然今年初武漢受影響較大,但恢復速度也很快。因此,在「第五個直轄市」的競爭中,武漢不容小覷。
我們經常給武漢起「大武漢」的稱號,這也是因為武漢的面積絕對配得上「大」字。1949年,漢口市、武昌市和漢陽縣合併,形成了現在的武漢。武漢範圍內有長江大橋10座。武漢總面積8570平方公裡,南京總面積6587平方公裡。大面積的開發也使武漢人口更加稠密。根據2019年底的數據,武漢市常住人口超過1120萬,南京市常住人口850萬,而人口也是直轄市重要的參考數據。
從地理位置看:武漢位於中國的中心(九省通衢)。無論往哪個方向,它都能提供良好的交通。如果能成為直轄市,很有可能成為「交通核心點」,對中部地區的建設也有意義,周邊地區也有望納入其中,通過國家政策帶動全區發展。有專家表示,如果武漢未來按照目前的地理位置成為直轄市,那麼相鄰的鄂州、黃石、鹹寧、孝勤等城市將被劃入新武漢,形成一個人口超過2000萬、面積3萬平方公裡的新直轄市。
南京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它地處沿海開放區和長江流域交匯處,是我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南京路網密度也位居全國前列。但是,在南京周圍,已經有一個直轄市——上海,所以這也是南京不被一些人認可的原因。
除武漢、南京外,深圳也是第五直轄市的熱門候選城市。作為經濟特區和國際城市,深圳一直享有經濟優勢。其GDP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三位,深圳擁有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已達8家,與北京、上海不相上下。此外,深圳還有一個絕對重要的交通樞紐。它位於廣東省東南部,與香港遙遙相望,正好位於珠江口東岸。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對其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三個城市競爭相當激烈,但武漢可能在各方面都有一些優勢,但至於哪個城市會成為「第五個直轄市」?可能還得看接下來的進一步發展,你認為哪個城市可以成為「第五直轄市」?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