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世界四大大學排行榜之一的軟科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44所大學上榜。
南方教育智庫第一時間獨家獲悉,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1所高校入選,其中,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均排名世界101-150位,為粵港澳大灣區2所「頭部高校」,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則首次躋身全球500強,展現了快速發展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先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入選名單:
廣東共有12所高校入選,中山大學排名中國內地高校7-13名,表現躋身內地高校第一梯隊;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位列內地高校前50位;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首次躋身全球500強,進步明顯;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汕頭大學也榜上有名。
香港共有7所高校上榜,香港中文大學以全球101-150位的排名位居香港第一,其次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上榜。
澳門2所高校入選,澳門科技大學位居世界501-600位、澳門大學居世界601-700位。
從全球來看,在今年的排名中,哈佛大學仍然穩坐頭把交椅,連續第18年蟬聯全球第一,史丹福大學僅次於哈佛大學,繼續保持全球第二名,劍橋大學保持全球第三。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排名均上升1位,依次位列全球第七和第八。歐洲大陸的大學中,排名最高的是法國新近合併成立的巴黎薩克雷大學,首次上榜便高居全球第14名,同樣入選法國「卓越大學計劃」(IDEX)的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和巴黎大學分別位居第36名和第65名。亞太地區的大學中,日本的東京大學表現最佳,位列第26名,清華大學(第29名)首次超過京都大學(第34名),贏得亞太地區亞軍席位。大洋洲地區的大學中,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大學(第35名)位居第一。
在全球1000強大學榜單中,今年中國內地共有144所高校上榜,上榜學校數較去年增加12所,其中71所高校入圍全球500強,較去年增加13所。中國內地上榜高校中,86所高校排名名次或排名區間有所上升,51所高校排名區間保持穩定,體現了中國大學快速提升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清華大學在中國內地排名最高,位列全球第29名。北京大學排名上升4名,首次入圍全球50強,位列全球第49。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排名持續上升,分別位列全球第58和第63。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進步明顯,雙雙躋身全球百強,至此已有6所中國內地大學位列全球百強。
入圍全球500強的中國內地高校中,「雙一流」高校佔據絕對優勢,71所中60所為「雙一流」高校,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排名均有所上升,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共同排在全球第101-15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200。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首次進入全球前300。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西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7所「雙一流」高校首次入圍全球500強。
一批有實力的非「雙一流」高校憑藉優秀的表現位列全球500強,其中深圳大學首次入圍全球前300,廣東工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首次入圍全球500強。
此外,福建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曲阜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河北工業大學、遼寧工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浙江理工大學這13所大學首次入圍全球1000強。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的全球大學排名,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18版,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許多政府和大學從該排名出發,分析比較本國、本校的情況,採取各種舉措來提升大學的國際競爭力。
【記者/智庫研究員】 姚瑤
【出品】 南方教育智庫
【作者】 姚瑤
廣東教育頭條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