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社區團購裡的經銷商們

2020-12-20 騰訊網

文/ 鄢子為 楊松 編輯/ 陳曉平

社區團購大戰,經銷商們叫苦不迭。

「巨頭低價賣貨後,公司生意比前一季度差了很多。」紫林醋業一位縣級經銷商王濤向《21CBR》記者抱怨道。

王濤在河南焦作一個縣城經營一家小型商貿公司,日常會將購入的醋等單品,發往城區便利店和鎮村夫妻老婆店,賺取差價。

最近兩月,美團、拼多多等進入社區團購賽道,大打價格戰,補貼後,醋的終端價比從經銷商手中進貨價都要低。有店鋪老闆質問王濤,為何批發價格比線上終端價還貴,下遊有的老闆自己當了團長。

山西陽泉一家商貿公司負責人劉俊也說,自家生意明顯變差。他在當地代理紫林醋業、海天醬油等調料品牌,其中海天的一款醬油,他的進貨價是10元,社區團購平臺只賣5元。

「出貨量變少,利潤點下降,我們不敢掙錢,一旦加錢別人就不進貨了,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劉俊說。

社區團購猶如一匹野馬,衝亂了廠家的經銷體系,鏈條上的商販們措手不及。

被打亂的體系

多數廠家,本有分工明確的線下經銷商體系。

從事傳統商貿的富延雷告訴《21CBR》記者,省代、市代等有嚴格區分,各個層級的經銷商靠差價、返點獎勵等盈利,各自承擔相應的風險。

如今,社區團購的平臺選擇直接和廠家或省級代理等大的經銷商合作,通過「源頭直採」等方式,讓商品繞過中間多層經銷商環節,直接面對消費者,從而壓低價格。平臺給出巨額補貼後,有些商品價格甚至低於出廠價。

以劉俊代理的紫林醋業品牌為例,這本是山西一家以食醋為主的釀造企業,2019年的銷售額為5.5億元,產品主要通過層層經銷商渠道觸及線下商超、夫妻店等。為了維護渠道,公司還經常組織活動,邀請經銷商及其家人參觀公司、瀏覽醋文化博物館等。

據劉俊介紹,紫林醋業各地的經銷商都是一級經銷商(不區分省會、地級市等),本來是統一出廠價,美團優選的策略是,選擇太原等省會地區的經銷商合作,「省會物流服務更方便,在出廠價基礎上,平臺再給補貼,價格就很實惠。」

這種打法下,消費者拿到最優惠的價格,大部分經銷商的日子就艱難了,廠家原有的經銷商體系也被打亂。

一旦平臺聚集大量C端流量,傳統經銷商體系下的走貨,大量將轉移到線上平臺,更多零散流量直接網上下單。

「這一招,掐住了廠家的咽喉。」在富延雷看來,如果失去原有的經銷商體系,廠家就沒有了抓手,無法直達用戶,未來更受制於網際網路平臺。

生鮮、調味品等廠家和線下經銷商,本以為這些品類線上滲透率低,可以逃過一劫,現在社區團購這關,未必躲得過去。

無力的斷供令

精心維護的經銷商渠道受到衝擊,廠家坐不住了。

臨近年底,多家食品生產企業限制經銷商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以威脅「斷供」等方式,試圖維護搖搖欲墜的價格體系。

上周,一份紫林醋業的內部文件顯示,如在美團優選、興盛優選等平臺銷售產品,經銷商須提交書面申請,並禁止經銷商在淘寶、天貓以及 自身小程序上等亂價銷售。

劉俊告訴《21CBR》記者,12月15日剛收到廠家通知。「這對經銷商有個約束,相信能對規範價格體系起到作用。」

辣條明星品牌衛龍也有類似文件在網上流傳,衛龍在浙江的經銷商李航向《21CBR》記者確認,該文件屬實。

糧油調味品生產商華海順達公司則聲明,為防止打破價格體系,只給公司授權的廠商供貨,不給「低價」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廠商的一紙公告能約束亂價行為嗎?

衛龍發布公告後不久,《21CBR》記者注意到,該公司貼吧,就有供應商稱,可長期為社區團購平臺提供辣條等貨源,所列的價目表顯示,質保期到明年2月的衛龍魔芋爽,1包的批發單價不到4毛錢,遠低於1元指導價。

「廠商發出的禁令只能說挺有遠見,實際效果極其有限。」富延雷向《21CBR》記者分析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生產企業推出各種管理措施後,經銷商生意好的時候,會顧忌處罰風險,生意不好,為了活著,肯定優先考慮將款結回來,尤其今年,許多線下經銷商因疫情收入大減,房租、人工等運營成本大,「甩賣」回籠資金的意願極為迫切。

社區團購平臺是預售制,可集中零散流量,第二天統一發單,出貨量巨大,美團、拼多多等大公司結款有保證,經銷商們很難拒絕這樣的誘惑。

王濤說,像他這樣的縣級經銷商,不是不願意和巨頭合作,只是苦於沒有機會,美團、拼多多找的都是鄭州這類大城市的代理商。

「都是為了生活。」他說。

劉俊一度和陽泉當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的團隊談過合作,無奈平臺在地級市的分部沒有採購權,只能作罷。

他介紹,太原當地經銷商以出廠價和社區團購平臺合作,賺不了差價,因為出貨量大,能完成廠家的銷售任務,靠返點賺錢。

「錢都讓他們(和社區團購平臺合作的經銷商)給掙了,其他人的生意被搶了。我還聽說,美團會給合作經銷商一些返點,他們就更有動力了。」

劉俊認為,這些經銷商的好日子也只是暫時狀態,他們最終會受平臺鉗制,就像現在的餐飲企業,不進駐美團平臺,沒有生意可做;進駐後,高額佣金下,自己賺不到錢,錢都被平臺賺走了。

分野的陣營

旗幟鮮明地站出來的廠家,僅是少數,一些大廠商,已經喜提合作協議。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宣稱,已與中糧、旺旺、三隻松鼠、康師傅等數十家企業,達成合作。

家大業大的企業,在與平臺方議價時,有更大話語權;規模偏小的廠家,自建多年的經銷體系遭破壞後,只能「寄生」線上平臺,看臉色行事。

「無法觸達用戶的小廠家,只能給社區團購平臺一個較低價格,因為不合作就沒出路。平臺如果覺得某款產品好賣,可以直接找代工廠生產,原品牌就灰飛煙滅了。」

富延雷表示,他非常理解社區團購引發的輿論壓力,「從事傳統貨品流通工作的人很多,巨頭相當於斷了這些人的活路,大家都不樂意。」

也有經銷商,開始積極向社區團購平臺靠攏,代理了衛龍等品牌的李航坦言,今年生意不好做,線下不振,他只能去客源多的地方。

「作為第三方公司,誰也不能改變網際網路巨頭的做法,只能想著怎麼去擁抱,怎麼平衡它。」李航對社區團購報樂觀態度,他認為,即便衛龍停止供應,社區團購平臺照樣發展,有些小廠商或許能依靠新的銷售通路,發展壯大,好比當年的「淘品牌」。

即便社區團購是未來的方向,平臺的競爭行為也必須是合法合規。

12月9日,南京的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指出,「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並因此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合法權益,尤其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阿里、美團、滴滴等在南京的社區團購業務相關負責人,已在該告知書上簽字。

目前,社區團購大戰仍在繼續,燒錢模式恐難以停歇下來,巨頭們在全國擴張,痛快掏錢向供應商採購,為用戶提供便宜的「大白菜」,持續擴大勢力。而就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南京這類的出手並不多見。

劉俊這個冬天格外憂慮自己生意,程度比疫情爆發時都來得深重。「做了這麼多年了,只能堅持。受疫情影響,今年生意本就不好,巨頭低價傾銷後,開店都沒信心了,說不定哪天就不能幹了,貨都不敢提。」

王濤做了7年經銷商,他的小商貿公司僱傭了十多名員工,臨近年底,他正為如何降低運營費用而發愁,「如果明年生意還是這樣,可能要裁員。」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頭,困在社區團購裡
    此時社區團購中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可以說是「內憂外患」,既要與同行爭地盤、奪流量,還得面對社區團購之外的各種「反對」戰役。內戰: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爭奪進入 2020 年,基於疫情的影響,社區團購重喚新生,巨頭們紛紛進場,到下半年更是提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 6000超市老闆聯合抵制「社區團購」,經銷商如何抉擇?
    但也有部分企業依舊很支持社區團購,比如伊利加深與美團社區團購平臺「美團優選」的合作,亦支持經銷商積極擁抱這一新賽道。  左邊是「旁觀」,右邊是「擁抱」,這讓不少夾在中間的經銷商為難。為此,食業頭條焦點欄目採訪了四位正在運作社區團購平臺的食品行業大商。結合他們的現身說法,本篇將為大家呈現在社區團購這一賽道,經銷商應如何自我定位?曾經踩過哪些坑?又該如何儘量避免陷入「內捲化」的困境?
  • 社區團購遭遇多家品牌商抵抗 經銷商左右搖擺
    本報記者 劉旺 蔣政 北京報導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領域燒錢補貼,連鎖效應之下,顯然已經影響到了品牌商的利益。繼紫林醋業、華海順達、衛龍商貿發布通知對經銷商供貨社區團購平臺作出要求之後,可口可樂、金龍魚、香飄飄等品牌企業也對經銷商供貨社區團購作出了相應通知。
  • 經銷商供貨社區團購平臺牢記「10方法」
    隨著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對整個社區團購行業起到了一定的規範作用,但離春天來,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在此期間,經銷商還是應該積蓄力量,找到地方性社區團購平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其中,確定產品戰略是決定社區團購成敗的關鍵。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武漢、長沙,還是成都、濟南,很多果蔬商超老闆卻紛紛抱怨,認為社區團購搶了他們的生意,弔詭的是,這些受到衝擊的店老闆們有不少人也不得不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陣營…… 誰在做團長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團長道路,雖然他們背景各異。
  • 社區團購的品牌商家們
    但隨著像松鼠拼拼在新冠之前報出破產,社區團購一度被被懷疑是不是能成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疫情來了之後,大家都封閉在社區裡,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像最早做社區團購的長沙興盛優選,母公司叫芙蓉興盛,是專門做線下便利店的,從便利店再發展到線上的社區團購,去年突破了100個億的規模。
  • 獨家|紫林醋業:經銷商在淘寶等電商平臺(含社區團購)銷售需書面申請
    多家供應商先後發通知「禁止供貨」,再次將社區團購的風波推至高潮。實際上,早在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圍繞社區團購的補貼和低價爭奪就已經引發了部分供應商對經銷商的限制。12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在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先後發布禁止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通知之前,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2月5日就曾面向經銷商就社區團購及電商平臺發布通知。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裡強調的電商平臺不僅包含最近熱議的社區團購平臺美團優選、興盛優選等,還包括淘寶、天貓以及經銷商自己開發的小程序等。
  • 冷凍食品聯合社區團購經銷商增高銷量不是夢!
    結合社區團購,似乎成為眼下對於經銷商提高銷量的良好選擇,今天千匯團小編就和大家來共同看看社區團購系統能否真正的為冷凍食品開拓市場:1, 縮短供貨鏈,百利而無害針對社區團購來說,眼下產品的銷售網絡十分繁瑣,但是仔細來看每一條供貨線路都是路程相當之短,從產品生產商到社區團購供貨倉庫之間無另外代理商經手更多的是由城市總代理進行貨源提供。
  • 人民日報潑社區團購冷水,但巨頭們爭的可不是賣菜生意!
    畢竟要說最近的網際網路熱點,社區團購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科技君早早就感受到巨頭們對藍海市場的虎視眈眈,果不其然,入局便是一片「腥風血雨」。就在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時,《人民日報》出面潑冷水,強調「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就差直接點名了。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開在手機裡的菜市場 社區團購何去何從
    來源標題:菜市場開在手機裡 社區團購何去何從 網際網路公司和菜市場的爭奪戰還在繼續。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社區微信群裡的廣告和手機App裡的優惠券替代了菜市場熟悉的吆喝聲和殺價聲。
  • 菜市場開在手機裡 社區團購何去何從
    12月9日,天津,和平區一市民在閱讀社區團購的海報。  網際網路公司和菜市場的爭奪戰還在繼續。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社區微信群裡的廣告和手機App裡的優惠券替代了菜市場熟悉的吆喝聲和殺價聲。但是社區團購平臺上的低價商品也引起很多人的警覺。衛龍、香飄飄、雷達電池等多個品牌發布通知,禁止經銷商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有批發商擔心流失傳統超市用戶,不願將熱銷產品供給社區團購平臺。也有網友擔心,網際網路用低價商品吸引顧客,會奪走菜販子的生計。  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
  • 社區團購動輒補貼20億,菜市場小販們的生意還好做嗎?
    2020年,除了直播帶貨外,也就數「社區團購」最為紅火了。仿佛一夜之間,各小區裡就冒出了不少「團長」,他們拉群推廣平臺,利用補貼促使消費者在線上下單買菜。有人說,在2020年尾巴裡網際網路巨頭們把最後的「偏愛」留給了社區團購,以動輒十億、百億的補貼搶佔市場,從效果來看,面對巨頭的巨量補貼,菜市場小販們也有些「招架不住」。
  • 供應商斷供社區團購!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所以規定旗下的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時「必須要有公司授權」、「價格不得低於公司的終端零售價」、「影響惡劣將取消經銷權」。除了華海順達,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等其他供應商也紛紛立下戰書,發布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看這架勢,似乎要跟社區團購平臺硬槓到底了。
  • 他們為什麼要抵制社區團購?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最有戲劇性的是,12月11日晚,業內傳了很久的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的融資消息終於落定,京東進場投資7億美元,但就在這前後腳,人民日報發評論說,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際網路巨頭們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追求。很多人說社區團購搶走了小攤小販的飯碗。
  • 社區團購給下沉市場帶去了什麼?
    12月9日,衛龍率先向經銷商下發《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賣給社區團購的貨品必須經過公司的同意,否則視為竄貨。據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廠家抵制社區團購的背後,其實是因為社區團購平臺還沒有真正打開市場。過去的經銷商都是先交錢在拿貨,現在社區團購直接低價從經銷商手中拿貨,然後低價賣,把整個價格體系都打亂了,所以這也是廠家選擇維護經銷商的原因。
  • 廠家不要搞社區團購了,沒有用的
    分開講:我們假設大量的品牌商、廠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社區團購銷售體系,那作為團長,他本來對接一個或兩個團購公司(事實上去年的社區團長們一個人做兩家公司的團長已經很普遍了,如果這個團長足夠優秀還會時不時有第三第四個團購公司來軟磨硬泡請他做團長),以後為了賣不同的「廠家直銷」、質優價廉的產品,他需要對接很多個廠商的團隊,各種素材、推廣會佔據他非常多的時間
  • 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菜市場開在手機裡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菜市場開在手機裡網際網路公司和菜市場的爭奪戰還在繼續。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社區微信群裡的廣告和手機App裡的優惠券替代了菜市場熟悉的吆喝聲和殺價聲。人們只需在手機上提前預購,貨物會在次日抵達顧客選中的自提點。
  • 「社區團購,我們不幹了!」
    有供貨商對社區團購不滿,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近日,部分供貨商給渠道經銷商發通知稱,沒有授權,不得操作社區團購平臺;不允許做單品超低價銷售。網上傳出的供貨商通知。不過,近日有供貨商「懟」起了社區團購。據媒體報導,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超低價商品。
  • 下沉市場不需要巨頭,但很需要社區團購
    據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廠家抵制社區團購的背後,其實是因為社區團購平臺還沒有真正打開市場。過去的經銷商都是先交錢在拿貨,現在社區團購直接低價從經銷商手中拿貨,然後低價賣,把整個價格體系都打亂了,所以這也是廠家選擇維護經銷商的原因。廠家擔心經銷商會被巨頭們的低價補貼打垮,在未來跟巨頭談判失去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