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聽過廚餘垃圾處理器嗎?相信很多每次做完飯都要在水槽裡手撈「溼垃圾」的主廚們,都沒聽過這玩意兒,甚至還不如洗碗機的知名度。
這麼香的產品,為什麼在國內的普及率不足1%?與美國高達90%和歐洲70%的普及率相比,可謂是慘澹經營。
有網友調侃說,因為制定垃圾分類政策太晚了……也有相關的數據表明,垃圾分類政策的推進,也在刺激著廚餘垃圾處理器在國內的普及步伐。另外懶人經濟時代,只是清理廚餘並非懶人廚具廚餘垃圾處理器的終極目標,廚餘垃圾處理器+洗碗機的組合則可以讓廚房清潔體驗更上一層樓。
01 廚餘垃圾垃圾處理器究竟是什麼東東?
忙完一桌飯菜之後,剩下一片狼藉的廚房,還有堵塞著水槽甚至下水道的殘羹冷炙與瓜皮果殼。特別是夏季,還能散發出一陣腐臭並引來各種小昆蟲。
這一定是大多數愛下廚的朋友遭遇過的麻煩。而廚餘垃圾處理器就是解決這個麻煩的「神器」。
簡單來說,廚餘垃圾處理器就是將馬力強勁的垃圾處理器連接在水槽口與下水道之間,把食物垃圾(雞腿、骨頭等都可以)扔進去,機器就會把它們粉碎、碾磨,然後順著下水管道衝走。
萬一不小心絞到手指了怎麼辦?萬一刀叉不小心掉進去了怎麼辦?感覺要上演一出「電鋸驚魂」了。不過不用擔心,它不是絞肉機,裡面的結構也是無刀片設計,旋轉推進器都是鈍的,而且還採用了「過載保護技術」,遇到難以攪動的異物就會斷電停下來。
也不用擔心小孩子亂按受傷,一般廚餘垃圾處理器的入口都是水槽排水口,比較深的位置,一般孩子都夠不著。實在擔心就可以把開關安裝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廚餘垃圾處理器絕非萬能的。比如大骨頭、貝殼類、高纖維的、重油脂的,都很難搞定。特別是重油脂凝固之後會堵住下水管道,這個才是大多數情況下水擁堵的罪魁禍首。廚餘垃圾處理器也搞不定。養成用熱水洗碗的習慣,能衝走大部分油脂。
02 廚餘垃圾處理器為什麼「水土不服」?
廚餘垃圾處理器最初是根據歐美國家的飲食和住宅結構來設計的,在美國早已成為許多家庭廚房配置,普及率達到50%以上。不過,這個產品進入中國之後有些「水土不服」。
究其原因,首先是消費觀念的問題,包括洗碗機也是這樣。上一代人的消費觀念,節儉是第一位的。動手洗個衣服、洗個碗、倒個垃圾,這是天經地義、水到渠成的事情,用得著花幾千塊大洋去買一個偷懶的東西嗎?
第二個是飲食結構和小區基礎設施的問題。中國人的烹調方法重油,飲食結構也更加複雜,一些年代久遠的小區和老房子的下水管道狹窄,無力負擔排入管道內的廚餘殘渣,所以使用體驗並不算理想。
第三個是住房結構的問題。在一二線城市裡,非常多的年輕人是租房住的,而租房就決定了不會購買這樣的產品,熱水器、冰箱、空調、油煙機這些房東一般會配置,烤箱之類的廚房電器能夠帶走,追求一點生活質量的也會購買,但垃圾處理器,安裝上去就比較麻煩,在租房時不會太考慮。
第四個是市政汙水處理能力問題。國內的市政就汙水處理能力還不完善,不能一刀切,據同濟大學的調研報告稱,當垃圾處理器的普及率大於10%時,汙水有機負荷將對城市汙水處理系統造成衝擊。
第五個是垃圾處理的政策問題。在垃圾分類之前普通居民處理廚餘垃圾成本很低,混合在生活垃圾中隨手扔掉就行,垃圾分類政策實施後,就沒這麼簡單了。
第六個,貴。
03 垃圾處理器與環保不符,不利於垃圾回收
我們之所以推薦垃圾分類,最重要還是對於環保理念的升級。廚餘垃圾最環保的處理方式是回收,儘可能的再利用。
而垃圾處理器所做的事情,是把垃圾打碎排入下水道,最終成為沉澱物,沒有任何再利用的可能。
廚餘垃圾處理器雖然在某些國家普及率很高,但是否適用於我們國家,與人口密度、下水道排放能力、排水方式等諸多因素都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國家烹飪重油的習慣,加上被搗碎的垃圾混合在一起,更加重了管道堵住的風險。
現在一般的小區排水系統,都會有自己的化糞池,排放的生活汙水會經由泵機進入化糞池。幾個化糞池經過漂浮、沉澱過程,將含有較少固體物質的汙水排放進入管線,管線則通往汙水處理廠,再經類似上述過程以及加藥等處理成中水。
而沉澱和漂浮物,無論是在小區內的化糞池還是汙水處理廠的處理池,都需要進行清掏。將粉碎的更多垃圾,即便是廚餘垃圾如此排放,最直觀的影響就是要增加清理儲存物的次數。特別是在一些老的小區,沒有化糞池設計,汙水直接流入管線通往汙水處理廠,更加會增加處理負擔。
一旦堵住,特別是油脂凝結在下水道壁上。只能找排水工人用高壓水槍來清洗,但這種方式每洗一次下水道就會變薄一些,日積月累也容易破損,更換起來更是佔用社會資源。
就目前來看,這種方式不適合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實際情況,只適合在極少數下水、水處理條件很好的地區使用。
04集中處理的廚餘垃圾是如何有效利用的?
垃圾分類,相比於廚餘垃圾處理器,更有利於資源的二次利用。
從小時候就知道,吃剩的飯菜不要扔了,留給家裡的雞鴨鵝豬狗吃。這就是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的最佳代表方式。
不過現在城市小區基本沒有圈養家禽的這種行為了。就算養寵物,也有專門的貓糧狗糧。那廚餘垃圾何去何從了呢?
廚藝垃圾處理的方法不外乎3類。1、動物轉換:利用家禽(大動物)、蚯蚓、果蠅等動物將廚餘垃圾轉換成動物營養質和動物糞便,然後在合理處置動物及其糞便。2、生物轉換: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廚餘垃圾轉換成腐殖質、沼氣、酒精等,或將廚餘垃圾幹化(生物幹化)。3、物理化學方法:機械脫水、餘熱幹化、太陽能幹化、(幹化廚餘垃圾、腐殖質)焚燒等。
一般會經歷三種處理工藝來實現這些變廢為寶的效果。厭氧發酵制沼工藝、好氧堆肥工藝、厭氧好氧聯合處理工藝。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詳細搜索來了解一下。
寫在最後:
不可否認,廚餘垃圾處理器絕對是解放雙手的神器,特別是配合洗碗機的高壓排汙功能,把洗碗機中的殘羹剩菜進行二次碾磨,讓洗碗這件事情真正的脫離雙手。
但是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在國家極力倡導垃圾分類,我們卻偷懶把下水道當做垃圾處理的途徑,這和什麼東西都往馬桶裡扔有何區別呢?對廚餘垃圾的二次回收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反而是加重了汙水處理的難度。
只是方便了自己,而把麻煩扔給了別人。
當然我覺得這些都只是垃圾處理改良道路中畢竟的一環。未來更希望在全民環保觀念意識培養起來之後,一切效率從先,讓更專業的人來做更專業的事。從垃圾分類端來看,減少個人垃圾分類的時間成本,交給更專業的垃圾處理廠去處理。從下水管排汙來看,強化管道排汙能力,加強汙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用科技去解決垃圾處理和環保的難題,是未來之道。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廚餘垃圾處理器,讓垃圾無類可分http://sh.zol.com.cn/747/7478973.html
http://sh.zol.com.cn/747/7478973.html sh.zol.com.cn true http://sh.zol.com.cn/747/7478973.html report 5622 大家聽過廚餘垃圾處理器嗎?相信很多每次做完飯都要在水槽裡手撈「溼垃圾」的主廚們,都沒聽過這玩意兒,甚至還不如洗碗機的知名度。這麼香的產品,為什麼在國內的普及率不足1%?與美國高達90%和歐洲70%的普及率相比,可謂是慘澹經營。有網友調侃說,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