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兩江協同創新區重大科創平臺集中開工,13個大項目啟動建設,總投資約150億元。其中,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是本次開工的「重頭戲」之一。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成立於2019年4月,是北京理工大學和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是北京理工大學最大的綜合性外派科研學術機構。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項目包含創新研發空間、孵化器、國際創新社區、生態保障設施等,設計思路堅持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的原則,依據周邊環境的變化,開放空間將是時而山體、時而緩地、時而建築、時而綠化的形式,整體建築採用現代簡約風格。
該項目採用「內外中庭」的模式,使建築與環境、室內與室外交融共生。從整體布局出發,充分對用地周邊的地理環境區域背景、周邊項目、地塊周邊道路交通、城市軸線等內在矛盾進行綜合分析及提煉,在尊重周邊環境的基礎之上創造更具特色的區域地標。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採用裝配式建築方式,樓棟混凝土結構部分的柱、梁採用現澆,大部分樓板採用預製混凝土疊合樓板,框架柱則採用高精度模板。
據了解,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目前已建成院士3人、「四青」人才17人、高級職稱36人、博士後23人的隊伍。
北京理工大學將重慶創新中心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支持其建設,匯聚多位院士領銜,主要圍繞大數據系統軟體技術、現代兵器、新能源智能車輛、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軍民融合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
重慶創新中心將依託北京理工大學一流學科群,圍繞五大技術領域,構建遙感監測與信息智能處理、多域智能系統與立體交通、無人車大數據與智能製造、地基天文雷達與微波光子等十大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在現代兵器、先進車輛、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化和大數據及新材料5個領域組建了院士工作室,並與長安汽車、中汽研、紅宇精工等多家單位建立全面合作關係,正推進汽車雷達、三峽庫區邊坡災害監測等10餘項科技成果的轉化。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線上智博會上,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攜無人接駁車、5G小基站、77GHz前防撞汽車雷達、傅立葉疊層顯微成像系統等10餘個最新科研成果及產品亮相。以177GHz汽車角雷達為例,它不僅具有全天時、全天候的特點,在各種天氣下都能保持準確的多目標檢測,同時具有盲點檢測、變道輔助等多項智慧功能。
(記者 趙鵬 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