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在兩江協同創新區開工助力兩江新區創新生態鏈...

2021-01-10 上遊新聞

10月13日,兩江協同創新區重大科創平臺集中開工,13個大項目啟動建設,總投資約150億元。其中,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是本次開工的「重頭戲」之一。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成立於2019年4月,是北京理工大學和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也是北京理工大學最大的綜合性外派科研學術機構。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項目包含創新研發空間、孵化器、國際創新社區、生態保障設施等,設計思路堅持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的原則,依據周邊環境的變化,開放空間將是時而山體、時而緩地、時而建築、時而綠化的形式,整體建築採用現代簡約風格。

該項目採用「內外中庭」的模式,使建築與環境、室內與室外交融共生。從整體布局出發,充分對用地周邊的地理環境區域背景、周邊項目、地塊周邊道路交通、城市軸線等內在矛盾進行綜合分析及提煉,在尊重周邊環境的基礎之上創造更具特色的區域地標。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採用裝配式建築方式,樓棟混凝土結構部分的柱、梁採用現澆,大部分樓板採用預製混凝土疊合樓板,框架柱則採用高精度模板。

據了解,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目前已建成院士3人、「四青」人才17人、高級職稱36人、博士後23人的隊伍。

北京理工大學將重慶創新中心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支持其建設,匯聚多位院士領銜,主要圍繞大數據系統軟體技術、現代兵器、新能源智能車輛、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軍民融合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

重慶創新中心將依託北京理工大學一流學科群,圍繞五大技術領域,構建遙感監測與信息智能處理、多域智能系統與立體交通、無人車大數據與智能製造、地基天文雷達與微波光子等十大創新平臺。

截至目前,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在現代兵器、先進車輛、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化和大數據及新材料5個領域組建了院士工作室,並與長安汽車、中汽研、紅宇精工等多家單位建立全面合作關係,正推進汽車雷達、三峽庫區邊坡災害監測等10餘項科技成果的轉化。

在不久前舉行的2020線上智博會上,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攜無人接駁車、5G小基站、77GHz前防撞汽車雷達、傅立葉疊層顯微成像系統等10餘個最新科研成果及產品亮相。以177GHz汽車角雷達為例,它不僅具有全天時、全天候的特點,在各種天氣下都能保持準確的多目標檢測,同時具有盲點檢測、變道輔助等多項智慧功能。

(記者 趙鵬 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你好2021|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
    1月1日,記者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現場看到,儘管是寒冬,儘管在假期,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聯合產業孵化基地、日月同輝創新館等各大科創平臺仍在緊張施工,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聯合產業孵化基地作為兩江協同創新區首個聚集多個高校創新平臺的物理載體,佔地面積約170畝、建築規模約22萬平方。
  • 兩江協同創新區:元旦忙施工 邁好第一步
    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也把『更大力度推進科技創新』放在今年經濟工作任務的首位。兩江新區正圍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聯手天府新區,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力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兩江協同創新區作為新區、乃至西部科學城的重要科技創新平臺,必須拿出『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的氣魄,加速推進,高水平建設。」
  • 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落戶兩江新區
    4月25日,來自兩江新區消息稱,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以下簡稱重慶創新中心)正式籤約落戶兩江新區,該項目是國內知名大學目前在兩江新區設立最大的綜合性創新平臺。重慶創新中心將依託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打造5個研究平臺,並將在3年內聚集科研人才400人。
  • 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
    據悉,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將聚焦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在兩江新區布局高端研發平臺和成果轉化及產業孵化基地,開展產學研項目培育、科研合作和服務、人才引進和培養、教育培訓以及國際合作等項目。
  • 5大高校10個智慧應用測試團隊入駐兩江協同創新區創新「西格瑪」空間
    核心提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機遇,作為西部科學城「一城多園」模式中的首園和兩江新區做靚「智慧城市」的重要名片,兩江協同創新區正全力推進規劃建設,彰顯「生態+科技」內涵,加強產業、人才、生活、生態「四個協同」,努力打造成為人文、智慧、科技融為一體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 兩江協同創新區已引入30家大學大院大所
    兩江新區將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大戰略機遇,緊扣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定位,圍繞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目標,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走「科創+產業」發展路子,發揮重大產業平臺的旗艦作用,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兩江協同創新區,切實增強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 邁好第一步 兩江新氣象│中國船舶西南研究院項目在兩江新區開工建設
    >12月24日,中國船舶西南研究院項目在兩江新區正式開工建設。研究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發展機制,正成為集團在西南地區的動力機電裝備、智能裝備和智能製造研發中心,助力重慶地區企業轉型發展。項目建成後,將為西南研究院在應用研究和科研產業孵化方面,提供技術研發、系統集成、測試驗證等支撐,為重慶公司一體化、實體化綜合發展奠定基礎條件。
  • 重慶芯中心正式開工 兩江新區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力
    中國網8月23日訊8月23日,總投資18億元的東湖高新兩江半導體產業園項目(下簡稱:重慶芯中心)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開工,預計2021年建成投用。記者獲悉,重慶芯中心項目佔地377畝、建築面積44萬平米,由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東湖高新集團)與兩江新區在首屆智博會上達成協議,建成以半導體產業為核心、IC設計為重點,輻射汽車電子、人工智慧、物聯網、智能終端等產業,承載公共服務平臺、產業創新孵化、研發設計總部、產業應用延伸等功能的特色園區。
  •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設計國際諮詢徵集結果出爐 5家頂級機構入圍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設計國際諮詢徵集結果出爐 5家頂級機構入圍 2018年08月12日 17:38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8月10日,記者從兩江新區規劃分局了解到,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概念規劃暨啟動區詳細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徵集已評選出五家入圍單位及兩家備選單位
  • 上海交通大學攜手兩江新區建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研究航空航天新...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在兩江新區揭牌成立。該中心將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並以兩江新區為平臺,促進重慶及兩江新區的航空航天、機械工程、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重慶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不僅為學校與重慶開展戰略合作開了好頭,也為上海交通大學立足兩江、服務重慶及西南地區打下堅實基礎。未來,上海交通大學重慶臨近空間創新研發中心必將攜手兩江,在臨近空間的基礎科研和產業化領域實現新突破。
  • ...研發和服務基地、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項目在兩江新區開工
    12月15日,落戶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重慶研發和服務基地、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項目正式開工。兩江新區作為重慶經濟發展主戰場和重要增長極,堅持以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為引領,全力發揮產業發展「旗艦作用」,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近年來,新區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迅速,落地了東方紅低軌衛星等標誌性引領性項目,集聚了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等重大項目,形成了集製造、運營、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 「數」說母親河|兩江協同創新區為啥要「躲」著搞建設?
    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投資發展公司董事長王飛回憶起當年的情況感慨頗多。兩年前,這裡村民不足百戶,四周樹林茂密,周邊除了兩江影視城和際華園,沒有任何產業、單位。王飛表示,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的建設過程中,有幾個數字值得記錄。
  • 兩江協同創新區引智又出新成果 比利時魯汶大學與重慶大學組CP 推...
    趙鵬 封面新聞記者 易木 實習生 劉航從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再度傳來好消息,比利時魯汶大學在渝設立的魯汶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找到了本地合作夥伴,與重慶大學微納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籤訂戰略合作籤約協議。雙方將在科研領域深度挖掘合作方向,聯合推動共享實驗室計劃。
  • 專家建言兩江新區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2020年12月18日 20:30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12月18日,由兩江新區管委會主辦,兩江新區科創局、重慶兩江新區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等單位承辦的智匯兩江·2020兩江新區全球創新創業大賽舉行總決賽。
  • 大事記-兩江新區
    這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動工,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集群,助力重慶建設高水平的國際航空人才培訓中心。該聯盟寄望於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激發兩江新區乃至重慶跨境電商的市場活力。
  • 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落戶兩江新區
    兩江新區建設重慶智慧之城再迎新進展。8月19日,兩江新區與湖南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將在兩江協同創新區共建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 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將立足兩江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及湖南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需要,發揮科技與人才優勢,緊緊圍繞新能源動力系統與輕型特種發動機技術、車輛減振與緩衝新技術、新一代智能信息技術、智慧交通與出行體驗創新設計等領域,通過引入前沿技術和團隊,形成完備的工藝技術路線和先進的裝備平臺,培養具有實際產品開發經驗的高端人才,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在兩江新區的推廣應用,提升轄區企業競爭力。
  • 兩江協同創新區大力提升生態景觀 明月湖上升起「新月」
    兩江協同創新區大力提升生態景觀 明月湖上升起「新月」 2020年10月21日 20:01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近日,記者了解到,兩江協同創新區正在緊緊圍繞
  • 兩江協同創新區引智又出新成果 比利時魯汶大學與重慶大學組CP 推共享實驗室計劃
    趙鵬 封面新聞記者 易木 實習生 劉航從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再度傳來好消息,比利時魯汶大學在渝設立的魯汶智慧城市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找到了本地合作夥伴,與重慶大學微納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籤訂戰略合作籤約協議。雙方將在科研領域深度挖掘合作方向,聯合推動共享實驗室計劃。
  • 2020英才大會創新創業創造項目獲獎者考察兩江新區「項目在這裡...
    打造創新創業創造發展高地,匯聚天下英才。11月22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期間,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的36位創新創業嘉賓,走進兩江新區,實地感受新區高質量發展成效,聽取兩江新區招商引資專場推介。
  • 「寵」博士後,重慶是認真的!兩江新區新增10個博士後站點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重慶兩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辦,旨在搭建博士後引育及交流共享平臺,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產學研主體深度融合,形成創新合力,助力兩江新區建設重慶智慧之城 以「智匯兩江博創未來」為主題,兩江新區已舉辦多場2020重慶英才大會系列活動,各界反響熱烈,收穫了一批「智慧之城建設金點子」。博士後沙龍活動現場,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為「智慧之城金點子」活動中的6位優秀獎獲得者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