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同時為陰間雷部將帥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傳為正財神,司掌世間財源。
趙公明是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中國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中國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並沒有封趙公明為財神,只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簡稱"玄壇真君",統帥"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
趙公明的形象,在晉朝幹寶的《搜神記》中,是專替上帝勾取人命的鬼將。晉朝戰亂年代,人的生命時刻受到戰爭威脅,因有那樣的社會背明,才委屈趙公明專司索命。在陶弘景的《真誥》中,趙公明司士冢中事,勾魂索命,或是瘟神。
瘟神又稱五瘟使者,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的司瘟疫之神,分別為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是傳說中能散播瘟疫的惡神。也比喻作惡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惡勢力。
「玄壇」是指道教的齋壇,也有護法之意,「玄壇真君」為道教四大元帥之一。據《三教搜神大全》所記載,「玄壇真君」的主要職責是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虐,保病禳災,公訟冤抑,買賣求財等;但由於趙公明麾下四位幹將的緣故,後世只當趙公明是財神了。
中國民間所供趙公明財神像皆頂盔披甲,著戰袍,執鞭, 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畫有聚寶盆、大元寶、寶珠、 珊瑚之類,以加強財源福輳之效果。道教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使人宜利和合,發財致富。率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邇益,統管人間一切財富。趙公明的正財神地位得以鞏固,得到中華民族的廣泛認同。
利市仙官是中國民間流傳的一位小財神,是趙公明的徒弟,名姚少司,北路利市仙官,是五路財神之一。 "利市",在俗語中是走運、吉利之意,又指買賣所得利潤。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歡迎,每到新年,必將利市仙官貼在門上,以圖吉利、發財。"俗傳利市仙官是一種使人發財的神,我國北方,每屆新年,必將利市仙官的像,貼在門上,以求吉利,商人更是如此。"
南路財神招財使者陳九公,是峨眉山羅浮洞趙公明的弟子,是截教門人。因為聞仲討伐西岐,"十絕陣"不保,因此到峨眉山請趙公明,陳九公也隨師下山。 陳九公手使雙劍在陣前出力不少。後來陸壓道人出山,與姜子牙合力以釘頭七箭書暗算趙公明。陳九公與姚少司為救師傅前往周營搶書,卻被楊戩、哪吒趕上。陳九公被楊戩殺死。死後封神榜上封五路財神中的招財使者。
蕭升,法寶為「落寶金錢」收別人的寶貝,「招寶天尊」蕭升,和曹寶同為武夷山散人,偶遇趙公明追趕燃燈道人,以落寶金錢收了趙公明的縛龍索和定海珠,死後封神榜上封五路財神中的招寶天尊。
曹寶封神榜上封五路財神中的納珍天尊,是一介散仙,與世無爭逍遙自在,整日對坐下棋笑談道法。後來曹寶因為朋友之死賭氣伐商,最後死於"十絕陣",被封為五路財神中的納珍天尊。曹寶與蕭升是二仙嶺的二位散仙,本是與世無爭逍遙自在,整日對坐下棋笑談道法。因為周商交戰,周軍被趙公明殺得大敗,趙公明手持法寶把燃燈道人追得無處投奔,無意中逃到了二仙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