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中國青訓還債,0-3! 更是為人才分水嶺「培養希望」

2020-12-12 騰訊網

足協杯1/8決賽,廣州恆大0-3完敗給崑山FC。應該說,這樣的失利早有預料:一群職業賽事零經驗的「娃娃軍」,自然無法和中甲第3的崑山FC扳手腕。一場0-3,也再次打醒球迷:未來三到五年,中國足球仍將繼續為凋零近20年的青訓生態付出沉重代價。

足協杯出局,是恆大意料之中的一場失利

眾所周知,恆大的主力軍,正在西亞徵戰亞冠。而昨天這支出戰足協杯1/8決賽的恆大隊,連「二隊」都算不上:

首發11人,平均年齡19歲,除了黃光亮(21歲)之外,其餘球員全都是00後。吳俊傑、張昱傑只是18歲的毛頭小子,布格拉汗是唯一有中超、足協杯替補出場經驗的球員,而且出場次數連一個巴掌都不夠。

而崑山FC全隊首發平均年齡26歲,年紀最大的一名球員32歲,且大部分是中甲主力;433陣型,兩名外援阿德尼吉(踢過歐聯杯)、伊爾德貝爾託(踢過葡超、英冠)衝鋒陷陣,包辦了3個進球中的2個,另外一個入球,則是不滿29歲的本土球員塗東旭(此前也是恆大青訓梯隊球員)。

崑山FC對陣恆大「學生軍」,一方全部處於26-32歲的職業球員黃金期,另一方卻是職業聯賽「零」經驗。這樣的比賽,就是降維打擊。

0比3,是對足球青訓歷史欠帳的又一次償債

恆大這群00後孩子,足球啟蒙應該是2006年前後。然而,那時的足球環境是令人絕望的:2001年震驚中國足壇的「甲B五鼠」,黑哨、假球醜聞不斷;2004年,中國男足在世界盃預選賽恥辱出局;2006年9月,中國男足的世界排名是103位,亞洲第15,跌入低谷;2007年,中國男足在亞洲杯小組出局……

2006年,《足球報》的「中國足球人口調查」顯示,85後、87後——也就是馮瀟霆、郜林、蒿俊閔這撥球員,是中國足球最後的「遮羞布」;從1993年齡段的球員開始,足球人口出現大面積的萎縮,一直延續到99、01年齡段以後。

中國足球權威專家張路當年就說過:「國足這批球員(91、93、95年齡段居多)開始踢球時,全中國同齡的小球員不會超過1萬人,最保守的估計是1千多人,中國足球今天的命運在20年前就已經決定了。下幾屆中國足球的基礎更薄弱,未來10年一代不如一代。」

青訓凋敝,原因不外有二:1994年足球職業化後,傳統業餘體校退出歷史舞臺,專業化五級培養體系崩塌,應聲而起的市場化青訓機構卻良莠不齊,師資力量、培養模式落後封閉;足球亂象頻出導致聲譽掃地,絕少有家長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原本就屈指可數的足球苗子又缺乏精英培養,形成惡性循環。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若是前人伐樹呢?中國足球青訓長達約20年的人才斷層,帶來的後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一場0比3,不過是對中國足球青訓歷史欠帳的又一次償債。恆大作為最大力度投入足球青訓、彌補人才短板的國內俱樂部之一,避無可避要背負起這口「鍋」。

80小將集體登陸職業賽場,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養狼破局」戰略

以恆大足校為主力軍,恆大推進青訓已經8年多。隨著青訓人才源源不斷地輸出,從量變到質變的基礎已經初奠。

在2020年這個如此特殊的年份,恆大也走出了特別的一步——青訓人才兵分三路。

第一路,譚凱元、王世龍、帕爾曼江等5名優秀青訓生入選一線隊。目前,他們本賽季中超和足協杯首輪累計出場近20次,譚凱元還在與河南建業一戰中,打進職業生涯第1球。目前,卡納瓦羅又將譚凱元、王世龍等3人帶到多哈亞冠賽場。

第二路,近40名球員19至22歲的青訓球員,租借至中超(4人)、中甲(12人)、中乙)(15人)、U19國青隊(4人)鍛鍊,累計出場已超過170次。

第三路,足協杯次輪即1/8賽事,恆大報名29人,全部由恆大足校學生組成。與此同時,有9名U18球員將陸續租借至歐洲職業俱樂部梯隊效力,其中盧其、呂世豪2人已經報到西班牙萊裡達體育足球俱樂部,正參加西班牙青年最高級別的U19青年榮耀級聯賽。

很顯然,這已經不是什麼權宜之計,而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養狼破局」戰略。

一個賽季,一家俱樂部獨立輸出高達80人、年齡介乎17至22歲的青訓球員,廣泛亮相於亞冠、中超、中甲、中乙和足協杯等洲際、國內高等級職業賽場,且不論戰績,事實上青訓成果也絕非能用戰績去衡量,僅僅是這一練級的規模和魄力,就令人油然起敬。

欲達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想必恆大早已深明其理。昨天這場0比3,照出了孩子們經驗的空白、身體的不足和動作的緊張,也照出了比對手多跑近15公裡背後積極上進的鬥志。《人民日報》讀懂了,因此在體育官微中寫道:「雖然結果並不盡如人意,但這種有強度、有競爭的比賽對年輕球員的成長大有裨益。在失敗中成長,亦是一種財富。」

積弱已久的中國足球無限期盼足球人才的分水嶺,但嬗變必須也只能來自青訓。恆大不惜代價、不怕試錯的舉動,讓我們對這個分水嶺的界定有了更清晰的時間定位。

當下,足球青訓已經搭上足球改革方案出臺、校園足球大發展的快車,憑藉堪稱世界奇蹟的「中國速度」,我們也許很快就能找到屬於中國足球的鑰匙和答案。

相關焦點

  • 打造中國足球青訓「強基工程」
    恆大足校負責人介紹,此次籤約的30所名校為首批戰略合作學校,計劃未來再攜手20所名校,與全國共50所名校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為發展振興中國足球打造青訓強基工程。各合作學校將依託恆大青訓理念和青訓大綱,由足校高水平、高素質專業教練對各年齡段孩子實施針對性、規範化的基礎要素訓練,系統化提升學生足球專業技能。
  • 兩前巴薩青訓教練加盟申花 負責搭建培養U16梯隊
    胡安.路易斯則說道:「我們初到中國,很多事情要慢慢適應,尤其是跟小孩子在訓練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激發讓他們更有衝勁,我得先把語言學好給孩子們更多的支持幫助,因為俱樂部很有雄心,我們也會一步步腳踏實地走下去,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已經開始準備好上路了。」
  • 中國青訓最大的難題是什麼?前國腳區楚良點出與歐美強國差距
    但此後,中國足球整體成績下滑,與世界大賽漸行漸遠。例如東京奧運會,國奧在預選賽中3戰皆敗,一球不進。例如U19國青,肩負著中國足球衝擊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希望,但道路任重道遠。在這樣的關頭下,恆大主動挑起了擔子。在恆大足校的青訓行活動中,俱樂部總結了過去8年的青訓成果以及未來的青訓體系發展規劃,給出了讓人信服的答案。
  • 足球青訓又有大動作 恆大足校與30所名校共建 將培養3萬學生
    8月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全國15省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各省足球青訓中心,從基礎抓起,從娃娃抓起,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培養近3萬名學生,加快擴大足球精英人口。眾所周知,專業教練數量不足、質量不高是中國足球青訓最大痛點。
  • 對話/荷蘭人派屈克:為國安打造中國頂級青訓學院
    隨著50歲的荷蘭人派屈克-拉德魯正式就任中赫國安俱樂部青訓總監,從去年起就開始搭建的國安青訓體系終於接近完成,由他和此前上任的青訓行政總監保羅所組成的國安青訓頂層搭配將為這支有著26年歷史的首都球隊在青少年球員培養方面注入新的活力。
  • 度假中不忘投身青訓 艾哈正為國足培養「對手」
    為父親舉行葬禮後,他很快調整了心態,再度投入到事業之中。現在的艾哈邁多夫不僅在納曼幹納弗巴霍足球隊中參加訓練保持狀態,他還正在努力推進著一項更偉大的任務——為烏茲別克國家隊培養後備人才。
  • 楊玉敏肇俊哲再為青訓助力:培養足球興趣要趁早
    楊玉敏肇俊哲再為青訓助力:培養足球興趣要趁早 作者:李慶實 2017-12-13 09:20   來源:瀋陽晚報   >   遼寧省幼兒足球聯盟啟動儀式在鞍山舉行,聯盟將面向全省的幼兒園、小學開展足球普及工作,並聘任原遼足「十連冠」功勳教練員楊玉敏擔任總教練,聘請原遼足「隊魂」肇俊哲擔任技術總監,聘請原中國女足主教練叢者餘
  • 全國30所名校迎歐洲頂級足球教練 3萬學生可享歐洲頂級青訓
    8月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全國15個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共同建設各省足球青訓中心,實施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培養模式,從7歲開始夯實青少年足球人才基礎,大力提升當地青少年足球培養質量,不斷擴大精英足球人口基數,助力足球青訓強基工程。
  • 大話球員:埋頭搞青訓,謝育新為中國足球之崛起而奮鬥
    謝育新在離開瀋陽海獅後還是選擇了足球,只不過他這一次不再是當球員,而是為培育中國未來的足球明星而努力。從廣東名峰到東莞東城,從湖南湘軍到西藏惠通,從廣州富力預備隊再到如今深耕青訓,書到用時方恨少,自從當了教練後,謝育新才知道自己墨水喝少了。我們這種人,不會說漂亮話,也不太會搞關係。
  • 籃球青訓砥礪前行尋突破
    25日的2018青少年籃球工作研討會上,中國籃協青少部部長薛雲飛將其播放出來,令人動容。「她們很辛苦,幾個月的離家,長時間的集訓,她們堅持了下來。」薛雲飛說。這僅僅是2018年眾多國字號隊伍和籃協海選營中的一個片段。自從姚明2017年成為中國籃協主席以來,中國籃球的工作重心就越來越傾向於青少年後備力量的培養。
  • 深足籤約惠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建基地培養精英足球人才
    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足球俱樂部與惠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籤約合作儀式在惠州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與會領導、嘉賓還為深足惠州青訓基地揭牌。本次合作將對培養更多優秀年輕隊員,打造深足「崇明島模式」起重要的促進作用。
  • 15省青訓中心打造青少年足球精英化培養體系
    中國體育訊 深耕青訓的恆大又為中國青少年足球精英化加了把「火」!8月24日,恆大足校與全國15省30名校正式開展戰略合作,通過共建各省青訓中心,打造專業化、體系化、規模化創新培養方式,這意味著恆大的青訓經驗與資源將開放給全國近3萬名學生,紮根校園,助力青訓固本強基。
  • 河北華夏幸福青訓9級梯隊簡介 青訓計劃將輻射全國
    人才是百年俱樂部的基礎,也是中國足球未來的希望。自接手球隊開始,河北華夏幸福就著手梯隊體系的建設。截止目前,俱樂部已成功完成打造9級青訓梯隊,總計225名球員在俱樂部青訓體系中接受訓練和指導。  球隊於2016年1月1日正式組隊,是河北華夏幸福青訓的第一批有生力量。主教練為日本人高畠勉,他曾培養出中村憲剛、川島永嗣和谷口博之等日本國腳,並曾執教川崎前鋒一線隊3個賽季,擁有豐富的執教經驗。
  • 恆大足校與30名校合作共建青訓中心,助力青訓固本強基
    校園足球一直是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的重要根基。為提升青少年足球發展水平,擴大精英足球人口,8月24日,恆大足球學校與15省區市30所名校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首批共建30個足球青訓中心,覆蓋近3萬名7歲以上學生。據介紹,恆大足校未來將與全國總計50所名校搭建足球青訓大平臺,預計會有5萬學生從中受益。
  • 何為中國足球青訓?前恆大翻譯質疑董路,「足球小將」實力引爭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足壇最近真是有吃不完的瓜,于漢超事件還未塵埃落定,知名體育人董路就登上了熱搜。董路近些年有一項很重要的事業,就是發起了中國"足球小將",希望以此來推動中國足球青訓,全面提升中國足球的實力。
  • 【人民網採訪FFF】電競培訓如火如荼:帶你走進中國首家青訓俱樂部
    原標題:【人民網採訪FFF】電競培訓如火如荼:帶你走進中國首家青訓俱樂部   4月17日,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與阿里體育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將電子競技納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 中國足球青訓憂思(上):讓U13球員「多躺會」背後,癥結何在?
    超華-客家杯設置了U12、U13、U15和U16總共4個組別的比賽,總計32支球隊參賽,魯能、恆大、富力、綠城、亞泰等青訓強隊,包括青訓最新崛起的星輝,都參加了此項賽事,所以賽事質量非常高。記者每天至少觀看3到4場比賽,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足球的青訓其實是讓人喜憂參半的。p.s.
  • 中國跆拳道青訓、國家隊訓練基地掛牌
    11月27日和29日,中國跆拳道協會、中國空手道協會分別在北京體育大學和山西體育中心掛牌「中國跆拳道協會青訓基地」「國家跆拳道隊訓練基地」和「國家空手道隊訓練基地」,為兩個項目繼續以體教融合為切入點不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 1999遼小虎再為遼足共牽手 白廣海助力肇俊哲青訓工程
    然而,9月8日,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與順豐旗下生鮮電商平臺順豐大當家正式達成在青訓領域的合作意向之際,白廣海與肇俊哲卻在分別了17年後再度擁抱在遼足的大旗下——現遼寧宏運足球俱樂部副總經理、青訓總監兼一線隊中方教練組組長的肇俊哲,和當年隊友白廣海,恰恰是這樁青訓合作工程的關鍵促成者。
  • 南安普頓又籤約五位小將,樂動體育取經聖徒的青訓之路
    南安普頓休賽期新籤約五名小將為青訓錦上添花現在正處於休賽期,各個球隊都在排兵布陣,補充人才,完善球隊配置,致力於提升自己戰隊的實力。樂動體育的合作夥伴南安普頓則是在考察過後最新籤約了五名青訓小將,讓其青訓體系更具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