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極子按:紋身的幹不過燙頭的,老虎幹不過獅子。
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提槍就能上戰場,捉筆便能寫文章——君子就應該這樣能文能武。出身武士的狩野家族用手中的畫筆替代了刀槍,為歷代統治者在畫紙上描繪打下來的天下。
▲ [日] 狩野山樂《龍虎豹圖》屏風,17世紀,紙本金地設色,178 x 357 cm
日本京都 妙心寺藏
永德的畫有仨特點:捨得用金、濃墨勾邊、顆粒度細。例如他的《洛中洛外圖》,在一片富麗堂皇的金雲繚繞中,京都的屋舍、草木、士女、犬馬,無一不精,無一不巧。《洛中洛外圖》是室町時代晚期興起的一種繪畫門類,性質上和中國的《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沒啥兩樣,都是表現城市繁榮景象的風俗畫。
▲ [日] 狩野永德《上杉本洛中洛外圖》屏風(右),1561-1562年,紙本金地設色,160.5 × 364.5 cm
日本米沢市 上杉博物館所藏
▲ [日] 狩野永德《上杉本洛中洛外圖》屏風(左),1561-1562年,紙本金地設色,160.5 × 364.5 cm
日本米沢市 上杉博物館所藏
《洛中洛外圖》右屏風展現的是京都東部,以祗園祭的街頭活動為主;左屏風描繪了二條城等城西景色。
▲ [日] 狩野永德《四季花鳥之松鶴圖》襖繪,1566年,紙本金地設色,176x74 cm
日本京都 大德寺聚光院藏
安土城是日本最早的天守閣。1576年,一代梟雄織田信長在修建這座城堡時,專門請來狩野永德繪製堡內一切襖繪。襖繪和屏風、影壁同屬於障屏畫。日本建築以木結構為主,室內用各種形式的活動壁、活動拉門、屏風、影壁隔斷出小間,襖繪指的就是繪在拉門上的畫,也叫做隔扇繪。
▲ [日] 狩野山樂《老梅圖》襖繪,約1600年,紙本金地設色
▲ [日] 狩野山雪《老梅圖》襖繪,約1645年,紙本金地設色
美國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當時是一個弒君不如宰雞牛的時代,安土城建成未出五年,織田信長便死於部下明智光秀發動的本能寺之變。安土城被燒得片瓦無存,那些鴻篇巨製的華麗襖繪也都隨之付諸一炬。不久,豐臣秀吉取代織田信長的位置,而狩野永德的御用畫師地位絲毫沒有改變,他繼續為新主子興建的聚樂第、正親町院御所、天瑞寺、東福寺法堂等眾多著名建築繪製障屏畫。
▲ 上:[日] 狩野永德《嵐山圖》屏風,1560年代晚期,紙本金地設色
下:[日] 狩野永德《宇治圖》屏風,1560年代晚期,紙本金地設色
太平年間,世人大多崇尚王侯公卿的審美品位:名勝、花鳥、仕女,一派安逸祥和,歲月靜好。
▲ [日] 狩野秀賴《觀楓圖》屏風,16世紀,紙本設色,150.2 x 365.5 cm
日本東京 國立博物館藏
▲ [日] 狩野吉信(永納)《松鶴圖》屏風,早於1689年,紙本金地設色
▲ [日] 狩野吉信(永納)《春夏花鳥圖》屏風,17世紀晚期,紙本金箔設色,153 x 361 cm
日本大阪 三得利藝術博物館藏
然而,「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一個以下克上、天下布武的時代,喚醒了豪強武士的權力意志。時移事易,狩野永德的障屏畫也在這個動蕩時期發生了主題轉向:畫屏上龍、虎、豹、獅之類極具殺傷力的猛獸形象物化了宅邸主人的力量、權勢和威嚴。《唐獅子圖》屏風便是永德此一時期的經典之作。獅子對日本人來說最早是從唐朝進口的舶來品,故稱「唐獅子」。畫中雙獅青黃,雲巖間一聲吼,如雷霆萬鈞,百獸聞之腦裂,龍虎聞之潛藏。這就應了那句話:紋身的幹不過燙頭的,老虎幹不過獅子。
▲ [日] 狩野州信(永德)《唐獅子圖》屏風,16世紀,紙本金地設色,88 x 178 cm
日本東京 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
十六世紀正是這樣一個虎嘯龍吟獅子吼的時代。同處於十六世紀的米開朗基羅,因為繪製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世紀》變成了佝僂,同樣,為豪強經年累月的工作也嚴重損害了永德的健康。二者不同之處在於:米開朗基羅年近九十而歿,得享天年,而狩野永德卻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四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