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姓氏表面上看與中國區別較大,其實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

2020-12-14 騰訊網

  不管還是日本還是中國,姓氏最初只屬於貴族統治階級的,到後來,才普及到普通民眾,中國在秦漢以後,就已實現姓氏普及,而日本直到明治政府時期才實現。

  一、日本人的姓氏

  日本主要由大和族組成,漢字亦是日本流行文字。日本在隋唐時期深受我國漢唐文化的薰陶,不管在朝廷制度、禮儀,還是服飾、茶道等各方面都有著濃厚的華夏元素。

  中國很早就打破氏姓之貴賤,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歷來嚴種姓之別,因此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

  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所謂的「苗字」就是擁有姓名權,日語詞彙「苗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

  明治維新以前的一般日本老百姓如農民從來無姓,也無名,縱然有名也僅以兄弟排行相稱,如太郎、二郎、三郎等,中國則有伯叔仲季。

  明治以後何以突然允許一般百姓擁有姓氏?日本的一般民眾是在進入明治以後,才有姓名權。首先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老百姓連姓名都沒有就更別談什麼文明開化!

  但明治新政府在課稅徵役時發現,許多日本人無名無姓,管理起來很麻煩。為了方便戶籍管理和激勵國民,明治政府決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可以給自己取姓。

  二、日姓源地名學華人

  眾所周知,日本人姓名中多含松下、小泉、井岡、山口、板垣、藤野、田中、木村、麻生、村上、井上等地名或處所名,此法源於中華民族以自然物或封地或居住地為姓氏的慣例。

  中國五千年前的伏羲以「風」為姓;其助手後柏皇氏,以柏為圖騰,居柏皇山,子孫都以柏為氏;神農生於姜水,故姜姓,黃帝生於姬水,姓姬,居水邊軒轅丘,子孫以軒轅為氏。

  另如池、元、高、江、冀、裴、上官、歐陽、閭丘、澹臺、東門、西門、南宮、北邊、北鄉、三川等等,以上單姓或複姓都是以地名或居所等命名的,這些姓都有數千年歷史了。

  因此,日本人學習中國文化,姓氏以居住地居多,例如,住家的周圍是稻田的農民就根據「田」的特徵讓他們姓田中、田邊、藤田、吉田等;如果住在山腳下,如山上、山下、山口等。

  再如今日本人中姓「松下」、「松本」的,他祖上老家的房子肯定是在一棵大松樹下;從日本人以上姓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祖先大多來自農村。

  有史載,隋大業三年,中國與琉球已有來往,日文源於漢字或直接用偏旁或略變形。日本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接受了漢姓命名之法,亦在情理之中。

  三、日本姓氏的來源

  除了居住地作為姓氏外,其次是以職業為姓氏,日本人姓「犬養」的,按漢語的意思似乎他們的家族都是「狗養的」,實際上,「犬養」、「豬飼」姓的祖先可能是養狗、飼豬的。

  不過,也可能是「犬養」家的先祖本無姓氏,來登記戶口的時候又沒有帶禮物孝敬管理戶籍官員,戶籍官因此不喜歡他,欺負他沒文化,便在戶籍上也填寫上「犬養」二字。

  再如「豬口」姓、「豬股」姓、「御手洗」(即廁所的意思)姓等,大概同出一路。在古代社會,為了避免災難往往故意起一個骯髒的名字。

  而「十七女十四男」、「數十萬人」等就無法想像了。硬要加以推測只能是如此,該農民在報人口時,因他家有人「十七女十四男」,此人口數便陰差陽錯地成為他家的姓氏。

  日本人的姓一般由一至五個字組成,其中以複姓居多,三大姓是「鈴木」、「佐藤」、「田中」,一如中國的李、王、張。姓「田中」的之所以多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姓的農民多的緣故。

  總之,日本姓氏雖然沒有中國姓氏文化發展久遠,但是其文化來源還是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特別是日本姓氏以居住地的思路,更加彰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跡。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和日本都有姓氏。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在古代,日本經濟文化落後,所以虛心向中國學習。因此,日本的服裝,建築,語言都深受中國的影響。此外,中原發生內亂時,一些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日本,也帶來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中日兩國共同的姓氏問題。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一直與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古代起,日本的許多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借鑑了我國文化的特點。「鑑真東渡」便是一個將中國佛學文化遠渡日本,搭起中日友好交流橋梁的典型例子。然而在中日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也總是會產生一些讓人誤會的地方。
  • 中國有三個姓氏,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其實都是中國姓氏
    文/隨風飄散中國有三個姓氏,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其實都是中國姓氏在中國有很多的姓氏,有很多的姓氏都是非常的常見,比如說黃、張、高、權、劉等等的姓氏,這些姓氏都是非常常見的不過這些姓氏還比較好,因為你不管怎麼取,別人只會感到好奇,至少不會把這些人當做外國人,但是中國有一些姓氏,是非常能夠引起別人的誤會,讓人覺得這不是中國的姓氏,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被人誤會是日本人的姓氏。
  • 因姓氏總被誤會是日本人,其實是中國古姓,我們千年前就開始用了
    一部《百家姓》,讓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姓氏種類,但我國的姓氏遠遠不止一百個,甚至還有些意想不到的複姓。現在日本正大量使用的"新垣"一姓其實便是我國較為奇怪的複姓姓氏。姓氏單字則為單姓,而兩個字以上的則為複姓,也就是秦漢之前所存留下來的封邑、官職等完整的"姓"和"氏",還有便是少數民族進行的自我改姓。作為歷史古國,先輩們給我們留下的除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外,姓氏也算得上是一種精神遺產。
  • 中國和日本都有的姓氏,你知道都是哪些嗎?
    古時候日本經濟文化落後,所以虛心向中國學習,所以日本的服裝、建築、語言等都深受中國影響,加上中原出現內亂的時候,一部分中國人渡海前往日本,又帶去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中日共同的姓氏。秦氏中國和日本都有姓秦的,秦氏在中國排74名,是比較常見的姓氏。在日本,秦姓是輸入姓,傳說日本秦氏是秦始皇的孫子弓月君在秦末大亂時候經朝鮮半島移民日本的,後來弓月君的後人以秦為姓。
  • 日本姓氏的起源與發展|日本文化
    那時候有所謂四大姓一說,即藤原,源,平,橘這四個,其實姓橘的並不多,之所以也位居四大姓之列純粹是由於當時的日本文化喜歡什麼都湊一個「四」。這就很好解釋為什麼天皇沒有姓氏的理由了:姓氏是地位高的人賜給地位低的人,有地位的人賜給沒地位的人,而比天皇地位還要高的人並不存在。
  • 日本的歷史文化深受中國影響,中國的漢字,在日本隨處可見
    鴨江風情 局部駐留日本多年,我一直從事著中國水墨畫教學及日本繪畫藝術的研究工作。研究日本文化時發現,日本的文化理念很有特殊性。山居圖 67cm×17cm 紙本設色 2016年查閱日本國的歷史文化由來與發展,應該受到中國很大影響。
  • 中國6個姓氏,被誤認為是外國人,其實這是中國三千年前古老姓氏
    中國6個姓氏,被誤認為是外國人,其實這是中國三千年前古老姓氏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我們國家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中,文字是我們中國傳承至今的一個文化了吧。中國的漢字現在也越來越被全世界的人所熟知。這也是我們國家越來越驕傲的事情。其實,就連現在的日本,韓國,他們的文字,也是有我們中國的漢字慢慢演變過去的。其中,我們中國的姓氏也是很博大精深的。中國的姓氏除了百家姓意外,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還有很多的複姓。比如諸葛,東方,慕容,上官等等。
  • 中國最牛的3大姓氏,跟日本的這3個奇葩姓氏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最牛的3大姓氏,跟日本的這3個奇葩姓氏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文/大千歷史之說眾所周知,咱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這幾千年的歲月中,誕生了很多傳統的文化習俗,像什麼茶文化、酒文化、戲曲文化等等,這些文化到現在還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 這3個姓氏的大學生,常被誤認是日本留學生,其實是中國古老姓氏
    這3個姓氏的大學生,常被誤認是日本留學生,其實是中國古老姓氏中國是當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既然人多,那么姓氏也自然是非常多的。根據《百家姓》來看,常見的中國姓氏有許多,比如說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如果是普通姓氏的話,我們還是很熟悉的。
  • 日本姓氏怎麼來的?網上段子是真的,中國很多姓氏也是如此
    單看這些日本姓氏的漢字意思,會讓人覺得很有規律,在漢語中大多指代某個地方。網絡上有個嘲笑日本姓氏的段子,認為這些日本姓氏實則來自於其母所孕之地,讓人捧腹。這種段子雖說有調侃之意,但也不能說毫無根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很多日本姓氏的來源當真比你想像的更隨意。
  • 中國6個姓氏,常被認為是日本人,其實這是三千年前中國古老姓氏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姓氏一般都是單姓,但是也有複姓的,比如說上官,司馬,諸葛等等,而且有些複姓還有很多名人,比如說諸葛亮,司馬遷等等。可是,有一些複姓卻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比如說端木、東野。其實,這些都是中國的姓氏。
  • 現日本很常見的3個姓氏,多數人認為出自日本,其實來自中國古代
    不管在哪個地方取名都是很有講究的,當然在中國更是如此,而說到姓氏,相信很多人會想到百家姓,但你們知道嗎?其實中國並不是只有一百個姓氏,只是有些姓氏使用的人非常少,也很不常見,就未記錄在百家姓中。其實在古代,隨著朝代的更換,也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姓氏,讓中國的姓氏更多樣化,出現了很多少見的姓氏。其中有三個姓氏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雖然不在百家姓中,但它們曾經也是正宗的中國姓氏,很多人不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要說的姓氏是東野。東野這個姓氏的流傳度很高,像著名的懸疑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就是這個姓氏。
  • 中國的3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
    中國的3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大家都知道,中國不僅很多的姓氏,比較常見的姓氏,被記載為《百家姓》,但如果算上所有的姓氏,應該有上千個,而其中就有單姓、複姓的區別,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姓氏,一般都是複姓,可實際上,日本的文化、語言,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也包括他們的姓氏,在這其中,中國的4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
  • 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為什麼不過春節呢?
    在中國,春節的習俗已經延續4000多年,算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其它一些國家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比如韓國。但令人奇怪的是,同樣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卻不過春節,這是什麼原因呢?
  •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它不僅可以對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導向和約束作用,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而且還可以更加鮮明地將本企業同競爭對手區別開來,以便消費者對企業進行識別,進而產生認同感。t}唆業文化是企業存在的基礎、行為的準則、成功的保證。企業文化理論的形成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一直被誤會成日本人,其實是出自中國
    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姓氏歷來都有百家姓之說,常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根據史料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據說起源於太古母系氏族社會,比如「姬」,「姜」等就是上古時期的姓氏。
  • 中國的4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其實都是中國3000年前的古姓
    中國的姓氏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上古時期開始,我國就有了姓氏一說。可是任誰也不能說就一定認識百家姓中的所有姓氏,先不說那些偏僻的姓氏,就拿姓氏的字數來說,從單字姓到十字姓,都在我們中華大地上出現過。其中有四個姓氏我們一直都以為是日本姓氏,但我們都錯了,它們其實都來自中國。
  • 揭秘日本傳統工藝品在中國深受歡迎的背後
    但是,我對日本髹漆並不熟悉。您能為我們介紹一下日本髹漆的特點嗎? 增村紀一郎:「髹」這個漢字,是由「髟」與「休」上下疊加組成的,應該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漆。漆從樹上剛取下來時,是茶褐色,接觸空氣後水分蒸發,就變成了紅黑色、再變成透明的。第二層意思是塗漆的刷毛。這個刷毛,其實是將女性的頭髮固定在檜木板上製成的。
  • 「新垣、千代、端木」你以為這些姓氏是日本的?其實都是中國的姓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從上古時期便開始出現。在最早的時候,「姓」和「氏」是分開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後來才慢慢衍變成現在的樣子。《百家姓》是中國第一部將姓氏進行整理成冊的書籍。《百家姓》並不是只有一百個姓氏,共收錄了504個姓氏,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其實中國的姓氏遠遠不止504個,有許多姓氏並沒有記錄在《百家姓》裡面。雖然複姓並不多見,但也不是僅僅只有60個。現存的複姓就有81個。複姓一般是指超過一個漢字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