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這隻「大蝴蝶」今年底建成,半年後預計300萬人來看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園區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
10月26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今年10月底前,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園區公共區域的大型地栽苗木將栽種完畢;今年年底前,花博園的「六館」將建成。園區內外供電、供氣、通信等設施也將完成調試運行。同步完工的還有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改造工程。
中國花卉博覽會是我國花卉園藝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花事盛會,被譽為中國花卉界的「奧林匹克」。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將於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崇明舉辦,園區精心規劃了「三區、一心、一軸、六館、六園」。
「三區」為花博園圍欄區、南部配套服務區、北部東平小鎮服務區;「一心」為「夢花園」核心區;「一軸」為花博軸;「六館」為復興館、世紀館、竹藤館等3個永久場館和花棲堂、花藝館、百花館等3個臨時場館;「六園」為玉蘭、梅花、菊花、蘭花、荷花和竹園等6個展園。
目前,「六館」均已完成封頂,鋼結構焊接、屋面檁條搭建、內牆砌築等施工也已基本接近完成。被稱為「大蝴蝶」的世紀館已經開始上色。
「大蝴蝶」的西側「翅膀」將布置珍奇花卉植物,東側「翅膀」將布置多媒體藝術裝置,用虛實結合的方式演繹花博主題。在探索奇花異草的同時,遊客可站在10多米的「翅膀」上俯瞰花博園的壯麗花海。
除此以外,花博園內還有多個各具特色的室外展園。記者在現場看到,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山西等10多個國內各省區市的室外展園已相繼開工建設。江蘇園內的江南古典園林已初具雛形,遼寧園內的鋼爐綠雕也已搭好了框架。國際名師園、國際友城園、中外著名花卉企業園、冠名企業園、國際百優花卉新品園、蔬菜園、市民花園等七大類展園也已騰出了空間。
「室外展園預計將達到120個,參展規模為歷屆花博會之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82個室外展園方案完成了評審,正在全面推進布展施工。
正在建設的復興館,今年9月攝
復興館
第十屆中國花博會預計觀展賓客約300萬人,日最大高峰客流預計為8萬人至10萬人。在交通保障方面,今年底前,崇明將啟動或完成一批配套道路建設和碼頭客運場站改造,涉及花博專線和水陸聯運專線設置、樞紐場站調整、長興島服務區擴容、G40收費口改造等。
記者了解到,為緩解花博會效應引起的集中入島客流高峰造成的交通壓力,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在五洲大道開設專用通道,並拓寬陳海公路,上海江蘇兩地也在就是否建議外地牌照固定車輛繞行進入江蘇進行溝通。
花博會籌備部門在去年國慶節假期以及今年勞動節和國慶節假期進行過測算,經由長江隧橋向北進入崇明島的車流,約有一半是借道進入江蘇,並不在崇明島停留。
餐飲住宿保障方面,今年年內,花博人家、房車營地等臨時住宿餐飲設施將基本建成。花博會倒計時200天時,老鳳祥、上海藥材等20餘家特許商開發的100餘款花博會特許產品將上線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