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2020-08-04 獨居蟹

最近網上都是高考填報志願的消息,倒是讓我久違地想起了自己還年輕的日子。我們村子規模小、人少,讀書的孩子也少,一年到頭來不大出本科生。我那年高考的幾個學生裡,只我一個上了一本線。不過兩年後的那屆,倒是出了三個本科生,其中一個女孩,考取的還是北京一所重本。印象中那年村裡著實熱鬧了挺久。

這個女孩名叫阿霞,說起來其實跟我家是有親戚關係的,阿霞的父親是我舅媽的弟弟。具體我們算個什麼輩分其實也沒必要計較了,因為早在我小學的時候,我們兩家便斷了來往,我與阿霞也不過是見著了打聲招呼的關係。

那年我正大二,在家過暑假。雖然兩家斷了來往,但像是這種喜事,雙方默認都是會參加的,阿霞的升學宴是母親去的。

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母親回來後我大概問了下阿霞報考的專業什麼的,母親不太懂這些,我見跟她嘮不明白,也就放棄了安心看電視。只不過母親來回走動著,像是有話說,果然沒等幾分鐘,她便開了口。

「阿霞那邊的爸媽來了」

剛開始我還愣了會,心想什麼叫那邊的爸媽。沒多久我就反應過來了,這說的是阿霞的親生父母。

阿霞是抱養的,村裡人基本都知道。鄉下那會挺流行送女兒的,剛開始計劃生育,想生兒子嘛。舅媽也抱養了一個,也就是我的表姐,據說舅媽是想著當童養媳養的,不過後邊沒成就是了。阿霞好像也是舅媽當的中間人,從隔壁村抱來的,大概兩三年吧,阿霞家便有了弟弟。某種意義上說,阿霞也稱作招娣吧。

「來幹嘛的?」

來幹什麼的其實我心裡有數,不過當時只在電視裡見過這種劇情,像這般近距離的還是少見。

母親嘆了口氣,「還能來幹什麼,兩個人在頭席上坐地端端正正地,聽說給了點紅包還是什麼的,這以後的日子可不好過,這才考上大學呢」

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儘管不太願意相信這種事就發生在自己身邊、自己村裡,但它確實是發生了,而且近在眼前。我隨著母親嘆了口氣,難過了那麼會,便過去了,畢竟我也幫不上什麼。

阿霞去北京上學後我們見面便更少了,大部分就是寒暑假能偶爾碰上那麼一兩回。後來我畢業、工作,這事便慢慢忘了。

我再次想起阿霞這回事,是我在臥室窗戶那望到阿霞家的新房子的時候,那會阿霞已經畢業兩年。本身我自己畢業後兩年的工資也大半砸在了家裡的房子上,想來阿霞也是如此。不過我畢竟上頭還有兩姐姐,父親也還在賺錢;阿霞是長女,下邊一個弟弟,聽說剛出去打工了,父母親在鄉下做小工,加上還有親生父母,想來要比我更難一些。我默默將窗簾拉起,不再想她。

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最近聽到阿霞,則是去年過年在家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我應該有一兩年過年時沒見過阿霞了。因為疫情村子封路,鄰居家一家子從縣城回老家過年結果給堵村裡了,平時我們無聊,便會跟鄰居幾個玩幾把牌(我們都不曾出村子)。

有一家人的兒子初二,聊起了英語補習的事,母親便說我的英語也挺好,這家婦人便問,「我把我家兒子帶來這,你幫忙補習補習吧」

當時我已經在家線上辦公,肯定不想攬這個活了,便婉拒道,「我專業也不是英語,再說我都畢業這麼久了,估計教不了」

「說起英語,那個誰誰的女兒,不就是學這個的麼,對,叫阿霞是吧」

「還是北京的好大學呢」

畢竟村裡難得出個重本學生,一說起來基本都知道。

「今年好像沒回家來過年」

「聽說去年家裡人給介紹了個隔壁村的對象,就在隔壁市裡」

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這個隔壁說的是離我們村半小時車程的一個地級市,我以為阿霞是考了公務員,畢竟家裡可選的工作機會實在是少,結果並不是。

「沒有,在一個做少兒培訓的小機構呆著」說話的是鄰居家的女兒,是鄉裡的基層公務員,我見她皺著眉,一臉疑惑繼續說,「你說一個北京重本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算隨便找個文職工作,沒個八九千?非跑回老家來,還相親嫁了個沒學歷的鄉下人,怎麼想的這是?」

「這是被做父母的叫回來的吧,也不知道這做父母的怎麼想的,就算是要待老家,也該找個市裡有房的人家啊」剛叫我幫忙補習的那位婦人十分激動,她是我們村的媳婦,鮮少回來過年,估計不知道阿霞是抱養的。

「她爸媽挺高興的,估計指望她養老吧」

後面幾人就阿霞的學歷、阿霞的工作選擇和婚姻選擇繼續進行了討論,我沒再參與討論,這年是阿霞畢業的第六年。我心裡有些說不出來的滋味。

阿霞:那個念了北京重本的女同學,最後回了老家嫁了「鄉下人」


工作選擇這塊,我並不贊同她們說的好學校的畢業生一定要留在大城市的說法的,這要看個人追求如何。讓我有些不是滋味的是阿霞的婚姻,是我不得不懷疑這所有的一切究竟有多少是出自阿霞的內心,是我不得不去想阿霞的未來——阿霞要經營著這個原本就不被看好的小家,然後給生了自己的、養了自己的兩對父母盡孝?

當然,這只是我單方面的想像,我很是希望事實並不是我想像的這般的;但如若真是如此,好像除了嘆氣,我也做不了什麼了。

唉,阿霞。

相關焦點

  • 女性主義視角下解讀《阿霞》中的女性形象
    全文共3224字 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韓少功驚嘆他的少年成熟,莫言說他具有超人稟賦和良好訓練的青年才俊,《時代北京》評價其文字裡展示出傳統與當代的對接……他便是典型的70後學院派作家——葛亮,集文學成就和創作於一身,思想敏銳而細膩,受到了海峽兩岸共同矚目與認可。
  • 聊齋「阿霞」:男人負心薄倖的背後,藏著一個女人的心機算計
    景生安慰了陳生後,便回了自己家。哪想到一進門,竟然看到這女子款款而出,對自己微笑。她對景星解釋說,我姓齊,名叫阿霞。你隔壁那個陳生吧,他德薄福淺,不足以託付終身。你將來會有出息的,所以我來找你。原來美女主動投懷送抱,並非是為了報恩,她是有選擇有算計有目的的。
  • 每次回鄉下老家,必須打包帶走的4種土特產,你是不是也有同款?
    每次回鄉下老家,必須打包帶走的4種土特產,你是不是也有同款?時間已經進入12月了,眼瞅著離過年的日子越來越近,很多的人也開始準備回家了。在外面累死累活的工作了一年,終於能夠回家看看父母了,也終於能夠回家休息休息了。
  • 年紀大了,該不該回老家結婚?
    牛老闆在老家的地級市圈子裡算「鑽石王老五」,事業小成,家產頗多,難得對阿薇一往情深。阿薇跟中專文化程度的他聊不來,談紮根北京放眼世界的夢想。他豪邁地保證在北京買房:「我們經常回北京玩吧。天安門,我可喜歡了!不過,還是咱漢中的熱麵皮好吃。結婚後,我天天買給你吃!」父母的奪命連環Call鋪天蓋地——這麼好的土豪,打著燈籠沒處找。
  • 清明節念親恩,回農村老家掃墓,這些細節要注意!
    2019年的清明節各地高速公路也迎來了小高峰,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們也紛紛開車,回老家祭祖上墳掃墓。可能很多朋友清明節掃墓的注意細節,為啥回農村老家掃墓。這些細節要注意?小編就大家一探究竟,如果覺得說的好記得分享轉發哦!
  • 她回九零先離婚,再重嫁邊防隊長,補給他一個美滿的家,軍婚文
    大家上午好啊,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小說推薦是4本軍婚文,她回九零先離婚,再重嫁邊防隊長,補給他一個美滿的家!本是一名律政佳人,穿越回九零年代,還成了一個聲名狼藉的軍嫂。她決定,先離婚再重嫁給他。以實際行動彌補自己的過錯,給他一個美滿的家。小說內容甜寵,極品不多,書荒的你快點擊下方書籤進行閱讀吧!
  • 大學期間換8個男友,女孩「等玩膩了,就回老家找個接盤俠嫁了」
    到了不得不嫁的年齡,她拿著多年攢下的豐厚積蓄回了老家,搖身一變,把自己包裝成了事業有成的女老闆。找到當年暗戀她的男同學,在女孩的秋波暗送之下,兩人很快便舊情復燃,沒多久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女孩暗自得意,認為自己太聰明了,玩膩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兩不耽誤。
  • 離婚人,怕回老家過年,其中的原因很辛酸
    有很多人離婚後,不願待在老家,怕被親戚朋友閒話。有人說:過年最高興的人是小孩。那過年最不開心的是獨身和離異者了。你回到老家,會有很多人用異樣的目光看你,有的人明知故問,問你老婆呢?孩子呢?這時候的你要麼不說,要麼故意搪塞,但心裡象打翻了五味瓶。看到別人家的夫妻孩子歡聚一堂,盡享天倫之樂,而你面對的只有年老的父母,或幼小的孩子。你都不知心往那處放,只想快點過完年逃離老家,那些親戚們的問詢在你本已結痂的傷口又撒了一把鹽。
  • 電影《阿霞》啟動儀式發布會在京舉行
    發布會合影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劉玉蕾)電影《阿霞》啟動儀式發布會日前在中央新影成功舉辦。電影《阿霞》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和北京百年好合國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中央新影副總編輯、中央新影微電影學院院長張偉緒上臺致開幕詞,他在開幕詞中描繪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可喜前景,談到了有著阿甘性格的阿霞這個人物的魅力,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主編皇甫宜川和資深導演吳祖雲力贊有著執著追求和人文關懷精神的該片導演韓君倩的電影情懷和電影風格。
  • 《聊齋》女子評點錄(九):阿霞的經歷,給當代女性三點啟示
    但其中有一篇《阿霞》,女主角阿霞在處理男女關係上卻非常理智,這在《聊齋志異》中比較罕見。蒲松齡沒有說阿霞是狐是鬼,只在結尾處揭示她「非人也」。但全篇所敘,阿霞都沒有神異表現,與普通女子沒什麼區別。一開篇,她就差點遭受到陳生強姦,這個陳生是阿霞的救命恩人,但阿霞誓死不從,理由是陳生「德薄福淺,不可終託」。
  • 開心一刻:大學有個女同學膚白貌美,一畢業就嫁了個富二代
    然後老闆熟練的打開了蒸包 子的籠屜,然後就看到老闆看著一大堆包 子凌亂,然後就聽到老闆要殺 人的聲音:「你直接說饅頭不行呀?」 6.大學有個女同學膚白貌美,一畢業就嫁了個富二代,過上了闊太太的生活,大家羨慕不已。今日同學聚會,她最後一個到。剛落座,就有人好奇問她嫁入豪門是一種什麼體驗?
  • 過年回鄉下,爹媽殺雞宰羊,嫂子轉身就走,第二天一輛車進我們家
    我爸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殘疾了,我媽一個人賣菜為生,根本就撐不起這個家。在家裡我跟我哥的關係最好,我哥今年三十歲了,很小的時候就去城裡打工賺錢供我上學,給家裡減輕負擔,他的所有工資都寄回家給家裡用,我從小最崇拜的也是我哥。可惜啊,我不爭氣,讀了高中出來就沒讀書了,跟著我媽一起在鄉下賣菜。
  • 散文:秋夜鄉下散步,日子靜美,可我們回不去了
    可是,這種方式,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也漸漸減少。03前些年,我經常回到鄉下老家,享受鄉下的美好時光。秋天的鄉下,有很多難以忘記的人和事,難以忘記的情和景。歲月無法回頭,唯有記憶可以永存。我在鄉下住了很多年,人到中年,才來到小城裡,鄉下的四季,都讓我留念,尤其,秋天,尤其秋夜。我曾經一個人站在我家門前的槐樹下,聽著落葉一片片砸地的聲響,那聲音不一般,那是一個個生命隕落的聲音,如果你沒有聽過夜晚樹葉落地的聲音,你就不會懂得世間生物生命消逝那宏大的悲痛。
  • 我就是個鄉下人
    」  「你什麼都沒有,憑啥說你是鄉下人,莫名其妙。」  我現在確實是住在長沙這座城市裡,但我卻是在鄉下長大的。  我本來是個鄉下人,沒有了地,又不種糧食,又不餵雞,又不養豬,一下子,我就不是鄉下人了;或者說鄉下人把我排斥掉了,我很傷心。  鄉下,這個詞聽起來充滿鳥語花香和泥土的氣息。
  • 「你能不能別總和那個女同學聊天」「我們是純友誼……」
    為了見見他的這個女同學,她纏著老公下次見面時帶上她,他老公答應了。見了面,菲菲才知道自己並沒有想錯,她老公和女同學有很多話題聊,她根本就接不上話,他們在她面前有說有笑,反而讓她像一個外人一樣。那個女同學被她老公逗的開懷大笑,她老公也跟著笑的很開心,明眼一下就能看出他們之間的關係不一般,這樣菲菲很吃味兒。吃飯時,她老公也給那個女同學挾菜,明顯舉止親暱,她老公的解釋是上學時大家在一起吃飯習慣了,一時忘記了。
  • 老婆對母親關懷備至,看到垃圾筒裡的東西後,我決定讓母親回老家
    母親雖然在學習上對我要求很嚴格,可是對我的吃穿用度一點也不差,母親也經常告誡我,讓我不要和班上的女同學走的太近,哪怕是單純的討論一下題目母親都會追根問底,生怕我會棄她於不顧。也許是母親把我一手帶大不容易,不習慣我會突然離開她。母親這種情況說的嚴重點就是有點戀子情節了 。好在我學習努力,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我如願的考上了大學。
  • 農村人老了,是留在城市裡生活好,還是回農村老家生活好?
    但是我三奶奶不肯來,說去城裡不認識什麼人,而且語言又不通,不認識路也不認識字。平時也就是在家裡看看電視,偶爾去小區下面散散步。她說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回農村了可以去村裡和別人聊聊天,種一點點菜,過得也很開心。她兒子也尊重她的做法,平時放假了就帶孩子回來看她,或者有時候接她來城裡住幾天再送她回去,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 母親「血淚控訴」: 我兩個女兒被多人多次強姦 司法鑑定挖出真相,很荒誕卻讓人放了心
    一段時間後,大女兒又告訴阿霞,李叔(鄰居)給她吃了兩粒紅色藥丸,就不痛了。之後,阿霞日夜難眠。「這兩粒藥丸究竟是什麼?孩子肯定是被強姦了!」「要是孩子不發育了,豈不是害了她們!」阿霞憋不住了,才選擇報警。  在作上述敘述時,阿霞的表達流暢、清晰,說到傷心處甚至痛哭流涕。如果情況真如她說的那樣,那這是一樁情節非常惡劣的重案!民警不敢怠慢,立馬開始調查。
  • 徐州方言篇:前一繃,俺回老家吃大席,碰到一個下財濫!
    文:鄉下玉米前一繃,俺回老家吃大席,碰到一個下財濫。剛上桌的是瓜子和果子,一桌人剛動筷,她就忙連利地章手大把大把抓起來,抓完了也不吃,統統胡嘍到她褂子挎包裡了,嘴來還咕嚕倒將的:「俺孫子那個小熊黃子跟他娘走親戚去了,俺裝點給他剋,恁不知道,他多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