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把親子關係「逼上絕路」:孩子,讀書苦一時,不讀書苦一輩子

2020-12-20 功夫媽咪

近日,多地公布開學通知,小學生最晚的開學時間會推到5上旬或者中旬。老母親終於看到了曙光。

2020年的世界讀書日,遇上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大爆發,特別想和孩子們聊聊讀書這個話題。

這段時間孩子在家上網課,已經把我們的親子關係「逼上絕路」:神獸要出籠,爸媽要歸西……無比貼切的描述。

面對隨時想逃離上網課的孩子,做父母的只能咬牙堅持。

01讀書的苦,只是苦一時,生活的苦,會讓你苦一輩子

孩子,我當然知道讀書很累。

但是,再苦再累,我們還是會逼你讀書的。

中國的疫情剛剛有所緩解,國外卻是大爆發。很慶幸我們活在中國,國家全力救治每一個人,但是你知道國外是什麼一個情況嗎?

高額的醫療費用,多數國家只有有條件的人才能得到治療,而窮人基本上得不到保障。

外國的月亮不都是圓的,如果你活在底層,你連月亮都看不到。

還記得我陪你看過的《風雨哈佛路》嗎?

女主麗斯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母親酗酒吸毒,患有精神分裂症,在麗斯15歲時死於愛滋病;父親進了收容所。

麗斯需要去乞討,流浪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看不到盡頭。

隨著慢慢成長,麗斯知道,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

她用真誠的態度感動了高中的校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然後,麗斯開始了求學徵程,她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

她嘗試申請各類獎學金,只有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才能讓她念完大學。通過努力,她申請到了這份獎學金。

最後,她邁著自信的腳步走進了哈佛大學。

知識改變命運在我們國家深入人心,其實無論在哪裡,讀書都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選擇。讀書的苦,只是苦一時,生活的苦,會讓你苦一輩子。

如果麗斯不去讀書,她的人生會有多苦,根本不用說都能想像得到。

02當社會淘汰你的時候,連聲招呼也不會打

再說說當下環境。

隨著競爭的加劇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如果年少時不努力讀書,沒有獲得知識技能、思維認知上足夠的儲備,未來只能像齒輪一樣循環往復地轉,看不到任何前途,還會面臨隨時被淘汰的風險。

甚至都不用等到未來,從孩子讀小學開始,每一個人生節點都會體現出「有選擇」和「沒有選擇」的區別。

在小學,孩子如果最基本的功課都搞不定,在現實環境的壓力下,怎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選擇課本以外的學習,發展興趣愛好抑或升級思維認知。

還有初中、高中……就算勉強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是你選工作,還是工作選你,與你這些年的積累息息相關。

而這些積累大多又源自你讀過的書,當足夠的知識轉化為高於普通人的認知,你才有了議價的權利。

幾年前,考研名師張雪峰和企業家馬丁在《超級演說家》的一番爭論火爆網絡。

節目中,面對張雪峰老師應該先考研、後就業,先努力提升自己學歷、知識的言論,嘉賓馬丁當場進行了反駁:

「我告訴你我的公司沒一個重點的!」

面對馬丁的質疑,張雪峰老師霸氣回應:「所以你不是世界500強!

一語中的,讓馬丁頓時語塞,贏得了陣陣掌聲和喝彩。

人們總說學歷不代表能力、學歷根本就只是一張薄紙,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學歷的背後,是素養、是能力、是格局、是不同的認知層次。

幸好知識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03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這幾年,董卿真的不要太火。從春晚當家花旦到《朗讀者》製片人、從事業型女性到一位媽媽,歲月匆匆逝去,但她變得越來越知性、優雅。

這種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涵養與氣質,與她從小酷愛讀書不無關係。

從識字起就開始大量的接觸古詩文,到了寒暑假父母還給她列名著書單,直到現在還保持著每天睡前讀書1小時的習慣。

我們羨慕董卿現在的光環,更應該看到她讀書路上的那份堅持。讀書不是短期可見回報的「速食產品」,是在漫長的人生路上,用各種有形無形的方式,改變著人的一生。

去年「華為年薪百萬聘用8名博士」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們強烈關注。

這8位博士,最高年薪201萬,最低的年薪也有89.6萬。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04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讀書的人

紀錄片《窮富翁大作戰》,其中有一期令我深受感觸。

田北辰,父親是香港一代褲王,自哈佛大學畢業後,創立了自己的服裝王國。

到今天,坐擁全球七百多家分店,在香港商界可以說是無人不識。

節目裡,田北辰變身時薪只有25元的掃街清潔工,每天做九小時厭惡性工作。

每日生活費只有五十元,住在不足十五尺的「豪華籠屋」裡。從早做到晚,除了掃街還要清理垃圾桶。

一天下來,除掉車費十三塊和一頓午餐費(午餐是最廉價的三明治),身上只剩15元。

還不到兩天,信奉「只要有鬥志,弱者也能變強者」的田北辰就感嘆道:

體力上很累,第二天開始就有點得過且過,如果要做一個月或者半年,我未必有鬥志。

這兩天,我只想著吃東西,完全沒什麼盼望,我什麼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是希望吃一頓好的。

廉價的勞動力換回微薄的薪水,能吃飽就不錯了,何談明天。

然而,即便是如此辛勞的工作,卻還有很多人在白班結束之後,再趕往另一個地方上夜班,否則白天賺的那點錢根本不夠交房租、養活孩子。

節目接近尾聲時,幾天的體驗讓田北辰有了深刻體會:

這個社會正在極嚴厲地懲罰讀不成書的人。

相對頻出博士拿高薪的新聞,也有不少孩子輟學想當網紅的新聞,著實辣眼。

太幼稚的孩子,以為學校是地獄,社會才是天堂。

殊不知,社會的殘酷超出他的想像。

知乎上有個提問:那些出身底層的孩子,假如當時沒有考上985/211,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有一個6.7K的高贊回答,其中兩句直擊人心:

「這個社會,正在經歷你跑步都跟不上的時代,而你可能大把時間正在荒廢掉。

而讀書,可能是這個世界上你能抓住的為數不多的,能夠提升自己生活圈子的方式。」

喝82年拉菲的人,心血來潮,也可以去夜市小攤換換口味,但是大多數逛小攤的人,恐怕不會有機會喝上拉菲。

05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究會有天淵之別。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如果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就有無限的可能。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間,人就死了。

最後,再回到《風雨哈佛路》,把裡面的一句經典臺詞送給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沒有人可以和生活討價還價,想要多一些選擇,就要多一些努力!

相關焦點

  • 「媽媽,讀書真苦!」 孩子,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他可以不寫作業,可以上課開小差,可以交白卷,甚至考0分也沒有人怪他。可慢慢的,孩子感覺出不對了。每次他搞小動作時,老師真的就不管他了。每次他想跟同學玩時,同學都很瞧不起他的樣子。而父母還笑呵呵:想玩就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這樣,孩子的成績逐漸下降,也變得膽小、自卑。
  • 孩子讀書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你知道嗎?
    孩子讀書很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會更苦!孩子,嬰兒剛出生來到這個世上,第一聲總是啼哭,為什麼呢?也許嬰兒天生也知道世道的艱難。孩子,人的一生不容易啊!先學會做人,然後成才,也就是今天倡導的教育根本任務——「立德樹人」的思想。孩子,請別再打遊戲了!「遊戲是精神鴉片」,有毒、有劇毒!一旦「遊戲成癮」、「網絡成癮」會害死你一輩子的人生,後悔就晚了。
  • 比讀書更苦的是不讀書
    讀書苦嗎?——苦,真的苦。但是,不讀書呢?為了考一個好大學,每日除了吃飯、睡覺,就連走路,上廁所都在看書。清晨,伴隨雞鳴的是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夜間,伴隨天上孤月的是同學們埋頭刷題的身影。古有聞雞起舞苦練武,今有寒窗苦讀考學府。
  • 告訴孩子,讀書並不苦!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他們心煩,最讓他們擔心的就是孩子讀書的問題。有一些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覺得讀書苦,讀書累,不想學習。每當家長們聽到孩子喊讀書好苦啊,心裡一定是百感交集,一方面是覺得孩子學習壓力大,另一方面又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 ,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在這裡,我想直言,家長們,你們應該告訴孩子,讀書並不苦。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孩子一邊撈,一邊被噁心得連連乾嘔,累得不得了。媽媽看到孩子的這個樣子,雖然也心疼,但還是讓他堅持了下來,她表示:「其實我們比較辛苦,所以不想讓孩子以後走我們的路。想想那時候父母讓我們念書,我們也不念。沒有吃學習的苦,現在就要吃生活的苦。」
  • 媽媽給開學兒子的信看哭無數人:讀書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當你抱怨自己「處境艱難」,請看看其他孩子。在這次疫情期間,大部分地區的學生都在家上網課。但幸福不是人人都有。有人不幸感染新冠,要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堅持學習;孩子,疫情期間,抱怨、控訴很簡單;難的是,接受一切,悄悄拔尖,在開學後續寫出彎道超車、絕地反擊的傳奇。沒有哪一種光環的取得,不需要經歷淬鍊;沒有哪一種輝煌的背後,不需要付出堅持。
  • 媽媽給厭學兒子的信看哭無數人:讀書苦,不讀書更苦!
    讀書苦嗎?苦。讀書累嗎?累。可是,沒知識的孩子更苦,沒學歷的孩子更累。你想一想,比起半夜還在為生存而奔波,現在坐在房間內的挑燈夜讀,哪一種苦,更加苦?讀書的苦,只有20年。生活的苦,會讓你苦一輩子。當時擺在媽媽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不讀書,回家耕田;一條就是上大學,考出那個村莊。當年很多和媽媽一樣大的阿姨,都放棄了讀書。我動搖過,可是當我看著那一望無際的田地時,我害怕了,我害怕這種一眼就可以看到頭的人生。於是我和你外公說,我想讀書。我發了瘋一樣地讀書,著了魔一樣地學習。
  • 孩子讀書雖苦,但不讀書的人生更苦,一位媽媽的肺腑之言讓人深思
    孩子,你現在正上高中,你總跟媽媽抱怨,高中作業好多啊,課程多,學業重,有些課程聽不太懂,學起來很吃力,每天晚自習要上到十一點。媽媽只想對你說,你的辛苦我都懂,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以後過上輕鬆體面的日子,就得吃學習的苦,別的孩子也同樣能吃的苦,我希望你也一樣。因為讀書是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也是離成功最近的一條路。給你講個我的親身經歷吧。
  • 研招網崩了:吃著讀書的苦,生活的苦也就不那麼苦了
    更讓人難過的是,曾經聽過很刻薄的言論:大學頭兩年不好好學習爭取保研,所以,活該考研啊!這就是顏真卿所說「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吧!03 可是,過來人說:別再很傻很天真了,考研不像高考!人家說,誰能想到上了大學以後,還有這種每天學習九小時,連取快遞都嫌浪費時間的日子。
  • 德清求是高中:讀書苦,不讀書更苦——記國美部新生思想教育課
    年少無知時,以為讀書學習是天底下最熬人的差事;長大成人後才明白,讀書是世間最公平、最好走的路。 在這場交談中,校長說讀書苦,尤其是高中三年苦,求是高中三年尤其苦。高中三年,辛苦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在孩子身後的父母。優秀的人更加努力,有著依託的求是學子更沒有理由放棄。
  •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是什麼?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後來如何?
    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是什麼?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後來如何?讀書似乎是現在每個人都需要經歷的時候,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會抱怨自己讀書有多麼的辛苦,於是就開始不好好讀書。然後他們就會認為反正讀完書也是需要去打工的,那麼讀不讀書就沒有那麼多的所謂了。但是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讀書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隻有經歷之後才能曉得。那麼如今那些抱怨讀書苦的人現在都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一看。讀書首先是能改變我們的起居,擁有知識的人自然就擁有了視野。
  • 「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農民父親的回答太贊了,說到心坎
    反觀那些不愛學習、嫌學習太累太苦的孩子,簡直是天差地別。如果你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一定會吃更多生活的苦。因為,生活的苦,90%與金錢有關。不排除極少數不讀書依然能發大財的人,但你永遠無法保證自己就是那極少數人之一!
  • 真實故事:不讀書的人生,原來是真苦!(激勵無數學子)
    工作不穩定,又十分辛苦,經歷了不少辛酸,倒也收穫了自己的幸福,成家生了孩子。如今的他,十分懊悔當初自己錯誤的行為,認為那麼做「太不值」。而反觀以前上了大專或者大學的同學,他們就有比較充裕的業餘時間支配,讓他很羨慕。
  • 「我為什麼要讀書,讀書這麼苦」這位父親的回答太贊了,說到心坎
    反觀那些不愛學習、嫌學習太累太苦的孩子,簡直是天差地別。兒子問父親,讀書這麼苦,為什麼要讀書?如果你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一定會吃更多生活的苦。因為,生活的苦,90%與金錢有關。不排除極少數不讀書依然能發大財的人,但你永遠無法保證自己就是那極少數人之一!
  • 【修心】楊絳: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
    讀書苦,也不苦可若是與世間其他的苦處相比,讀書的苦,又是一種難得的福。讀書的苦,是枯燥乏味,是在別人到處玩耍的時候,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而生活的苦,是在泥裡打滾,在人前應酬,比起乾乾淨淨坐在書桌前,哪個更苦?有人說:「人生就是一隻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打包還給你。」你要相信,吃過的苦,讀過的書,總有一天會鋪成腳下的路。
  •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請你要明白3點
    生活中,老師、家長經常給孩子講要好好讀書,但許多孩子總是抱怨讀書辛苦。是,讀書確實辛苦,但是比起生活中其他的道路,讀書是充滿希望的道路,是通向未來的道路,也是最有可能獲得收穫的道路!建議家長,讀給孩子聽!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吃讀書的苦,請你要明白3點!
  • 14歲女孩寒夜蹭網上課看哭眾人: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他們不懂得,讀書雖然辛苦,但這是通往未來的路。如果現在吃不了讀書的苦,將來就會遇到比讀書苦百倍的事情。01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生活是殘酷的,外面的世界,並不如想像中美好。只有經歷了生活的辛酸苦楚,才知道原來讀書是最輕鬆的。在這個人人拼搏的時代,你不讀書,沒有競爭力,就註定只能做最苦最累的工作。每天在谷底掙扎,生活一地雞毛。讀書的苦,只有十幾年。但生活的苦,會讓你苦一輩子。
  • 供孩子考大學,苦的是父母,不供孩子上大學,苦的是孩子
    在那個年代這些窮困潦倒的讀書人想要翻身過上好日子,讀書是他們的唯一的出路。到了今天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依然沒有褪色,老一輩的人沒有文化,在現實生活中吃盡了苦頭。為了讓孩子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傾盡家中所有供孩子上學讀書,目的讓孩子們不再過自己現在的生活。
  • 華為兩百萬年薪招畢業生:你只有吃夠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因此,研究生一時找不到適宜的工作也是正常的。但是,無論從洞察問題的眼光還是解決問題的潛力上看,研究生總體來說都要比本科生強,尤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項目上,這是毋庸置疑的。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誠然,人由生到死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過程。讀書吧,讓書籍與生命同行!
  • 2020高考狀元出爐,10張圖揭露學習真相:讀書雖苦,卻是最好的路
    孩子,如果你還覺得學習很苦,讀書很累,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看看下面的10張照片。你就會發現,還有人比你更辛苦,但是他們比你更努力!她同樣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在努力讀書!她不是不怕苦,而是害怕一輩子被困在原地,失去擁有另一種生活的機會!越是生活艱難的孩子,越是不怕在學習上吃苦,因為他們懂得: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