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網購,快遞運輸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種常見購物方式。就像以前逛超市拎塑膠袋一樣,網購快遞運輸時,一般也會包裝在紙盒內寄出。紙盒可以給快遞的貨物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保證貨物在運輸過程中不輕易受到損害。
數據顯示,快遞消耗的包裝箱數量連年上升,增長態勢迅猛。這些紙盒有的是廠商自己準備的,比如大家電購物,紙盒是產品外包裝的一部分;有一些網購快遞運輸的紙盒是快遞或者商家準備的,但最終都會轉移到用戶手裡。人們在買買買的同時,也面臨著堆積如山的快遞紙盒處理問題。有些人選擇拿回家,準備下次寄快遞再利用;有些人選擇直接拋棄,被小區的拾荒者撿走,變賣,而大部分人選擇的是後者,當然有一些紙盒太大,比如電視、冰箱等大家電的紙盒,往往也只能選擇後者。
如果仔細想,這些其實都是商品購物時的一種無形成本,不管你是丟掉,還是贈與廢品回收處,都是一種無形的經濟損失,並且不環保,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曾經有人建議像天貓、京東這樣的商家送完貨物回收紙箱再利用,但回收麻煩,後續流程多,很多商家表示不如直接購買新的。這樣的情況下,紙箱的再利用率很難被提升。
三星推出的"環保包裝",給了新的靈感
前文提到的,一方面是因為商家回收紙箱再利用的成本高,流程繁多。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紙箱的特殊用處,像電視、冰箱這樣的大家電,用戶將外包裝留著也很難找到另一個能夠再利用的機會。
而三星則是巧妙的利用前端設計上的優勢,將產品外包裝變得靈活多樣,讓包裝在完成本該有的歷史使命後,搖身一變成為新的"工具"。三星將The Serif、The Frame和The Sero等電視產品的外包裝更換成了全新的環保包裝,選用了對環境友好的瓦楞紙板,用戶可以對外包裝紙盒進行創造性的回收和再利用,直接提升了紙箱的再利用率。
三星具體是怎樣做的呢?三星在瓦楞紙盒的每一面都使用了點陣式設計,方便消費者對其進行裁剪和重組,用戶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利用紙盒來搭建成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可以建造成小茶几,亦或者是搭建寵物小屋。為了方便用改造,三星還在商品包裝中附贈了一份手冊,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解鎖更多地改造紙板技能,製作一個雜誌書架、一個置物架或者收納盒,輕而易舉。
三星憑藉著這樣的高環保設計理念還贏得了CES 2020創新獎。我相信用戶在手工改造這些外包裝時,會體驗到這種創造性的樂趣,對資源的再利用以及可持續發展有更深刻的認知,同時也能增強用戶對於產品以及品牌本身的認同感。這是一種健康、理想、正確的生活方式,就像產品傳達的價值觀一樣,它將通過產品設計本身,來帶來消費者更多好的體驗和價值。
企業責任先行一步,有意識有擔當
其實,包裝盒的問題就如同當年的塑膠袋一樣,如果沒有積極有力的政策措施,很難提升他的再利用率。滿街飛舞的塑膠袋汙染了生活環境,而隨意丟棄的紙箱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在國外,包裝盒的回收其實已經有相對成功的案例,比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產品的外包裝回收和企業的稅收直接掛鈎,如果一個企業想要更加健康的運作,減少稅收,那就要積極的響應包裝盒回收。德國做法更為嚴苛,要求生產、包裝和運輸三方按比例承擔相應的責任。日本通過垃圾分類對紙箱進行循環處理和利用。
企業去選擇改進紙箱的設計,提升產品的再利用率,本身就是自身企業責任感的體現。比如亞馬遜,在他們新款的紙箱上,印著恐龍、老式電視機等圖案,還貼著一張二維碼。用戶在收到紙箱後,打開亞馬遜的手機應用掃一掃,根據指導視頻,可以通過紙箱來摺疊成不同的恐龍造型。宜家也有相似的創意,使用AR應用,讓用戶把家裡的宜家紙箱做成玩具,擺件。這無一不是在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最大化的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三星曾經表示,始終將環境放在首位,從產品規劃開始到產品最終處理。都要實現更高的再利用。在全力以赴的努力使產品在具有強大功能的同時具有環保性,從節約資源、製造新產品到確保它們在使用末期易於回收。三星甚至將開發環保產品,定為自己2020年的KPI,提升產品的可回收率。
毫無疑問,企業看中保護環境,在各個環節中努力讓自己的產品變成"環境友好型",這會增加公司運營的成本。但有句古語,以天下為己任者,天下人將以你為榮。有責任感的企業才會收到更多地尊重和認同,才會在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