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改變形態學特徵解讀

2021-02-22 朱曉曉心電資訊
ST-T改變形態學特徵解讀

戴偉川 曹國輝 郭楨力

廣州軍區桂林療養院

ST-T改變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也是心電圖分析報告的重點和難點。掌握ST段及T波的形態學特徵,對於識別ST-T改變的臨床意義具有重要的價值[1-2]。ST-T改變可根據發生機制分為原發性(心室除極正常而復極異常者)和繼發性(心室除極異常而導致復極異常者) 兩種。

本文結合療養員ST-T改變特點及近期文獻資料對原發性ST-T改變的形態學特徵作一綜述。

1 正常ST段及T波特點

1.1 正常ST段從J點到T波開始這一段時間稱為ST段,反映心室復極的開始。

ST段正常時光滑地轉折成T波,多數情況下很難將ST段的終點和T波的起點截然分開。ST段正常值:

① ST段壓低。以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壓低應≤0.05 mV,但Ⅲ、aVL導聯可壓低0.1 mV。

② ST段抬高。以R波為主的導聯ST 段抬高應≤0.1 mV,但V1~V3 導聯可抬高0.2~0.3 mV,尤其是青壯年、運動員等身體素質較好者多見[3]。

③ ST段時間為0.05~0.15 s。

1.2 正常T波

體表心電圖T波對應於心室動作電位的快速復極3相。應從3個方面對T波進行觀察[3-4]。

① 形態:

正常T波雙肢不對稱,前肢(升肢)上升緩慢,後肢(降肢)下降較快,波頂呈圓鈍狀。

② 方向(極性):

T波在各個導聯方向可不相同,主要取決於QRS波的主波方向,即當QRS波以正向波為主時T波通常直立,而QRS波以負向波為主時則T波倒置。正常情況下aVR導聯T波倒置,aVL、Ⅲ、V1導聯T波直立或淺倒置,Ⅰ、Ⅱ、V3~V6導聯T波直立。

③ 振幅:

通用標準是T波振幅不低於同導聯R波振幅的1/10;V1~V4導聯T波振幅逐漸增高或

倒置者應逐漸變淺,一般V4、V5導聯T波振幅最高,個別可達1 . 2~1 . 5 mV;V1 導聯T 波振幅應<0 . 4 mV,若≥0.4 mV應警惕後壁心梗的可能;年青人出現TV1、V2>TV5、V6多為正常變異,若>40歲者出現TV1、V2>TV5、V6,則可能是左心室收縮期負荷過重或早期冠心病等病理異常[3,5],但確切意義必需結合臨床背景和其他檢查。

2 ST-T改變的形態學特徵

2.1 ST段改變的形態學特徵

2.1.1 ST段壓低的形態

ST段壓低最初不明顯時,可僅表現為ST段變得僵直,與T波上升支形成明顯的夾角。ST段壓低的程度與同導聯QRS波振幅的高低有關,因此,V4~V6導聯的ST段壓低最明顯,而下壁導聯R波幅度較低,ST段壓低可以不明顯。一般按ST段壓低的形態可分為以下幾種。

2.1.1.1 下垂型ST段壓低

亦稱下斜型ST段壓低。J點明顯壓低,ST段從J點開始向下呈斜坡形壓低,直至與T波交接。壓低的ST段與R波頂點的垂線所成的夾角>90°。臨床上有應用洋地黃類藥物史,心電圖見ST段呈下斜型壓低伴T波倒置或負正雙向、Q-T間期縮短,稱為魚釣樣ST-T改變。該特徵性改變在用藥後即可出現,並非一定是洋地黃中毒[6-7]。

2.1.1.2 水平型ST段壓低

J點明顯壓低,ST段從J點開始水平形壓低,直至與T波交接。壓低的ST段與R波頂點的垂線所成的夾角=90°。下垂型及水平型ST段壓低多見於心肌缺血,也見於低血鉀、心肌勞損、心肌炎等病理情況。若ST段呈缺血型顯著壓低(≥0.3 mV),應警惕急性心內膜下心梗的可能[3]。

2.1.1.3 近似水平型ST段壓低

J點明顯壓低,ST段從J點開始斜型向上,壓低的ST段與R波頂點的垂線所成的夾角在81°~89°。臨床意義與水平型ST段壓低相似而程度較輕,ST段壓低≥0.075 mV,持續時間≥0.08 s才有診斷意義。

2.1.1.4 J點型ST段壓低

又稱連接點型或上斜型ST段壓低,J點明顯壓低,ST段與R波頂點的垂線所成的夾角≤80°。該型ST段壓低多為生理性,一般是由於心房復極波增大所致,多見於竇性心動過速。一般認為在J 點之後0.08 s 處壓低≥0.2 mV才有病理意義[4]。

2.1.1.5 凸面向上型ST段壓低

表現為以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呈凸面向上型壓低,伴T波不對稱型倒置。多見於心室肥大。

2.1.2 ST段抬高

當肢體導聯或V4~V6導聯ST段抬高超過0.1 mV,V1~V3導聯超過0.3 mV,均視為ST段抬高,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2.1.2.1 上凹型(新月形)ST段抬高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多伴T波直立。見於急性心梗早期、急性心包炎、早復極症候群、電擊復律後、顱內出血、高血鉀症及左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等。

2.1.2.2 斜直形(直線狀)ST段抬高

正常凹面向上的ST段變直、燙平,與T波正常連接角消失,導致兩者不易區分且間接地使T波變寬,繼之,ST段直線向上升高並傾斜地與高聳寬大的T波相連,ST段形狀呈不對稱性。多見於超急性期心梗、變異型心絞痛,也見於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急性心包炎等。

2.1.2.3 弓背形ST段抬高

ST段上凸升高似弓背形,ST段與T波相融合,兩者之間無明顯界限可見,構成一條凸起在基線以上的弓形曲線,故又稱為單向曲線。見於急性心梗早期、變異型心絞痛、心室壁運動異常或室壁瘤形成等。

2.1.2.4 水平型ST段抬高

ST段呈水平型抬高,此型少見,見於急性心梗早期、變異型心絞痛等。

2.1.2.5 「墓碑狀」ST段抬高

ST段呈上凸型快速上升,高達8~16 mm,與T波升支相融合,r波矮小,持續時間短暫,通常<0.04 s,抬高的ST段峰值高於r波。Q波有時巨大,終未T波直立。此型多見於前壁心梗,冠脈造影多顯示左前降支近端嚴重狹窄。易並發急性左心衰竭、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等,死亡率顯著增高。可作為判斷心梗預後的一項獨立指標。

2.1.2.6 「巨R型」ST抬高

「巨R型」ST抬高的概念於1993年由Madias首次提出,其心電圖特徵是:

①ST段呈尖峰狀抬高或下斜,J點消失,R波下降肢與抬高的ST段、T波融合,形成一尖峰、邊直、底寬的尖三角形,各波的界限難以分辨,酷似「巨R型」波形。

②「巨R型」ST段常出現在ST段抬高最明顯的導聯。

③ST段抬高程度與S波減少成正比,凡ST段抬高最明顯的導聯,其S波減少也最明顯甚至消失,但QRS波群起始向量不變。

④QRS波群時間可稍增寬,Q-T間期可輕度延長。

⑤「巨R型」ST抬高常呈一過性,僅持續數分鐘,心肌缺血一旦改善或惡化即可消失。

⑥「巨R型」ST抬高常見於超急性期心梗,尤其是前壁心梗,偶見於下壁心梗。此外,還可見於心肌急性嚴重缺血時,如不穩定型心絞痛、變異型心絞痛、運動負荷試驗、心房起搏

及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中[9-10],甚至也可見於病毒性心肌炎,應注意鑑別。

2.1.2.7 「穹隆型」或「馬鞍型」ST段抬高

以V1~V3導聯ST段呈「穹隆型」抬高(J波或抬高的ST段頂點>0.2 mV,其ST段隨後即向下傾斜伴T波倒置)或「馬鞍型」抬高[J點抬高≥0.2 mV引起ST段逐漸下斜型抬高(在基線上方,仍然>0.1 mV),緊隨正向或雙向T波],酷似右束支阻滯圖形,心臟結構無明顯異常,易反覆發作多形性室速或室顫而導致暈厥或猝死為特徵,頻率很快,常≥260次/min,有家族性遺傳特徵。多見於Brugada症候群患者。

2.1.3 ST段延長

ST段延長的診斷標準尚未統一,一般認為ST段在基線上持續時間≥0.16 s時,便稱為ST段延長。見於低鈣血症、心內膜下心肌缺血、Q-T間期延長症候群、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伴緩慢心室率、阿-斯症候群發作後等。

2.1.4 ST段縮短

當ST段時間<0.05 s時,便稱為ST段縮短。正常情況下,ST段持續時間與心率呈正相關,心率增快ST段縮短、心率減慢則ST段延長。凡是使用兒茶酚胺類及洋地黃藥物、高鈣血症、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損傷時致細胞膜受損引起鈣離子持續內流,均可使ST段縮短或消失。早復極症候群、心電-機械分離、特發性短Q-T間期症候群等也可導致ST段縮短或消失。

2.1.5 ST段電交替

① ST段抬高與壓低、抬高與正常或正常與壓低等交替性改變。

② ST段電交替現象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僅持續數秒至數分鐘。

③ ST段電交替隨ST段抬高而加劇,抬高越高,電交替越明顯。

④ 可同時伴QRS波群、T波、U波電交替。

⑤ 常伴發各種室性心律失常。

⑥ 多見於胸前導聯,與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嚴重病變有關。ST段電交替繫心肌缺血所致,多見於變異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損傷等,是心電不穩定,出現室性心律失常的前兆。

2.2 T波改變的形態學特徵

2.2.1 T波低平、平坦T波

振幅低於同導聯R波振幅的1/10 稱為T波低平;T波平坦是指Ⅰ、Ⅱ、aVL、V4~V6導聯,T波振幅在0.1~-0.1 mV,其中Ⅰ、Ⅱ、aVL導聯R波振幅>0.3 mV。

T波低平或平坦可見於諸多的生理和病理情況,判斷其臨床意義更多要依賴於臨床診斷而不是心電圖改變。當T波低平伴有ST段改變,如果持續存在,多數不是心肌缺血或冠心病所致,但如果與胸痛有關,則有可能是心肌缺血所引起。

2.2.2 T波倒置

Ⅰ、Ⅱ、aVL、V2~V6導聯T波振幅-0.1~-0.5 mV定義為T波倒置,-0.5~-1.0 mV為T波深倒置,>1.0 mV為巨大倒置T波[16]。

2.2.2.1 冠狀T波

又稱缺血性T波倒置、箭頭狀T波。其倒置的T波雙肢對稱、基底部狹窄、波谷尖銳,常伴有Q-T間期延長,可伴有異常Q波。也有學者認不管T波倒置或直立,只要符合上述心電圖特徵均稱為冠狀T波。冠狀T波多見於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廣泛前壁或下壁心梗,此外,高血壓病、肥厚型心肌病、肺栓塞、腦血管病等也可引起某些導聯T波倒置,應注意鑑別。

2.2.2.2 Niagara(尼加拉)瀑布樣T波

① 倒置T波基底部寬闊、兩肢明顯不對稱、前肢或後肢向外膨出或向內凹陷使T 波不光滑。

② T 波深度多≥1.0 mV,偶可>2.0 mV,常出現在V3~V6導聯,也可出現在肢體導聯,而在Ⅲ、aVR、V1等導聯,則可出現寬而直立的T波。

③ T波演變迅速,可持續數日後自行消失。

④ Q-T間期或Q-Tc間期顯著延長。

U波增高,其振幅≥1.5 mV。

⑤ 大多不伴ST段偏移及異常Q波。常伴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Niagara瀑布樣T波常見於腦血管意外、顱腦損傷、腦腫瘤、阿-期症候群發作後、伴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一些疾病,如各種急腹症、神經外科手術後、肺動脈栓塞等。出現巨倒T波,死亡率增加22%。巨倒T波若發生在腦血管意外患者中,則提示顱內、蛛網膜下腔出血量大或腦梗死面積廣泛,預後不良。

2.2.2.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巨大倒置T波

① 巨倒T波出現在V4~V6導聯,倒置的T波電壓異常升高,呈TV4>TV5。

② T波雙肢不對稱,前肢下降較緩、後肢上升較快,基底部較窄。

③ 伴有中胸及左胸(V4~V6)導聯R波幅度升高,呈RV4>RV5>RV6。

④ 伴有ST段十分明顯的壓低。

⑤ 多次心電圖無明顯動態變化。

⑥ 無異常Q波,Q-T間期正常,電軸正常等。心尖肥厚本身決定著這種巨大倒置T波的形成,並和R波的增高有密切的關聯[19]。

2.2.2.4 功能性T波倒置[20] 

① 孤立性負T症候群:

又稱心尖現象。倒置T波多見於V4導聯,偶見於V4、V5導聯;右側臥位可使倒置T波恢復直立。可能繫心尖與胸壁之間的接觸幹擾了心肌的復極程序所致。多見於瘦長型的健康青年。

② 幼稚型T波:

倒置的T波僅見於V1~V4導聯,且以V2、V3導聯倒置最深;倒置T波的深度<0.5 mV。常見於嬰幼兒,少數人T波倒置可一直持續到成人,可能與無肺組織覆蓋「心切跡」區有關。深吸氣或口服鉀鹽可使倒置的T波轉為直立,可與病理性T波倒置鑑別。

③「兩點半」症候群:

系額面QRS-T夾角增大的一種表現,係指額面QRS電軸指向+90°(類似鐘錶長針指向「6」),而T電軸指向-30°(類似鐘錶短針指向「2」),類似鐘錶的「兩點半」。心電圖特徵是:Ⅰ導聯QRS波幅的代數和為零;Ⅱ、Ⅲ、aVF導聯QRS波主波向上,而T波倒置,以Ⅲ導聯倒置最深、aVF導聯次之;口服鉀鹽或運動可使T波恢復正常。多見於瘦長型健康人。

④站立性T波改變:

T波極性和形態隨著體位的改變而改變。多發生在Ⅱ、Ⅲ、aVF導聯;站立位或深吸氣時,可使Ⅱ、Ⅲ、aVF導聯T波倒置加深,或由平臥位轉為站立位時T波由直立轉為倒置,反之,可使倒置T波轉為直立;口服普萘洛爾可使異常T波轉為正常。多見於心臟變:正常人過度換氣後可出現一過性T波低平甚至倒置。以胸前導聯多見,口服普萘洛爾可防止這種改變。可能與交感神經興奮早期引起心室肌復極非同步性縮短有關。

⑥飽餐後T波改變:

飽餐後30 min內,即可出現T波倒置,以Ⅰ、Ⅱ、V2~V4導聯明顯,空腹時T波可恢復正常。餐中加服鉀鹽可防止這種異常T波的產生。可能與餐後糖類吸收使血鉀暫時性降低有關。

2.2.3 高聳T波

正常T波比同導聯QRS 波振幅小,而時限較寬,當以R波為主的肢體導聯T波振幅絕對值>0.5 mV,胸導聯>1.0 mV時,稱為T波高聳[21]。

T波高聳可見於超急性期心梗、變異型心絞痛、高鉀血症、早復極症候群、左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腦血管意外以及左束支阻滯者。某些正常人,尤其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時,心率緩慢,胸前導聯T波高尖,但不伴基底部變窄,偶伴ST段抬高,臨床上缺少器質性心臟病證據,應注意與病理性T波高聳相鑑別[22]。

2.2.4 雙峰T波

雙峰T波是指T波出現切跡且峰距≥0.04 s,T波雙峰形狀一般分為3種:前峰高於後峰;前峰等於後峰;前峰小於後峰。雙峰T波臨床意義:

① 常見於健康兒童和青年人,通常不伴有其他心電圖異常,其發生機制可能與右室復極延遲有關。

② 繼發於其他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甲亢、酒精中毒、風心病、心包炎、藥物作用等。

③ 右胸導聯出現T波雙峰,可見於右束支阻滯或右室負荷加重的先心病,尤其右胸導出現圓頂尖角形雙峰T波應高度懷疑存在有室間隔缺損可能性[23]。左胸導出現T波雙峰可見於左束支阻滯或左室肥大患者,甚至是心肌缺血的表現。

④ 長QT症候群(LQTS)[24]。LQTS患者中,其心電圖特徵性的改變之一即為T波切跡和雙峰。因此識別此種T波雙峰極為重要。另外,LQTS者T波雙峰很多時候表現為動態變化,尤其是年輕患者部分時段可以表現為正常Q-T間期,而交感神經的變化對於此種情況的影響較大,因此相應動態心電圖監測以及腎上腺素誘發等極為重要。

2.2.5 T波電交替(TWA) 

TWA是指竇性心律規整時,T波的形態、振幅及極性的逐搏交替改變。

TWA分為兩種:

① 毫伏級TWA。T波交替變化的幅度相差≥1 mm。毫伏級TWA的發生率低,難以成為臨床預測惡性心律失常的理想指標。

② 微伏級TWA。由於其交替的幅值極其微小,常規心電圖難以分辨,需經特殊信號處理技術才能獲得。TWA與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臟性猝死(SCD)密切相關,可用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危險分層等[25-26]。

2.2.6 T波記憶

又稱為心臟記憶和電張調整,是指在一段時間的異常心室激動終止後,能引起隨後的竇性心律出現時間依賴性T波改變,即T波向量方向與異常心室激動時的QRS波主波同向,表現為T波與恢復竇律後的QRS波方向相反,常見於間歇性左束支阻滯、預激症候群、心室起搏、單形室早連發及室速者。心電圖表現為持續T波倒置,主要在下壁導聯,也可見於前側壁導聯,持續數日到數月。心室起搏或心律失常持續時間越長、頻率越快,T波幅度變化越大,且這種變化持續時間越長,這種現象稱之為T波記憶的「累積效應」。

T波記憶與心肌缺血或心肌疾病等許多病理狀態下的T波改變不同,一般不伴有ST段或J點的偏移,未經任何處理可自行恢復,臨床上無其他器質性心臟疾病依據[27-28]。

3 ST段測量方法

正常ST段多呈等電位線,但可隨J點的變動而發生移位,故測量ST段應從J點後0.04~0.08 s處開始。ST段抬高應從等電位線上緣量至ST段上緣,ST段壓低則應從等電位線下緣量至ST段下緣。目前ST段偏移測量參考基線尚無統一標準,有T-P段、P-R段以及QRS波起始點3種。

歐盟心電圖標準化工作小組推薦:QRS波群、J點、ST段、T波的振幅測量統一採用QRS波群起始點作為參考基線。「2009年國際指南」則推薦以T-P段和P-R段作為基線。

於小林認為P-R段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等電位線,仍包含有心房肌的電興奮因素在內,在很多臨床背景下該線段都會發生漂移從而影響ST段的判斷;當以QRS波群起始點作為ST段測量的一個參考點時,難以把握平衡度,若用心搏間的兩個或多個點的連線作為參考線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在基線不穩的情況下,頻率相對較高的QRS波群較之低頻的基線(如T-P段等)更容易出現位移;T-P段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臨床意義上都是心臟電靜止的等電位線。因此,測量ST段應以T-P段作為標準參考基線,只有當心率加快影響到T-P段時才考慮改用其他參考線。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內容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心電圖提示ST-T改變到底啥意思?
    二、ST段和T波改變的形態學1、ST段改變的形態學ST段正常時接近於等電位線,向下偏移不應超過0.05mV,向上偏移在肢體導聯不超過0.1mV,在V1、V2、V3導聯中可達0.2~0.3mV;V4、V5導聯很少高於0.1mV。
  • 外周血細胞形態學圖譜,檢驗必備!
    《血象—外周血細胞圖譜》是一本基於外周血細胞形態學檢驗與分析的工具書,他告訴你有關血細胞自動化分析與顯微鏡復檢的有關問題,包括如何復檢、復檢什麼、關注什麼、復檢的價值等。  在當今以各種血細胞分析儀作為血常規主流檢驗設備的大環境下,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如何能夠有效的補充血細胞分析儀在性能和能力上的不足,特別是異常細胞形態分析上的不足,有針對性的進行形態學檢驗和復檢,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和做法,也是體現一個醫院、科室和個人能力的重要證明。
  • 基於FPGA灰度圖像的形態學腐蝕
    數學形態學是一門建立在集論基礎上的學科,是幾何形態學分析和描述的有力工具。數學形態學的蓬勃發展,其並行快速,易於硬體實現,目前已經在計算機視覺、信號處理與圖像分析、模式識別等方面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x,y)表示當前輸入圖像的行列坐標;f(x,y)表示坐標點(x,y)處的圖像像素值;g(x,y)表示坐標點(x,y)處的濾波結果;(s,t)表示作用域。
  • 復用單細胞形態學可用於血液病理學診斷
    復用單細胞形態學可用於血液病理學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5 13:00:45 美國史丹福大學Sean C.
  • 中國古生物學家大戟科花粉形態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在中國,大戟科有75屬約400多種,但目前僅有約40屬60多種植物的花粉得到形態學研究與描述,有些屬的花粉形態類型又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因此,現代花粉形態研究的不足制約了化石花粉的準確鑑定與歸類,從而導致了基於花粉分析的古植被、古生態與古氣候解釋的偏差甚至錯誤。
  • 臨床骨髓細胞檢驗形態學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基本檢驗技術、紅細胞疾病形態學、白細胞疾病形態學及臨床案例分析。內容以實用為原則,同時也補充一些與形態學有關的疾病知識點,以擴展使用者的知識面,提高臨床實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王霄霞,夏薇,龔道元 編第一篇 骨髓細胞檢驗形態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第一章 骨髓細胞形態學第一節 紅細胞系統第二節 粒細胞系統第三節 巨核細胞系統第四節 單核細胞系統第五節 淋巴細胞系統第六節 漿細胞系統第七節 其他細胞第二章 細胞化學染色
  • 睿心醫療馬駿:「形態學+功能學」,如何實現心血管疾病的智能診斷?
    近日,雷鋒網·心血管科技雲峰會邀請到睿心醫療聯合創始人兼CTO馬駿,以「形態學+功能學:一體化的心血管疾病智能診斷」為題,解讀了睿心醫療在心血管創新路徑的心得與收穫。有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超過1500萬人,在人類死亡原因中高居首位。
  • 【圖像處理】基於形態學的權重自適應圖像去噪
    採用數學形態學的多結構元素,可以更多地保持數字圖像的幾何特徵。因此,選擇構建串聯濾波器來進行圖像濾波,就是將同一形狀的結構元素按維數從小到大的順序來對圖像進行濾波,如下圖所示: 數字圖像在進行數學形態濾波去噪時,根據噪聲特點可以嘗試採用維數由小到大的結構元素來進行處理,進而達到濾除不同噪聲的目的。採用數學形態學的多結構元素,可以更多地保持數字圖像的幾何特徵。
  • 【OpenCV入門十七講】形態學操作
    膨脹與腐蝕(Dilation與Erosion)圖像形態學操作膨脹與腐蝕能實現多種多樣的功能,主要如下:相關函數getStructuringElement(int shape, Size ksize, Point anchor
  • 形態學家族老么:最小語言單位Morpheme來了!
    每天五分鐘,Funway English好輕鬆~懶得看文章就來聽音頻講解吧Hi guys, 英語語言形態學有興趣嗎?研究單詞的結構和結構規則的學科,相當於在漢字中研究偏旁部首以及造字規則。Morphology形態學中研究的最小的,有意義的語言單位,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Morpheme語素。她是形態學中的老么,已經是最小的,且有意義的語言單位了,不能再被進一步劃分為更小的有意義語言單位。
  • 第二生命形態學教育營養餐
    第二生命形態學天穹工程在線問診系列,旨在幫助人們認識各類問題和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為人們提供持久有效的改善建議,最終幫助人們有效地解決生存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類問題。問診項目包含:案例描述、原因分析、方法建議三個部分。
  • 人人都可以輕鬆繪製炫酷的t-SNE圖啦~
    t分布隨機鄰接嵌入(t-SNE)屬於非線性降維,在大數據可視化中的表現明顯優於PCA,成為數據可視化算法中的翹楚。t-SNE通過單細胞測序分析進入生物學研究者的視野,也使得很多人誤以為t-SNE降維是單細胞測序分析的獨有內容。
  • 蘭州理工大學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成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尹曉軍)近日,蘭州理工大學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院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該研究院由敦煌創新設計服務聯盟、敦煌設計形態學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蘭州理工大學文化遺產數字保護與再利用聯合實驗室」構成,並圍繞敦煌設計形態學確立了「敦煌設計形態智能設計」「敦煌藝術再生設計」「敦煌建築與遺產保護」「敦煌壁畫圖像處理和數位化成像」「敦煌文藝形態」「敦煌體育形態」等6個研究方向。
  • 平頂山市醫學會舉辦血液體液細胞形態學高峰論壇
    為促進平頂山市醫學檢驗學科發展,加強學術交流,共同推動血液體液細胞形態學領域的研究以及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近日,由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組織舉辦的平頂山市醫學會血液體液細胞形態學高峰論壇召開。
  • 看圖識細胞,提升形態學基本功 | 形態學周考
    【形態學周考】欄目,每周一期與檢驗人一起提升形態學基本功!
  • 詞根速記單詞DAY88:-st-  站/確認
    焦躁不安的;不安寧的;得不到滿足的restlessly[&39;res(t)fʊl] adj. 寧靜的;安靜的;給人休息的restive [&39;restivnis] n.醒目的,有趣的;引人注意的oust [aʊst] vt.
  • Python 圖像處理 OpenCV (9):圖像處理形態學開運算、閉運算以及梯度運算
    引言 前面介紹了圖像形態學的兩種基礎算法,圖像腐蝕和圖像膨脹,本篇接著介紹圖像形態學中的開運算、閉運算以及梯度運算。由於內容的連貫性,請先閱讀前文「Python 圖像處理 OpenCV (8):圖像腐蝕與圖像膨脹」,了解清楚圖像的腐蝕與膨脹基礎原理。
  • 2020年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筆試高頻知識點解讀(一)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年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筆試高頻知識點解讀(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本篇教研文章為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筆試高頻知識點解讀序列一,針對的是筆試中考查的英語專業基礎知識,即單選題中的詞彙、語法、語言學和閱讀理解。
  • 形態學上的圖像頂帽運算和黑帽運算是什麼?
    數學形態學(Mathematical morphology)是一門建立在格論和拓撲學基礎之上的圖像分析學科,是數學形態學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其基本的運算包括:腐蝕和膨脹、開運算和閉運算、骨架抽取、極限腐蝕、擊中擊不中變換、形態學梯度、Top-hat變換、顆粒分析、流域變換等。本篇文章主要講解Python調用OpenCV實現圖像形態學轉化,包括圖像頂帽運算和圖像黑帽運算,基礎性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1.圖像頂帽運算2.圖像黑帽運算
  • 詞根速記單詞DAY91:-stit-站|-st-詞源引申含義
    憲法;體制;章程;構造;建立,組成;體格constitutional [kɒnstɪ&39;nælɪtɪ] n. 符合憲法;立憲constitutionally [,kɒnstɪ&39;tjʊʃənlɪst] n. 立憲主義者constitutionalism [kɒnstɪ&39;stɪtjʊənt] n. 成分;選民;委託人 a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