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電力標準化發展30年曆程回顧與展望

2020-12-25 中國電力新聞網

中電聯電力標準化發展30年曆程回顧與展望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7.20

三十年砥礪前行,奮發有為中電聯為電力標準化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三十年春風化雨,三十年春華秋實,中電聯標準化工作走過了30年的輝煌歷程。30年來,國家堅定不移實行改革開放、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科技支撐重大工程建設能力大幅提升,攻克了大量複雜的技術難題,有利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輸等重大工程建設;30年來,電力工業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重視技術創新、提高發展質量,保障電力的安全、穩定和充足供應;30年來,電力標準化經歷了從探索到成長的跨越式發展,為電力工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標準引領作用。電力標準不僅規範了整個電力工業的技術行為,保證了電力安全經濟運行,推動了電力技術進步,促進了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促進國際交流、支撐政府實施行業管理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十年砥礪奮進,電力標準化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1988年能源部成立,同一時期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中電聯自成立之日起就受政府部門委託,具體承擔電力行業標準化歸口管理工作。30年來,歷經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調整等變化,但中電聯歸口管理電力標準化的職能沒有改變。在國家標準層面,當前中電聯受國家標準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承擔了電力國家標準的組織管理工作,行業標準層面上,歷經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經貿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政府部門授權,中電聯長期負責行業標準編制工作。在上級部門的領導下,中電聯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凝聚行業共識和力量,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標準制修訂步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豐碩成果。  電力標準體系不斷健全。1995年,中電聯編制了第一版《電力標準體系表》,並隨著電力技術的發展不斷修訂完善,目前已更新到第三版。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編制《工程建設標準體系》(電力工程部分)和《電力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體系》,為電力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的編制提供了依據。結合國家和行業五年發展規劃,中電聯相應編制了電力標準化五年發展規劃,2017年發布的《電力標準化「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電力標準化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  標準制修訂數量實現大幅提升。1988年,中電聯僅歸口管理300項國家、行業標準;2018年,中電聯歸口管理標準3140項。目前,中電聯每年組織制、修訂各類電力標準400餘項,截止2018年5月底,由中電聯組織編制、現行有效的電力國家、行業標準共有3030項,是1988年10倍,約佔現行有效的電力國家行業標準的85.2%,其中國家標準493項、行業標準2537項。2016年至今,已發布中電聯團體標準110項。目前,電力標準已覆蓋了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及其他新能源、輸變電以及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工作領域,在勘測設計、施工安裝、運行維護、試驗檢修等主要環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2007年至今,電力標準先後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7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組織獎1個,獲獎數量及排名位居各行業第一。  標準化組織體系不斷完善。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是電力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技術組織。1988年中電聯成立之初,管理的專業標委會只有20個,現在管理的專業標委會達78個,同時承擔國家能源局(原全國電力監管委員會)主管的全國電力監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承擔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和能源行業風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支撐單位工作,承擔能源行業風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風電場運行維護及併網管理兩個分技術委員會工作,以及核電常規島及輔助設施標準的歸口管理工作。這些標委會覆蓋發電、輸電、配電、用電各專業領域,標委會委員和參加標準編寫的專家超過4000人,形成了完善的組織體系,成為電力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支撐和依靠。  電力國際標準化取得重大突破。電力標準從單向「採用」國際標準,轉變為「引領」國際標準發展,為電力標準國際化做出中國貢獻。30年來,電力行業累計主導編制國際標準60餘項,內容涵蓋了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風力發電、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光熱發電、光伏發電、電力儲能、微電網及分布式電源等電力新興技術領域,通過主導編寫這些國際標準,將我國電力優勢、特長技術推向國際市場,帶動了電力技術和裝備輸出。承擔了16個IEC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工作,100多名專家參加了有關國際標準化技術組織,國家電網公司舒印彪董事長擔任IEC副主席;一位電力專家擔任IEC技術委員會主席職務,四位電力專家擔任IEC技術委員會秘書職務,10多位專家擔任IEC工作組的召集人,150餘位專家參加了IEC工作組的標準編制工作。同時,積極開展電力標準英文版翻譯工作,基本形成水電、火電、輸變電等領域的英文版工程建設標準體系。截至到現在,共完成255項電力標準英文版翻譯工作,初步形成了工程建設標準英文版體系,在20多個國家使用,基本滿足了電力企業海外工程建設對標準的需求。國際標準化工作為電力行業和電力企業帶來了巨大收穫和效益,一是極大提升了電力企業的品牌效應和核心競爭力。二是通過標準輸出帶動了技術輸出、裝備輸出,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三是熟悉和掌握了國際標準化工作規則,帶動培養了一批國際標準化人才。  電力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一個政府監管下的政企分開、公平競爭、開放有序、健康發展的電力市場正逐步形成。在這種新形勢下,電力企業具備良好的標準化行為是企業優化生產經營管理、加速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生產經營活動向更加科學有序的方向發展從而提高競爭力的必備條件之一。建立健全電力企業標準體系是電力企業標準化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力企業的一項綜合性基礎工作,它貫穿於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活動的全過程。為進一步推動電力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促進電力企業按照國家標準要求並結合企業實際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國家標準委會同原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開展了電力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試點及確認工作,並委託中電聯負責具體組織管理。在國家標準委和原電監會的領導和支持下,中電聯自2010年以來就開展了電力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及確認活動,促進了企業管理和技術水平的提升,為政府當好助手,為行業搭建平臺。目前,已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的電力企業已達190餘家。越來越多的電力企業,把標準化建設作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與科技協同發展、與智慧財產權有機結合、與規章制度協調配套,助推企業管理升級。  進入新時代,標準化工作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取得新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兩年來,圍繞黨和國家重大能源戰略,電力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紮實作為,取得新的驕人成績,組織機構進一步完善,標準制修訂速度不斷加快,中電聯標準得到了社會認可;多項電力標準獲國家及行業榮譽。在新能源、電動汽車、高壓直流等領域多項電力標準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中國電科院獲得組織獎第一名;在火電、智能調度、光伏發電、智能變電站等領域,二十餘項標準獲得中國電力創新獎,其中四項獲得一等獎。  電力標準化組織機構不斷完善。兩年來,先後有3個全國標委會、3個能源行業標委會分別獲得國家標準委、國家能源局的批准成立。成立了16個中電聯標委會,另有7個中電聯標委會在籌建中。截至目前,中電聯負責管理20個全國標委會、42個行業標委會、23個中電聯標委會和16個專業的IEC國內技術對口單位。中電聯不斷加強對標委會的管理,按時對任期屆滿的標委會進行了換屆。積極參加國家標準委2017年度全國標委會考核評估工作,有4個中電聯管理的全國標委會參加評估,獲得1個一級和3個二級的好成績,在所有各行業的考評中,電力標委會的成績是最好的。  電力標準制修訂力度加大。兩年來,中電聯按照電力發展建設急需,以智能電網、新能源發電、配電網建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領域標準制定和傳統領域標準修訂為重點,兩年來共發布標準955項,其中國標123項,行業標準722項,中電聯標準110項;完成標準英文版翻譯53項;兩年中,共下達計劃1171項,其中國家標準委國家標準計劃53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標準計劃15項,國家能源局行業標準計劃556項,中電聯標準計劃363項,各類外文版翻譯計劃184項。  重點領域關鍵標準編製取得新進展。兩年來的標準化工作,在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堅持以清潔能源標準化工作為重點,推動發電領域技術快速發展。依託科研項目和光伏工程建設,制修訂光伏發電設計規範、分布式光伏發電、智能化運行維護等標準,2017年完成了包括《精準扶貧 村級光伏電站技術導則》在內的,涵蓋接入電網規劃設計、控制系統功能要求及村級光伏電站管理與評價導則等4項國家標準,在助力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方面起到積極促進和規範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微電網領域標準制修訂工作,開展併網型微電網專項計劃行動,先後組織編寫並發布了包括《微電網工程設計規範》等在內的11項中電聯標準,以及包括《微電網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在內的4項併網型微電網國家標準。全國電力儲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了電力儲能技術及關鍵標準的研究,編制了部分重要標準。先後發布了風電場技術監督、併網管理、維護檢修、安全管理、風電場調度和功率調節等方面的重要標準,提高了風電安全運行水平,對解決風電併網與消納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水電、火電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加快制定水電站複雜地質條件下工程施工、導流和截流等專項施工技術標準以及節能環保施工標準;制定智能水電廠技術標準,為智能水電廠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完善梯級水電站聯合優化調度運行技術標準;火電領域注重標準修訂和節能減排標準的制定,共發布標準156項,對電力行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定期組織召開壓水堆核電廠常規島及BOP部分標準體系研討會,不斷更新標準體系,大力推進核電標準的英文版編制工作;制定核電廠常規島及輔助配套設施施工技術規範和施工質量驗收規程系列標準,同時在核電安全、焊接和設備等方面發布了多項重要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核電體系。  全面提升電網領域技術水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重要批示,積極開展能源網際網路標準化工作,推動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啟動了中電聯標準能源網際網路專項工作,下達了53項標準專項計劃。加快標準編制工作,發布標準39 項,為國家能源局開展的「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示範項目建設提供標準支撐。籌建中電聯能源網際網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合作組織進行交流,建立合作機制,共同探討、研究能源網際網路國際標準化對策。交直流混聯、大規模跨區輸電、柔性輸電、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已經成為我國電網的典型特徵。兩年來,圍繞電網仿真分析、安全穩定控制、調度自動化、網源協調、新能源調度、繼電保護等關鍵技術領域,研究並制定了一批特高壓交直流混聯大電網發展亟需的關鍵技術標準,為我國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新能源的規模化高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2017年成立了全國特高壓交流輸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原有標準體系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針對柔性交、直流輸配電技術新應用,完成柔性直流輸電、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等標準體系和關鍵標準的研究和編制。隨著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的深入研究與廣泛應用,完成了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裝置技術規範和檢驗規範兩大系列標準的編制,開展了帶電檢測技術和裝置標準的編制,初步建立了電力設備狀態維修和在線監測領域標準體系,為開展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提供了技術支撐。  全面提高充電設施的安全性。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完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體系,完成了電動汽車充電互聯互通標準體系建設,在北京、上海、深圳組織開展充電服務信息交換標準試點工作,組建電動汽車充電檢測認證工作組。協助政府制定《關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接口新國標的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第二期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互操作測試活動,向社會發布了《第二期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互操作性測試活動總結報告》。針對實驗室互操作一致性的問題,開展了充電互操作測試實驗室一致性比對活動,在24家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流轉,發現問題,驗證各實驗室的能力,為下一步統一檢測機構的試驗能力奠定基礎。   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新的重要成果。2017年2月,我國申請成功IEC TC 8 SC 8B「分布式電力能源系統」技術組織並承擔秘書處;發電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新突破,槽式和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設計總體要求、虛擬電廠等標準提案在IEC獲批立項;由我國主導編制並發布了《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系統通用要求》、《微電網 第一部分:微電網項目規劃及設計導則》等國際標準;中電聯繼續大力組織電力標準英文版翻譯,截至目前,共完成255項電力標準英文版翻譯工作,初步形成電力工程建設標準英文版體系。承擔了國家能源局委託的《中俄電力標準合作課題研究》,分析了中俄在電力標準領域合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了中俄電力標準合作模式和重點領域,並提出了促進中俄標準互聯互通的政策建議。  企業標準化工作取得新開展。貫徹落實新版國家標準要求,中電聯在總結前期開展電力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組織電力企業主編和參編了《企業標準化工作》系列國家標準的修訂。同時,對《電力企業標準體系表編制導則》、《電力企業標準編制規範》等標準進行修訂,制定中電聯標準《電力企業標準化工作 評價與改進》。這些標準緊密結合國家系列標準理念、方法和要求,更加切合電力企業生產特性和實際,對電力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兩年來,繼續深入開展電力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試點及確認工作,通過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和複評的電力企業達到112家,覆蓋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已經成為電力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此外,標準化課題研究持續推進。完成了電力安全生產體系的編制工作,為下一步電力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繼續開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託的 「網際網路+新能源」標準研製課題,制定了能源網際網路關鍵基礎標準;開展了《電力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體系》課題研究,形成了包括工程規範和通用技術規範的電力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體系。2018年已經啟動了火電、電網等強制性標準的預研工作;中電聯還組織申報了《特高壓交直流混聯大電網運行關鍵技術標準研究》和《太陽能光熱發電及熱利用關鍵技術標準研究》並成功立項,課題成果將為我國大電網安全運行標準體系建設和光熱發電標準體系建設提供堅強基礎。  重整行裝再出發,電力標準化工作將在未來實現更大發展  面對新時代新要求,今明兩年,中電聯將圍繞全面實施電力標準化戰略這一主題,貫徹落實《標準化法》、國家質量提升行動指導意見這兩項法律政策,突出電力標準制修訂、企業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三個重點領域,加強電力標準化體制機制、新一代能源體系標準、標準支撐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中電聯標準四項建設,努力實現電力標準化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中電聯將全面實施電力標準化戰略。充分發揮標準化作為行業發展基礎性規範的作用,加快標準提檔升級,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增強標準化服務能力,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以標準共建共享和互聯互通,支撐和推動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促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夯實創新發展的基礎,為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中電聯將貫徹落實《標準化法》和國家質量提升行動指導意見。嚴格遵守《標準化法》,確保標準化工作全過程的規範運行,標準制定程序要公開、透明,標準內容要公平、公正,技術指標要科學、合理。要建立標準實施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對標準進行覆審。要充分認識標準化在保障產品質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方面的作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的持續提升,以標準化促進質量提升,推動電力工業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中電聯將突出電力標準制修訂、企業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三個重點。緊密圍繞能源電力轉型升級,逐步提升電力能耗、物耗、水耗、環保相關標準要求,以標準推動電力行業綠色發展和技術進步,倒逼落後產能退出。要對標準制修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充分論證,促進標準立項更加貼近需求和實際。繼續加強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與確認工作,促進電力企業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機制,積極開展對標達標活動,鼓勵、引領企業主動採用和實施先進標準,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全面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使標準化成為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客觀評價準則。繼續支持電力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化工作,加快電力標準化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加大力度推動中國標準國際化,積極開展國內外電力標準比對,加快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提升國內外電力標準一致性程度。充分發揮我國在電力新領域、新技術方面的優勢,開拓國際標準新領域,推動我國優勢、特色電力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要高度重視現有國際標準的修訂工作,積極將中國技術納入現有國際標準。要繼續加強中國標準英文版翻譯工作,發揮標準聯通「一帶一路」的作用,打響中國電力標準品牌。  中電聯將圍繞大局和中心,切實加強標準化四項建設。進一步加強電力標準化體系機制建設,不斷優化電力標準體系結構,加強與國家法律法規的協調,加強電力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間的協調。切實加強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管理,提高技術委員組成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加強技術委員會籌建評估和考核評估,完善技術委員會準入、退出和動態管理機制。不斷擴大專家隊伍,建設高水平標準化智庫,吸納國內外頂尖人才,為標準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和國際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建立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制,及時開展標準覆審和維護更新。中電聯將進一步加強新一代能源體系標準建設。以《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展目標為依據,以規劃重點任務為方向,重點加強能源網際網路、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微電網、儲能、節能減排、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重點新興技術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進一步加強標準支撐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建設。認真落實《科技部、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於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實施中加強技術標準研製工作的指導意見 》,發揮標準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紐帶作用,結合中電聯會員單位的科研項目進展,強化標準制定,帶動技術落地,引領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強中電聯標準建設。全面貫徹落實《標準化法》和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按照團體標準良好行為規範要求,以電力發展新技術、電力行業新要求、國家行業標準細化實施等為重點,加強中電聯標準編制,構建電力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電聯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滿足電力行業發展和電力企業的需要。責任編輯:趙雅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中電聯發布《電力工業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徵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2016-08-03   來源:中電聯
  • 2020年電力維護市場現狀與前景 - 2020年中國電力維護行業發展調研...
    第一節 我國核電的發展    一、我國核電發展現狀及規劃      1、我國核電發展現狀調研      2、我國核電發展規劃    二、我國核電標準現狀調研      1、核電標準發展歷程      2、核電標準存在的問題      3、核電標準現狀調研    三、
  • 我國成立全國電力標準管委會和電力監管標委會
    全國電力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電力監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1月28日在京成立。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在成立大會上講話指出,電力標準管委會和電力監管標委會的成立是中國電力標準發展和電力監管工作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要充分發揮好管委會指導、溝通和協調的作用,加強電力標準化管理,促進電力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 楊昆不再擔任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 已任中電聯黨組書記(圖|簡歷)
    另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網站消息,日前,中共國家能源局黨組決定,楊昆同志任中電聯黨組書記,孫玉才同志不再擔任中電聯黨組書記職務。  1978.3-1983.1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工程專業本科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3.2-1984.8 水利電力幹部司工作  1984.9-1987.1 華北電力大學熱能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 中國外語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回顧40年發展歷程
    12月22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外語教育界專家、學者出席盛會,共同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外語教育的蓬勃發展歷程,總結成就與經驗,不忘初心,繼往開來,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國外語教育的奮進藍圖。
  • 我國能源戰略規劃歷程回顧及展望
    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各階段規劃目標的指引下,我國能源領域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實現由弱變強,從供給短缺到總體寬鬆的巨大轉變,從能源工業基礎薄弱發展為能源生產大國。制定科學的國家能源戰略並落地實施,已成為保障國家利益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將回顧改革開放以來能源工業發展和規劃編制及執行歷程,為即將開始的「十四五」提供決策參考。
  • [年報]中電鑫龍:2017年年度報告
    此外電力工程、市政工程、建築工程、造價諮詢等幾個子行業均具有專業資質,形成了專業互補、配套齊全的業務格局。尤其是近幾年在電力市場的發展中,這種優勢顯現較為明顯,土建專業以其成熟的技術能力極大地保障了電力項目的完成,促成了電力業務的快速發展,並以建築方案能力、結構柱網優化能力、市政配套協調能力形成泰達設計公司整體的綜合技術優勢。
  •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力設備及技術展覽會開幕
    本屆展會總面積超過50,000平米,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1000家企業參展, 展會同期舉辦泛在電力物聯網論壇、電力需求側管理創新高峰會、輸變電工程三維設計發展論壇等十餘場專業論壇和新品發布會。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巡視員郭偉、中電聯常務副理事長楊昆、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委員汪富亮、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朱躍龍、國家電網公司總信息師孫正運、中國華電集團副總經理楊清廷、浙江能源集團副總經理朱松強、中國南方電網投資公司總經理張良棟
  • 新中國成立70年科技期刊發展歷程與展望
    在此重要的歷史時刻,本文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歷程與歷史成就,將科技期刊發展劃分為萌芽、快速發展、轉型以及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通過深入分析新時代背景下科技期刊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要從完善頂層規劃,加快推進期刊國際化、建立中國特色的期刊評價體系等方面實現科技期刊強國之夢。
  • 2018年中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及用電量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
  • 銀星能源、久和能源被列入中電聯涉電力領域重點關注對象名單!
    編輯 |風電頭條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獲悉,近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第六批涉電力領域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的通知》,銀星能源、久和能源由於設備質量問題被列入重點關注對象名單。2019年,經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檢測結果顯示,銀星能源機組在標準空氣密度曲線下的發電量是保證功率曲線下發電量的83.94%,出力達不到額定功率。3.售後服務差。質保期技術服務響應不及時,服務差,備品備件不能及時提供。
  •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12-09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電電能胡博洋:技術創新是企業必備的生存能力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孫廣見)近日,中電電能胡博洋博士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中電電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電能)發展壯大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從生產、技術研發、售前售後服務為新能源汽車、為新能源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對充電樁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 「十三五」收官數據、「十四五」展望+五大發電「開局」規劃
    目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藍圖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的戰略部署,為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編制「十四五」能源規劃,各大電力央企也在謀劃「十四五」發展。北極星電力網特推出此文,意在為大家理清我國電力行業「十三五」期間預期取得的階段性成績以及行業專家、學者和重要企業對「十四五」電力發展的看法和規劃。
  • 中國A股30年行情走勢 中國股市30年發展歷程回顧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鳴鑼開市;12月19日,上海交易證券所迎來敲鐘時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從23億到現在的約80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量從8家增至4000餘家,投資者開戶人數達1.6億人……三十年間,A股締造了一座裡程碑。  三十年,世事變幻;三十年,滄海桑田。
  • 中國電力信息化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截至**,電力企業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基本建成,電力信息化在生產經營操作層的運用已經完成。下一步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從」生產成本控制」到」資源經營管控」轉變,以實現集團企業整體管控與經營效益最大化的問題逐漸被電力企業所意識到。  另一方面,電力企業呈現集團化,產業化,標準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 海鴻公司應邀參加2011年電力企業高峰會暨智能電網技術及設備主題展
    12月1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簡稱中電聯)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常務理事會議暨2011年電力企業高峰會在海南海口市召開。廣東海鴻變壓器有限公司應邀參加會議,公司許凱旋董事長、張小明總監、羅劍榮總監赴海南出席會議。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回顧
    首屆絲路論壇以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歷程為主題,聚焦紡織服裝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行業新標籤,集聚行業資源,提升紡織經濟發展能力,傳承與創新中國紡織企業家精神,弘揚新時代優秀紡織文化品質,緊扣「一帶一路」經濟文化合作交流,充分體現當代紡織人的責任擔當與創造能力。
  • 我國電力發展與改革形勢分析
    ,其他來自中電聯歷年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增速系計算所得,如無特殊標註,下同 對比可以看出,2018年每個季度增速均高於2017年同期水平。其中,一季度用電增速9.8%,為2013年三季度以來季度用電量最高增長水平。一季度數據公布後,中電聯滾動調整預測數據,提出全年用電量將可能突破5.5%。上半年數據出爐後,中電聯預測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好於年初預期,超過2017年增長水平。10月份滾動預測提出,2018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於8%,超過2017年增長水平。
  • 2020年電能替代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本次論壇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指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電聯電能替代產業發展促進分會共同主辦,中能國研(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承辦,中電聯電能替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智能電網用戶接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能源行業岸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技術聯合實驗室、國網(江蘇)電力需求側管理指導中心、電力行業輸配電技術協作網、EPTC電力技術協作平臺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