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日和(こはるびより),指的是小陽春天氣,冬季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的季語。立冬至小雪節令這段時間,一些果樹會開二次花,呈現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氣。」
年年秋見,歲歲如新。
這種感覺讓人印象深刻,懷疑自己從未來過這個世界,從未經歷過秋天的新鮮感,只能每天都在從一些細小的變化中印證秋天的來到。
袖子泡在發涼的空氣裡,總算感受到和夏天不一樣的感覺。村口荔枝樹上的鳥兒,已經完完全全地離開這裡。
想起驚蟄時候還在為它們擔心,如今已經遠去高飛,了無蹤影。
心裡會莫名其妙地悵然,同時也有一股解脫的自由之感。夜裡的風颳過,稀稀疏疏的樹聲顯得更加空空蕩蕩。
走到院裡,荷葉已經慢慢枯萎,被時節的烈火灼傷。生活的末梢,總有一些枝節顯得多餘。
每周落日晚霞的光線和色彩都是不一樣的。夕陽一點點地墜落,有時深一些,有時暗一些,仿佛隨著情緒的變化而變化。
每一個日子裡我所看到的、聽到的、體驗到的都有所不同。
這些變化可能是微小的,但它終究在發生。
校車在追逐著窗外的晨昏線,人在車裡昏昏欲睡,顛簸之中把自己的舌頭磕破,發麻的痛感在高速公路的路燈下閃爍,讓人又笑又恨,笑自己傻,恨自己衰。
然而,還未真正靜下心來認真地感受今年的秋天,轉眼已經走到了立冬。
但無論怎樣,春日也好,冬日也罷,小春日和的天氣總是讓人充滿期待和歡喜。
飛機在落日的餘暉中掠過。像一粒白色的芝麻,在淡藍色的紙上緩緩地滑行。
小時候在縣城裡,看到飛機異常興奮,總覺得在浩瀚天際能夠捕捉到飛機的蹤影,能給人帶來好運。
老了以後,在城市裡才發現,飛機經常從天河裡飛過,向著白雲周而復始,不斷循環。我錯過了這一架,等等又會遇到下一架,試圖安慰自己。
當年陳老師打電話向我指導作業的時候,我還在送外賣,三心二意,支支吾吾,廚房鍋爐的聲音很吵,很多細節沒有聽進去。
前幾天利士風汽車計程車師傅跟我說,「以前特別想去當兵,可惜現在(年紀大)沒有機會了。」
「就是你畢業後特別想讀書,特別後悔沒有認真讀書的那種感覺,你懂嗎?」
我說,「我懂。」
我們倆哈哈大笑。
可惜的是,人無再少年。
小春日和,日語中意為晚秋到初冬裡,陽光和煦的好天氣。那時候不冷不熱,還保留著秋天的顏色,一切都剛剛好。
——東方出版社《治癒上億人的紀錄片<人生果實>續篇:一個人,也能好好生活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