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元件是指利用光學原理進行各種觀察、測量、分析記錄、信息處理、像 質評價、 能量傳輸與轉換等活動的光學系統主要器件,是製造各種光學儀器、圖像顯示產品、光學存儲設備核心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精度和用途分類, 可分為傳統光學元件和精密光學元件。傳統光學元件主要應用於傳統照相機、望遠鏡等傳統光學產品;精密光學元件主要用於投影機、數碼類照相機、攝像機、複印機、光學儀器、醫療設備以及各種精密光學鏡頭等。光圈網合作夥伴的主要產品屬於精密 光學元件中的精密光學元組件。
光電行業的技術含量高,技術上門檻高,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是眾多多學科集成的一個行業;光電行業對資金的門檻要求較高,設備環境硬體設施的投資非常大。光電行業同時屬於勞動密集的產業,目前的自動化程度還不高, 對人力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光學產業興起於歐美, 20 世紀末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世 界光學元件產業主要集中在德、 日、韓等國和臺灣地區, 光學元件製造的先進技術仍由日本、德國和美國掌控。20世紀90年代末,光學產業向我國臺灣、大陸地區遷移,產業鏈的上下遊日趨完整。進入 21 世紀,中國大陸地區成為繼臺灣之後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光學製造業基地,主要為光學整機產品商和規模光學元組 件商提供配套生產服務。
光電產業的布局主要分為沿渤海灣、長三角區域和珠三角區域。渤海灣區域 規模較小,長三角由於佔據資金、 高端光電人才等的優勢,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光電產業集群,在研發、製造、應用等各個產業鏈環節都走在全國的前列。珠三 角著重於電子整機的製造, 產業規模全國領先。隨著國家政策的導向加上西部開發的進展, 中國光電產業空間演變將呈現 「從沿海到內地梯度轉移 」的趨勢。但是 未來長三角光電產業群由於擁有前期的資金和技術的積累, 依然會保持領先的研發創新優勢,在產業鏈上遊包括光電裝備、上遊原材料方面佔據優勢。
該行業的產品如攝像頭模組、高端濾光片、精密塑膠成型等光學器件或光學組件已經成熟地應用於本行業,例如手機、車載鏡頭、安防鏡頭、數位相機等。除了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的精度要求不斷升級外,還未發現有革命性的替代產品或 者新的技術, 足以替代整個行業或者行業中的某個產業鏈, 因此光電行業的市場 需求量保持穩定的增長態勢。
20世紀末,日本和臺灣地區的光電企業受勞動力成本日益增長等因素的影響,紛紛在中國大陸投資設廠。在光學光電子領域給中國大陸帶來了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隨著大陸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大陸光電產業的崛起,截至目前,很多臺灣企業出現倒閉或者往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遷移的現象。在精密光學零部件的製造領域,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處於第一梯隊的是少數具有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例如舜宇光學、大立光電等,主要供應給蘋果、三星等一線國際品牌;處於第二梯隊的是一批抓住契機快速成長起來的本土企業,為周邊下遊大型光電模組廠商和整機廠商提供配套服務,主要應用於華為、聯想、中興、小米等國內 品電子消費品牌。
除了極少數廠商具備垂直一體化的能力,絕大部分廠商都將業務集中於產業中的某個或者某幾個環節,屬於電子產品組件商中的光學鏡片、精密注塑件的生產商,專注於產業鏈中遊的生產這一關鍵環節,該環節具有技術難度高、 資金密集、附加值高的特點。
智慧型手機等快速電子消費品的升級換代加速,對於高端的光學光電子元器件 的市場需求旺盛,高端產品的技術含量高, 市場前景廣闊。目前市場上低端產品的產能非常大,很多企業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 競爭非常激烈,價格上的降低也伴隨著品質的下降。這種價質協同下降的現象愈演愈烈, 導致很多低端市場企業無法生存。這些企業積累的技術和設備滿足不了生產高端產品的要求, 因此難以在短時間通過技術升級進入高端市場。從當前光電行業內很多臺灣企業和大陸企業的倒閉可看出, 新一輪的行業洗牌再次引發行業格局的變化。所以只有走高端發展路線,將有限資源整合到高端產品開發、高端市場拓展上, 才是光電企業發 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