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們到底有多焦慮?
二、引起焦慮的原因是哪些?
三、該怎麼幫幫焦慮的自己呢?
正文:
「你多久焦慮一次?」
「每天都焦慮!」
我打出「每天」這兩個字的時候,想了想,仍覺得不夠,如果更精確地追蹤我的心情,答案應該是——「每時每刻。」
因為我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因為什麼事情焦慮!
作為一名「焦慮狂」,希望能通過我的自述,幫助大家判斷自己是否身處焦慮之中!
1、語言上,關鍵詞「焦慮」,我驚訝地發現它幾乎存在於和每個好友的聊天記錄裡。
手機是今年開始使用的,以這大半年的時間裡聊天最多的一個朋友為例,
我們之間提及「焦慮」高達52次;
關鍵詞「煩」字,出現98次;
關鍵詞「哭」字,出現78次......
2、行為上,我經常因為一些非常小的理由焦躁、生氣、沮喪,導致情緒崩潰,最後往往演變成「委屈式」哭泣,來發洩大量的負面情緒。
以哭泣為例,最密集的一段時間,我每周哭2回,一個月下來哭了差不多10回。
至少有3次,我在公司一邊工作、一邊流淚,非常影響工作效率;
還有幾次,事發生在家裡,男友一邊安慰我、一邊一臉懵;
甚至走在路上,連我自己都開始很鬱悶了——我也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但我需要哭會!
這樣高的頻率,對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比較惡劣的影響,整個人的狀態出現了問題。
一度自閉......
現在已經好了!
統計其原因,特別好玩,過程就像追蹤「女朋友為什麼會生氣」一樣,是一種令我哭笑不得的有趣。
1、外界的因素:
比如,下班後沒找到自行車,只能自己走路,超累!
比如,老闆談話/突然開會,打亂工作進程,鬱悶!
比如,買到壞的肉,晚餐過程被破壞,好氣!
比如,男朋友雙休,我卻單雙休?!嫉妒!
比如,點的外賣沒按時到或者很難吃,煩死了!
2、自己的原因:
比如,忘拿快遞,已到家不想再跑一趟,嗚嗚!
比如,早上賴床不想起,打卡遲到1分鐘,太難了!
比如,玩手機玩到午休時間不足,下午沒精神!
比如,打算明天做的工作,下班後偏偏覺得心好累!
3、奇奇怪怪的擔心
比如,傷感已過去的事,擔憂未來不太可能發生的事......
我絞盡腦汁,很多原因都已經小到想不起來了,總結就一個字——憨!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焦慮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但你要知道,看的攻略再多,貼腦門上都沒有用,還得自己慢慢調整,任何事,只有自我驅動才有效!
1、遠離讓你焦慮的一切
就現在,遠離一直讓你壓抑的環境,遠離給你帶來心理包袱的那個人/那群人,離開工作,暫停學習。
不攜帶任何東西,僅僅帶上房門鑰匙,不抱任何目的,放空腦子和內心,出去走一走。
重點:千萬別對自己說,我是出來散心的
2、記錄快樂的時刻
快樂的時光總是顯得那麼短暫,是因為我們總是顧著快樂去了!
如果能用文字或者視頻的形式,去記錄下來那時的心情,哪怕只是寫個日記、發個朋友圈,都好!
攢點快樂,以備不時之需嘛!
重點:深夜發的那些動態,都刪了吧!千萬別深夜再「複習」!
3、用行動和焦慮作鬥爭
誰還不是一邊焦慮,一邊努力做好所有呢?
我們都一樣,我們之所以焦慮,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用情太深,我們害怕做不好,辜負了一切。
所以我們竭盡全力,忘了留一點喘氣的空間給自己啊!
你還年輕,你想做什麼都還來得及,別著急,別怕犯錯,別怕傷害到他人,你已經夠努力、足夠優秀了!
重點:希望你行動起來,不是希望你萬事衝在前,而是希望你留點時間去休息,留點精力去投入娛樂,放鬆自己的神經。
4、追尋骨子裡的熱愛
看到這樣一句話,深以為然:你應該從喜歡中獲得力量和快樂,而不是花光了力量和快樂去喜歡。
不愛搭理的人,就不搭理!不感興趣的事,就放下吧!
放過苦苦支撐的自己!你已經很疲倦了!
重點:只有找到熱愛,追尋熱愛,你才會成為「永動機」,因為你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和快樂!
5、儘量不要去開導他人,或研究心理學
我希望你,不要去關注悲慘的新聞、悲傷的身邊事,不要急於同情那些不幸。
如果你被負面情緒所感染,將承受比身邊朋友多幾倍的「喪」,留下的精神傷害更難以癒合。
我希望你,不要去研究心理學。
之所以提到這個,是因為我在大學期間和疫情之後,都有看到很多廣告推薦我們去學「心理學」。
所謂的「門檻低又很賺錢的行業,時薪能達到幾百上千。」
但如果你將來開始從事心理學方面的工作,開始傾聽不幸和開導患者,你的內心還不夠強大,會反覆陷入消極的情緒中,醫者難以醫。
當你終於不再焦慮,我只願你保持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