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名單在北京發布。其中,宜賓市翠屏區大觀樓街道清華社區成功入選。
據了解,清華社區由原大觀樓社區更名而來,地處宜賓市老城區,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觀樓為中心,匯聚周邊繁華商圈,商鋪林立、商業繁華,但也有著老舊小區多、管理難度大的短板。
清華社區立足自身特點,積極推進宜賓市文明城市創建和社區全國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打造了特有的「商圈志願服務」,形成黨建引領,資源融合、服務融心、商圈融匯、治理融洽的良好局面。
打造「商圈志願服務」
在大觀樓附近路口,經常可以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在此協助指揮交通,幫扶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他們就是來自周邊商鋪的商家。在社區的組織下,商家們經常穿上紅馬甲,走上街頭,當起志願者。中國電信宜賓分公司翠屏營銷中心就是其中一員。
作為清華社區轄區內的一家企業,該公司積極參與社區創文活動。周邊的各個路口,時常可以看見公司的志願者義務指揮交通。轄區的小區內,也有他們埋頭打掃衛生的身影。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免費為居民提供了光纖更換、線路檢測、網絡維修等服務,贏得了居民的交口稱讚。
中國電信宜賓分公司翠屏營銷中心副總經理楊賢瓊表示,作為清華社區商圈內的一家企業,能夠組織員工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為社區創建全國文明單位出一份力,感到非常自豪。
「市民巡訪團」發揮餘熱
近段時間,根據創文工作的需要,翠屏區各社區紛紛成立了市民巡訪團,旨在號召和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積極投身社會志願服務,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精神。
清華社區的市民巡訪團共有4名成員,她們都是來自本社區的六七十歲的老人,既有居民當中頗有威望的居民小組長,也有積極支持社區工作的阿姨。她們每天分成兩班倒開展巡訪工作。尤其是在創文期間,她們對車輛不文明停放、亂吐口痰、亂扔紙屑、菸頭等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勸導,對規範市民的日常行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除了勸導,她們還會每天帶好垃圾口袋和垃圾夾,在街面上進行環境衛生的清理。
「她們對市民或商家的不文明行為起到了很大的監督作用,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社區居民關常發說道。
在巡訪團成員王敬卿看來,通過社區和廣大志願者的積極努力,宜賓城市變得越來越乾淨。作為一名老人,能夠發揮自己的餘熱,為城市的更加美好增一點光、添一點彩,心裡感到非常快樂。她表示,只要自己還能動,將一直幹下去。
創建工作惠民利民
不僅志願者在行動,清華社區也在宜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社區爭創全國文明單位工作中出臺了更多措施,開展了更多惠民、利民的活動。
11月25日,在社區活動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開展抖音直播,宣講各類政策知識和社區惠民消息。
清華社區黨委書記何宇蝶介紹:「我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就想到了通過直播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居民受益。現場講課只能讓部分居民聽,而直播可以吸引很多網民一起來聽,更為方便快捷。」
通過報批、採購設備,社區「直播間」於10月正式「上線」。不僅宣講理論知識,社區還免費開放直播間,讓周邊的商家「帶貨」,更加帶火了商圈經濟。
何宇蝶介紹,清華社區將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進一步深挖商圈資源,成立「商圈宣講團」,通過進企業、進小區、進社區、直播等方式,宣講好各項政策,從思想上來引領大家,繼續保持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的成果;同時,藉助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在有條件的小區成立黨支部,加強支部引領和居民自治,把小區自治管理也納入到鞏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中來,打造更加和諧文明的社區環境。(文 何芳 高學兵 楊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