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年中國船舶工業運行情況
2019年,我國船舶工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據中國船舶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手持船舶訂單量分別達3672萬載重噸、2907萬載重噸、8166萬載重噸。
1、2019年全年中國造船完工量3672萬載重噸
2019年,全國造船完工量367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2%,其中海船為1094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290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0.7%,其中海船為864萬修正總噸。截至2019年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8166萬載重噸,比2018年底手持訂單量下降8.6%,其中海船為2632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佔總量的92.1%。
2、中國造船工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2019年,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國際市場份額繼續保持世界領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佔世界市場份額的37.2%、44.5%和43.5%。我國分別有4家、6家和4家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前10強。
(此表世界數據來源於克拉克松研究公司,並根據中國的統計數據進行了修正)
3、國內市場集中度高
在國內市場競爭方面,2019年,我國造船行業市場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業佔全國67.2%;新接船舶訂單前10家企業佔全國74.8%;手持船舶訂單前10家企業佔全國69.4%。
4、受疫情應影響,海事局為船舶行業行便
近年來,全球航運市場總體處於低位徘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航運市場仍處於運力嚴重過剩的不利局面,本次疫情將進一步影響國際航運市場投資心理與預期。
預計2020年我國全年造船完工量將呈現下降趨勢:
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工人無法就位,造船企業推遲開工,生產進度或有一定延誤;
另一方面造船屬於外向型行業,90%以上用於出口,船東、監理等外方人員在疫情爆發期間無法到場,全球供應鏈也因管制措施受到衝擊,大量出口訂單處於停工狀態。
短期內新船訂單量也將會出現下滑,由於造船業是完全競爭、國際化程度很高的行業,近年來由於市場不景氣,中日韓三國的競爭愈發激烈,本次疫情主要在中國爆發,其他國家和地區影響較小,船東會更加傾向於在日韓等國企業下單。
綜合考慮,由於全國造船完工量和新船訂單量均呈現下降趨勢,將在一定程度上拉低造船行業鋼材消費量,其影響程度取決於疫情發展。
2020年2月6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現就疫情防控期間中國籍國內航行船舶辦理海事相關業務事宜公告如下: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船舶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