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引起頭痛、過敏甚至中毒等症狀
本月初,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3年度全國進口仿真飾品質量狀況》白皮書,指出進口仿真飾品多次查出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問題,包括鉛、鎳、鎘,有4成多的進口仿真飾品鉛超標,是不合格最多的項目。
這難免讓人擔心,大家平常佩戴的飾品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重金屬隱患呢?新京報記者為此隨機從幾位消費者那裡收集了5種飾品,包括兒童足金吊墜、時裝手錶、玫瑰金墜鏈、合金耳釘、鉑金項鍊,邀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研究員、重金屬汙染幹預項目負責人,使用專業儀器進行重金屬測試。
事實上,飾品作為與人體長期接觸的物品,其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問題早已引起國家質檢部門的注意。我國已在2013年5月1日正式實施了GB 28480-2012《飾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這是首部針對飾品出臺的國家強制性標準,對鎳釋放、鉛、鎘、砷、六價鉻及汞、八項可溶性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都有限量要求。
通過實驗測試,比照《飾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國家標準,結果發現,5種飾品中,只有1種知名品牌的玫瑰金色加黑礦墜鏈,沒有檢出超標有害重金屬,其餘4種飾品均查出問題,而且鉛、汞超標項目較多,其中1款兒童足金吊墜,鉛含量是標準值的2倍多。一條鉑金項鍊不僅汞含量是標準的2倍多,還含有高於標準限值4倍多的砷。這些有害重金屬可能引起頭痛、頭暈、發炎、過敏甚至中毒。
■ 實驗
一款鉑金項鍊砷超標四倍多
實驗時間:7月8日
實驗目的:測試首飾中是否含有超標的有害重金屬,包括鉛、汞、鎘、砷、銻。
實驗樣品:從消費者收集上來的5種飾品,其中包括1種兒童足金吊墜。
實驗過程:自然大學重金屬汙染幹預項目負責人張女士使用可攜式元素分析儀,分別對飾品測試,每件大約90秒鐘,數據直接顯示在分析儀的屏幕中。
實驗樣品:(見圖表。)
【分析】自然大學重金屬汙染幹預項目負責人張女士指出,從實驗數據看,飾品在鉛、汞有害重金屬上的問題比較嚴重,1款合金耳釘汞和鉛兩項同時都超標,鉑金項鍊還發現了高含量的砷,是標準限值的4倍多。所幸在鎘、銻的檢測上沒有發現問題,雖然部分飾品檢出了微量,但都在標準限值內。
對於飾品中的汞,張女士稱,汞含量超標,表明該款金飾成色不夠好,硬度不夠。汞進入人體後主要侵害人的神經系統,對人的神經、消化、內分泌系統和腎臟可能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