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大學第十四屆校長獎章獲得者正式發榜公示。作為獎勵在校生的最高榮譽,校長獎章評選始終發揚"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踐行"求實鼎新"的校訓精神,選樹學生學習楷模和標杆,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示範引領作用。今年共有10位本科生和9位研究生憑藉優異的學習成績、突出的科研業績脫穎而出。快跟隨小編的步伐,一睹北科大"大神、牛人"的風採。
本科生
劉一青
——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 安全工程
劉一青曾獲國家獎學金、86校友獎學金;曾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兩次)、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三等獎、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賽區二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她在學期間共參與4項科研活動,發表SCI論文1篇。曾參加第17、18屆北京科技大學與日本東北大學創新國際交流活動,並作口頭報告。她擔任安全1602班學習委員一職,曾任北京科技大學貸款辦公室學生助理、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學業輔導團講師。目前已保送至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王陸君瑜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納米材料與技術
王陸君瑜曾獲國家獎學金(兩次)、86校友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曾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三等獎、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二等獎(兩次)、"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北京科技大學"搖籃杯"特等獎、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兩次)、北京科技大學數學競賽二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三次)、標兵宿舍長(三次)、體測之星等30項獎項與榮譽。1篇第一作者論文已收到核心期刊《物理與工程》的錄用函。曾擔任材料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部長,負責學院路家教項目。一直擔任寢室長,所在寢室多次獲得標兵宿舍、文明宿舍、勤學模範之家等榮譽。連續三年半穩居專業第一,60%的必修課成績在95分及以上,81%的必修課成績在90分及以上。專業GPA為3.99,專業加權成績96.5分,"本專業必"和"學科基礎必"兩類16門課程均在95分及以上,必修加權為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歷屆最高。目前已保送至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
潘雲帆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潘雲帆曾獲國家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冠之獎學金、新生人民一等獎學金;在社會實踐中,所在團隊榮獲首都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榮譽稱號。本科期間有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國家發明專利公開1項。獲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項4項,校級獎項10餘項。曾獲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特等獎、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北京賽區二等獎、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三等獎、北京科技大學物理實驗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等競賽獎項。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幹部等榮譽稱號;他曾擔任學校學生學習與發展指導中心講師團計算機組講師,機械工程學院2016級年級長、機械1608團支部書記、機械1908班小班主任。潘雲帆三年綜合成績排名專業第1(1/195),綜合加權96.711,GPA3.93,目前已保送至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黨昊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
黨昊曾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86校友獎學金、人民獎學金、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特等獎、"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三等獎、北京科技大學製冷空調選拔賽二等獎,以及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標兵宿舍長、優秀資助政策宣傳大使等多項榮譽,並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一項。目前,他擔任能動164班學習委員、5#835宿舍長。現已保送至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工程熱物理系攻讀研究生。
翟昊
——自動化學院 智能科學與技術
翟昊曾獲國家獎學金、新生人民特等獎學金、寶鋼獎學金、冠之獎學金;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科技大學青年五四獎章、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自動化學院院長獎章等榮譽稱號;曾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二等獎、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二等獎、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北京賽區C/C++程序設計大學A組一等獎等國賽大獎。他曾帶領項目組"Intellevators智能高流量電梯"斬獲科技創新獎項6項,包括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中國總決賽三等獎等。曾任自動化學院索奧科技中心主席,創辦"索奧創新創業論壇",舉辦"第八屆單片機應用大賽"、"第四屆傳感器創新大賽",致力於搭建更廣闊的科技創新實踐平臺。現已保研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繼續深造。
徐佳樂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
徐佳樂曾獲國家獎學金、86校友獎學金和人民二等獎學金。獲得"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工業信息賽項華北賽特等獎、國家一等獎、"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離散行業運動控制賽項華北賽特等獎、國家二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一等獎、北京科技大學機器人比賽三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曾擔任自動化學院學生會外聯部部長,現任自動化1601班團支書,任職期間班級獲得"先進班集體、優秀團支部"稱號。大三上學期赴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交流。現已保研至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
都圓圓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物聯網
都圓圓曾獲得國家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獲得"恩智浦"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國家一等獎和全國大學生ICAN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國家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車競賽華北賽區團隊省級一等獎,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級二等獎等獎項。曾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共青團幹部、優秀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獲得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校offer,最終保研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薛晶晶
——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
薛晶晶曾獲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三晉一等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曾獲2018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中國賽季軍、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全國部分地區大學生物理競賽非物理A類三等獎,北京市機器人競賽三等獎、北京市"大唐杯"移動通信競賽一等獎等多項競賽獎項;曾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稱號。目前已保送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張明
——數理學院 應用物理學
張明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冠之獎學金等,獲評北京科技大學青年五四獎章、優秀三好學生榮譽稱號。他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決賽(非數學專業類)中榮獲全國一等獎、位列全國第15名;在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榮獲綜合組二等獎;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在北京市物理實驗競賽(暨創新設計)中榮獲論文組一等獎。他還積極參加科研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果。曾在學院老師指導下與同學一起參與關於布朗運動對密立根油滴實驗的影響的課題實驗,在2019年6月,該項研究成果成功發表在《大學物理》雜誌第38卷第6期上。
呂晨
——高等工程師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卓越計劃)
呂晨連續三年獲得人民一等獎學金,榮獲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學生榮譽稱號。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3次,北京市級獎項3次。曾擔任北京科技大學英語協會會長,在大一暑期實踐參與完成高工學院與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的志願服務基地籤訂工作。他立足專業、熱愛所學、潛心鑽研、深入實踐,在校期間參與多項科研訓練,主持院級SRTP項目1項,以第一發明人身份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清華大學主辦的《物理與工程》期刊上發表文章。他大學三年半加權成績91.516,專業GPA為3.96,位列專業第一,獲得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暑期夏令營入營資格,現保送至中國科學院大學半導體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研究生
閆煜菲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閆煜菲曾獲國家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優秀三好研究生等獎項和榮譽稱號。她以初複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攻讀學術型碩士學位,兩年來,刻苦鑽研,善思善學,成績斐然,綜合總評成績名列第一。閆煜菲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主動參與校外研究學習,並成功發表七篇論文。其中,四篇書評被國外核心期刊錄用,兩篇研究性論文於國內專業期刊《海外英語》發表,一篇與導師合作的論文於《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發表。她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圖書館;看的最多的是文獻。閆煜菲說,在這樣一個老師認真教、學生拼命學的氛圍當中,不多學點東西,不多汲取點營養,怎麼能對得起"求實鼎新"的北科大校訓?以最大的興趣苦中求樂,苦中享樂,在功能語言學的經緯度中做一棵有韌勁的竹,做一束不畏寒冬的梅,做一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苦的"獨孤俠"。
朱正錄
——鋼鐵冶金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冶金工程
朱正錄曾獲國家獎學金、學術之星(院級),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等獎項和榮譽稱號。在學期間學習努力,熱愛科研,具有良好的團隊溝通和協作能力。碩士期間主要從事電化學冶金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三篇,中文論文兩篇,參加國內會議兩次,國際會議1次,受理髮明專利一項。
劉輝
——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冶金工程
劉輝曾獲國家獎學金、北京科技大學優秀三好研究生、北京科技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學院學術之星等獎項和榮譽稱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為鐵電壓電體的物理機制,曾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前往美國中密西根大學聯合培養1年。目前,共發表SCI論文22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TOP期刊7篇,總影響因子約70),包括國際頂級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篇,Acta Materialia,Materials Horizons,Chemistry of Materials 等各1篇。受邀參加2018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用戶學術會議並作邀請報告,參加2018年日本聯合鐵電國際學術會議作口頭報告及多次參加國內學術會議,曾先後8次赴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同步輻射大科學裝置開展實驗及交流合作。目前已留校任教,擔任數理學院特聘副教授。
張凱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張凱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寶鋼優秀學生獎、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優秀三好學生等獎項和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MOF納米材料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張凱博士共發表科研論文2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共發表論文9篇,影響因子總和超過90。在專業知識學習方面,張凱一直保持著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勤奮刻苦,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始終保持著對學術求知若渴又孜孜不倦的態度。博士畢業之後,張凱博士進入北京化工大學任職見習副教授,繼續著探索創新之路。
蔣濱繁
——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蔣濱繁曾獲國家獎學金,獲評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榮譽稱號。9年北科大求學生涯,5年碩博連讀生活,1500多個日夜,她致力探尋能源清潔利用的有效方法,分析空氣霧霾的形成機制,堅定而執著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前行,還曾前往英國伯明罕大學進行聯合培養。她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5 次,擔任會議分會場主席 1 次,論文獲獎 1 次,入選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Water and Environment Systems 科學委員會;參與 2 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研究、1 項國家標準編制;以第一完成人申請發明專利 4項,已授權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 SCI 論文 9 篇(其中一篇為碩士導師一作,本人二作),其中一區及二區期刊 8 篇,發表一作 SCI 論文總影響因子超過40。
王艾
——東凌經濟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王艾在學期間均排名專業第一,曾獲國家獎學金,院級學術之星,連續三年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優秀研究生幹部榮譽稱號,並多次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擔任第十三屆研代會常任代表。於2019年獲國家公派留學資格,現留學美國。已發表及錄用論文18篇,並在美國華盛頓學術會議上獲"最佳論文獎"。已參加12次國際學術會議,並擔任英國ISAHP2016知名學術會議分會場主席。參加10項科研項目,其中航天部項目獲優秀論文獎。不僅如此,學術出眾的她心懷理想,信仰堅定,對祖國、對黨充滿了無限深情,把報效祖國作為自己遠大的理想;關心集體,團結同學,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遵章守紀,誠實友善;多才多藝,身心健康,曾任校書畫協會會長,積極熱心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率先垂範,勇於擔當,帶領團隊獲得創新創業國家級項目一等獎。
耿品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耿品在學期間研究方向為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曾在《思想理論教育導刊》《思想教育研究》《經濟日報》等主流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2篇文章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參與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多部著作編寫。她積極參加國內學術會議,多篇會議論文獲獎,多次作為代表在會議上發言。注重國外學生事務管理研究,2018年赴美參加"第十屆學生事務管理國際研討會",2019年參加"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國際學術交流會"並作主題匯報。曾多次赴鄉鎮和企業開展鄉村振興調研和基層黨建調研,並加入北京高校博士生宣講團、學校"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講團,到高校、國企、社區、農村開展系列宣講,覆蓋2000餘人,獲得北京高校博士生宣講團"十佳講師"榮譽稱號。她擔任學院博士生黨支部書記期間,積極履職盡責,帶領黨支部獲得北京科技大學優秀黨支部、研究生標兵黨支部、優秀基層黨組織活動一等獎等獎項與榮譽稱號。
徐偉
——新材料技術研究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徐偉在學期間曾獲北京市三好學生、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7項。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China-Materials、Corrosion Science等國際權威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2篇,其中二區及以上Top期刊論文7篇,總影響因子之和49.027,研究方法及成果被Nature子刊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期刊主編Nick Birbilis教授等多位領域專家正面引用,並任Materialia(Acta Materialia子刊)及Materials Design等國際學術期刊審稿人。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授權1項。他還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並在PM-Ti2017國際會議、2019中國生物材料大會等多個會議中做口頭報告。2019年12月受CSC資助前往英國倫敦大學-英國國立皇家骨科醫院(UCL-RNOH)進行為期一年交流訪問。他曾擔任先進粉末冶金鈦材料研究室研究生梯隊班長及實驗室學生負責人,協助導師做好實驗室安全培訓、設備維護等各項管理工作,保障實驗室各項工作高效開展。
古清
——國際學生中心 管理科學與工程
古清自201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學攻讀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保健供應鏈管理。博士學習期間,態度端正、勤奮認真,完成了申請博士學位所要求的全部課程,成績優良,發表了高水平的研究論文,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堅實廣泛的理論基礎。在課題開展過程中,態度認真嚴謹,撰寫的學位論文立論準確,結構清晰,理論方法應用得當,很好地完成了相關課題研究,已在專業領域內期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篇,成果均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及實際價值。其科研工作的過程和成果表明,古清已經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他的論文《醫療保健供應鏈管理研究——來自衣索比亞的實證研究》研究了供應鏈管理,對衣索比亞醫療機構有一定的影響和貢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無數日夜的辛勤和刻苦,貫穿了他們追夢的始終。日日夜夜的積累和沉澱,他們繼承了北京科技大學"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秉承著"求實鼎新"的校訓,在"求實"的路上不斷拼搏,追求科學與真理,在"鼎新"的探索中不斷開創新的輝煌。"校長獎章"是榮譽也是對努力的嘉獎,也期待有更多北科大學子能夠用實踐去證明他們無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