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考進入錄取的最後階段,塵埃落定,大部分考生已經知道自己被什麼學校和專業錄取,有的考生已經收到錄取通知書,各種情緒都出現了。
今天,看到一位考生講述自己的情況:
我是一名山西省的復讀生,今年超常發揮,剛過一本線,被省內一所醫學院錄取,我不想去,怎麼辦,復讀嗎?
這位同學說,我小時候特別喜歡醫院這個地方,說不上來理由。高考出分後,我明確我想學醫,我爸媽也很支持。後來,隨著對醫學的了解,我逐漸不想學醫。我和父母商量過,報志願的最後一天,我爸選擇冷暴力逼我學醫,我媽對我破口大罵,一一否定我選的專業。在他們逼迫下,我報了醫學。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竟然被不想去的醫學院錄取,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復讀期間,心情一直不好,勉強熬到畢業,經歷了兩年高三,我整個人都變了,我以前很上進,現在我一點抗壓能力都沒有,我只想讀個壓力小點的專業。
在講述中,這位同學曬出了一張成績單。我們看到,這位同學的成績是542分。山西省今年的理科一本分數線是537分,這位考生的成績,只超一本科線5分。
對於這位考生的情況,我們看一下大家的觀點:
網友一:不要叛逆,過來人跟你講,你現在的心態就是不喜歡就不幹,事實是你以後就是個普通人,做不了喜歡的行業,我也復讀來的,現在頂級211工科院校讀研,比你大個7/8歲,參加過工作,復讀純粹垃圾費時間,你知道學醫出來的福利待遇?或者說你以後換了別的專業能有多好?
網友二: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復讀了,第一,你已經復讀過一年了,二次復讀壓力太大,並且你自己也覺得抗壓能力不行。第二,今年你發揮的比較不錯,二補風險太大。未來的路還很長,每個行業都不容易,積極樂觀的面對它。當你調整心態選擇接受它時,你會發現一切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加油。
網友三:你經過了解後不想學,就不要去學,我也算過來人,當然每個人是不同的,你做個參考吧,我第一次考的是機械,還是個挺好的一本學校的比較好的專業,報考之前,說實話,我對機械沒什麼了解,考上之後才發現這專業真的不適合我,直接導致我從大二開始幾乎所有專業課全掛科,然後才選擇復讀,考了個東北師範數學專業。
網友四:這幾年,我從市裡最好的高中去了一個縣城的高中複習,最後回到老家縣城的高中,我運氣很好,班主任是個非常負責的老師,過程複雜,複習一年我也跟你一樣運氣很好終於考上本科,或許一般人覺得很一般的學歷,不過我們還是很開心,爸媽其實都是很有知識,他們讀的大學也都比我好,但是都替我高興,我也覺得自己辛苦沒有白費。
結合這位考生的情況,筆者有幾點想法:
第一,這件事是忽視志願填報的災難後果。高考志願填報,首先要根據考生的情況,選擇出考生真正喜歡的專業,然後再根據成績情況,地域要求選擇學校。如果選擇了不適合考生的專業,考生學習沒有興趣,嚴重者,退學復讀也是正常的事情。去年,就有一位河南考生,從上海交通大學復讀。
第二,筆者不贊成這位同學選擇復讀。這位考生,原來自己喜歡醫學,等到收到通知書了,又說自己不喜歡醫學專業,其真正是喜歡還是厭惡這個專業,感覺是飄忽不定的。這位考生可以認真的了解一下這個專業,或者去學校讀一段時間,說不定會重新喜歡上這個專業。如果真不喜歡,學校可以轉專業,也可以在考研究生時調換專業。
第三,不論是復讀還是上大學,這件事情,最後應該由考生自己決定。和高考志願填報的原則一樣,我們主張,決定權在考生,家長可以多多指導,將會出現的情況,都羅列的告訴考生,讓考生做最後的選擇。畢竟考生都18、9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