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社會到底是什麼面貌?考古學家們是如何還原說明的?

2020-12-20 百家號

史前史考古學,我們一般都稱作人類知識結構的一部分的,史前考古學的由來以及他的研究範圍 ,要先知道史前考古學與史前史的關係。史前考古在我國發展的階段,要搞明白這些。

首先史前概念的由來和在我們中國的傳播。這主要關係到一門學科,就是田野考古學。史前考古學的出現是因為田野考古學的進步導致的,因此史前考古學在19世紀60、70年代,同樣的在歐洲確立了,標誌就是是1865年的英國人約翰盧博科,在他的書《史前時代》在這本書裡面他用了史前這個詞來命題,以此來論述人類遠古歷史。而到了1871年人類學家 、人類學社會學跟歷史都是密不可分的,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也開始使用了史前的概念,後來在1883年恩格斯開始使用了。所以在絕大部分的書籍教材都認為史前是恩格斯提出的,就因為恩格斯使用的那篇著作更加出名,就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眼》,而真正的公眾認可的是1888年的英國泰晤士報在報紙上正式使用,才由此確認成正式的,得到考古界的認可。

但是說到這裡不要以為史前這個詞是上面幾個人的誰發明的,確切的說不是的。一般我們認為這個詞的發明者是丹尼爾威爾遜,他是有據可查的最早也就是在1851年他的著作《蘇格蘭與史前學年鑑》他在這本書裡面是最早提到史前二字的,牛津詞典就是把威爾遜歸稱為是最早的。但是,其實實際上的最早的同樣不是威爾遜 不是英國人 ,而是法國人。法國人吐納1833年的時候他就使用了,他當時用pre historique,這個詞來表示法國南部發現的已經滅絕的動物化石共存的人骨化石的年代。後來他的這個發現被人注意到了,就是考古學史上著名的格林丹尼爾的注意。他在他的書《考古學簡史》修改了,然後後來幫助他的老鄉在考古學史上確立了史前史是他老鄉提出的,也就是威爾遜。

史前這個概念,它是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被大家接受認可的,也有一些學者是反對這個詞的。他們從語義學的角度來解釋認為這就是個組合詞pre historique 就是這個詞,認為應該解釋為歷史以前的歷史,他們覺得只要是人類的歷史你何來的史前史後之分。但是,這個詞就跟我們歷史這個詞的解釋一樣的意思,歷史的意思,分為狹義和廣義,廣義的歷史是指人類過往的發展過程;狹義指文獻記載來研究的那部分才叫歷史。人類在什麼時候對歷史有興趣?大概就是在自覺意識的產生以後,而其實這個史前史的誕生,它也是一個標誌,標誌著歐洲歷史在深度和廣度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

要知道16世紀德國史學界,他們把人類按照四個帝國進行劃分的,就是亞述、波斯 、希臘、羅馬,沒有中國。到了18世紀,英國把歷史分為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但是考古學出現了改變這些。近代歐洲考古學的出現,他們考古發現在他們所謂的古代之前還有個沒有文字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史前史才能被當做一門科學獨立出來產生的。而史前這個詞也是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史前的概念最先是英國和法國迅速傳開,後來歐洲各國也根據本國語言創譯。史前史是文字產生以前的那段歷史,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文字的出現,文字的實際利用以及在保留給我們研究時是情況方面差別是很大的。

後來又有人給史前和歷史之間加了一個叫做原史,這實際就是無下限了。就是在討論史前史下限的問題了。他們覺得如果歷史是有文字的歷史,那麼原史就應當是研究文字時代的歷史。所有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這個原史意見很大。比如格林丹尼爾,他覺得所謂的原史就所謂的文字產生,但是研究這個時代的歷史實物資料與文字是同樣重要的。或者他比文字更加重要。丹尼爾想要出實物資料來證明。而另一位著名考古學家霍克斯就認為,那些產生文字但把文字用作非常領域的社會,或者把文字寫在某種材料裡面的。這種材料又沒有保存下來的社會,又或者一些沒有文字。但是歷史卻周圍有文字的民族記錄下來的社會。這些社會的歷史才是應該被稱作原史或者叫做類史。

日本的考古學家小林行雄,他覺得原史是可利用文獻的不完備時代,上面說的這幾種說法都是不同的啊但是呢,同樣是一樣的他們表達是一樣的,即史前史應該是研究沒有文字時代的歷史,而原史則是研究文字最初產生時期或文字的產生和利用這一一個漸變的過程。但是這並不能截然劃分出一條線,因為文字的產生和利用,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文字的遺留保存和埋藏和環境一樣有關,比如我們說的活文字和死文字 所以因為這個原因,史學家關於史前史的具體範圍並沒有統一的標尺。比如我們熟知的邁錫尼文明,這個文明他就產生了線形文字,但是許多學者依然把這個時期歸納為史前的範圍。還有一些歐洲的史學家把中國的商代當成是史前時代的,而史前時代這個體系的建立是以丹麥考古學家威母遜的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這個著名的三期說為代表。

1865年盧博科從法國的考古學家那裡吸收了把石器時代劃分成,打制石器時代和磨製石器時代 。創造出了我們現在說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這兩個階段。舊石器時代的提出馬上就引起了人們對考古發現的古生物化石和文化遺物對年代的劃分。著名學家克裡斯蒂,就把最初的時期時代劃分了 1、最古時代,就是洪積層或者礫石層中方的石器時代 ;2、洞穴中發現的石器時代 ;3、最晚階段就是地表發現的石器時代。這就是克裡斯蒂的觀點。

因為舊石器時代引出,後來拉代,他根據生物化石把法國南部的洞穴分成三個時期。1、犀牛期 2、洞熊和猛獁象時期 3、馴鹿期。後來在這個基礎上法國著名考古家莫爾耶蒂,他就是根據考古發現的文化遺物對法國南部舊石器時代進行了分期。他分為了五期,最早的是舍利期,準確這叫做早期我們這樣說比較準確點。後期是阿舍利。中期是莫斯特林期,晚期的前期叫做鎖累特期。晚期的後期叫做馬格德林期。再後來布日耶 他在莫斯特與索留期中加上了奧瑞納期,變成了六期。

所以這就是歐洲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標準分期。

相關焦點

  • 湖北荊門挖出5000年前城河遺址 還原史前人類社會
    原標題:湖北荊門挖出5000年前城河遺址 還原史前人類社會從古埃及的孟菲斯到瑪雅的奇琴伊察,從羅馬帝國的傳奇龐貝到東方傳說樓蘭……在人類文明歷史上,曾經有多少盛極一時的古城悄然佚失,他們是被泥土塵沙掩埋的過往,是被歲月風霜剝蝕的文明。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今天人類進步的一塊塊厚重基石。
  • 考古學家柴爾德:謎一般的人物
    於是,他成為當時英國僅有的幾位專業考古學家之一。緊接著,他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奠定了他在歐洲和近東史前史的專家地位。柴爾德的聲望在1920年代,柴爾德根據他對歐洲史前史,特別是公元前第二和第三千年的系統研究確立了他的學術地位。他對這些材料的綜述為一代乃至幾代歐洲考古學家開啟了如何對其進行研究的先河。在《人類創造了自身》出版之前,對柴爾德著作的了解主要限於歐洲考古學家。
  • 《孤島驚魂:原始殺戮》,育碧如何還原史前語言?
    令育碧倍感自豪的是,他們利用各種手段,花費了數十萬歐元,只是為了探討一個問題:在史前一萬年,原始人究竟用什麼方式溝通?儘管以外人的觀點看,其動機看起來是那麼的……幼稚。  事實上,精明的商人都知道,在關於精靈、外星人和原始人的作品中,設計語言是一種多餘:在1990年之前,影視作品和遊戲通常只會編造幾段聲音,然後宣稱:這就是外星語,擁有句法和語法結構更是屈指可數。
  • 史前生活有多糟糕?考古學家找到遠古村落,化石裡面全是寄生蟲卵
    歐洲考古學家找到史前人類的「便便」化石,從中提取出大量寄生蟲卵,感慨史前生活糟糕的衛生狀況。負責此次發掘的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皮爾斯·米切爾(Piers Mitchell),他認為定居這種生活方式,意味著糞便的集中處理,人們要麼在房屋附近挖掘糞坑,要麼在村子的固定地點統一傾倒。
  • 史前原始人類的生活是怎樣的?考古學家揭開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麼史前原始人類的生物是怎樣的呢?人類在探索自身起源的時候,發現自然界中有和人類存在一定相似的物種,它們就是靈長類的猩猩和猿猴,以至於有人認為人類的祖先就是從黑猩猩和猿猴進化過來的。但是隨著人類考古有了新發現,才證實了黑猩猩並非是人類的祖先,而更有可能是和人類共同起源於同一個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南島語族 揭示瓊島史前文明密碼
    海南史前文明發掘注入國家力量  新聞點擊:  海南史前文明發掘注入國家力量  一場探尋海南史前文明和譜系淵源的合作,掀開又一輪序幕。  2014年1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海南省政府共同籤署合作開展海南考古研究框架協議,雙方決定,共同進行為期4年的海南考古學文化研究。
  • 藝術開卷|費根《考古學與史前文明》評介
    其新書《考古學與史前文明》從人類起源,遷徙,定居,農業起源,亞洲與中美洲文明等,一一道來,其間穿插考古學的種種思想、方法與技術的進步,兼具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的雙重特徵。布萊恩·費根(Brain Fagan)是一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兼暢銷書作家,他是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考古學教授,他一生都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努力:非洲考古學的專業研究與考古學的普及。
  • 考古發現史前洞穴居民也喜歡畫畫 最古老作品為7.3萬年前的蠟筆...
    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考古學家Paul Pettitt表示:「如果說有任何一點可以說明人類社會已經出現了象徵性的活動,那就是這件事。」Paul Pettitt並未參與這一發現。9月12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一發現。在10萬到7.2萬年前,史前人類(智人)生活在南非的布隆伯斯洞穴(Blombos Cave)及其附近。
  • 恐怖的史前海怪們來了!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它們滅絕了,現在很多史前動物化石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激發了人們對史前動物的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高科技將古生物學家發掘的恐龍等史前動物化石「還原」,讓我們可以一睹這些史前怪物的真面目。
  • 史前文明真的出現過嗎?後來他們哪去了?
    由此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地球曾經出現過史前文明,人類並不是地球出現過的唯一文明。科學家認為世界萬物都有其發展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動物也有生老病死,社會的發展有周期性,文明的發展也極有可能有周期性。如果地球自誕生以來出現過史前文明,那麼他們最後去了哪裡?
  • 劍橋考古學教授倫福儒:從古希臘雕塑與良渚玉琮看史前社會
    澎湃新聞特此整理了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教授 科林·倫福儒(Colin Renfrew)在上海博物館的講座「兩個圖符的故事——史前社會複雜化的不同途徑」,通過分析解讀地中海地區基克拉迪文化早期雕塑與中國良渚文化玉琮,深入討論世界範圍內史前社會複雜化進程。同時,在講座之後,澎湃新聞記者特此對倫福儒就公共考古等問題進行了對話。
  • 「史前文明」被發現,「古猿進化」或被推翻?人類到底源於哪裡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在找尋「史前文明」的蹤跡,因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地球在46億前就誕生了,那麼古猿出現之前,它總還得發生些什麼?這些發現無疑在挑戰著達爾文的「進化論」,挑戰著傳統地質學,學者們不禁問道:「那個時候人類尚沒有出現,那麼這些人足痕跡是怎麼出現的?或者有什麼似人的動物在地球上行走?」
  • 12公裡長史前巖畫帶驚現亞馬遜雨林,繪有冰河時代動物
    地區,巖畫生動展示了生活於該區域的史前人類如何與冰河時代的巨型動物共存,畫作中描繪了早已滅絕的冰河時代的動物,如猛獁、古駱駝、巨大的樹懶和冰河時代的馬。 專家們說,藝術家們會用火來使巖層表面剝落,使巖層表面平坦便於作畫。雖然這些畫作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經歷了漫長的年月,但它們被懸垂的巖石所保護,這意味著它們比亞馬遜地區發現的其他巖畫保持了更好的狀態。
  • 史前葡萄酒揭示了古代西西里文化缺失的部分
    考古學家們爭論這些手工藝品可能是什麼未知的宗教習俗的證據。崇拜者們是否會犧牲自己的生命,帶來祭品來安撫一位在克羅尼奧山內吞雲吐霧的神秘神靈?還是這些人把高級別的人埋在那個特殊的地方,離那個可能被認為是魔法力量來源的地方很近?關於這個史前遺址最令人困惑的問題之一就是這些容器裡裝的是什麼。
  • 考古學家羅伯特·凱利:600 萬年的人類歷史,可能預示著我們的未來...
    Kelly:考古學家的工作就是弄清楚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已經發表了很多有關史前史的專業論文。但是,考古學家通過知曉過去以了解未來,從而證明自己工作的合理性。幾年以前,我認為我沒有很嚴肅地擔起這個責任,所以我決定做一些事。
  • 崑崙山一萬年巖畫,上面有幅「飛機圖案」,真可能存在史前文明?
    考古學家曾多次深入崑崙山尋找解答,崑崙山所蘊含的歷史是很久遠深厚的,而它所在的新疆地區是在西漢時期被正式納為了中華版圖中,在絲綢之路開闢後,新疆所在的西域迎來了更好的發展,因此在崑崙地區,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不少歷史悠久的古文物,其中西漢時期的文物居多,包括「巖畫」。
  • 臺灣史前文化源自貴州
    臺灣史前文化源自貴州 時間:2001-09-26 11:13   來源:   最新考古研究發現,臺灣史前文化源自貴州,經福建傳入臺灣。至此,大陸史前文化如何東入臺灣島這個兩岸考古界懸而未決的焦點課題輪廓初清。
  • 地球上神秘的四大史前遺址,科學無法解釋其成因,你知道幾個?
    如果這些還無法證明史前文明的存在,那麼下面再來看看地球上真實存在的四大「史前遺址」,這四大「史前遺址」都是什麼呢?英國巨石陣 對於巨石陣的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用來幹嘛的,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答案,不過考古學家已經利用碳-14技術測得巨石陣的建造時間,大概被建造於公元前3100
  • 作為考古學家的夏鼐是如何長成的
    比如,夏鼐為什麼選擇學習埃及學,科學的田野考古何以登陸中國,歷代帝陵為何不提倡主動發掘,中國的考古學家為何絕不涉足文物收藏……如此問題,林林總總,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答案。1985年6月19日,夏鼐先生去世,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院長的胡喬木發表紀念文章,稱夏鼐是「當代中國考古學人才的主要培育者,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考古學嚴謹學風的主要締造者」,細讀《夏鼐傳稿》,足證此言不謬!
  • 兩大史前遺址百餘件文物展示4000年前中國早期文明
    9月18日,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遺址和石峁遺址百餘件文物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兩大史前城址共同揭示了中國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國家的基本面貌。1978年,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陶寺村發現距今4300-3800年的陶寺遺址。陶寺遺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實證陶寺社會完全進入文明時代。朱書扁壺的出土表明當時社會已經出現早期文字。